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乌骨鸡深加工酶解处理条件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瑞学  朱小艳 《食品科学》2004,25(10):187-191
对乌骨鸡进行深加工,提高蛋白质的综合利用率,增加氨基酸尤其是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便于人体对其吸收利用。本论文阐述了研究国际上领先的酶制剂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水解乌骨鸡动物蛋白质的水解条件。特点是在原来采用传统炮制工艺提取乌骨鸡有效成分的基础上采用了现代生物工程-酶解技术,对乌骨鸡进行深度水解处理,比一般的和传统的酶解有更高的产率和更好的风味及口感。确定了正交分解试验方法,分别测定水解率,进行方案组合,确定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乌骨鸡肉经90℃,10min的加热预处理可促进酶解。酶解最佳条件为:pH=7.0,温度45℃,酶与底物浓度之比为0.5LAPU/g,底物浓度11%,时间3h。  相似文献   

2.
郑炯  邓惠玲  阚建全 《食品科学》2012,33(23):209-214
以猪血红蛋白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水解猪血红蛋白制备ACE抑制肽。以体外ACE抑制率和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酶解温度、酶解pH值、底物质量浓度、加酶量、酶解时间等酶解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胃蛋白酶水解猪血红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37.60℃、酶解pH 1.98、底物质量浓度4.98g/100mL、加酶量3.04%、酶解时间4h,酶解产物的最大ACE抑制率为70.09%。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盐津乌骨鸡肉为原料,蛋白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盐津乌骨鸡肉酶解条件;用氨基酸分析仪及凝胶渗透色谱法检测酶解液的氨基酸组成和多肽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双酶分步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动物蛋白酶酶解时间5 h、酶添加量2.6%、酶解pH值6.5,灭酶后,再加入木瓜蛋白酶酶解3 h、酶添加量2.5%、酶解温度60℃。在该条件下,盐津乌骨鸡肉水解度为(32.62±0.79)%;酶解液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可达6.02 mg/mL,且亮氨酸、精氨酸等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中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1 kDa以下。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盐津乌骨鸡相关新型调味制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水解提取辣木叶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运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了酶解温度、加酶量、pH、底物质量浓度与酶解时间5个因素对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各因素对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酶解温度 > 底物质量浓度 > pH > 酶解时间 > 加酶量,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0℃、加酶量800 U/L、酶解pH5.0、底物质量浓度7.0 g/L、酶解时间70 min,在此条件下的提取率达到了43.85%。果胶酶各因素对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加酶量 > 底物质量浓度 > 酶解时间 > 酶解温度 > pH,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加酶量1400 U/L、pH4.0、底物质量浓度9.0 g/L、酶解时间50 min,提取率达到了32.26%。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各因素对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纤维素酶水解辣木叶提取蛋白质的效果优于果胶酶。  相似文献   

5.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酶底物比、pH和酶解温度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鮥鱼鱼肉蛋白碱性蛋白酶酶解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酶底物比4%,pH 8.4和酶解温度54.4℃,此时水解度为60.36%;鮥鱼鱼肉蛋白碱性蛋白酶酶解物在质量浓度81.7~245μg/mL和9.8~245μg/mL范围内,其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6.73%~71.93%和18.42%~78.32%,且都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酸性蛋白酶酶解花椒籽蛋白制备抗菌肽,以底物质量浓度、酶与底物比、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以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法对花椒籽蛋白制备抗菌肽工艺进行优化。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30 mg/mL、酶与底物比3.0%、酶解pH 4.0、酶解温度51.2 ℃、酶解时间4.7 h,此条件下酶解产生的抗菌肽复合物的水解度为9.0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56.98%。  相似文献   

7.
花生抗氧化肽制备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确定了花生粕酶解制备抗氧化肽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为:底物浓度8%、加酶量8070U/g底物,pH7.7,温度55℃、时间3h,该条件下得到的花生抗氧化肽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2.15%.  相似文献   

8.
双酶酶解豆粕蛋白制备低苦味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根据蛋白溶出率和游离氨基氮含量选择最佳用酶为碱性蛋白酶。分析了酶解时间、酶/底物比、底物浓度对豆粕蛋白酶解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7.0响应面分析法对三因素各水平进行优化。确定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酶解时间4h、酶/底物比6900u/g、底物浓度6%,此时蛋白溶出率最高为74.38%。利用荧光探针法,确定了Flavorzyme风味蛋白酶酶解制备低苦味肽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6h,酶/底物比80u/g。  相似文献   

9.
驼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其乳清蛋白中含有丰富的保护性蛋白,且含有较高活性的抗菌因子。该研究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以水解度(DH)为评价指标,研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4种蛋白酶对驼乳乳清蛋白酶解的影响。确定了胃蛋白酶为水解驼乳乳清蛋白制备抑菌肽的最佳蛋白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抑菌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技术对胃蛋白酶制备抑菌肽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获得胃蛋白酶最佳酶解工艺参数:酶解温度为40 ℃、酶解pH为3.00、酶解时间为5.3 h,酶解底物浓度为4%,酶与底物浓度比为1∶10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大肠杆菌抑菌率为83.91%。  相似文献   

10.
以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为原料,分析了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氨基酸组成。采用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催化酶解澳洲坚果粕蛋白制备多肽。以水解度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中含有32.25%的蛋白质,17 种氨基酸,含量为25.05%。碱性蛋白酶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pH值>底物质量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 ℃、酶解时间3.5 h、底物质量浓度110 g/L、酶解pH 8.0、加酶量2 400 U/g,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到了22.83%。中性蛋白酶各因素影响水解度的主次顺序为:加酶量>酶解时间>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酶解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3.5 h、底物质量浓度100 g/L、酶解pH 7.0、加酶量3 200 U/g,水解度达到了22.78%。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碱性蛋白酶酶解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制备多肽的效果优于中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11.
酶解对乌骨鸡多肽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的酶及酶解条件对乌骨鸡多肽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得到最优的酶解条件及较高抗氧化能力的多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酶用量[E/S]8000U/g、底物浓度为7%时,胰蛋白酶水解乌骨鸡多肽可以获得更高抗氧化能力的多肽;进一步对胰蛋白酶水解条件正交实验优化,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水解的最优条件为温度50℃、pH8.5、酶用量[E/S]6000U/g、反应时间6h及底物浓度9%,此时有最高的抗氧化能力,在33.3μg/mL乌骨鸡多肽浓度时能清除45.41%的羟自由基,比同一浓度条件下的VC的羟自由基清除率高了4%。  相似文献   

12.
以黑羽乌骨鸡毛为原料,采用盐酸水解法从乌骨鸡毛中提取黑色素并对黑色素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时间、盐酸浓度、料液比对乌骨鸡毛中黑色素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分析法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乌骨鸡毛中黑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Cl浓度27%,提取时间6h,料液比(g∶mL)1∶2,在此条件下黑色素得率达4.72%。黑色素样品经过氧化氢法氧化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出黑色素含量为76.20%。  相似文献   

13.
用中性蛋白酶酶解苦荞蛋白制备抗菌肽,以抑菌率和肽质量浓度为响应值,在底物质量分数、加酶量、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5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选出其中影响显著的因素,再以肽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用Box-Behnken试验优化抗菌肽制备工艺。最佳工艺为:底物质量分数3.22%、加酶量4 000 U/g、pH 6.86。在此条件下,苦荞蛋白酶解产生的肽质量浓度为32.41 mg/mL(预测值为32.12 mg/mL),对大肠杆菌抑菌率为(27.88±2.7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4.56±0.74)%。结果表明,优化中性蛋白酶酶解苦荞蛋白制备抗菌肽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14.
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乌鸡中酶解得到乌鸡低聚肽,然后与亚铁螯合制备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螯合率为84.76±0.12%。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4.64±1.03%。并且分子量较低,其中分子量小于1000 u的占85.50%。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是一种新型的铁螯合物。体外稳定性研究表明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体外消化稳定性。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选择一个主要的组分进行收集,然后利用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从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的主要组分中鉴定出一个五肽,氨基酸序列为Thr-Ser-Gly-Met-Pro。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可作为一种铁补充剂用于食品添加剂、营养物及医药制品中。  相似文献   

15.
以水解度为指标,考察酶解温度、pH、底物浓度、加酶量等因素对鲢鱼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中心复合组合设计实验对酶解温度、pH和加酶量进行优化,以氨基酸态氮为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时间。结果表明:酶解pH9.37,酶解温度48.33℃,酶与底物比93.87AU/kg,酶解时间6h,在此条件下水解体系水解度为39.54%,氨基酸态氮含量为2.31g/L,总氮回收率为93.55%,蛋白质浓度为3.62%。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酶解海藻酸钠制备海藻寡糖的底物浓度、酶解温度及酶解pH值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1.0 g/100 mL、酶解温度40 ℃、酶解pH值8.0。在此最佳酶解条件下,海藻寡糖的平均聚合度为4.08,比优化前降低了27.35%。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组成型壳聚糖酶酶解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华  樊龙星  张朝正 《中国酿造》2020,39(1):165-169
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发酵所得壳聚糖酶水解壳聚糖产生壳寡糖,对酶解pH、温度、底物浓度和时间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研究这4种因素对壳寡糖产量的影响,优化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酶酶解的最佳条件为pH值5.6,酶解温度53 ℃,壳聚糖质量分数2.09%,酶解时间157 min。在该优化条件下,壳寡糖的浓度为35.73 μmol/mL,与模型预测值35.476 μmol/mL接近,则该模型可用于优化壳聚糖酶酶解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脱脂后的酸枣仁渣通过碱溶酸沉法提取得到的酸枣仁蛋白为研究对象,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率和水解度为指标,筛选复合酶种类,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比例、pH、底物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试验因素,优化酸枣仁ACE抑制肽最佳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筛选出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作为复合酶,最适酶添加量确定为6000 U/g,5个因素对ACE抑制率和水解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比例、底物浓度。通过拟合方程分析,得到酸枣仁ACE抑制肽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比例为2.1:1、酶解温度为54 ℃,底物浓度为3.1%,pH为7.5,酶解时间为62 min。在此条件下,复合酶解酸枣仁蛋白酶解液的实际ACE抑制率和水解度分别为(79.46%±0.49%)和(31.45%±0.85%),与理论值接近。制备得到酸枣仁ACE抑制肽与阳性对照组卡托普利对比,酸枣仁ACE抑制肽的ACE抑制率大小为(79.46%±0.49%),与卡托普利的ACE抑制率偏差为(19.28%±0.12%),证明酸枣仁ACE抑制肽具有显著降压效果。本研究证明了酸枣仁蛋白通过酶解有效得到ACE抑制肽并优化其酶解工艺,旨在为酸枣仁渣废物再利用提供参考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党斌  孙小凤 《食品科技》2012,(4):136-141,146
蛋白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且容易吸收,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显示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研究以超声波法从热榨春油菜菜籽粕中提取的蛋白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制备菜籽蛋白肽。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中心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底物浓度、酶解温度、酶用量、pH等因素对菜籽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确定了碱性蛋白酶酶解菜籽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底物浓度为3%,酶解温度为46℃,酶用量为12000U/g,pH为9.57的条件下酶解3h,菜籽蛋白的水解度达23.96%。为进一步酶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条经济可行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20.
以大黄花鱼为实验材料,利用酶法水解大黄花鱼肉蛋白制备抗氧化肽。以还原力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对中性蛋白酶酶解大黄花鱼肉蛋白的酶用量、酶解温度、底物浓度以及酶解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四种酶中,中性蛋白酶酶解的酶解液水解度(DH)和还原能力最高。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0.4%、酶解温度45 ℃、底物浓度25.0%、酶解时间7 h、体系pH7.0时,还原力为0.951。酶解液DH为37.5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力(O2-·)为82.42%。SDS-PAGE(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酶解7 h大黄花鱼肉蛋白肌动蛋白完全消失,水解形成肌球蛋白轻链分子量为27、15和6 k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