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是一种由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适量蛋白质及营养素组成的配方饮食。传统上KD主要用于癫痫的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KD对神经系统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KD不仅在Dravet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和葡萄糖载体蛋白Ⅰ型缺陷综合征等有较好的疗效,对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创伤性颅脑损伤及脑胶质瘤等也具有明显的改善症状的作用。KD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的神经保护机制包括抗氧化应激、抗炎、抗细胞凋亡、维持能量供应、调节去乙酰化酶活性等。本文综述了KD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许多慢性代谢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作为潜在的临床营养辅助治疗方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对糖代谢具有调节作用的生酮饮食辅助干预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并且取得了积极的结果。本文概括了酮病生理学、生酮饮食的基础及安全性,从代谢的角度重点介绍了生酮饮食在顽固性癫痫病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慢性代谢疾病:肥胖、糖尿病和癌症预防及辅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临床营养辅助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3.
生酮饮食作为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辅以适当蛋白质的饮食模式,最早应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后被证实在一些代谢性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一定作用。目前生酮饮食的疗效已得到验证,但在作用机制方面缺乏系统性阐述。因此本文对生酮饮食的发展、在代谢疾病治疗的应用情况(Ⅱ型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及痛风)、推荐饮食方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从改善应激反应和肠道微生物方面证实了生酮饮食可作为代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方案。推荐使用经典生酮饮食、中链甘油三酯饮食、改良Atkins饮食及低血糖生成指数治疗作为生酮饮食方案,总结了生酮饮食在代谢、胃肠道及泌尿系统三方面的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同时汇总了生酮饮食相关产品的发明专利,为后续产品开发及作为治疗辅助方案做了铺垫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小儿难治性癫痫坚持生酮饮食治疗的远期影响。方法 :以双盲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接收的109例小儿难治性癫痫患者分成常规护理组(n=54例)和护理干预组(n=5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儿生酮饮食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组经过护理后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坚持生酮饮食治疗的依从性98.18%、87.27%和74.55%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护理后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坚持生酮饮食治疗的依从性85.19%、66.67%和42.59%(P 0.05)。结论 :对小儿难治性癫痫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患儿生酮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患儿治疗效果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生酮饮食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一种,最早是外国的医生发现其对于儿童难治性癫痫有改善作用而被沿用至今,是目前临床上疾病治疗饮食中非常特殊的一种。时下减重非常流行,生酮饮食又接连被国外的学者发现有减重、为衰竭的心脏提供"能源燃料"以及延长实验动物生命周期等作用,因此十分被推崇。但大家需要注意:靠生酮饮食来减肥并没有那么简单。须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据成都军区总医院营养科林宁介绍,生酮饮食简言之,是将身体由葡萄糖供能转  相似文献   

6.
正吃药已无法控制且无法手术的难治性癫痫儿童怎么办?记者18日获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癫痫中心多学科专家通过生酮饮食治疗,不仅明显改善患儿生活质量,还能降低患者家庭的医疗经济成本。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神经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主任周水珍教授对记者表示,75%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通过生酮饮食治疗能减少50%以  相似文献   

7.
扶晓菲  游春苹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8):348-353,360
地中海饮食(Mediterranean diet,MD)作为最健康的饮食模式之一,在困扰人类健康良久的各类慢性疾病中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但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归纳了地中海饮食中的特征食物组成,就地中海饮食在改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及代谢综合征、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癌症(Cancer,CA)等慢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归纳了地中海饮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地中海饮食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热量限制饮食(CR)、含或不含中链脂肪酸(MCFAs)的生酮饮食(KD)喂养大鼠,测定大鼠体质量和脏器系数,以高架十字迷宫试验评价大鼠神经行为,以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瘦素和内脂素评价大鼠脂代谢,研究不同饮食方式对大鼠的神经行为和脂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链脂肪酸生酮饮食可有效改善大鼠焦虑和抑郁相关行为;2种国产生酮粉显著下调大鼠血清LDL-C水平,中链脂肪酸生酮饮食与经典KD相比,显著上调大鼠血清HDL-C水平;不同的饮食方案均对瘦素水平均无显著影响,中链脂肪酸生酮饮食可显著下调内脂素水平。结果表明中链脂肪酸生酮饮食可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并调节脂代谢。  相似文献   

9.
赵美琪  张鹏  郭艳敏  赵辉 《食品科学》2017,38(9):258-264
摄入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或西方饮食与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等代谢性疾病之间的联系已经被证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FD同样对大脑、行为和认知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关于HFD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还没有完全清楚。除了胰岛素耐受性、氧化应激与发炎等机制外,血脑屏障、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和血清素等作用途径同样在HFD对认知功能损害机制中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最近关于饮食(尤其是HFD)对认知功能影响以及在大脑中可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总结了HFD的作用位点,为以后靶向性预防及治疗相关疾病做好基础,并对合理膳食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过程中, 大量促炎性细胞浸润到脂肪组织, 分泌促炎性因子引起慢性炎性, 导致胰岛素抵抗, 最终引起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肥大细胞作为一种重要固有免疫细胞, 参与调控了饮食诱导肥胖及上述相关疾病的发生, 而通过遗传缺失或药物稳定肥大细胞, 可以改善小鼠中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因此, 肥大细胞是潜在的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重要靶点。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 是一种高效的肥大细胞稳定剂, 通过饮食添加木犀草素可以抑制高脂饮食诱导小鼠体重的增加和胰岛素抵抗的形成。本文综述了肥胖相关的免疫调控、肥大细胞在饮食诱导肥胖中的作用和木犀草素等天然肥大细胞稳定剂改善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The ketogenic diet (KD), characterized by high fat and low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contents, has been proposed to be beneficial in children with epilepsy disorders not helped by conventional anti-epileptic drug treatment. Weight loss and inadequate growth is an important drawback of this diet and metabolic causes are not well characteriz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body weight variation during KD feeding for 6 wk of Wistar rats; fat mass and adipocyte cytosolic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PEPCK) activity were also observed. PEPCK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H(14)CO(3) (-)]-oxaloacetate exchange reaction. KD-fed rats gained weight at a less rapid rate than normal-fed rats, but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ment in fat mass. The fat mass/body weight ratio already differed between ketogenic and control rats after the first week of treatment, and was 2.4 x higher in ketogenic rats. The visceral lipogenesis was supported by an increment in adipocyte PEPCK, aiming to provide glycerol 3-phosphate to triacylglycerol synthesis and this fat accumulation was accompanied by glucose intolerance. These data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abolic effects of the KD in adipose tissue and liver and suggest some potential risks of this diet, particularly visceral fat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12.
The link between dietary fibre and human health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dietary pattern of humans has shifted towards a diet in which refined grains, meat, added fats and sugar are common and vegetable protein and fibre intake is low. This change in diet and the shift to a sedentary lifestyle is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the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chronic diseases including type 2 diabetes, heart disease and cancer. Over the past forty years, traditional dietary approach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s a remedy to these chronic diseases. In addition to high fibre diets, other dietary tools such as the dietary glycaemic index have been developed, which also link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to chronic diseases. The current body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supports the notion that high fibre diets are important in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aforementioned chronic diseases. However, these benefits may be amplified when dietary fibre intake is in the context of a low GI diet.  相似文献   

13.
郭雪琦  吴涛  刘锐  张民 《食品科学》2016,37(23):267-272
长期摄入高脂膳食极易使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出现炎症,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等慢性代谢疾病的患病风险。来源于植物的天然水溶性色素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抗肥胖、抗炎等多种生理活性,成为防治慢性代谢疾病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花色苷干预高脂膳食诱导肥胖的作用效果与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花色苷在膳食防治慢性代谢疾病中的应用与天然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健康食品配料--番茄红素的性质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远鹏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19(2):104-106,123
番茄红素是人体血清和其他组织中存在的一种主要类胡萝卜素,饮食吸收及(或)血清和其他组织中番茄红素的水平与某些癌症、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呈负相关。本文对番茄红素的性质、组织分布、生理功能及可能作用机理和作为膳食、食品配料的应用状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亚健康和慢性病趋于低龄化,常态化,糖尿病患者及肥胖者人数激增。高糖类食品引起的剧烈血糖波动是诱发肥胖及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原因,饮食治疗是目前糖尿病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以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为基础的饮食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并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因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的研发倍受关注。文章综述了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国内外低血糖生成指数产品开发现状,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导致食品内部不同成分相互作用从而引起GI值变化的机制,阐明未来发展趋势,为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加工方式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消费者可结合自身要求选择相应产品,同时也为未来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糖脂代谢紊乱会引起肥胖,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在膳食构成越来越精细的今天,膳食纤维成为学术界和普通百姓关注的物质,并被营养学界补充认定为第七类营养素,在调节糖脂代谢方面具有重要生理作用。就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介导的调控机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并对未来膳食纤维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膳食纤维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为糖脂代谢紊乱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麸质蛋白是主要存在于小麦、黑麦和大麦等中的贮藏蛋白,可引起麸质蛋白相关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非乳糜泻麸质敏感性疾病。无麸质饮食是目前针对这些患病人群唯一有效的饮食治疗方式,此饮食需避免或严格限制含麸质食品的摄入。随着无麸质饮食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在麸质敏感性群体甚至健康人群中开始流行,但长期的无麸质饮食会带来一定的营养缺乏、重金属积累以及代谢异常等健康问题,因而如何通过改善饮食方式来弥补无麸质食品营养缺陷并开发出更加安全健康的无麸质食品正成为新的研究趋势。本文综述了无麸质饮食的现状,无麸质饮食与疾病,无麸质饮食的健康挑战,以及无麸质食品的缺陷与品质改良,为无麸质饮食进一步研究和无麸质食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居民饮食仍然存在营养素结构不均衡的问题,“三高”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逐步升高,合理的饮食搭配显得尤为必要。以燕麦为代表的全谷物类产品富含膳食纤维,营养结构合理,具有改善慢性病的功能。通过介绍我国传统及新型燕麦产品特点,分析了我国燕麦消费特点及潜力,旨在为燕麦消费者及从业者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