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吕敦召  杨志宏  钟美华  黎旭英  张佳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08-1310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致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临床诊断为PIH致PRES患者的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扫描(DWI)表现。结果:9例PRES患者MRI均可见双侧顶枕区皮质及皮层下白质多发病灶,在T1WI上病灶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FLAIR及T2WI上呈高信号,6例DWI显示病灶呈等信号或低信号,扩散系数(ADC值)升高,3例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值不变。治疗后随访MRI显示所有患者病灶逐渐减小、消失。结论:PIH妊娠晚期发生的PRES病好发于顶枕叶皮质及皮层下白质,治疗及时可逆转,采用MRI平扫及DWI成像结合临床特征,可做出较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CT、MRI在诊断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中的价值。方法8例女性PRES患者中6例为孕妇,1例肺癌手术后化疗患者,1例高血压患者,均行MR静脉成像(MRV)、T1WI、T2WI、水抑制序列(FLAIR)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其中2例行CT平扫,5例行增强MRI及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结果CT示病灶呈低密度,边界不清。8例患者MRV显示脑静脉、静脉窦通畅,无狭窄、异常扩张及血栓形成征象。MRI显示双侧顶枕叶(8例)、基底节区(2例)、额叶(4例)多发异常信号,主要位于双侧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内,3例患者皮质亦受累。在T1WI病灶呈等或略低信号,T1WI及FLAIR呈高信号,以FLAIR像显示皮质病变为佳。DWI显示大部分病灶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等或高信号。部分病灶DWI及ADC图均表现为高信号。随访MRI显示所有患者病灶范围、数目逐渐变小、减少。5例行增强扫描患者显示病灶呈轻度强化,3D CEMRA显示强化沿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终末支分布,部分呈“葡萄状”。随访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强化范围及程度逐渐缩小、消失。结论FRES好发于顶枕叶白质,但也可见于基底节、额叶及脑皮质。病变为血管源性水肿,增强T1WI及3D CEMRA显示病灶有可逆性强化。以MRFLAIR及T2WI序列显示病灶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ES)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其中女性7例,男性1例。8例患者行MRI扫描,包括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其中2例同时行增强MRI及MRI血管成像(动脉及静脉成像);其中4例行CT平扫。结果病灶累及双侧顶枕叶白质区4例,额颞叶白质区3例,其中累及灰质者5例,基底节区、脑干、小脑受累1例。病变CT表现为白质区多发斑片状低密度,MRI呈对称性T1低T2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等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高信号6例,ADC图等信号2例,颅内动脉纤细2例,MRI增强显示病灶部位脑膜线样强化1例。结论 PRES的典型影像学征象是双侧顶枕叶白质区多发对称性血管源性水肿,灰质也可受累,FLAIR是显示病灶的最佳序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联合MR脑血管成像在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例围产期PRES患者,平均年龄为26.5岁,且均于起病后2 d内行常规MRI和MR脑血管成像,MR脑血管成像包括MR脑动脉成像(MRA)和MR脑静脉成像(MRV)。结果:病变均累及双侧顶枕叶,另累及额叶2例,基底节区2例,桥脑1例,病变占位效应不明显。病变主要位于皮层下白质,其中1例累及皮质。病变T1WI呈低、等信号,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3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为高信号,另2例部分病变DWI为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以上病变未见明确强化,MRA、MRV未见明确异常。结论:围产期RPES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常规MRI联合MR脑血管成像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CT及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搜集本院患儿资料8例,男7例,女1例,其中淋巴瘤化疗患儿、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各2例,紫癜肾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各1例.其中,5例肾病患儿血压升高.8例患儿行MRI扫描,包括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其中1例间时行增强MR及MR血管威像(MRA),1例行MRA和MR静脉血管成像(MRV);其中4例行CT平扫.结果 MRI及CT显示双侧顶枕叶(8例)、额叶(2例)、颞叶(1例)、基底节区(1例)及左脑半球(1例)多发异常信号或低密度,主要位于双侧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自质内,6例患儿皮质受累.在T1WI上病灶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FLAIR上呈高信号,以FLAIR像显示皮质病变为佳.DWI显示大部分病灶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等或高信号.部分病灶DWI表现为高信号.1例行MR增强扫描患儿显示病灶部位沿脑膜斑片状及线样强化,皮层下脑组织内病变呈片状强化.2例MRA及1例MRV各大动脉血管及静脉窦未见明显狭窄、扩张或栓塞征象.随访MRI及CT显示所有患儿病灶范围逐渐缩小,数目减少.结论 FRES好发于顶枕叶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病变大部分为血管源性水肿,增强T1WI示病灶有强化.儿童与成人病变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有所不同.MRI是PRES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孕妇的MRI资料并随访观察。结果所有病例MRI均显示脑实质内多发性的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病灶,大致对称分布。病灶分布以顶枕叶白质为主,额颞叶、基底节、小脑、脑干及皮层灰质也可受累。DWI(b=1000)显示高信号病灶9例,其中ADC图呈低信号3例,提示形成脑梗死。随访发现22例病灶于治疗后短期内恢复,病灶范围大、分布广或于DWI、ADC图显示弥散受限者预后较差。结论孕妇PRES的MRI表现具有显著的特征,MRI对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PRES)MRI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RES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包括常规T2WI、T1WI、FLAIR序列扫描、DWI,5例行MRV检查,3例行MR增强扫描,5例经治疗后复查MRI。结果 9例患者均有突发性血压升高病史,其中6例为先兆子痫或子痫,高血压病2例,肾功能不全1例。病变主要累及顶枕叶白质区,其次为额叶、基底节区,MRI呈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FLAIR为高信号,DWI为等信号,ADC图呈高信号7例,2例为等信号。5例复查MRI脑白质病灶完全恢复。结论 MRI对PRES可作出明确诊断,其典型征象为双侧顶枕叶白质区多发对称性血管源性水肿,FLAIR、T2W序列显示病灶最佳,DWI、MRV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静脉成像(MRV)和MRI对孕产妇特有疾病先兆子痫、子痫的脑部并发症——静脉窦闭塞和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PRE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妊娠期间或产后出现癫痫、头痛、视物模糊的先兆子痫、子痫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6例为顺产后3~5d,4例为剖宫产后1d,5例为妊娠25~34周胎死宫内,12例为足月妊娠。病人均行MRI和MRV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WI、T2WI、FLAIR、DWI。结果 14例显示静脉窦闭塞,其中上矢状窦4例,以前部为主。横窦2例、乙状窦1例、深部静脉系统2例、颈内静脉3例、皮质静脉3例。全部静脉窦闭塞2例。MRI显示相应闭塞静脉的引流区呈不规则形长T1、长T2信号影,DWI显示等信号,ADC图呈高信号。4例病人出现DWI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提示病变为细胞毒性水肿。5例2周后随访MRI及MRV显示静脉窦通畅,而2例并发了脑实质出血。13例PRES病人,MRI显示双侧顶叶(10例)、右侧顶叶(2例)、双侧枕叶(7例)、双侧额叶(6例)、右侧额叶(3例)、双侧颞叶(4例)、左侧颞枕叶交界区(1例)、胼胝体压部(1例)、双侧基底节区(2例)、右侧基底节区(1例)、左侧半卵圆中心(1例)、双侧小脑半球(1例)多发异常信号。病变于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部分病灶DWI及ADC图均表现为高信号。1例病人左侧颞叶发生出血。6例随访MRI显示病灶范围变小,数目减少,甚至病灶消失。结论 静脉窦闭塞好发于上矢状窦,但深静脉和浅静脉均可发生。PRES好发于顶枕叶白质,皮质也可受累。还可见于额叶、基底节区、颞叶、胼胝体、小脑半球。两者病变均为血管源性水肿.但分布的部位和范围不同.MRI和MRV对其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易海玲  陈剑贤  孙占友  车友谊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153-1155
目的:探讨二氯乙垸中毒性脑病的DWI表现.方法:对7例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患者行头颅常规MRI 及DWI检查,并测量病灶的ADC值.结果:7例均可见双侧额颞枕顶叶皮质下及白质、小脑齿状核、豆状核、丘脑、外囊和内囊等区域异常信号,常规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DWI上呈高信号.轻症患者(5例)ADC图上病灶呈高信号,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随访证实为PRES的MRI表现。将9例PRES病变区域的ADC值(病变组)和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9例健康志愿者相对应部位的ADC值(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MRI示双侧顶枕叶(7例)、颞叶(3例)、额叶(4例),基底节区(2例),小脑半球(2例),一侧额叶(2例),胼胝体压部(1例)多发异常信号,且发生于脑叶的病变主要累及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双侧基本对称,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或高信号,ADC图呈等或高信号。病变组ADC值为(0.725~1.530)×10-3 mm2/s,平均为1.135×10-3 mm2/s;对照组ADC值为(0.661~0.988)×10-3 mm2/s,平均为0.798×10-3mm2/s,病变组ADC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加权成像(DWI)及ADC图显示PRES患者病变呈等或高信号,ADC值测量为其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对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证实的PRES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8例均行MRI检查,其中3例行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2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 MRA)检查,1例行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CE-MRV)检查,6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结果 MRI显示病灶基本上呈双侧对称性分布,6例位于顶、枕叶皮层及皮层下,2例累及脑干.T_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_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呈高信号,注射Gd-DTPA后无明显异常对比强化,MRA未见明显异常,DWI显示病变扩散受限呈高信号,ADC图呈高信号或为正常.7例经对症处理后多次复查示所有病灶几乎完全吸收消失,临床症状好转;1例因多系统衰竭死亡.结论 MRI对PRES的病变范围显示清楚,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种MR检查方法并结合治疗后复查可以明确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颅内表皮样囊肿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16例,均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分析表皮样囊肿在T2WI、T1WI、增强扫描和DWI上的影像表现。结果:16例均呈长T2长T1信号,其中2例伴短T2间隔信号,增强扫描14例无强化,2例呈包膜和间隔强化。16例DWI上均呈明显高信号。结论:磁共振D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常规MRI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足月新生儿动脉缺血性脑梗死早期磁共振成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莉  邵肖梅  乔中伟  帕米尔  钱镔  朱珍   《放射学实践》2013,(11):1164-1168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动脉缺血性脑梗死(NAIS)的早期MRI特点及不同MRI序列在NAI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例行MRI检查确诊的足月NAIS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15例患儿于出生后2~7d进行了头部MRI扫描,包括常规MRI及DWI检查,7例患儿同时行TOF—MRA检查。结果:15例NAIS患儿常规MRI中,14例T1WI呈异常信号,4例表现为受累区域弥漫低信号,10例稍低信号;15例T2WI呈异常信号,11例受累区域弥漫高信号,4例稍高信号,且灰白质分界不清。15例患儿首次DWI检查中均出现异常高信号,病灶边缘的较常规MRI清晰,DWI还显示了常规MRI未显示的胼胝体膝部、压部、丘脑及内囊后肢大脑脚等部位受累。7例患儿MRA检查中,6例出现梗死区域大脑中动脉(MCA)皮质分支增多增粗现象。结论:常规MRI可协助了解NAIS病程,DWI检查可早期诊断NAIS,并能清楚显示大脑深部小病灶的受累情况,尤其是皮质脊髓束的受累。NAIS早期MRA大多显示病变区MCA分支增多,与成人脑梗死的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利用体部相控阵线圈进行乳腺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乳腺疾病患者中隆乳术后26例,乳腺癌6例,乳腺良性病变4例,均行常规MR T1WI、T2WI和压脂序列T2WI,17例行动态增强扫描,13例行扩散加权成像,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6例乳腺疾病患者均能显示显示乳腺结构及邻近组织情况,图像清晰无变形.22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患者,注入物于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脂肪抑制T2WI上显示最清晰,呈均匀高信号;4例角鲨烯注射液隆胸术后,注入物在T1WI和T2WI上呈小颗粒状脂肪信号影.6例乳腺癌于DWI上呈明显高信号,动态增强曲线呈早期信号快速上升,中晚期信号强度逐渐降低表现;4例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4例乳腺良性病变,动态增强曲线呈逐渐上升改变.结论:3.0T磁共振结合体部相控阵线圈可显示隆胸材料的性质和分布,常规MRI扫描结合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磁敏感成像对急性脑梗塞并出血的诊疗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在急性脑梗塞合并脑出血的影像学特征,阐述SWI技术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CT、常规MRI、MRA、DWI、及SWI的自身对比研究。CT与磁共振检查间隔不超过12h,常规MRI、MRA、DWI、及SWI检查均同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8例脑梗塞中,SWI发现18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脑出血,而CT、常规MRI、DWI均未见明确脑出血征象;DWI中有5例信号不均匀,结合SWI作回顾性分析考虑合并出血可能。CT显示脑梗塞34例;常规MRI显示40例;DWI显示48例;SWI显示39例,且病灶范围较DWI小,边缘模糊。SWI显示38例梗死区静脉血管减少;6例无变化;4例增多。13例MRA表现为大脑前、中、后动脉不同程度狭窄、闭塞或分支血管减少。结论:SWI技术对显示脑梗塞合并脑出血有特异性表现,且有评价梗塞区脑组织存活性的潜在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脑梗塞有着重大意义,应列为诊断急性脑梗塞的检查常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ropeller LAVA(liver accqu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合DWI(diffusionweighted imajing)在壶腹周围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MRI平扫、Propeller LAVA及DWI图像资料,最终对照临床确诊结果,比较二者在壶腹周围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结果:本组病例中,MRI平扫预测壶腹周围癌可切除的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80%,准确率为86.8%,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72.7%;Propeller LAVA结合DWI预测壶腹周围癌可切除性的灵敏度为93.1%,特异度为81.8%,准确率为94.7%,阳性预测值为93.1%,阴性预测值为81.8%。两种方法在壶腹周围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ropeller LAVA结合DWI能清晰直观的显示肿瘤的部位及大小,肿瘤周围的血管有无受侵,有无腹腔淋巴结及其它脏器的转移,在壶腹周围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磁弥散成像及增强扫描在诊断非缺血性颅脑病变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非缺血性颅脑病变56例,均作常规MRI T2WI、T1WI、增强扫描及DWI,分析其DWI信号及增强表现。结果32例颅脑肿瘤、11例感染性病变、9例血肿、4例多发性硬化病例,病变在DWI上呈高或稍高信号。结论常规MRI T2WI、T1WI扫描图像,弥散成像及增强扫描在非缺血性颅脑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价值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45例临床和影像明确的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CT、常规MRI(T1WI、T2WI、DWI序列)和SWI序列扫描的自身对比研究,CT和MR检查的间隔不超过12h,MRI序列和SWI序列同时进行。结果45例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患者,SWI诊断脑出血45例,常规MRI序列诊断29例,CT诊断35例,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64.4%、77.8%。结论SWI诊断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比常规MR及CT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急性脑梗死及溶栓治疗后常规复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