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营卫生排是军队改革后的新编成,是一线救治的主体和关键.伤票作为卫生排战场救护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卫生排救护时效性及一线救治能力至关重要.伤票是随伤员后送的载体,简要记录战时伤病员身份信息、伤情及救治情况[1].正确规范地填写伤票,能够保证伤员后续治疗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而且是战伤减员卫勤统计的重要依据[2].2019版战伤救治规则结合新形势下的卫勤保障需求,对伤票的内容及格式进行了较大调整,在基本信息处置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填充,然而新版伤票仍然存在伤情信息易混淆等问题.本文结合《战伤救治规则(2019试行版)》对新版伤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合成营卫生排需求对伤票提出建议,为提高卫生排医疗文书记录的时效性以及一线救治能力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背景 近年来,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理念的推广使其成为国际军事医学聚焦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军的培训热点.目的 探讨国内CNKI数据库战伤救治的研究现状、热点及未来趋势.方法 检索CNKI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收录的战伤救治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5.6.R4软件进行国内战伤救治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1058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个别小型合作团体相对独立,机构间缺乏沟通交流.关键词以"战伤救治""战伤""卫勤保障"等为主,并形成18个聚类,近年来研究热点以"战术战伤救治""模拟培训""应急医学救援""机动卫勤力量"等为主.结论 国内战伤救治研究团体、机构的沟通交流有待提升,下一步发展趋势可能是应急医学救援、机动卫勤力量、伤病康复、信息化救援等.  相似文献   

3.
现代高技术战争眼战伤发展与时效救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现代高技术战争武器发展对眼战伤的影响,提出未来战争眼战伤"时效救治"的卫勤需求与实施策略.方法调研现代高技术战争战伤和眼战伤卫勤资料,分析眼战伤发展趋势,根据时效救治原则提出眼战伤的救治新策略.结果①现代高技术战争武器类型向高爆性和精确制导性转变,眼战伤致伤因素主要为弹片伤,并将出现激光眼损伤、各类白内障眼损伤、化学毒剂眼损伤以及合并身体其它部位的多发性眼损伤等新的眼战伤伤类.②现代高技术战争眼战伤救治应以措施的实施时间为中心实施时效救治.结论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眼战伤致伤因素日趋复杂,并将出现新的伤类,但仍以爆炸伤为主.针对眼爆炸伤救治需求、新型眼战伤伤类的出现、眼战伤救治的特殊性以及眼科学技术的发展,眼战伤的救治需要实施"时效救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医院船海上卫勤演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船是海上伤病员救治的平台,是海上医疗后送体系中重要的救治机构。尤其是在远海条件下,医院船可以前伸到相应的海区,为伤病员提供确定性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伤病员的死亡率和伤残率。其主要功能是战时执行以战伤外科为主的救治任务。平时遂行海上突发事件和灾害医学救援及作为海上卫勤训练或教学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战伤分级救治规则对医院急诊批量伤病员救治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战伤分级救治与医院急诊批量伤病员救治之间兼容性和互通性的阐述,探讨将战伤分级救治规则中的一些要素改良应用于医院急诊批量伤病员救治,从而提高伤病员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参与实战战伤救治的经验,探索提升终端救治能力的方法及战伤救治训练的新模式。方法 依据2021~2022年某军医专家组执行对外医疗援助任务期间参与实战战伤救治工作获得的数据资料和实践经验,总结分析实战战伤救治的特点及需求,并对照我军战伤救治训练现状,查找存在的不足,探索应对措施。结果 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出了实战战伤救治伤员数量远超预期、伤情复杂性远超预期、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远超预期、伤病员消化与康复周期远超预期、后勤保障难度远超预期5个“超预期”的特点。结合我军战伤救治训练模式及现状,指出我军战伤救治训练的不均衡性问题,阐明实战战伤救治中后方医疗机构终端救治训练的重要性,提出从快速完成平战转换、快速分类收容伤病员、高效完成确定性治疗及快速消化伤病员4个方面入手,建立我军后方医疗机构战伤救治训练新模式。结论 实战战伤救治特点对救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持续巩固战现场急救能力的基础上,推行后方医疗机构战伤救治训练新模式,促进终端救治能力提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残酷性、现代化武器的巨大杀伤力、伤情种类的复杂性,对我军战时救治和卫勤保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立与现代作战相匹配的卫勤保障模式,提高防护救治本领,是部队医疗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这里通过对美军战场卫勤保障任务.机制及其特点的分析,探索现代战场卫勤保障的有效模式。提高我军战时防护救治本领和卫勤保障能力,以期对我们有所启示。方法从我军战场卫勤保障实际出发,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透析美军战场卫勤保障。针对高新技术局部战争带来各种战伤多元化的特点,为了提高战场救护能力,美军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着眼未来战争需要,大力开展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的战伤特点和紧急救治的科学研究,深入探索战伤的致伤因素、发生规律和战伤特点,加强有关伤病的救治技术训练,研究确立并熟练掌握各类战伤及战伤并发症的分类、救冶标准、抢救方案等。为适应信息战争的需要,美军还大力发展卫生装备器材,现在美军卫生装备已经在向“快速救护”和“远程医疗”方向发展。根据美军的设想,未来的战场上负伤的士兵将依靠数字化技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拯救自己的生命。结果美军战场卫勤保障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已经形成了信息化的卫勤保障观念,初步建立了适应信息化战场需要的卫勤保障机制,为我军信息化战场卫勤保障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关于提高海军医务人员战伤救治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战伤救治是医务人员应用医药卫生技术手段对伤员实施的诊断、分类、治疗、护理和后送的过程 ,是战时卫勤保障的基础性工作。海军医务人员是实施海上军事斗争卫勤保障的骨干力量 ,其战伤救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卫勤保障质量 ,甚至会影响到战役的进程。因此 ,加强海军医务人员平时的战伤救治训练 ,提高战伤救治能力 ,意义十分重大。1 致伤特点及对医务人员的要求未来海上高技术局部战争呈大纵深、高立体、宽正面、非线性、非接触、非对称、远程精确打击的作战模式 ,将对参战人员产生一系列新的致伤特点。一是常规武器加大了科技含量 ,杀伤…  相似文献   

9.
部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预防、医疗、保健一体化的综合卫勤保障任务,其中医疗一线急危伤员救治工作,直接关系到部队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部队的稳定,同时也反映出基层一线医疗机构的紧急救治能力与水平。为切实做好部队基层单位危急伤病员救治工作,我们认为应抓以下五个环节。1增强人员急救意识基层部队官兵及其家属急危伤病一旦发生,情况紧急,病情复杂,救治难度大,而且发病时间、地点难以预料,如若失去良机、救治不力,就会给伤病患者及其家庭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急危伤病员救治成功率的高低,取决于伤病发生后第一时间医疗一线是否采取了及…  相似文献   

10.
野战方舱医院是我军为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研制成功的机动医疗单元。由功能舱、通道舱、技术保障舱组成,能够完成伤病员分类、紧急救命手术、早期外科处置、早期专科治疗等危重伤病员的救治;同时配有野战X线诊断、野战临床检验、卫生器材灭菌、野战药材供应、卫勤作业指挥、远程会诊等多种功能设施,适用于完成战时伤病员救治任务和平时野外演习、灾害救援等野外环境下对伤病员救治[1,2]。  相似文献   

11.
战(现)场急救基本技术是一线战伤救治的基础和开端,是在连营卫生员及官兵之间展开的救治活动,不仅为各级卫勤机构展开医疗救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提高整个战伤救治率,降低伤死率、伤残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文山军分区在"两山"作战前,战(现)场急救基本技术普训率95%,战斗中自救率为14.8%,互救率为38.24%,其连队卫生员负伤后,战士主动承担救死扶伤,自救互救占伤员救治的78.5%[1].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军医院船手术室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有着 18 0 0 0km的海岸线 ,海上医疗救护一直是我国海军卫生战线各级人员所关注的焦点。医院船是目前海上一线伤病员救治、前接和后送的重要工具 ,随着高科技在未来海战中的广泛应用 ,医院船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其手术室的建设已成为我军海上卫勤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医院船的建设谈点初浅的看法。1 海上伤病员手术救治面临的难题  现代化核、生、化和制导武器的应用 ,打破了传统的作战模式[1] ,战争的突发性、杀伤性给海上医疗救护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尤其是海上伤病员的手术救治 ,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1.1 时间…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卫勤保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有其特殊的特点和规律,它对战伤和卫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特征、作战理论的变化、战场和现代战伤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同时,又对军队如何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组建卓有成效的卫勤保障体系以及如何提高军队在三防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救治能力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外军重视发展战伤救治用智能型担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高技术战争要求战时卫勤保障高效化。其高效化要求主要表现在 :及时发现和抢救伤员 ,以降低伤死率和伤残率 ;加强前沿医疗机构救治力量 ,以缩短伤病员的住院时间和提高归队率 ;研制并装备多种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医疗卫生装备 ,以提高救治水平和效率。近几年问世的兼搬运、治疗和后送多种用途的智能型担架则是实现卫勤保障高效化的一种重要装备。1 智能型担架的研制目的  外军十分重视智能型担架的发展 ,其目的是为了 :①提高作战前沿的伤员救治水平 ,减少伤死率 ;②适应现代战争战伤救护新要求 ,增强机动性 ;③非军事领域亦有广阔的应…  相似文献   

15.
颌面外伤及五官科各器官损伤在战伤中占有较大比例,伤残率、伤死率都很高,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因此,五官科救治技术在战场急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其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不够先进,难以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卫勤训练的需求。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模拟训练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主流国家军事训练的发展趋势。我们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五官科战伤救护模拟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16.
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依据疾病特征,按照特定分类规则,对疾病信息以字母和数字代码进行表达的体系。ICD构建了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信息的标准,构成了全球医疗健康数据的基础,推动了全球医疗信息应用,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并根据应用需求不断进行完善升级。与此同时,ICD在军事领域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例如,美军将ICD融入其卫勤保障体系中,在提升战伤救治质量、优化卫勤决策方面发挥了基础性的积极作用。ICD最新版本ICD-11具有先进科学的基础模型系统以及较为完善的内容体系,在军事领域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军应在整合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借鉴ICD发展和外军应用实践的经验,针对战伤分类信息标识应用的实际需求,构建完善的战伤分类信息标识体系,提升战伤分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为未来的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沈岳  肖南  宗兆文 《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143-1145
培养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战伤救治人才是我军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满足卫勤保障的重要环节。在此介绍了俄军现代野战外科人才培养的模式,结合战伤救治训练情况,提出适合野战外科医师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当前战伤救治教学方式单一、内容固化的问题,作者单位采用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法的方式,探讨提高我军卫勤队员战伤救治水平的教学新方法.方法 将参与2021年空军军医大学举办的战救技能培训班的两队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队员采用相同训练大纲进行理论学习,对照组采用传统战伤救治理论授课的模式进行授课,实验组采用课下视频教学,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授课,培训后所有队员再次参加综合技能考核评估学员战伤救治技能掌握情况.最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情况.结果 ①实验组战伤救治综合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在课程内容设计难易程度方面、课程对于工作实际需求方面、课程涉及的救治技术掌握程度方面、课程趣味性方面以及课程对于提升综合救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战伤救治教学可以帮助学员加速融入课堂,提升自主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战伤救治能力.应用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医学争鸣》2006,27(21):1992-1992
全军战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定于2007年4月中上旬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第十届全军战创伤外科专业学术会议.届时我国著名战创伤专家王正国院士、程天民院士、卢世壁院士等30余位专家莅临会议,并就战创伤外科救治新进展、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卫勤保障与战伤救治、战创伤急救、严重多发伤和重要部位伤的诊治新技术、战创伤基础研究新进展等方面作专题报告.参会者可获军队继续教育学分.征文要求:凡未曾发表的有关战创伤研究与临床救治的论文,论文摘要800-1000字.截稿日期:2007年2月20日.Email投稿:zyyin@cta.cq.cn或zy.yin@tom.com.联系人:尹志勇教授(…  相似文献   

20.
海军基地机关门诊部战伤护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地机关门诊部在战时卫勤保障中担负战伤护理的重要职责,因此要树立全新的战备理念,着眼于未来实战的要求,加强战伤救护训练,着重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应对未来战伤救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