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遗传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或称遗传性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IMD)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酶缺陷、细胞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从而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终末代谢产物缺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IEM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Y连锁伴性遗传及线粒体遗传等。自1908年Garrod提出IEM概念以来,迄今发现的疾病已有500余种,并随诊断技术的提高而逐渐增加。IEM虽单一病种发生率较低,但群体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2.
遗传性代谢病的诊断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遗传性代谢病 (inheritedmetabolicdiseases ,IMD)或先天性代谢缺陷 (inbornerrorsofmetabolism ,IEM)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酶缺陷、细胞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 ,从而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 ,造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 ,或终末代谢产物缺乏 ,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1] 。IMD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连锁伴性遗传。自 190 8年Garrod提出IMD概念以来 ,迄今发现的疾病已有 5 0 0余种 ,并随诊断技术的提高而逐渐增加。IMD虽单一病种发生率较低 ,但群体患病率高[2 ] 。本文拟对IMD的诊断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气相色谱-质谱法在遗传代谢病(IMD)高危患儿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以及确诊IMD的疾病谱和确诊IMD患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就诊的15 851例IMD高危患儿且接受了尿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 851例IMD高危患儿中,检出代谢异常5 793例,占36.55%。确诊为IMD 117例(0.74%),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77例(65.8%)。新生儿期IMD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黄疸、代谢性酸中毒、肌张力异常、喂养困难、反应差、嗜睡或昏迷等,非新生儿期IMD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代谢性酸中毒、抽搐、反复呕吐、贫血等。结论气相色谱-质谱法是对IMD高危患儿筛查的有效方法;甲基丙二酸血症是最常见的IMD; 新生儿期和非新生儿期IMD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深入开展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的筛查诊断工作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医疗保健水平的逐步提高 ,由感染、营养等因素导致的疾病显著减少 ,遗传性疾病相对日趋重要。遗传性代谢缺陷所致疾病种类繁多 ,虽单一病种发病率较低 ,但其总体发病率甚高。对遗传性代谢缺陷病 (inbornerrorsofme tabolism ,IEM )进行及时筛查诊断 ,并正确治疗 ,是衡量国家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我国实行优生优育国策和提高人口素质意义重大。遗传性代谢缺陷病是由于人体内某些酶、膜或受体等生物合成的遗传缺陷 ,引起细胞和体液内毒性中间代谢产物积聚或必需代谢产物的缺乏 ,…  相似文献   

5.
遗传代谢缺陷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是遗传性生化代谢缺陷的总称。指基因突变引起酶缺陷、细胞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从而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终末代谢产物缺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IEM已逐渐成为新生儿科医生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期急性发病的遗传性代谢病 (IMD)若没有获得产前的诊断 ,常常因难以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早期救治而死亡 ,或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代谢底物、中间产物堆积和终产物的减少是导致机体损害的根本原因。根据其对细胞影响的结果可将IMD分为 :细胞中毒型、能量缺陷型及混合型。这里主要阐述几种较常见的新生儿早期发生的IMD脑病的发病机制与神经病理。1 氨基酸代谢疾病与先天性高氨血症1.1 枫糖尿症 (maplesyrupurinedisease ,MSUD) 由支链必须氨基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代谢异常所致。有4种类型 ,其中经典型MSUD常…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inbornerrorsofmetabolism,IEM)或称遗传性代谢病(inheritedmetabolic diseases,IMD)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酶缺陷、细胞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从而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终末代谢产物缺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1]。IEM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Y连锁伴性遗传及线粒体遗传等。自1908年Garrod提出IEM概念以来,迄今发现的疾病已有500余种,并随诊断技术的提高而逐渐增加。IEM虽单一病种发生率较低,但群体患病率高[2]。IEM按其所涉及的代谢底物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具有高危临床表现的新生儿作为先天性遗传代谢病(IMD)扩大筛查目标人群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NICU 2010年1~12月收治的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患儿进行35种IMD筛查,分析筛查阳性率,对阳性病例进行确诊试验,并在生后2年内进行随访。统计阳性病例的确诊率(阳性预测值)和假阳性率。同时,对IMD在新生儿早期出现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筛查的560例高危新生儿中阳性病例14例,阳性率2.5%,其中12例随访到生后2岁,确诊5例,确诊率(阳性预测值)41.7%,假阳性率58.3%,IMD在新生儿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早产/低出生体重、低血糖、体重下降明显或不增、呼吸窘迫等。结论在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尚不均衡的情况下,建议将出生后早期存在高危临床表现的新生儿作为IMD扩大筛查的目标人群,以提高患儿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遗传性代谢性疾病(IMD)的发病情况。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IMD高危儿进行尿液化学分析。结果 411例IMD高危儿中检测出代谢异常269例(65.5%),其中确诊IMD 19例(4.6%),包括甲基丙二酸血症15例,丙酸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尿素循环异常和焦谷氨酸尿症各1例;疑似IMD 22例(5.4%),包括乳酸血症13例,原发性甘油尿症5例,脂肪酸代谢异常4例,Citrin缺陷症、酪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枫糖尿症各1例;其他代谢异常228例(55.5%),表现为尿乳酸、蔗糖、乳糖、半乳糖、N-乙酰酪氨酸、琥珀酸、双羧酸水平增高以及丝氨酸/苏氨酸比例异常等。结论甲基丙二酸血症为北京地区最常见的IMD,对不能明确病因的患儿应尽早行GC-MS检测,必要时联合应用串联质谱检测和基因分析诊断。  相似文献   

10.
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IMD)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常因发病年龄、临床严重程度以及遗传方式的不同而存在不同亚型,临床诊断极为困难.大多数IMD在急性发作期病情凶险,病死率和伤残率高,常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而及时诊断和处理.可以改善部分疾病的症状,减少伤残.甚至挽救生命.本文简述IMD的急性期表现、检查与处理,以期有助于小病的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1.
随着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IMD)研究水平和诊治技术的提高,我国儿童IMD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相比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距离。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IMD尚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上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与困难。因此,提高儿科医生对儿童IMD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期在提高整体专业诊治水平的同时,更好地做到对儿童IMD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更有效地降低IMD患儿的病死率与致残率。该文就我国儿童IM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IMD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串联质谱检测和高通量测序(NGS)技术,初步分析青海高海拔地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病率及病种情况,探讨青海地区行串联质谱检测+NGS对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的价值。方法 对2018年1月8日至10月18日青海部分地区活产新生儿足跟血行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包含20种氨基酸代谢病、12种脂肪酸代谢病和17种有机酸代谢病),对串联质谱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人群及串联质谱筛查人群中具有特殊面容、结构畸形新生儿,母亲有不良孕产史的新生儿行NGS检测,考察串联质谱+NGS筛查(包含2 742个已知致病基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作用和价值。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新生儿干血滴滤纸片4 016份(例),男性2 125例(51.6%),汉族2 332例(58.1%),藏族755例(18.8%),回族659例(16.4%),串联质谱筛查提示代谢异常59例(1.47%),提示遗传代谢病(IMD)可能5例,继发改变可能54例。经NGS基因分析确诊3例IMD,包括氨基酸代谢病2例(高苯丙氨酸血症2例)以及脂肪酸代谢病1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遗传代谢病总发病率为1/1 339。NGS检测基因变异8例(含3例IMD),拷贝数变异6例。青海地区汉、藏、回民族新生儿血氨基酸及肉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高原地区新生儿串联质谱IMD筛查阳性率较国内平原地区高;NGS不仅可以从基因水平确诊质谱筛查提示的阳性病例,还可以诊断高危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无法检出的其他新生儿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串联质谱检测和高通量测序(NGS)技术,初步分析青海高海拔地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病率及病种情况,探讨青海地区行串联质谱检测+NGS对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的价值。方法 对2018年1月8日至10月18日青海部分地区活产新生儿足跟血行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包含20种氨基酸代谢病、12种脂肪酸代谢病和17种有机酸代谢病),对串联质谱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人群及串联质谱筛查人群中具有特殊面容、结构畸形新生儿,母亲有不良孕产史的新生儿行NGS检测,考察串联质谱+NGS筛查(包含2 742个已知致病基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作用和价值。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新生儿干血滴滤纸片4 016份(例),男性2 125例(51.6%),汉族2 332例(58.1%),藏族755例(18.8%),回族659例(16.4%),串联质谱筛查提示代谢异常59例(1.47%),提示遗传代谢病(IMD)可能5例,继发改变可能54例。经NGS基因分析确诊3例IMD,包括氨基酸代谢病2例(高苯丙氨酸血症2例)以及脂肪酸代谢病1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遗传代谢病总发病率为1/1 339。NGS检测基因变异8例(含3例IMD),拷贝数变异6例。青海地区汉、藏、回民族新生儿血氨基酸及肉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高原地区新生儿串联质谱IMD筛查阳性率较国内平原地区高;NGS不仅可以从基因水平确诊质谱筛查提示的阳性病例,还可以诊断高危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无法检出的其他新生儿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14.
遗传性代谢病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uo XP  Wang MT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4):264-268
1 90 8年ArchibaldE Garrod医师在研究尿黑酸尿症、良性戊糖尿症、白化病和胱氨酸尿症等一组疾病后首次提出遗传性代谢病 (或称先天性代谢缺陷 ,inbornerrorsofmetabolism ,IEM)的概念 ,当时认为此类疾病为终身伴随而相对良性的先天性缺陷 ,临床治疗对其转归无明显影响。至1 934年 ,F lling发现因苯丙氨酸代谢障碍引起的苯丙酮尿症(PKU)使遗传性代谢缺陷的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PKU虽亦为终生存在的代谢缺陷 ,但可导致严重智力障碍 ,而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随着现代医学和相关科学的迅速进展 ,愈来愈多的遗传性…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遗传代谢缺陷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是一类单基因遗传病的总称,是指酶、载体或膜等功能缺陷导致相应代谢途径阻断,代谢底物和(或)旁路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终末产物缺乏的一类疾病,绝大多数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至今为止已发现500多种IEM。该类疾病虽然单一病种发病率低,但由于其种类较多,累计起来,总体发病率并不低。2002年日本Kanazawa医科大学对14200名新生儿进行了22种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筛查,结果发现13例代谢缺陷病,发病率高达1/1100[1,2]。一项针对我国北京两所医院高危儿童的筛查结果表明,393例患…  相似文献   

16.
心肌代谢活跃,代谢紊乱导致心肌能量产生不足,引起心肌病变。先天性代谢缺陷是儿童心肌病常见病因之一,表现为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等类型,导致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据报道,可引起心肌病的先天性代谢缺陷有40余种,包括脂肪酸氧化障碍、糖原累积病、溶酶体贮积病、线粒体病、有机酸血症、肌酸病和先天性糖基化障碍等。存在多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甘肃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 IMD)的疾病谱和致病基因变异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86 682例新生儿IMD筛查的串联质谱数据,对串联质谱初筛及复查阳性的患儿进行基因分析。结果 286 682例新生儿中共发现28个致病基因导致的23种IMD,IMD总患病率为0.63‰(1/1 593),其中苯丙酮尿症患病率最高(0.32‰,1/3 083),其次为甲基丙二酸血症(0.11‰,1/8 959)及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0.06‰,1/15 927)。在28个致病基因中共鉴定出166种变异,其中9个基因中存在13种新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5种新变异为致病变异,7种为可能致病变异,1种为临床意义未明。结论 该研究丰富了IMD相关致病基因变异数据库,为该地区IMD精准筛查与诊断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性数据。[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4,26 (1):67-7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尿素酶预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法(UP-GC-MS)检测1330例高危儿遗传性代谢病(IMD)及代谢紊乱的发病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留取出生1d~3岁高危儿尿液样本,尿液标本经尿素酶去尿素、加内标、除蛋白、真空干燥处理、残余物用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三甲基氯硅烷衍生后进样,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尿液中有机酸、氨基酸、糖类、多醇、嘌呤和嘧啶等成分.结果 1330例高危儿中,共890例(66.9%)存在代谢异常.其中确诊IMD 21例(1.6%),包括甲基丙二酸尿症8例,高苯丙氨酸血症3例,尿素循环障碍、半乳糖血症、枫糖尿症、异戊酸血症和丙酸血症各2例;疑似IMD 49例(3.7%),包括酪氨酸血症23例、脂肪酸代谢障碍12例、尿素循环异常8例和Citrin缺陷症6例,其中4例经过串联质谱检测和基因分析得到确诊;确诊非遗传因素所致代谢病40例(3.0%),包括乳酸血症28例及甘油尿症12例;此外,还有780例(58.6%)高危儿存在代谢紊乱,表现为尿半乳糖、4羟基苯乳酸、N-乙酰酪氨酸、乳酸、乳糖、琥珀酸、酮性双羧酸水平增高以及丝氨酸/苏氨酸比例异常.结论 UP-GC-MS是诊断小儿IMD和代谢紊乱的有效方法,必要时应联合应用串联质谱检测及基因分析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9.
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是一大类以生化代谢通路中的酶、辅酶或转运体等功能缺陷为特征的单基因遗传病,已命名的IMD近1500种。溶酶体贮积症是由于溶酶体内多种酶、酶激活因子或溶酶体膜蛋白基因变异所致的一大类以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遗传代谢病。以黏多糖贮积症为代表的多种溶酶体贮积症可出现特征性的多发性骨发育代谢障碍。该文简要介绍一些以骨改变为特征的溶酶体贮积症。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肝、肾功能不全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肝、肾在营养代谢中的作用肝脏是维持生命代谢活动的重要器官,它几乎参与了所有营养物质的代谢。其中主要营养要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肝脏在调节和维持蛋白质、脂肪和糖代谢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肝功能障碍可直接影响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此外,肝脏还参与胆汁酸分泌,各种激素(甾类,单胺类)和维生素(维生素D)的代谢。肾脏在营养代谢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为维持内环境代谢平衡和排泄各种代谢产物,肾脏还参与部分激素和维生素D的代谢。肾功能障碍主要引起蛋白质氮排泄障碍,各种代谢产物(磷酸,有机酸)的体内堆积和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