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半钢子午线轮胎早期胎圈周向裂口的原因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胎圈周向裂口产生的原因包括胎体帘布伸张值过小、胎圈处应力集中、耐磨胶厚度小和耐磨胶接点超出轮辋线、带束层宽度大、成型反包不实等。通过优化结构,严控挤出和成型工艺,胎圈结构更合理,避免了应力集中,轮胎的高速性能、耐久性能、胎圈强度明显提高,退赔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宋立  秦艳分  王时豪 《轮胎工业》2020,40(6):0367-0372
研究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肩损坏改善方法,并通过成品轮胎耐久性试验和静态压力分布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胎面厚度和带束层帘线种类以改善胎面压力分布、增加冠带层缠绕层数和提高带束层间粘合力以增大带束层间的抗剪切应力、调整带束层宽度和减小三角胶长度以减小带束层端点应力以及增大基部胶厚度以降低胎肩生热和提高胎肩散热能力等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肩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3.
分析半钢子午线轮胎使用早期胎圈周向裂口的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通过严控工艺、优化结构设计,使胎圈部位材料过渡平顺,避免应力集中,合理分布胎肩及胎圈应力等措施,有效的解决了胎圈早期周向裂口问题,轮胎耐久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张薇 《轮胎工业》2016,36(3):185-187
分析半钢子午线轮胎胎侧缺胶和裂口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成型二段打压不良、胎肩翼胶边部过厚、胎面粘合性能差、胎侧形状不良、三角胶打弯和端点过厚、胶料焦烧时间短、模具排气孔堵塞等因素均会导致胎侧缺胶和裂口,通过合理选取工艺参数、精细加工、加强工艺管理、严格执行技术标准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全钢子午线轮胎外观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通过合理设计和严格控制轮胎各部件的尺寸和质量、改进模具结构和定期清洗模具、保证轮胎各部件良好粘合、确定合理的硫化及定型工艺参数、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损坏配件等可以有效解决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趾圆角、气泡脱层、胎侧接头开裂、胎圈变形、胎里露线、胎侧缺胶等外观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6.
王君  姜丽娜  杨金玲 《轮胎工业》2006,26(7):430-432
分析11.00R20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肩缺胶和裂口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适当调整胎肩部位的材料分布、重新设定胎面复合件的尺寸、在模具胎肩花纹处增加周向排气孔,保证胎面上正、调整胎侧压辊压力和成型定型压力、定期清洗模具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胎肩缺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佟伟  刘平娟  盛春敬 《轮胎工业》2016,36(5):305-307
分析半钢子午线轮胎使用中后期胎圈脱层现象的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通过采取在胎体帘布指定位置加贴胶片措施,调整胎圈区域各部件的应力分布,有效解决了胎圈脱层问题,成品轮胎胎圈耐久性能显著提高,同时外缘尺寸、脱圈阻力、强度性能和高速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半钢子午线轮胎胎侧缺胶、裂口的各种产生原因,指出成型二段打压不良、胎冠翼胶边部过厚、胎冠不粘、胎侧形状不良、胶芯打弯和端点过厚、胶料焦烧时间不足、模具排气孔不通或模具太脏等诸多因素均会导致胎侧缺胶或裂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孙奇涛  王庆  张腾飞  史鹏飞 《橡胶科技》2021,19(6):0286-0289
分析半钢子午线轮胎二次法成型机转换为一次法成型机生产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通过采取调整胎侧、内衬层和胎面尺寸及成型鼓鼓宽等措施,有效减少了胎侧缺胶、胎肩缺胶、胎里露线、胎圈胶边和胎肩胶边等外观质量问题,提高了轮胎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孙奇涛  孙巍  王林  陈敏 《橡胶科技》2021,19(2):0086-0088
以215/45R17轮胎为研究对象,分析半钢子午线轮胎结构设计对滚动阻力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胎面尺寸设计、冠带条缠绕形式、带束层角度、骨架材料选取等均会影响轮胎滚动阻力。通过调整胎面总厚度、冠带条缠绕形式由双层改为单层、增大带束层角度、选择合适的骨架材料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轮胎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11.
杨娇娇  张建浩  张永锋 《橡胶科技》2021,19(3):0114-0116
以新开发的175/70R14半钢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针对胎体帘布反包端点裂口问题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增大胎体帘布反包端点高度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增大胎体帘布反包高度能够有效改善胎圈裂口现象,提高胎圈耐久性能;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谭明明  高明  田兆菊 《轮胎工业》2012,32(10):594-598
采用数值仿真分析技术对18.00R25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进行结构优化,重点研究胎肩厚度及胎体曲线对轮胎力学性能的影响。针对不同胎肩厚度及胎肩部位胎体曲线,对充气后轮胎轮廓、接地印痕以及胎肩和胎圈部位受力等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设计方案轮胎从装配轮辋到充气、加载工况下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增大胎肩厚度可有效改善胎冠部位受力,提高轮胎的耐磨性能,同时可大大减小钢丝圈外包布处受力;使胎肩部位胎体曲线与胎肩部位轮廓曲线半径接近可以大大减小带束层端点部位应力集中现象。根据分析情况选择设计方案并进行产品试验,达到很好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黄斌文  侯丹丹 《轮胎工业》2012,32(11):661-664
介绍轮胎表面应变的测量方法,并采用刀片切口成长法对11.00R20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部位表面的应变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加宽模具子口设计有利于降低轮胎初期应变,但是模具子口宽度过大会在轮胎胎圈部位造成反复应变,加速轮胎损坏,建议模具子口宽度设计均在标准轮辋宽度的基础上增大12.7mm(0.5英寸)。  相似文献   

14.
王顺益 《轮胎工业》1998,18(7):411-414
列述了翻新轮胎硫化内模外轮廓的设计要求和数据的收集。探讨了内模主要参数的选取规律:外直径=打磨后轮胎外直径+2(花纹沟深+基部胶厚+带束层厚+缓冲胶片厚)+充气后外直径膨胀值;断面宽只要将测量的轮胎平均断面宽尺寸(变形后的)减小3%即可;胎面宽和胎冠弧度半径应尽量与新胎尺寸一致;着合宽应比新胎着合宽略大些。  相似文献   

15.
介绍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的设计特点和29.5R25无内胎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的设计。结构设计:外直径1868mm,断面宽732mm,行驶面宽度630mm,胎圈着合直径628mm,花纹深度48mm。施工设计:胎面采用两方三块结构,胎体采用7×7×0.22+0.15HT钢丝帘线,带束层采用3+9+15×0.22+0.15HT钢丝帘线,胎体、带束层和钢丝圈的安全倍数均大于7,成型采用两鼓一次法成型机,硫化采用单模定型硫化机。成品轮胎试验结果表明,充气轮胎外缘尺寸和水压爆破试验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核壳结构氧化锌在半钢子午线轮胎胎侧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核壳结构氧化锌具有锌含量低、反应活性高、堆积密度小等优点;在半钢子午线轮胎胎侧胶中以核壳结构氧化锌等量替代间接法氧化锌,胶料的硫化特性和物理性能相当,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提高,胶料成本降低,同时可减小轮胎中锌含量。  相似文献   

17.
以215/55R17半钢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胎侧搭接宽度设计3个方案,研究不同方案轮胎的接地特性,预测其干地制动距离,并利用实车测试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轮胎接地面积大、中间接地长度大、接地宽度大、接地长度比值大、下沉量和矩形率小、接地印痕接近椭圆形时,可以预测其干地制动距离较短,车辆操纵安全性好;通过接地特性预测轮胎干地制动距离的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8.
张凤杰  朱鹏 《橡胶科技》2021,19(1):0036-0038
分析半钢子午线轮胎胎里径向裂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帘布电子辐照预硫化辐照剂量不足、帘线伸张率大、部件接头不良、肩部材料过渡不良、喷涂剂或隔离剂使用不当、硫化胶囊选取不合适、硫化参数设定不合理、胶料门尼粘度低等均会导致轮胎胎里径向裂口。通过合理选取工艺参数、加强工艺管理、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优化结构设计等措施,可有效避免轮胎胎里径向裂口,从而降低轮胎废品率。  相似文献   

19.
以295/80R22. 5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的优化为例,分析了胎圈开裂的形式和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使各部位材料分布更合理,可以提高胎圈的刚性和应力分布状况,从而提高胎圈的耐久性能并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