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研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AF)发生危险的影响。将高血压患者分为AF组(n=216)和非AF组(n=216),对性别、年龄、既往病史、过敏史、高血压病程、血压控制水平、超声心动图左房直径和左室厚度、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种类和持续时间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控制水平、超声心动图左房直径和左室厚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服用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无明显差别(P均>0.05)。AF组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CEI/ARB)者有61例(28.2%),非AF组服用ACEI/ARB者有87例(40.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ACEI/ARB的患者发生AF的危险降低(OR=0.58)。多因素分析表明只有ACEI/ARB对AF发生起作用。结论:阻断RAS可能对高血压患者AF的防治有益。  相似文献   

2.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房颤动(房颤)预防和治疗方面疗效差且有潜在的严重副作用,而很少涉及心律失常领域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却在某些高危人群的房颤防治中显示了有益的作用。我们就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防治房颤及其可能的作用机  相似文献   

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治疗较困难,临床上一直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目前针对房颤发生基质为靶点的新治疗方法日益受到关注.最近一些临床试验提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荆(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在高血压、左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电复律的患者中预防新发房颤的发生和房颤的复发,但这种作用的具体机制还未得到深入的探讨.一些实验性研究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可能在房颤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中起重要作用.现对RAS在房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以及ACEI和ARB在房颤预防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作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14(11):861-86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的共同点有:(1)都是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来实现其临床效应的.ACEI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使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生成降低;而ARB则是通过阻止AngⅡ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结合,从而拮抗了AngⅡ的作用.(2)两者均能发挥良好的降压作用,作用效果大致相仿.(3)两者均能通过阻断全身循环和局部的RAAS作用,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扩血管,抗增殖的活性因子,抑制缩血管促增殖的活性因子,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或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硬化的进程.(4)两者均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可以防止和逆转左室肥厚(LVH)以及心力衰竭(HF)的发生.不仅可以通过降压减轻高血压早期的肾脏缺血性损伤,而且可以对抗AngⅡ诱导的肾小球出球动脉收缩所致的"三高"状态,保护肾功能.(5)两者对代谢均无不良作用,尚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6)均有良好的抗HF作用.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中ARB优于ACEI,或ARB必须与ACEI联用的价值.但ACEI是治疗CHF的基石,也是治疗CHF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心房颤动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通过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阻滞作用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治疗及相关靶器官的保护,很少涉及心律失常的治疗。近年来,相继的实验研究及大型临床试验回顾分析中发现,ARB与某些情况下心房颤动(AF)的发生及预防有显著相关。2000年Nakashima在狗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坎地沙坦(candesartan)可预防快速心房起搏引起随后心房不应期(AERP)的缩短,后者可能是AF发生的重要基础。实验中反复间断高频心房起搏(800次/min),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刺激前静脉滴注血管紧张素Ⅱ或生理盐水,停止起搏后均引起了AERP显著缩短,如刺激前…  相似文献   

6.
ACEI与ARB联用治疗心衰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已经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用药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也已经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两者作用机制的异同点促使人们思考联合应用ACEI与ARB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 ,近年来一些大型的临床试验试图给出明确的答案 ,却给人们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上游药物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当今心脏疾病领域中的一大难题。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都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近年来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不饱和脂肪酸等心律失常上游药物(upstream medical agents)均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虹 《中国循环杂志》2006,21(3):165-167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的过度激活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阻断RAAS的两类重要药物,它们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倍受关注.大量证据均已证实ACEI是治疗心衰的基石,近年来的一些试验如VaL-HeFT、CHARM、OPTIMAA和VALIANT确定了ARB在心衰及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作用.目前推荐ARB用于心衰又不能耐受ACEI者,对于轻、中度心衰的患者,可选择ARB替代ACEI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胡大一 《高血压杂志》2003,11(4):297-297
1997年美国的JNC Ⅵ报告明确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治疗高血压的地位 ;近来循征医学关于ACEI又有了的新进展与新证据。当时上市不久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ARB) ,最近也有新的临床试验的重大突破。近期发表的JNC Ⅶ中充分肯定了ACEI和ARB在高血压治疗 ,尤其对高危、有并发症和某些共存疾病的患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ACEI和ARB的适应证和应用范围。JNC Ⅶ推荐了五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强适应证(Compellingindications)。在治疗高血压病人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冠心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慢性肾病和预防脑卒…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在心血管疾病中广泛应用,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预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认为,ACEI及ARBs在心律失常的预防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预防心房颤动方面研究较多,现就ACEI及ARBs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的过度激活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阻断RAAS的两类重要药物,它们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倍受关注。大量证据均已证实ACEI是治疗心衰的基石,近年来的一些试验如VaL-HeFT、CHARM、OFTIMAA和VALIANT确定了ARB在心衰及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作用。目前推荐ARB用于心衰又不能耐受ACEI者,对于轻、中度心衰的患者,可选择ARB替代ACEI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辅助用药联合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单纯ARB或ACEI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肾病(DN)治疗的效果。方法肾病科住院患者分为辅助用药联合ARB或ACEI组(辅助用药组)和单纯ARB或ACEI组(对照组);对比疗效和指标变化。结果辅助用药组总有效率及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ys)C及24 h尿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助用药联合ARB或ACEI可提高DN治愈率与好转率,临床指标的好转率亦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ACEI、ARB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或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阻断或削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策略之一。经过10多年的临床试验和实践,这3类药物的适应证和应用要点都已基本明确。ACEI是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基石和首选药物,ARB主要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适应证为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和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使用时必须密切监测血钾和肌酐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卫生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病因治疗和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观察组患者加用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联合ARB类药物氯沙坦,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排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峰值比(E/A)〕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SV、LVEF及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SV、LVEF及E/A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11/60),与观察组的21.7%(13/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联合ARB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更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2.45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既是肾素-血管紧张素轴负反馈调节的关键酶,也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侵入人体细胞所必需的功能受体。ACEI或ARB在降压的同时,可反射性引起ACE2表达增加;而SARS-CoV-2感染棘突蛋白(S蛋白)与ACE2结合后导致其含量减少,进而加重随后发生的肺损伤和心肌等组织损伤。本文讨论SARS-CoV-2感染是否会影响ACEI或ARB的降压效果,以及高血压患者应用ACEI或ARB反射性引起的ACE2增加是否会增加SARS-CoV-2的易感性或加重感染后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0):872-874
李拥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由于作用机制不同,理论上推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更加完全阻滞肾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其临床效益可能具有潜在的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7.
荟萃分析49个 RCT 比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两药联用,或与钙拮抗剂、安慰剂比较(Ann Intern Med,2008,148:30-48)。观察慢性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 ACEI 与 ARB 减少尿蛋白效果相似,ARB 比钙拮抗剂有效,ARB 与 ACEI 合用较单用一种药有效(表1)。对该文评论者认为这一荟萃分析加上伊贝沙坦治疗尿蛋白及血管事件高危病人(IMPROVE)的结果,提示在早期肾病、尿蛋白较少的情况下,单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就够了,只有严重尿蛋白病人才需要用 ARB 加 ACEI 联合治疗,但迄今,联合治疗慢性肾病尚无安全资料,也不清楚慢性肾病进展速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可能参与心房颤动的发生、维持和发展过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可以在心房颤动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ACEI和ARB类药物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以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为表现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成分在IBD患者血清或肠道黏膜中的表达发生改变,动物实验也证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能减轻肠炎症状。因此,深入揭示RAS与IBD的关系,可能为探索IBD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大量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激活在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RAS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通过阻断RAS激活,尤其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