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前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lbumin-to-fibrinogen ratio,AFR)在根治性放化疗宫颈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放化疗的241名宫颈鳞癌患者的资料,评估AFR在不同FIGO分期和生存状态组别的差异,根据受试者ROC曲线确定AFR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AFR组和低AFR组,比较两组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AFR的水平在不同的FIGO分期存在显著差异,其水平随FIGO分期的增加而下降。高AFR组患者具有更长的PFS和OS(P <0.05)。在单个指标OS诊断ROC曲线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的AUC最大,为0.894。单个指标PFS诊断ROC曲线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的AUC最大,为0.867,AFR的AUC分别为0.78...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免疫治疗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晚期NSCLC合并NAFLD患者47例,收集治疗前临床参数,计算BMI及PNI值,分析PNI最佳界值及 BMI、PNI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肥胖组和不同PNI组免疫治疗反应及效果。结果:晚期NSCLC合并NAFLD患者PNI最佳界值为44.15。ICI治疗总ORR为31.9%,DCR为61.7%;BMI<25 kg/m2和BMI≥25 kg/m2亚组ORR、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PNI和高PNI组ORR、DCR分别为13.3%、50.0%和64.7%、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L1表达、BMI值、PNI值是影响PFS的显著因素,肝转移、肿瘤分化、PD-L1表达、BMI是影响OS的显著因素。结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合并NAFLD患者,基线BMI、PNI与生存改善相关。因此,基线BMI、PNI可能是未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dCRT)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  方法  共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202例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化疗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放疗前1周内患者GNRI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将患者分为高GNRI组(GNRI≥98)和低GNRI组(GNRI<98)。回顾性分析GNRI对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的影响。利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以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准确度,进一步探索GNRI和N分期、GNRI和PNI联合指标的预后预测价值。  结果  202例患者中,高GNRI组145例(71.8%),低GNRI组57例(28.2%)。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放疗剂量和GNRI是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预后因素分别建立PFS和OS的列线图模型,C-index分别是0.663,0.656,1,3,5年PFS和OS的校准图显示出预测值与实际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GNRI和N分期联合、GNRI和PNI联合分析时,发现两项指标较单纯GNRI相比,其预测预后生存的精确度显著增加(GNRI、coGNRI-N、coGNRI-PNI的AUROCs=0.628、0.657、0.694)。  结论  GNRI可作为根治性放化疗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一个简便高效的预测指标。GNRI联合N分期与GNRI联合PNI可提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和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食管鳞癌术后患者258例。其中高PNI患者157例,低PNI患者10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中位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  结果  低PNI组患者的TNM分期较晚,肿瘤直径 > 3 cm、有吸烟史、饮酒史和血清白蛋白值低的患者较多(P < 0.05)。高PNI组总并发症(28.0% vs. 40.6%)、肺部并发症(7.6% vs. 16.8%)和吻合口瘘发生率(4.5% vs. 40.9%)低于低PNI组(P < 0.05)。高PNI组中位生存期和第1、3和5年生存率均优于低PNI组(87.3%,71.3%,50.3% vs. 76.2%,56.4%,32.7%,P < 0.001)。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NM分期和PNI水平与生存率显著相关(P < 0.05)。  结论  术前PNI可用于判断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预后营养指数(PNI)与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的膀胱癌(B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全面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1月30日前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中华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关于PNI和RC术后BC患者预后关系的文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含1273例患者的6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PNI与RC术后BC患者的OS显著相关(HR=2.0, 95%CI: 1.56~2.56);低PNI与RC术后患者的RFS、PFS和DSS有明显差异(HR=1.93, 95%CI: 1.51~2.48)。亚组分析显示中国组(HR=2.13, 95%CI: 1.62~2.81)与日本组(HR=1.78, 95%CI: 1.08~2.94)中PNI与RC术后BC患者预后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NI截断值在46.08~51.30区间内对RC术后BC患者均具有较好的预后预测效果。结论 PNI水平与RC术后BC患者OS显著相关,低PNI可作为此类患者预后预测的有效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了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预后及一线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接受一线化疗的83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计算PNI值;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PNI预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总生存(OS)的最佳截止点;根据最佳截止点将患者分为低PNI组(34例)与高PNI组(49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及Kaplan-Meier曲线研究PNI对于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 根据ROC曲线,确定PNI最佳截止点为43.10。PNI与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一线化疗的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及OS显著相关。全组患者的mPFS和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分别为4.61(95%CI=3.92~5.30)和9.05(95%CI=8.20~9.89)个月。低PNI组与高PNI组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一线化疗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9%和32.7%(P<0.05)。低PNI组与高PNI组的患者mPFS分别为2.96个月(95%CI=2.53~3.47)与5.67个月(95%CI...  相似文献   

7.
张鑫鑫  李帅  吴晨  侯新芳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23):1208-1214
  目的  探讨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GEJ)腺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单抗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PD-1单抗治疗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  结果  收集123例(5例失访)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2.6个月。118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 ORR)为22.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为51.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为5.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为8.9个月。一线 vs. 二线 vs. 三线及以上ORR为(37.0% vs. 20.5% vs. 14.9%,P=0.002),DCR为(81.5% vs. 54.5% vs. 29.8%,P<0.001),中位PFS为(9.9个月 vs. 4.8个月 vs. 3.2个月),中位OS为(19.0 个月vs. 7.8个月 vs. 7.3个月)。PD-1单抗联合化疗 vs. 抗血管 vs. 化疗及抗血管治疗中位PFS为(5.8个月 vs. 4.4个月 vs. 5.0个月)及中位OS为(11.4个月 vs. 8.2个月 vs. 8.2个月)。免疫联合化疗一线(22例)vs.二线(20例)中位PFS为(9.0个月 vs. 4.7个月,P=0.003),中位OS为(NR vs. 7.8个月,P=0.007)。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表达(CPS≥1% vs. CPS<1%)中ORR为(37.1% vs. 13.3%),DCR为(65.7% vs. 46.7%),中位PFS为(5.8个月 vs. 4.7个月),中位OS为(11.3个月 vs. 9.3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ECOG评分、转移灶数目、腹膜转移及免疫治疗线数是患者OS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年龄为保护性因素(HR=0.498,95%CI:0.255~0.974)。  结论  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早期采用PD-1单抗联合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PFS及OS。PD-1单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治疗均有一定优势,但具体时机尚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 index,PNI)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临床预后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四川省大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31例初发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生存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获得PNI的最佳临界值,依据该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PNI值组及低PNI值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PNI与胶质瘤患者术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131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23个月,95%CI:9.736~36.264个月,术后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6.3%、52.0%、43.0%、33.5%。ROC曲线分析,PNI的最佳临界值为48.5。低PNI值组中年龄≥45岁、行非全切手术和较低级别肿瘤分级所占的比例较高PNI值组更高(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级、PNI值是影响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PNI值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较低的PNI水平预示着较差的预后。PNI值可用于初步判断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EGFR基因敏感性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序贯进行放化疗-靶向-放化疗和靶向-放化疗-靶向治疗,回顾性地观察两种综合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相关副作用。方法:共纳入EGFR基因敏感性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26例患者接受放化疗-靶向-放化疗模式,20例患者接受靶向-放化疗-靶向治疗模式。两组患者在各自的一线治疗失败后都序贯进行二线治疗,获取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1(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1,PFS1);二线治疗失败后序贯三线治疗,获取PFS2;三线治疗后最终随访至患者死亡,得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比较两组治疗模式的PFS1、PFS2、OS及治疗相关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KPS、吸烟状况、EGFR突变状态、初始转移部位等临床特征上无显着性差异。接受靶向-放化疗-靶向治疗患者组的中位PFS1长于放化疗-靶向-放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个月 vs 5.3个月,P=0.077);前者的中位PFS2也稍长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个月 vs 5.0个月,P =0.646)。中位OS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1.3个月 vs 21.0个月,P =0.506)。靶向-放化疗-靶向组治疗发生治疗相关副作用相对较轻,但两组间腹泻、皮疹和3-4度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靶向-放化疗-靶向序贯治疗模式组的PFS1、PFS2和OS均具有优于放化疗-靶向-放化疗模式组的趋势,且治疗相关副作用也具有较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联合化疗及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预后预测因子。[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其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及不良事件,分析与PFS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结果] 一线接受ICI联合治疗患者的PFS优于二线及后线患者(中位PFS:7.10 个月vs 5.10个月,P=0.036)。一线联合治疗的56例患者中,ICI联合化疗加抗血管生成药物组PFS优于无抗血管生成药物组(中位PFS:8.57 个月vs 7.00个月,P=0.03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P=0.045)、营养预后指数(PNI)>44.55(P=0.034)为PFS的独立预后因素。二线及后线联合治疗的40例患者中,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组与无抗血管生成药物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PFS:5.53 个月vs 4.73个月,P=0.092)。年龄≥57岁(P<0.00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4.50(P=0.003)为PFS的独立预后因素。有无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组之间的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 [结论]一线行ICI联合治疗或能使PFS获益更佳,特别是ICI联合化疗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策略。高PNI和低NLR及年龄或许能帮助筛选出不同治疗线中潜在获益更佳的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我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治疗结果,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收治的170例Ib1-IVa 宫颈癌患者进入回顾性研究。化疗选用含顺铂的三个方案之一,放疗采用外照射加192Ir高剂量率腔内后装照射,A点总剂量78-90Gy,B点外照射剂量46-56Gy。将患者的临床分期、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情况、肿瘤大小(>or≤4cm)、肿瘤消退情况、肿瘤标志物作为分析因素,用COX回归对上述分析因素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PFS的因素有:临床分期(P<0.01),肿瘤大小(P<0.01),肿瘤消退情况(P=0.01)和肿瘤标志物(P=0.01)。影响OS的因素为:临床分期(P=0.01),肿瘤大小(P=0.01)与肿瘤消退情况(P<0.01)。5年生存率Ib1-Ⅱa 期患者为:91.5%,Ⅱb 期患者为:70.8%,Ⅲ期患者为:42.7%,IVa 期患者为:2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肿瘤消退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在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56例早期结外NK/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获取PLR的cut-off为208,分为低PLR组(<208,117例)和高PLR组(≥208,39例)。结果:低PLR组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为70.1%(82/117),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为24.8%(29/117),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94.9%(111/117),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72.5%。高PLR组的CR为46.2%(18/39),PR为33.3%(13/39),ORR为79.5%(31/39),3年OS为50.3%。两组的CR、ORR及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PLR组较高PLR组有更好的疗效和生存期。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ECOG scores(≥2)、LDH>240U/L、stage IIE、IPI scores(≥2)、KPI scores(≥2)、PLR≥208的生存期相对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LR是影响预后的唯一因素(P<0.05)。结论:PLR可作为早期结外NK/T淋巴瘤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家族史与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 月至2013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89例具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及388 例无恶性肿瘤家族史的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资料。结果:恶性肿瘤家族史组与无恶性肿瘤家族史组鼻咽癌病例相比较,性别、年龄、TNM 分期、病理类型、放疗前Hb、放疗方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恶性肿瘤家族史组患者3 年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较无恶性肿瘤家族史组长,分别为91.6% 、85.5%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211)。 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 分期、N 分期及TNM 分期是鼻咽癌患者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的重要影响因素(P < 0.05)。 然而恶性肿瘤家族史及鼻咽癌家族史对鼻咽癌3 年OS、PFS 、无局部复发生存期(locoregional relapse-free survival ,LRFS)、DM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恶性肿瘤家族史鼻咽癌患者3 年OS较无恶性肿瘤家族史组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T分期、N 分期越晚的鼻咽癌患者预后不佳。恶性肿瘤家族史对鼻咽癌的预后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发生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贫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治疗前后癌性贫血的发生率,分析贫血与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和PFS,采用Log-rank法检验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出现贫血的发生率为58.1%;治疗后贫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前(80.6% vs 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贫血与临床分期和ECOG评分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Log-rank法显示,临床分期、ECOG评分和贫血是影响患者PFS和OS的危险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和放化疗前后贫血状态是影响5年OS和5年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贫血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而临床分期越早、ECOG评分越低,发生贫血的风险越小,改善贫血状态可能获得更大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系统回顾126例胆道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PLR分组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The 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 )中对PLR定义的界值,将PLR分为低PLR组(PLR<150)和高PLR组(PLR≥150)。分析PLR水平与胆道系统肿瘤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探讨PLR与胆道系统肿瘤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高PLR组胆道系统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均低于低PLR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与胆道系统肿瘤患者的OS和PFS的均有相关性(P<0.05);年龄、PS评分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PFS有相关性(P<0.05);肿瘤部位、TNM分期与OS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FG是胆道系统肿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分组中,PLR与OS和PFS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目前样本分析结果表明PLR不能作为胆道系统肿瘤预后的一个指标,但仍需继续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已发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可预测鼻咽癌的临床结果。然而,先前关于PLR与鼻咽癌预后的报道不一致。根据Meta分析提供更准确的预后评估。方法:检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确定评估治疗前PLR在鼻咽癌中的预后作用的研究。终点是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提取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根据异质性检验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每个终点的合并HR。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涉及4 655例鼻咽癌患者。Meta分析汇总结果显示,升高的治疗前PLR与鼻咽癌患者较差的OS(HR=1.92,95% CI:1.73~2.14,P<0.01)、PFS(HR=1.56,95% CI:1.19~2.06,P=0.002)及DSS(HR=1.65,95% CI:1.19~2.27,P=0.002)相关,但与DMFS无显著相关性(HR=1.69,95% CI:0.97~2.96,P=0.06)。结论:升高的治疗前PLR可以预测鼻咽癌患者更差的OS、PFS和DSS,而对DMFS没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崔贤杰 《肿瘤学杂志》2015,21(7):551-554
摘 要:[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通过对ROC曲线得出PNI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PNI高值组及PNI低值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以PNI值=48.4为最佳截断值时,约登指数为最大值,敏感性为70.6%,特异性为35.8%。PNI低值组中年龄≥60岁、分期为广泛期、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未进行放疗者比例较高。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分期、LDH水平、是否放疗、PNI值是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NI值计算简便,可用于协助初步判断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 探讨在接受一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放疗能否延长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同时性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生存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确诊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寡转移、EGFR基因敏感突变并且接受一线TKI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部分患者还接受原发灶和所有转移病灶的放疗。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其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75例患者中32例(42.7%)接受了全部病灶的放疗(放疗组),43例(57.3%)未接受放疗(未放疗组)。放疗组的PFS优于未放疗组(中位PFS:19.0个月 vs 13.0个月,P<0.001),放疗组的OS也优于未放疗组(中位OS:35.0个月 vs 26.0个月,P=0.009)。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转移灶数目不超过2个、对原发及转移灶进行放疗为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放疗引起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放射性肺炎(6.3%)和放射性食管炎(12.5%)。[结论] 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同时性寡转移NSCLC患者,在TKI一线治疗的基础上对所有病灶进行放疗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与未放疗的患者相比,可显著延长PFS和O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行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术前营养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在我院胸外科行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总中性粒细胞计数、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价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根据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肺组、肺气肿组和肺纤维化组)。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比较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术前营养因素。结果:低血清白蛋白、高总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低PNI患者的OS显著降低(分别为P<0.001,P=0.032,P=0.008)。同时只有低血清白蛋白患者RFS明显降低(P=0.004)。正常肺患者中,低血清白蛋白患者OS显著降低(P=0.003)。肺纤维化患者中,低血清蛋白患者RFS显著降低(P=0.035)。多变量分析表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NSCLC手术切除患者OS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P=0.014与P=0.046)。结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NSCLC患者行切除术后OS和RFS的重要预后因素。血清白蛋白水平对合并肺气肿的NSCLC患者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卵巢癌化疗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对患者化疗反应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肿瘤科治疗且随访至2022年12月的卵巢癌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CONUT、PNI的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截断值作为依据,依据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低CONUT组(CONUT<5分,n=74)与高CONUT组(CONUT≥5分,n=86)。依据PNI将患者分为低PNI组(PNI<40,n=78)与高PNI组(PNI≥40,n=82)。收集不同组别患者总生存(OS)期情况,依据患者预后情况,使用Kaplan-Meier曲线评价患者整体生存情况并分析CONUT、PNI与OS的关系。对比不同CONUT及PNI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60例卵巢癌化疗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95%CI33.694~36.694),共99例(61.88%)患者到达随访终点。低CONUT组与高CONUT组患者中位OS期为45个月与27个月(χ2=50.283,P<0.05),低PNI组与高PNI组患者的中位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