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黏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是由于降解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所需溶酶体酶缺陷所致的一类遗传代谢性疾病。研究结果显示,活产婴儿中Ⅰ、Ⅱ型MPS发病率约为0.1/10万~1.3/10万,Ⅲ、Ⅳ型MPS为0.39/万~1.87/10万,Ⅵ型MPS发病率为0/10万~0.38/10万[1-3]。由于溶酶体酶缺陷,GAGs不能正常降解,并在体内大量贮积,导致骨骼、关节、眼、耳、齿、皮肤、心血  相似文献   

2.
溶酶体贮积症(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s,LSDs)是一组由溶酶体酶或功能相关蛋白缺陷所致的单基因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治疗以酶替代疗法为主,但该疗法对有神经系统症状的LSDs患者疗效较差。随着多组学、测序技术和生物工程学的快速发展,基因治疗已在LSDs患者中开展。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之一,在治疗遗传代谢性等疾病中具有较好的前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AV介导的基因治疗在LSDs中有效。该文就其在LSDs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系列能够确诊神经鞘脂贮积病溶酶体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收集神经鞘脂贮积病发病率方面的数据,为神经鞘脂贮积病的产前诊断打下基础,以降低其出生率。方法在小儿内分泌和遗传代谢病门诊收集疑似神经鞘脂贮积病患者的外周血,用右旋糖苷分离白细胞,然后有选择地测定溶酶体酶活性。其中测定酸性β-葡萄糖苷酶、酸性鞘磷脂酶、半乳糖脑苷脂酶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使用的是其相应的人工合成荧光底物,测定芳香硫脂酶A活性使用的是比色底物2-羟基-5-硝基苯硫酸氢二钾盐。结果在1年内共检测到17例患儿,分别属于5种不同的神经鞘脂贮积病,包括3例戈谢病、9例尼曼匹克病A/B型、2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2例Krabbe病和1例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病。结论与国外资料比较,国内神经鞘脂贮积病诊断的病例明显偏少,在临床工作中需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以肝脏受损为主的遗传代谢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人疾病谱已发生明显改变,遗传病在其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且危害愈加明显.在以肝脾大、肝功损害为主诉的疾病中,遗传性疾病更是占有相当比例.北京协和医院曾总结1988-1999年以肝大为主诉的住院患儿93例,91.4%获得确诊.其中68例(80.0%)非感染性疾病中,占前4位病因的疾病分别为:遗传代谢病34例(50.0%),血液或肿瘤及瘤类疾病17例(25.0%),风湿免疫性疾病10例(14.7%)和循环及肝脏本身病变7例(10.3%).在遗传代谢病中主要为肝糖原贮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肝豆状核变性(wilsondisease,WD,OMIM 277900)、戈谢病等溶酶体病.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总结了1986-2001年308例儿科住院的肝肿大患儿,确诊率97.4%.在250例非感染性疾病中,遗传代谢病26例,占10.4%,分别为WD、GSD、戈谢病和尼曼匹克病.现将临床表现以肝大或肝功能受损为主的常见遗传代谢病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原贮积症Ⅱ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2,GSDⅡ)是一种罕见的、进展性的、致死性的溶酶体贮积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GSDⅡ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应用于GSDⅡ的诊断.目前,GSDⅡ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酶学检测、基因学分析及产前诊断,其中以干血滤纸片法为主的酶学检测和基因学分析在GSDⅡ实验室检测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对GSDⅡ实验室检测方法作一综述,旨在为GSDⅡ的诊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溶酶体贮积症(LSDs)是一组较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病,其新生儿发生率为1/7000~1/8000。但很多医师对这组疾病认识不够,以致常有患儿被延误诊断。有的医师给患儿家长咨询错误指导,其结果常是再次妊娠,又出生一个有同样疾病的患儿。近年来国外对这组疾病的治疗有较大进展,因此认识这组疾病并能早期诊断、干预是很重要的。本文介绍常见的LSDs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
胱氨酸贮积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性疾病。由于溶酶体膜转运缺陷,使胱氨酸沉积于体内各器官。近年来对该病的遗传、特异性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胱氨酸贮积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进行综述,并介绍基因定位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酶学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华南地区溶酶体贮积病(LSDs)疾病谱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3364例疑似LSDs高危患儿的酶学检测结果,采用人工底物荧光法或比色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或血浆中22种酶活性,筛查24种LSDs疾病,计量资料以面±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或构成比表示。结果确诊LSDs患儿283例,共发现18种疾病,高危筛查阳性率为8.4%,其中黏多糖病(MPS)172例(60.8%)、神经鞘脂贮积病79例(27.9%)、Pompe病18例(6.4%)、黏脂病10例(3.5%)、糖蛋白贮积病3例(1.1%)、Wolman病1例(0.4%)。在MPS患儿中,常见类型依次为Ⅱ型(43.6%,75/172例),ⅣA型(26.2%,45/172例)、Vl型(14.0%,24/172例)、I型(11.6%,20/172例)。在神经鞘脂贮积病患儿中,戈谢病和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居多,分别为23例(29.1%)和21例(26.6%)。酶学筛查LSD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华南地区常见的6种LSDs依次为MPSⅡ型、MPS1VA型、MPSVI、戈谢病、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及Pompe病。白细胞酶学分析高危筛查LSDs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遗传代谢病常以肝大或肝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溶酶体病及金属代谢异常疾病多伴有肝大或肝功能不全。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也是一大类以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加深对这类疾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胱氨酸贮积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性疾病。由于溶酶体膜转运缺陷,使胱氨酸沉积于体内各器官。近年来对该病的遗传、特异性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胱氨酸贮积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进行综述,并介绍基因定位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遗传性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又称先天性代谢缺陷(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是由于参与体内代谢的某种酶、运载蛋白、膜或受体等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成中间、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终末代谢产物缺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1-2]。IMD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为  相似文献   

12.
对2017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因心脏扩大就诊后检测发现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患儿诊疗经过及预后情况进行整理,结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等图书馆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分析并总结儿童黏多糖贮积症I型并心肌病的诊治原则及预后。患儿,4个月7 d,因"心脏扩大"就诊,临床特殊有毛发浓密,反复呼吸道感染后经抗炎、强心等处理,基因结果提示IDUA基因出现2个杂合变异,考虑为黏多糖贮积症I型并心肌病,随访至出生后11个月患儿干细胞移植后因感染死亡。黏多糖贮积症I型为罕见病,既往无特异性治疗手段。目前治疗方法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酶替代疗法及基因治疗等。但对于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更重要的是早期识别,以改善该病预后。  相似文献   

13.
溶酶体贮积症(LSD)是因溶酶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水解酶缺陷,引起相应底物不能降解,进而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功能异常。该疾病种类多样,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总体预后较差。目前治疗可采用方法有酶替代治疗、基因治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当前治疗部分儿童LSD的有效方式,尤其是非亲缘脐血干细胞(UCBT),被认为是治疗LSD的优先移植物来源。移植时年龄越小,受益程度越大,因此强调明确诊断尽早移植,建议在明显症状出现前进行。国内大多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遗传代谢病是一组以生化代谢异常为特征的单基因遗传病。癫痫发作是遗传代谢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已知至少5%的癫痫患者是由于遗传代谢病导致。各种各样的小分子代谢病(氨基酸、有机酸、糖、脂肪酸、金属、维生素、神经递质相关代谢障碍)和细胞器代谢病(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均可表现为癫痫发作或癫痫综合征。遗传代谢病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生化检测和基因分析是诊断的主要工具。一些代谢性癫痫经过治疗可能减轻症状和改善预后。本文概述了代谢性癫痫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戈谢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戈谢病 (Gaucherdisease ,GD)是溶酶体贮积病 (lysosomalstoragedisease ,LSD)中最常见的一种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882年由法国医生PhilipeGaucher首先报道而得名。 5 0年后Aghion发现由于葡萄糖脑苷酶 (glucocerebrosidase ,GC)在肝、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 巨噬细胞内蓄积所致。Brady等[1] 在 196 4年发现葡萄糖脑苷脂的贮积是由于β 葡萄糖苷酶 (β glucosidase ) 葡萄糖脑苷脂酶(glucerebrosidase ,G…  相似文献   

16.
遗传代谢病是一组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达750余种,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该文重点介绍了以代谢性骨病为特征、相对常见且治疗后有一定疗效的遗传代谢病,主要涉及遗传性钙、磷、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溶酶体等代谢异常,临床表现为难治性佝偻病、骨软化、骨质疏松、骨硬化、骨浸润等。  相似文献   

17.
溶酶体贮积症(lysosomal storagedisease)是一组较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病,由于溶酶体中某些酸性水解酶的遗传缺陷,导致相应的底物降解障碍而贮积在溶酶体中,造成细胞结构和功能障碍,影响了整个器官结构和功能。这组疾病在儿科遗传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且大多数此类疾病  相似文献   

18.
戈谢病是由于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缺乏, 溶酶体内葡萄糖脑苷脂贮积所致肝、脾、血液、骨骼、肺、脑等多器官受累的一种溶酶体贮积症,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受累并呈进行性加重。儿童患者大多症状较重, 早期诊断和积极酶替代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遗传性代谢病的诊断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遗传性代谢病 (inheritedmetabolicdiseases ,IMD)或先天性代谢缺陷 (inbornerrorsofmetabolism ,IEM)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酶缺陷、细胞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 ,从而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 ,造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 ,或终末代谢产物缺乏 ,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1] 。IMD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连锁伴性遗传。自 190 8年Garrod提出IMD概念以来 ,迄今发现的疾病已有 5 0 0余种 ,并随诊断技术的提高而逐渐增加。IMD虽单一病种发生率较低 ,但群体患病率高[2 ] 。本文拟对IMD的诊断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遗传代谢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代谢病的诊断 遗传代谢病的种类多,危害大,有些已有较可靠的治疗方法。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已发病的患者,早期发现症状前患者,对杂合子进行诊断,对不能治疗的疾病进行产前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诊断 1.1 常见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特点 新生儿、乳儿时期发病的遗传代谢病多为急性发病,病情严重,多以哺乳困难、呼吸障碍、呕吐、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黄疸、痉挛、嗜睡为主要症状。上述症状多见于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代谢异常。很多遗传代谢病伴有智力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苯丙酮尿症(PKU)、高丙酸尿症、粘多糖贮积病(MPS-Ⅰ、Ⅱ、Ⅲ型)、脂质代谢异常、岩藻糖贮积症、肝豆状核变性、Lesch-Nyhan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