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研究牛樟芝的单糖组成和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牛樟芝多糖。以葡萄糖为标准品,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总糖含量。多糖经三氟乙酸水解后,糖腈乙酸酯法进行衍生化,采用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GC-MS)分析测定单糖组成。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牛樟芝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牛樟芝多糖的得率为3.02%±0.09%,总糖(以葡萄糖计)含量为55.42%±2.13%,单糖组成为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摩尔比为1∶7.14∶0.96。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牛樟芝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的IC_(50)分别为(0.584±0.008)、(1.182±0.058)、(1.384±0.133) mg/mL。GC-MS用于检测牛樟芝多糖的单糖组成简单、快速、灵敏,牛樟芝多糖对三种不同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芡实加工副产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优化芡实皮渣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分析其理化性质,初步研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醇沉浓度为自变量,多糖得率为因变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优化芡实皮渣多糖的提取工艺。利用5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方法,即总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亚硝酸盐,并与抗坏血酸进行对比,评价芡实皮渣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芡实皮渣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浸提温度55 ℃、浸提40 min、醇沉浓度80%,提取3次,得率45.94%,纯度82.67%。碘-碘化钾反应显示其属于非淀粉类多糖,HPLC分析显示该多糖的基本结构单元为葡萄糖。吸水性和吸油分别为(65.15±1.52)和(1.27±0.04) g/g,多糖凝胶质构特性结果显示其黏性很大,弹性较低,回复能力弱。多糖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亚硝酸盐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当芡实皮渣多糖浓度为1.0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超氧离子和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分别为35.56%、34.88%和20.63%,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为(0.307±0.008) mg/mL;本研究优选的芡实皮渣多糖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可为芡实加工副产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发黄皮抗氧化产品和防治糖尿病的药物。方法:从化学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外观形态、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α-淀粉酶抑制率等方面分析黄皮果肉多糖(CWP-F)、果皮多糖(CWP-P)和种子多糖(CWP-S)的结构特性,以及体外抗氧化和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CWP-F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主要由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CWP-P主要由半乳糖醛酸和阿拉伯糖组成;CWP-S主要由葡萄糖组成。3种多糖的红外光谱都有羧酸结构特征吸收峰;电镜显示其表面结构蓬松。CWP-P有最强的抗氧化能力,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均高于CWP-F和CWP-S的。CWP-P有最强的降血糖能力,CWP-F的次之,而CWP-S无降血糖能力。结论:CWP-F、CWP-P和CWP-S具有不同的组成结构、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其中CWP-P具有最好的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银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银耳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银耳多糖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79∶1(mL/g)、提取温度91℃、提取时间5 h,此工艺条件下,测得多糖提取率为(20.29±0.15)%;银耳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在浓度为5 mg/mL时,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接近峰值,分别为47.31%、47.43%、52.14%,银耳多糖的抗氧化性是抗坏血酸的50%左右;在相对湿度43%、81%的环境下48 h,银耳多糖的吸湿率分别为25.15%、44.75%,远低于甘油的吸湿率(83.03%、122.65%),接近透明质酸钠(33.50%、53.50%);在干燥硅胶环境下48 h,银耳多糖的保湿率为42.15%,略低于透明质酸钠(49.50%)。  相似文献   

5.
以番石榴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法辅助提取番石榴叶多糖,探讨各因素对番石榴叶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优化番石榴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测定·OH、DPPH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评价番石榴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番石榴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14(g/mL),超声功率140 W,提取时间16 min,此条件下番石榴叶多糖得率可达(2.00±0.08)%。提取后的番石榴叶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OH清除率为(23.30±1.29)%,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5.43±2.56)%,O2-·清除率为(22.30±1.53)%,具有较强的总还原力。  相似文献   

6.
黄瓜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定黄瓜中总糖含量,分离制备黄瓜多糖并测定其糖醛酸含量、单糖组成以及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黄瓜提取物中的总糖含量;用硫酸-咔唑法测定黄瓜多糖中的糖醛酸含量;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单糖组成;并在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研究黄瓜多糖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和羟自由基( ·OH)的清除活性以及总还原力(TRP)。结果表明:黄瓜多糖的总糖含量为63.5%,糖醛酸含量为10.6%。HPLC分析表明:黄瓜多糖由D-甘露糖、L-鼠李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D-木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等8种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4.08:2.78:1.00:5.82:6.07:2.78:8.48:6.58。黄瓜多糖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在质量浓度为20mg/mL时,对DPPH自由基、O2- ·、 ·OH的清除率分别为92.31%、83.57% 和77.59%,并发现其有明显的还原能力。结论:黄瓜多糖是一种典型的杂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银耳粗多糖的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本文对银耳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并采用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200进行纯化,得到均一酸性多糖TPP2。以银耳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为指标,对银耳多糖分离纯化的每一步进行跟踪,并研究了酸性多糖TPP2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银耳酸性多糖TPP2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明显,50%清除率的样品浓度为66.5μg/ml。银耳酸性多糖TPP2对猪油的过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油茶果壳多糖抗氧化活性并对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以油茶果壳为原料,热水浸提得到油茶果壳多糖,并应用DPPH法、TEAC法以及油脂抗氧化体系测定评价油茶果壳多糖的抗氧化能力,采用气相色谱(GC)分析单糖组成。结果表明:油茶果壳多糖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和一定的油脂抗氧化能力,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当多糖浓度分别为25μg/mL和20μg/mL时,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7.72%、65.96%;当多糖浓度为20mg/mL时,对山茶油的保护因素达到1.58。对油茶果壳多糖进行气相(GC)分析得出,油茶果壳多糖由以下6种单糖组成: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以及半乳糖,各自所占的比例依次为:6.65%、19.07%、2.67%、7.05%、48.76%及15.78%。  相似文献   

9.
李小杰  郭怡  马倩  王璞  肖萍 《食品与机械》2022,38(7):208-212
目的:提高南瓜多糖抗氧化性。方法:分别考察温度、料液比(m南瓜粉∶V蒸馏水)、接种量、摇床转速4个因素对生物转化南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研究南瓜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植物乳杆菌生物转化南瓜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37 ℃,接种量1%,料液比1∶30 (g/mL),摇床转速100 r/min,此条件下的植物乳杆菌生物转化南瓜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4.61±1.58)%,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南瓜多糖。结论:采用植物乳杆菌nbkBC299进行生物转化能提高南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碱溶性银耳粗多糖的提取及其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研究了碱溶性银耳粗多糖(crude alkai-soluble tremella polysaccharide,CATP)的提取及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利用响应面软件进行实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方案为:提取时间3.56h,NaOH浓度0.76mol/L,液固比81.89。同时考察了碱溶性银耳粗多糖和水溶性银耳粗多糖(tremella polysaccharide,TP)对DPPH(二苯代苦肼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碱溶性银耳粗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并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增高抗氧化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甘草对银耳菌液态发酵代谢及发酵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液态发酵制备不同甘草添加量的银耳发酵液, 对发酵液的pH、色素含量、生物量、银耳胞外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 TFPs)含量及结构变化、抗氧化活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添加甘草可抑制银耳菌色素的分泌, 并影响发酵液的pH; 当甘草添加量为10%时, 发酵120 h后, 生物量由(4.47±0.01) g/L显著增加至(13.04±1.86) g/L (P<0.05); 甘草添加量为2%时, 发酵24 h, TFPs产量达到最大值(28.00±1.31) g/L。添加甘草还可显著增加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P<0.05), 甘草添加量为6%, 发酵72 h, 发酵上清液对DPPH·清除率最高可到(98.23±0.10)%、发酵96 h, ABTS+·清除率最高可达到(99.11±0.15)%, 比未添加甘草的对照组分别增加了7.30%和5.18%。红外光谱确证, 添加甘草没有改变银耳菌发酵产生的胞外多糖的结构。结论 添加甘草能抑制银耳色素的分泌, 同时能增加发酵上清液中的TFPs含量及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 为促进银耳菌双向发酵体系的研究及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盐酸降解法对水溶性银耳多糖进行降解,得到低分子水溶性银耳多糖。通过对DPPH 自由基清除作用,表征低分子水溶性银耳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当溶液黏度为16.5~9.8mPa·s 时,低分子银耳多糖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10kD 范围内,抗氧化活性高于水溶性银耳多糖。而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10kD 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kD 时,抗氧化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多糖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传统热风干燥、冷冻干燥和抽真空干燥等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多糖(Tremel la fuci formispolysaccharides,TFPs)的理化特性和体外还原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hydroxyl free radical,•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free radicals,O2-•)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干燥方式对TFPs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冷冻干燥处理多糖(freezing drying Tremella fuciformispolysaccharides,TFPs-F)的得率、总糖和黏度最高;3 种干燥方式对粗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和抗氧化活性有一定影响;TFPs-F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OH和O2-•的半抑制浓度(half-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61、1.64、1.78、1.75 mg/mL;传统热风干燥和抽真空干燥处理多糖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OH和O2-•的IC50高于低温冷冻干燥处理多糖相应的IC50。结果说明,冷冻干燥处理是获得高品质和高活性银耳多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酶法提取银耳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探讨了银耳子实体多糖的多种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复合酶法处理结合热水浸提的提取方法,能显著提高可溶于热水的银耳多糖浸提率,缩短浸提时间,银耳多糖提取得率达16.3%(克多糖/100克银耳干品).经纯化、鉴别,从银耳子实体中得到分子量在78000、76000、71000的三种杂多糖TP-A、TP-B及TP-C.  相似文献   

15.
以黄皮疣柄牛肝菌Leccinellum crocipodium(Letellier.)Watliag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从黄皮疣柄牛肝菌子实体中提取得到水提粗多糖(LPS),再用碱提醇沉法从菌渣中提取得到碱提粗多糖(LPJ),研究两种黄皮疣柄牛肝菌粗多糖理化性质与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水提粗多糖LPS与碱提粗多糖LPJ得率分别为18.44%±1.30%与5.50%±0.69%。LPS呈海绵状,颜色呈浅咖色;LPJ呈蓬松粉末状,颜色呈黄褐色。LPS多糖含量、糖醛酸含量、硫酸根含量、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LPJ(P<0.05)。LPS与LPJ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LPS、LPJ浓度为4 mg/mL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87.55%±0.51%、54.31%±2.72%)、羟基自由基清除率(54.53%±1.61%、46.50%±0.64%)、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81.56%±4.43%、68.79%±1.23%)、还原力吸光度值(1.41±0.02、1.16±0.01)均达到最大值,而浓度为3 mg/mL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89.16%±2.42%、85.94%±2.98%)达到最大值。说明LPS与LPJ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且LPS优于LPJ。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益生菌发酵玉竹产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比较发酵与未发酵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本文以枯草芽孢杆菌LY-05为发酵菌株,水溶性多糖含量提高率为指标,研究了玉竹添加量、氮源种类、无机盐种类、接种量、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及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对发酵玉竹产水溶性多糖的影响。在单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对多糖含量提高率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检测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及总还原能力,评价发酵与未发酵的玉竹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工艺参数为:玉竹添加量4%,酵母提取粉3%,NaCl 1%,接种量3%,温度35 ℃,转速160 r/min,发酵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多糖含量达到7.83 mg/mL,较未发酵(4.56 mg/mL)提高了71.78%。抗氧化试验表明,在一定浓度下,发酵后玉竹多糖的DPPH、ABTS、OH由基清除率及总还原力均有所提高,且呈现多糖浓度依赖性。发酵后多糖POP2对ABTS自由基清除的半抑制浓度(IC50)2.21 mg/mL,对OH自由基清除的IC50为0.49 mg/mL。此项研究表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玉竹可以明显提高玉竹多糖的提取效率。通过发酵产生的玉竹多糖,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不同酶提取对甘草渣多糖抗氧化性和抗肿瘤性能的影响,为后续甘草资源的有效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实验的优化条件下分别提取甘草渣多糖,比较两种酶提取的甘草渣多糖的得率、红外光谱、抗氧化性和抗肿瘤性。结果: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提取的多糖得率分别为8.43%和10.71%。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两种酶提取的多糖均具有α-吡喃环糖环。抗氧化性实验结果表明,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提取的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00243、0.305、0.0403 mg/mL和0.226、0.0238、0.0401 mg/mL。抗肿瘤结果表明,在0.00250~0.125 mg/mL浓度范围内,纤维素酶提取的多糖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高于果胶酶提取的多糖。结论:纤维素酶提取的多糖得率更高、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抗肿瘤性能更强,果胶酶提取的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更强,两者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5种食用菌多糖,包括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茯苓多糖(Poriacocos polysaccharide)、香菇多糖(Lentinan)、猴头菇多糖(Hericium edodes polysaccharide)和竹荪多糖(Dictyophora indusiata polysaccharide)任意3种多糖复配得到的多糖复配物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以RAW264.7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的复配物对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复配物处理后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复配物处理后细胞吞噬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了浓度为320 μg/mL的茯苓多糖、香菇多糖和竹荪多糖的多糖复配物,茯苓多糖、猴头菇多糖和竹荪多糖的多糖复配物以及香菇多糖、猴头菇多糖和竹荪多糖的多糖复配物外,在检测浓度范围内10种多糖复配物可明显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增强吞噬能力,提高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量。其中,10 μg/mL的银耳多糖、茯苓多糖和竹荪多糖的复配物促进巨噬细胞增殖的效果最佳,160 μg/mL的银耳多糖、茯苓多糖和香菇多糖的复配物能最好的促进TNF-α的分泌和增强RAW264.7的吞噬能力。结论:不同食用菌多糖的复配物均可调节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活性。本结果可为开发免疫调节功能的食用菌复配多糖产品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飞虎  敬思群  王晓芸  纵伟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24):125-130,136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微胶囊化番茄粉、塔尔米粉和红枣多糖制作杂粮果蔬复合鲜面条。以质构和色差值为指标,考察番茄粉的微胶囊化对鲜面条质量的影响;以胶黏性和蒸煮损失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微胶囊化番茄粉、塔尔米粉和红枣多糖的添加量对鲜面条的影响;以蒸煮损失率、感官评分和鲜面条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的加权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鲜面条最优配方。以阿卡波糖为对照,分析了鲜面条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添加微胶囊化番茄粉面条的质构特性均优于添加未微胶囊化番茄粉的面条,其色差值小于添加未微胶囊化番茄粉的鲜面条,稳定性更好;复合鲜面条的最优配方为:微胶囊化番茄粉番茄粉2%,塔尔米粉10%,红枣多糖6%,在此条件下,鲜面条的蒸煮损失率、感官评分、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3.27%±0.03%)、(91.00±1.85)分、(4.89±0.00) mg/mL;鲜面条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的IC50值为(28.94±0.48) mg/mL,优于空白对照组(111.20±16.19) mg/mL。杂粮果蔬复合鲜面条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及体外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