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慢性肾脏疾病的血压目标及降压药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柯  姜红  曾朝荣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2):1147-1150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有极高的高血压(HT)发病率,HT是导致肾功能损害和心血管(CV)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能明显改善.肾脏预后.对CKD的HT发生率、发病机理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根据临床实验结果 ,结合JNC 7、ESH/ESC及我国HT指南和K/DOQI及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南等的推荐,对CKD的血压目标水平、药物治疗,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及联合用药等的现状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公众卫生问题之一,约有8%~16%的成人受其影响。降低血压的管理是延缓CKD进展的基础,也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策略之一。各大高血压治疗指南中,都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作为高血压合并CKD患者的一线用药。但是,RAAS抑制剂在CKD患者的治疗中,仍有一些不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患者数逐年增多;延缓CKD的进展仍是待解决的难题.虽然通过低蛋白饮食、血压控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性等措施不同程度延缓了CKD的进展,但患者肾脏及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1].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既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原因也是CKD的结果。根据我国一项调查,高血压患者CKD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高血压患者中CKD是肾脏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危险因素。可能是高盐膳食的原因,高血压合并CKD患者夜间血压不下降或升高的患病率高,并可能有更高的心血管病风险。因此,需要进行诊室外血压评估及全面心血管评估。目前大部分高血压指南推荐高血压合并CKD患者积极降血压治疗。这对亚洲人心血管病的预防更为重要,因为在亚洲,脑卒中与血压更相关,是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预防CKD进展及心血管并发症通常需要强化降压,将血压控制到130/80mm Hg。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被推荐作为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1.73m~2)患者的一线降压药物,可预防终末期肾病及心血管事件。然而,将血压控制达标通常需要RAS阻断剂与其他类降压药(如钙拮抗剂、利尿剂等)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通常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是疾病进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因素。针对RAAS的干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因具有降压和保护靶器官的作用,被广泛用于临床CKD患者的治疗中,也是多数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但如何合理应用该类药物目前尚未达成一致观点。文章就单独或联合使用ACEI和ARB治疗CKD的效果、药物剂量的选择,以及临床上如何合理应用此类药物等问题的最新观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王誉蓉  方辉 《山东医药》2022,62(2):85-88
肾素原受体(PRR)是水盐代谢、血压和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关键调节因子.PRR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复杂多样,不仅可与肾素及肾素原结合,促使血管紧张素原向血管紧张素Ⅰ、Ⅱ转化,还能激活细胞内非血管紧张素Ⅱ依赖性信号途径,在介导某些病理效应如肾脏炎症纤维化等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PRR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单药治疗及联合应用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循环和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表达的影响及差异.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24例CKD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予贝那普利20 mg/d、缬沙坦160 mg/d、贝那普利10 mg/d和缬沙坦80 mg/d治疗8周.记录随访过程中的血压、血清肌酐(SCr)、尿蛋白定量等临床指标,并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和尿RAS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血、尿RAS 组分活性以及三组间的差异. 结果:治疗8周后贝那普利组的尿蛋白定量[(0.61 ±0.25) g/24h vs (0.35±0 20)g/24h,P<0.05]、尿血管紧张素原[(60.76±28.05 )ng/(mg·Cr) vs (23.09±14.74) ng/(mg·Cr),P<0.05]低于基线;缬沙坦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基线[ (99.17±10.56) mmHg vs (84.63±9.33) mmHg,P<0.05],血浆肾素活性(PRA)高于基线[(1.33±0.76) ng/(ml·h) vs (6.02±2.59)ng/(ml·h),P<0.01].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蛋白尿下降>30%)分别为87.5%、12.5%和62.5%,贝那普利组显著高于缬沙坦组(P<0.05).治疗8周后贝那普利组PRA[(3.20±1.25) ng/(ml·h) vs (6.02±2.59)ng/(ml·h),P<0.05)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53.32±11.13)pg/ml vs (105.61±59.49) pg/ml,P<0.05)低于缬沙坦组. 结论:贝那普利短期治疗可有效降低CKD患者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和蛋白尿,而缬沙坦可较贝那普利更显著升高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  相似文献   

8.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一直被认为是维持心血管自身稳定,尤其对血压的调节有重要意义。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之一就是RAS学说,即:肾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进入血循环,作用于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形成血管紧张素Ⅰ(Ang Ⅰ),后者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作用下,转换成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而起着收缩血管并升高血压的作用。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  相似文献   

9.
醛固酮拮抗剂依普利酮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高血压病病理生理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保护肾脏,并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新成员,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同系物, 作用与ACE相反,在RAS中有着重要生理作用,对血压、心脏、肾脏及脑等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基础与临床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历史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ngiotensinⅡrecep torantagonists/blockers ,ARAorARB ,以下统称ARA)的研究历经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早在 10 0年前 ,Tigerstedt及Bergmann即已发现肾素是一种来源于肾脏并具有调节血压作用的重要物质 ;194 0年 ,Goldblatt成功地制作了双肾一钳动物模型 ,使动物发生高血压 ,并证实缺血肾脏产生了大量肾素。此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 an…  相似文献   

12.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14(10):776-778
邓君曙(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江苏 宜兴 21422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已被多个欧美权威学会的指南明确推荐为高血压和(或)糖尿病肾病患者首选的降压及保护肾脏药物.国内肾脏病专家也相应提出了ACEI在肾脏病中正确使用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通过对心血管和肾脏的影响,发挥稳定血压、平衡水盐和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RAS经典代谢途径[1]”理论。最近发现了这一系统的许多新成员,包括糜蛋白酶(chymas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ACE2)、血管紧张素1~7(Ang1~7)和apelin等,大大拓展了对经典RAS的认识。本文就RAS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1RAS代谢途径RAS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构成。肾素转化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为Ang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全球共同的健康问题。虽然近年来降压治疗取得了可喜进展,但血压控制达标率不尽如人意,有必要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抗高血压新方法。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参与高血压发病及维持不可或缺的环节。现就RAAS的新药和新治疗方法做一综述,包括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肾胺酶、肾素(原)受体、肾脏去神经支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等。  相似文献   

15.
邓君曙(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江苏 宜兴 21422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已被多个欧美权威学会的指南明确推荐为高血压和(或)糖尿病肾病患者首选的降压及保护肾脏药物.国内肾脏病专家也相应提出了ACEI在肾脏病中正确使用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滞剂联用钙通道阻滞剂(CCB)与单用RAAS阻滞剂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控制血压、保护肾脏的作用。方法纳入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123例CKD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PSM),比较匹配后31对患者用药方案开始1年后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蛋白定性及定量结果、随访期间入院及高钾血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种用药在控制血压、控制血肌酐和e GFR、控制尿蛋白的疗效、患者入院、发生高钾血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AS受体阻滞剂联用CCB与RAAS受体阻滞剂单药超单倍剂量在血压控制、肾脏保护效果、患者入院、高钾血症发生情况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ACE2-Ang-(1-7)-Mas轴及其基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心血管、肾脏功能活动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维持血压稳态、水盐平衡及局部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新成员,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的同系物,作用与ACE相反,在RAS中有着重要生理作用,对血压、心脏、肾脏及脑等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是促使肾小球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能降低全身血压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保护肾脏,延缓肾衰进展.多种药物能在不同环节阻断RAS,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产生,ATⅡ受体拮抗剂(ARA)则通过阻断ATⅡ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降压作用.由于ACEI和ARA阻断RAS的机制不同,这二类药物在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方面是否存在差异[1],二者联合应用是否更为合理?本文从ACEI、ARA作用机制及特点等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洛沙坦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血压调节、心功能代偿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维持和升高血压、导致心肌和血管肥厚的关键因子。目前研究表明不仅循环中存在系统 AngⅡ,而且在不同器官也存在局部的 RAS,通过自分泌和/或旁分泌在局部发挥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