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1月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1]和2000年10月实施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一章第四条[2]中都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但相关法规颁布近10年来,据调研:二级以上医院几乎未设置独立的输血科,有的医院就算成立也苦于应付上级检查,挂牌成立逃避追究之举,都依托检验科负责管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输血工作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3].为了贯彻<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我院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血液安全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依据卫生部拟定的<2009年县级医院输血科(血库)督导检查方案>内容,于2009年8月成立了独立的输血科,由于近几年本院各科室的医疗业务发展迅速,临床用血量增长快速,为适应发展,本院正在准备创建三级医院,输血科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和责任,但经过几年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在临床安全、科学、合理用血方面得到了较大的规范,贯彻落实了临床输血管理法规,保障了我院的医疗用血安全.总结本院输血科成立以来的管理经验,参考相关文献报道,现对大足区人民医院输血科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效果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部分省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输血科标准化建设相关标准、规范及评审细则[2,3],但临床输血是在医院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下由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和输血科(血库)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1项治疗任务,单纯依赖输血科(血库)进行管理显然难以胜任。目前国内尚  相似文献   

3.
二级以下医院是覆盖广大城乡不可缺少的基层医院,规模庞大,承担着最基层患者的医疗救助任务,多数医院开展了外科、妇产科、骨科等手术项目,手术用血和急救用血不可避免,特别是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骤增.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各地对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和县级供血库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经验[1,2].卫生主管部门对二级以下医院的临床用血管理没有具体规定.为确保输血安全,针对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状况加强管理,制定相适易的管理办法,我们调查了驻马店市128所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临床输血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4.
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与输血安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依据,对2004年成都市8所新申请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现场审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所医院一次性审核达到基本标准2所,不合格6所,不合格率高达75%;经二次审核合格共6所,仍有2所医院未复审.结论建立对新申请用血的医院,实施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监督管理制度,对进一步确保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输血是现代治疗重大疾病、抢救患者生命的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在治疗过程中,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一直是医院的一个重大课题[1].与血液质量有关的各个环节包括血液中心、医疗机构血库以及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都需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办事.本文着重从医院内部的医疗质量、治疗和患者安全角度出发,强调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科学合理地用血,以便使工作有法可依,用血有章可循,确保临床用血管理到位,保证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并于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笔者将在临床输血治疗中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了解北京市大兴区临床用血现状,探讨区域临床用血的管理模式,以及区域医疗中心在血液管理方面的作用。方法组织大兴区临床用血质控中心专家,按照京卫医字[2008]189号《北京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中相关规定,对辖区内有临床用血需求的18家医疗机构血液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并对2014年1~12月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调查显示,18家医疗机构中仅区域医疗中心设立输血科,其他医疗机构均设立血库;输血科(血库)从业人员,在专职人员数量、具有岗位资格人数及学历结构方面,区域医疗中心与其他类别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职称结构方面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在生物安全及持续质量改进方面,能够按照PDCA循环进行,与其他一、二级医院相比优势明显。结论 15家医疗机构血库不具备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条件,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需由区域医疗中心输血科集中检测。  相似文献   

8.
郭永建 《中国输血杂志》2012,(10):1083-1086
卫生部于2012年6月7日公布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1](以下简称《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并将于2012年8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卫医发[1999]第6号)(以下简称《临床用血办法1999年版》).深入学习、理解和实施《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既是医疗机构,也是血站当前的1项重要工作.现将《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研读体会整理如下,与输血界同仁交流并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1999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从此我国的临床用血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各级医院机构(以下简称医院)的输血科/血库历史上统称为血库,血库的建立与发展亦是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的,卫生部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血库,在本院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1].但输血科/血库建设与发展缓慢,与卫生部的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临床医学和输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输血科的现状有待改善,发展有待加快,管理有待加强.笔者就输血科/血库建设的一孔之见与同仁共商,为推动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医疗机构输血科(供血库)的现状,以加强对其建设的指导和临床用血管理。方法通过查资料和现场检查,对本市10家医疗机构输血科的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房屋面积和仪器设备、临床输血管理和科学合理用血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 10家医疗机构中有9家成立了独立的输血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6.7%(4/60);中级职称占41.7%(25/60);初级职称占51.7%(31/60);10个输血科(供血库)的房屋面积有7家达标,布局符合卫生学要求者6家;输血科基本设备齐全,均未配置血小板恒温震荡箱;临床输血管理和合理输血合格率80%(8/10)。结论本市医疗机构输血科(供血库)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逐步走向正规,但房屋建设相对薄弱,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估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血液信息管理需要,我国已在各血液中心及中心血站实施了血液自动化管理,并与相应的省级医院及部分市级医院的输血科联网.但仍有部分地区尚未联网,只能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管理,难以适应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对临床用血相关资料保存至少10年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输血安全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医院输血科(血库)是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的一个重要环节,输血科的发展建设与管理,输血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医院整体医疗工作的质量和病人的生命安危[1].输血科的工作模式,已由过去的单纯采血、发血,转化为现今指导临床治疗用血、推广成分输血及科研用血的工作新模式[2].输血科/血库,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3].但输血科/血库建设与发展缓慢,与卫生部的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临床医学和输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输血科的现状有待改善,发展有待加快,管理有待加强.现谈谈基层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现状。方法调研在杭州的14家三甲医院、5家三乙医院、5家二甲医院、4家二乙医院、7家未分类医院的输血科(血库)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情况,采用现场填写《医疗机构输血工作相关基本情况调查表》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建立、输血科软硬件建设、输血信息系统的建立对接和使用等;现场考核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临床用血知识,并对反馈的《调查表》数据汇总和做统计分析。结果调研组专家现场填写《医疗机构输血工作相关基本情况调查表》100%(35/35)回收;在输血文书管理执行情况方面,各类(级)医疗机构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患者输血前临床表现评估以三甲医院得分最高,输血后临床疗效评估以二甲医院得分最高,医生输血记录完整性以三乙医院得分最高;医护人员在临床用血知识考核情况得分,三甲医院、三乙医院以及二甲医院明显优于二乙医院和未评级医院(P0.05);抽查的350份输血病历,考虑分析输血前后的实验室指标,病历有效率70.57%(247/350);各类医疗机构的内科、外科在输血指征(Hb指标)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浙江省各级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及输血科(血库)建设和管理尚需加强。尽快出台全省临床用血管理与输血科(血库)建设基本标准及考核细则,通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及输血专业知识的上岗培训,有助于实现临床用血管理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健全输血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范临床输血管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进一步加强输血质量控制,确保输血安全,杜绝医疗安全事故.现对如何规范县级医院合理用血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本院"二甲医院"复评,争创"三乙医院"达标评审关键年.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树立全院医护人员依法管血,依规用血的观念和职责,科学、合理、有效、安全用血,减少输血医疗纠纷,杜绝输血医疗事故,作者结合<评审标准>根据近几年对临床输血工作中医、护及输血科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在临床用血中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基层临床用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现场查看1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建设和职能履行情况;现场抽查临床输血病历i90份,检查其病程记录的规范性及内科和手术创伤输血指征与《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的一致性;现场抽取190名临床医师对《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掌握情况进行闭卷考试,了解临床医师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临床输血知识的认识程度;根据《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检查输血科(血库)建设情况。结果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建设率100%,职能履行率34%;病历规范程度0%,问卷成绩:三等甲级医院平均分为60分,二级医疗机构平均分为30分;输血科(fin库)建设合格率84%,血库建设平均成绩为879(1000分为满分)。结论(1)基层医疗机构血库建设相对规范,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2)医院临床用血委员会为虚设机构,履行职能欠佳;(3)临床医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但临床输血知识水平有待培训和提高;(4)病历书写不规范,无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九江地区18家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两年的督导检查情况,提高输血科(血库)的建设和质量管理,更好地保障安全输血。方法根据《江西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与临床用血管理评估标准》,在2013年和2014年对18家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建筑布局、设备管理、用血管理和安全管理6方面通过查阅文件、记录和病历,询问工作人员和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督导检查。结果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筑布局和设备管理、用血管理和安全管理平均合格率2013年分别为46.3%、48.4%和47%,2014年分别为62.0%、54.7%和58.6%。结论各医院领导应进一步重视输血科(血库),加大投入;加强医护人员安全用血、合理用血培训;建立规范的输血质量体系,并严格执行,不断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山东省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并在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1,2]。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办法随着微柱凝胶技术[3]等输血相关革命性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输血科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仓库”概念,而逐步成为集血液供应、实验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综合科室。输血科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规范》三个文件的规定。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出现医疗纠纷时,法律重视的是证据。因此,完善输血相关文书和输血相关检测避免法律纠纷尤为重要。输血科除了要制定各种协议书,如《输血协议书》等以外,应当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体系,如实做好各种记录,并按要求进行保存备查是十分关键的。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表明,只要科室管理做到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辽宁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情况。方法对全省198家医疗机构的输血科(血库)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情况通过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反馈回的《医疗机构输血工作相关基本情况调查表》数据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三甲医院输血专业科室设置主要以输血科为主,而二甲医院和一级医院的输血科主要还是以检验科血库为主,没有设置独立的输血科室。绝大多数的输血科和血库房屋的使用面积均未满足其任务和功能的需要。目前我省输血专业的主力军仍以检验专业的专科和中专生为主,临床专业背景的输血人员严重不足。输血科目前除了一些常规工作外,并未根据临床需要和单位实际,开展输血治疗工作和特殊实验室检测。三甲医院的临床用血量远远高于二甲和一级医院。结论我省临床输血管理及输血科(血库)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尽快制定本省的临床用血管理、输血科(血库)建设方案及考核细则,以指导、监督本省各级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