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调查安徽省五所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为促进大学生口腔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安徽省5所医学院校1 419名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口腔知识的知晓率偏低,除对“氟可增加牙齿抗酸能力”知晓率为79.42%(1 127/1 419),“酸性物质是牙菌斑主要致龋物质”知晓率为63.78%(905/1 419)外,其他知识知晓率均低于60%;大学生中68.50%(972/1419)认为接受口腔教育很有必要,70.26%(997/1419)在自身口腔健康评价中认为有微小疾病;大学生口腔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媒体(57.15%)、书籍(54.62%)和知识宣传手册(51.16%)。女生对氟可增加牙齿抗酸能力、茶是含氟最高的饮品、牙线可有效清理牙间隙、饮用水是人体氟摄取的主要来源等口腔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男生(P < 0.05~P < 0.01),在智齿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均优于男生(P < 0.01)。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在口腔健康检查必要性、电动牙刷有利于口腔健康、刷牙目的、愿意接受口腔教育方面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总体不佳,建议学校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  相似文献   

2.
胡曼曼  钱志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111-114, 119
目的了解男女护生职业态度现况,掌握职业态度影响因素在男女护生中的差异。方法男生采取条件抽样,女生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校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的职业态度得分为(4.34±0.65)分,其中男、女护生职业态度得分分别为(4.29±0.71)分、(4.36±0.63)分,不同性别护生的职业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家庭居住地、专业选择动机、职业兴趣和职业选择的护生职业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专业选择动机、职业兴趣和职业选择均为护生职业态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1)。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中,家人态度、本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态度、学校态度以及自身对专业的认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男女护生职业态度均偏消极、缺乏职业兴趣;家庭居住地、自身意愿和兴趣影响护生的职业态度;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受社会传统观念影响深刻,学校及护理教育者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胡伟  方珠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409-1412
目的探讨医学生自我形象认知的要素及现状,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优化大学生自我形象认知教育。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某医学院校800名在校学生自我形象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自我形象认知水平一般,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自我形象认知评价存在差异(P < 0.05~P < 0.01)。男生在能力、知识修养方面的自我形象认知评价均高于女生(P < 0.01);女生在外貌形体、服饰穿戴方面的自我形象认知评价均高于男生(P < 0.01)。大四学生知识修养、外貌形体和服饰穿戴方面的自我形象评价高于其他年级(P < 0.05~P < 0.01)。结论医学生对自我形象认知的评价处于一般水平,需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自我形象认知教育,提升医学生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芜湖市高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乳腺癌防治及健康教育提供建议和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芜湖市4所高校6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芜湖市高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识总知晓率为70.79%,乳腺癌态度总持有率为71.15%,乳腺癌预防行为总形成率为62.31%。芜湖市高校医学专业学生知信行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大五学生知信行得分最高,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知信行得分越高,接受过乳腺癌健康教育的学生知信行得分高于未接受过教育的(P < 0.05)。乳腺癌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1)。专业、母亲受教育程度、乳腺癌健康教育是乳腺癌知识的影响因素;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乳腺癌健康教育是态度的影响因素;专业、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乳腺癌健康教育、乳腺癌家族史是行为的影响因素;专业、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乳腺癌健康教育是知信行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结论芜湖市高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识、态度尚可,行为略差,应进一步加强乳腺健康教育工作,提升高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 方法 2018年9—11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整群随机抽取安徽省6所医学院校1 67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口腔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63.8%,口腔保健积极态度总持有率为68.8%,口腔卫生行为形成率为44.1%。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健康知信行水平均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均P<0.05),非医学专业学生最低;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P<0.05);女生高于男生(P<0.05);各年级学生的知识与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健康知、信、行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85、0.220、0.143,均P<0.05)。性别、生源地、年级及专业是口腔健康知识的影响因素;性别、年级及专业是口腔保健态度的影响因素;性别、生源地及专业是口腔卫生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论 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处于中等水平,而口腔卫生行为处于较低水平,令人堪忧。建议各医学院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蚌埠市部分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乳牙龋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蚌埠市6所幼儿园共计9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调查,统计乳牙龋病例数、患龋率、龋均并对此进行分析。 结果934名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为42.4%,龋均为1.5。男童和女童的患龋率分别为40.7%和44.3%,龋均分别为1.5和1.4。不同性别的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患龋率、龋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母亲的最高学历、睡前或刷牙后喝奶吃零食、过去一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过去一年是否看过牙、监护人营养《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得分和甜饮料摄入频率等因素对学龄前儿童的龋病患病发生有显著影响(P < 0.05~P < 0.01)。 结论蚌埠市3~6岁的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增长,乳牙龋病发生率呈现增长趋势。为减少乳牙龋病发病率,应纠正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甜饮料的摄入,注重口腔卫生,加强监护人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倦怠及人格特质现状并探讨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和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对495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女生学习动机、学习倦怠和坚韧人格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倦怠和坚韧人格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在学习动机得分上,大一和大二年级>大三年级;在学习倦怠得分上,大一年级 < 大二年级 < 大三年级;在坚韧人格得分上,大二年级>大三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学生学习动机得分与学习倦怠得分呈负相关关系(r=-0.270,P < 0.01),与坚韧人格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0.303,P < 0.01)。结论加强高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和坚韧人格教育可降低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探讨自我管理在父母期望和大学生成就动机间的作用。方法采用父母期望问卷、成就动机量表、大学生自我管理问卷调查1 436名在校大学生。结果大学生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教养方式、培养层次和家庭月收入差异。父母期望及其各维度与追求成功、避免失败呈正相关关系(P < 0.01),父母期望的人格成熟维度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关系(P < 0.01),恋爱交往维度与成就动机呈负相关关系(P < 0.01);自我管理及其各维度与追求成功及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关系(P < 0.01),与避免失败呈负相关关系(P < 0.01)。父母期望能显著正向预测行为管理、认知管理和时间管理;行为管理、情绪管理和认知管理能显著正向预测成就动机(P < 0.01)。行为管理和认知管理维度在父母期望与成就动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 < 0.05~P < 0.01)。结论父母期望内化是影响成就动机的关键机制,自我管理是影响成就动机的更近端因素,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帮助大学生削弱和抑制不合理父母期望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某高校大学生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与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关系,为大学生焦虑、抑郁的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825名大学生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心理复原力、自我怜悯、宽恕等方面调查,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4.36%(366/825),焦虑症状检出率为39.88%(329/825)。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自评家庭经济状况、母亲不同受教育程度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父亲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和P < 0.05);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均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P < 0.01和P < 0.05)。有无抑郁、焦虑症状大学生心理复原力量表、自我怜悯量表、宽恕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心理复原力量表的力量性维度、自我怜悯量表的自我友善和正念维度、宽恕量表的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维度均为大学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P < 0.05~P < 0.01),而心理复原力量表的坚韧性维度是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 < 0.05);心理复原力量表的力量性维度、自悯量表的自我友善、宽恕量表的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维度得分均为大学生焦虑症状的保护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心理调适能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安徽省女大学生乳房自检“知信行(KAP)”现状,并定量分析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高校科学开展乳房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选取安徽省15所综合性大学的2 4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5.0对女大学生乳房自检KAP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Amos 24.0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检验。结果女大学生乳房自检的知识总知晓率为73.62%,态度总持有率为78.18%,行为总执行率为27.91%。SEM与数据的拟合程度良好。人口学特征对行为的影响最大(P < 0.01)。乳房自检的知识、态度与行为3个变量呈两两正相关关系(P < 0.01)。知识对态度的直接效应值为0.293(P < 0.01);态度对行为的直接效应值为0.289(P < 0.01);知识对行为的直接效应值为0.160(P < 0.01),知识通过态度对行为产生的间接效应值为0.085(P < 0.01),态度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安徽省女大学生乳房自检KAP现状有待提高。在乳房自检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注重“知、信、行”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健康素养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某医学院校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2009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该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具备率16.5%,其中健康素养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高校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某医学院各年级726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调查医学生健康素养情况.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女生健康素养总分及知识素养、行为素养得分均高于男生(P<0.01),家庭月收入≥3 000元者态度素养得分高于<3 000元者(P<0.05),不同健康状况的医学生知识素养得分、态度素养得分、行为素养、健康素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健康素养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健康素养3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女生(P<0.01).不同年级医学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得分、基本保健得分、安全与急救得分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健康状况好的医学生和健康状况一般的医学生3个健康素养维度得分均高于健康状况不好的医学生(P<0.05~P<0.01).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农村和城镇、听过讲座与未听过讲座、父母亲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及月生活费不同水平医学生的3个健康素养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素养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结论:高校医学生的健康素养处于中等水平,其3个维度的健康素养水平不均衡.可以从医学生的专业、年级、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参加健康讲座等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周梅  姜润生  何小凤  邵伟民  张恒  毛玉明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9):1592-1595,1597
目的探讨影响厂企职工生命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企业人群职业卫生需求状况调查表及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国版)对昆明市20个厂矿企业的1432名职工进行健康促进现况调查,并对该市厂企职工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不同企业性质、不同性别、不同工龄职工的生命质量不同(P<0.05);(2)不同企业职工卫生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情况不同,其生命质量亦不相同(P<0.05)。结论国有企业职工及职业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偏低;职业卫生“知、信、行”、年龄、工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是影响职工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可提高职工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亳州市居民口腔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9—12月,自制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亳州市985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亳州市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知信行中位得分分别为9.00(7.00, 11.00)分、7.00(6.00, 8.00)分、6.00(4.00, 9.00)分、22.00(19.00, 26.00)分; 及格率分别为38.38%、49.95%、35.63%、41.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口腔健康教育、口腔保健可及性是口腔健康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的居民,口腔健康知识、行为及知信行得分是未接受过的1.674、2.159、2.915倍; 接受过口腔保健指导的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知信行得分是未接受过的3.020、2.982、4.241、5.072倍。  结论  亳州市居民口腔健康素养较低,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保健指导是提高居民口腔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10月采用便利抽样抽取安徽省20家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99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电子健康素养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39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电子健康素养得分为(22.05±7.24)分,67例病人得分>32分,合格率16.8%。性别、是否患有高血压、透析时是否上网查阅血液透析相关知识、透析时间4个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电子健康素养得分与自我管理行为、慢性疾病自我效能得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452、0.146,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透析时上网查阅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和男性电子健康素养评分较高(P < 0.01),透析时间与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病人电子健康素养评分呈正相关(B=0.804,P < 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透析时上网查阅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性别、透析时间、慢性疾病自我效能、血液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