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物农药对南美斑潜蝇的协同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南美斑潜蝇发生较重时期,利用阿维菌素EC、苦参碱EC、除虫菊素 苦参碱EC、印楝素EC、毒死蜱EC、吡虫啉WP等8种农药防治大田中的南美斑潜蝇. 结果表明:0.3%印楝素EC、0.5%藜芦碱EC是防治南美斑潜蝇较好生物农药. 利用高脂膜EC、0.3%印楝EC对美洲斑潜蝇的室内试验表明:其中施药5 d后270 mg/L高脂膜EC抑制效果最好,卵的孵化率为13.45%. 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27%高脂膜ec对南美斑潜蝇的产卵量有不同的影响,其中135 mg/L处理药后4 d的产卵抑制率最高,为72.40%,其中135 mg/L的高脂膜处理拒食效果好,4 d后成虫拒食率达70.2%;150 mg/L,0.3%印楝素EC药后5 d对南美斑潜蝇成虫的产卵抑制率为30.50%.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且并对甘薯腐烂茎线虫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了9种药剂在3个不同质量浓度下对甘薯腐烂茎线虫的生物活性,在此基础上选择5种触杀活性较好的药剂进行盆栽防治试验。[结果]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45%三氟吡啶胺SC、5%阿维菌素EC、5%噻唑膦WG、42%威百亩SC和4.5%寡糖·噻唑膦GR对甘薯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效果较好,72 h校正防效均超过了5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5%三氟吡啶胺SC 150 mg/L处理45 d虫口减退率最高,达68.23%,其次是5%噻唑磷WG 1500 mg/L处理45 d,虫口减退率为60.03%,42%威百亩SC6250 mg/L处理虫口减退率最低,仅为16.36%。[结论]45%三氟吡啶胺SC和5%噻唑磷WG对甘薯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活性和盆栽防治效果较好,具备良好的田间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对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效果好的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开展了蛇床子素、苦参碱以及印楝素3种常见植物源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药后72 h苦参碱、印楝素、蛇床子素的LC50值分别为36.94,99.95,197.07 mg/L。田间试验中,药后21 d,0.3%苦参碱水剂3 000,2 000倍液校正防效分别为72.85%、79.54%;0.5%印楝素乳油3 000,2 000倍液校正防效分别为69.10%、76.29%;0.4%蛇床子素乳油3 750,2 500倍液校正防效分别为65.14%、70.04%。  相似文献   

4.
0.3%印楝素乳油对水稻褐飞虱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研究了印楝素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褐飞虱具有拒食、内吸、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3.00mg/L和6.00mg/L印楝素溶液处理稻茎,对褐飞虱的拒食率分别为67.91%和77.65%,拒食中浓度AFC50为0.6126mg/L。3.00mg/L的印楝素溶液经根内吸传导12h和24h后,褐飞虱若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1.63%和88.47%,LC50值分别为1.4028mg/L和1.1115mg/L。印楝素经根内吸传导的速度较快,3.00mg/L和1.50mg/L浓度下,LT50值分别为4.1812h和23.0409h。亚致死剂量处理后,褐飞虱若虫的体重和蜜露分泌量都显著降低,1.00mg/L处理后3d、7d,体重减轻比率分别为52.49%和48.08%,蜜露分泌量减少比率分别为58.01%和62.60%。田间试验结果也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褐飞虱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几种杀虫剂防治椰心叶甲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骆焱平  蔡笃程  朱朝华  黄光斗 《农药》2005,44(3):142-143
报道了9种杀虫剂防治椰心叶甲成虫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农药2.5%高效氟氯氰菊酯EC、2.5%三氟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对椰心叶甲的防治效果高,防效均在90%以上;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EC、0.3%印楝素EC对椰心叶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农药》2018,(12)
[目的]明确印楝素、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B.t.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对甘蓝菜青虫的防除效果。[方法]在菜青虫1~3龄期对甘蓝叶片正反面进行喷雾处理。[结果] 0.6%苦参碱AS 1.67 m L/L防治菜青虫的速效性最好,施药3 d后防效达93.56%,100亿孢子/m L短稳杆菌SC 1.11 m L/L、16 000 IU/mg B.t. WP 8.33 mg/kg、80亿孢子/m L金龟子绿僵菌OD 2 m L/L对菜青虫的防效施药后处于增长趋势,药后14 d防效可达94%以上,持效期较长;0.3%印楝素EC对菜青虫的防效较差,且在各时间段与其他处理均存在差异。[结论]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B.t.、苦参碱对甘蓝菜青虫有较好防效,是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理想农药,生产上建议选用以上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Nimbin粗提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研究了nimbin质量百分含量为3.4%的粗提物对棉铃虫幼虫的室内抑制生长发育和毒杀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nimbin粗提物稀释200~3200倍时接虫5d后检查结果,棉铃虫幼虫指数减退率为67.96%~88.95%。2)nimbin粗提物稀释200~3200倍时5d后检查结果,校正死亡率为38.30%~78.72%,优于同等条件下的2.5%印楝素原药。3)随着nimbin粗提物浓度的降低,棉铃虫幼虫指数减退率和校正死亡率都随之降低。4)nimbin粗提物5d对棉铃虫幼虫毒力反应的致死中量(LC50)值为22.0581mg/L。  相似文献   

8.
6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活性及药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测定了6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活性,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SC、5%氟虫腈SC、20%丙溴磷EC的毒力较高,LC50值分别为6.27、8.90、51.25 mg/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这3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质量浓度分别为60、50、250 mg/L时,药后7 d防治效果为63.64%~84.41%,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0%毒死蜱EC 267 mg/L的防效(46.86%).  相似文献   

9.
不同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军  王炜 《现代农药》2006,5(3):55-56
试验结果表明,15%三唑磷ME与5%锐劲特SC混合使用对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每667m2用15%三唑磷ME125mL+5%锐劲特SC10mL校正防效为76.3%~97.7%;每667m2用15%三唑磷ME100mL+5%锐劲特SC10mL,5d的校正防效也在90%以上,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每667m2用40%新农宝EC75mL的防效67.1%。  相似文献   

10.
张谦  祁虹  王燕  冯国艺  林永增  梁青龙  雷晓鹏  王树林 《农药》2020,59(3):223-225,230
[目的]为明确植物源杀虫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对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鱼藤酮、除虫菊素等5种常用植物源杀虫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药后1 d,1.5%除虫菊素水乳剂和0.5%藜芦碱可溶液剂表现最好,防效分别达78.10%和71.09%,速效性较强;药后3 d,各药剂处理对苗蚜表现出最佳防治效果,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1.5%除虫菊素水乳剂、7.5%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剂、0.5%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但0.3%印楝素乳油防效显著低于其他4种药剂处理;药后7 d,各药剂处理对苗蚜防效略有下降,但仍对苗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除0.3%印楝素乳油外,其他4种药剂防效均高于60.00%;药后14 d,0.3%印楝素乳油防效较之前升高,其他各药剂处理防效下降,0.5%藜芦碱可溶液剂和0.5%苦参碱水剂防效分别保持在50.45%和44.24%。药后14 d,施药区与对照区的捕食性瓢虫种群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化学杀虫剂处理。[结论]印楝素对苗蚜防效较低,除虫菊素、藜芦碱、鱼藤酮、苦参碱等4种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控制了棉蚜种群数量,同时对天敌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苗期棉蚜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1.
吴庆丽  秦刚  黄艳飞  刘玮  阳淑 《农药》2020,59(5):379-381,390
[目的]为了筛选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的植物源农药。[方法]通过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测定结果显示:1%苦参·印楝素乳油、1.2%苦参·烟碱乳油2000 mg/L(制剂用量)对茶尺蠖2龄幼虫生物活性最高,其次为1.3%苦参碱水剂2000 mg/L(制剂用量),3种植物源农药药后72 h对该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65%、91.65%和81.65%。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1%苦参·印楝素乳油、1.2%苦参·烟碱乳油和1.3%苦参碱水剂2000 mg/L(制剂用量)均表现出了对茶尺蠖较高的田间防效,药后7 d的田间防效分别为95.62%、94.23%和87.96%;苦参碱混剂的田间防效显著高于苦参碱单剂。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尺蠖的防效均显著高于2.5%溴氰菊酯乳油667 mg/L(制剂用量)。[结论]植物源农药1%苦参·印楝素乳油和1.2%苦参·烟碱乳油对茶尺蠖有较高的防效,可用于该虫的防控。  相似文献   

12.
几种药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杨  赵奇  田本志  胡兰 《世界农药》2009,31(2):28-30
对0.3%印楝素乳油、1%甲维盐水乳剂、1.8%阿维菌素乳油、100g/L虫螨腈悬浮剂等生物药剂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1d防效在43%~53%,药后3d防效在74%~86%,药后7d防效在79%~90%。其中1%甲维盐水乳剂药效较为理想,具有一定的速效性及良好的持效性,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皮氏叶螨对香蕉的危害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海南香蕉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本试验测试了6%克螨净乳油、5%阿维·氯氰乳油、40%速灭抗乳油、20%高渗辛硫磷乳油对皮氏叶螨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克螨净对香蕉皮氏叶螨防效最好,以2000~4000倍喷雾施药后7d防效均达85%以上;阿维·氯氰、速灭抗的防效次之,而辛硫磷对叶螨卵的防效最差,导致药后叶螨很快上升。  相似文献   

14.
新化合物ZJ2211对朱砂叶螨室内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J2211(中文名称:吡氟菌酯)为结构新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同时具有较好的杀菌和杀螨活性。采用叶虫浸渍法测定了ZJ2211对朱砂叶螨卵、若螨和雌成螨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处理后48h,ZJ2211TC与15%ZJ2211SC对雌成螨的LC50值分别为3.9078mg/L和3.7756mg/L,对若螨的LC50值分别为2.8571mg/L和2.6569mg/L;处理后7d,对卵的LC50值分别为33.4543mg/L和30.8173mg/L。可见,化合物ZJ2211对朱砂叶螨的若螨、成螨具有良好的毒杀效果。尚需开展多点的田间试验,以明确其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3种铜制剂对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合适的铜制剂用以防治辣椒青枯病,考察了86%波尔多液干悬浮剂、37.5%氢氧化铜悬浮剂和33.5%喹啉铜悬浮剂对辣椒青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6%波尔多液干悬浮剂的防效最为显著。2次药后7 d,86%波尔多液干悬浮剂1 000 mg/L对辣椒青枯病的防效为56.7%,37.5%氢氧化铜悬浮剂1 000 mg/L的防效为51.3%,33.5%喹啉铜悬浮剂1 000 mg/L的防效为2.4%。  相似文献   

16.
印楝素对甜菜夜蛾室内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研究了0.3%印楝素乳油对甜菜夜蛾的作用方式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甜菜夜蛾的作用方式有多种,包括拒食、胃毒、触杀、内吸以及抑制生长发育作用,其中以拒食作用最为显著。胃毒和触杀试验表明,24 h 后死亡率普遍较低,浓度稀释成750倍时胃毒效果为26.7%,触杀效果为6.7%。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杀虫效果越来越佳,96h 后的胃毒效果达96.7%,72h后的触杀效果达93.3%。拒食作用是在48 h 后表现明显,其机理主要是影响试虫的正常蜕皮,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拒食作用也增强。因此,0.3%印楝素乳油在用药后96h评价其药效最佳,是一种很值得开发利用的新一代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农药水悬浮剂的性质、发展与制备方法。采用优化组合法对几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它们的复配体系进行筛选,对250 g/L莠去津·40g/L甲基磺草酮水悬浮剂的配方进行研究,确定了农药水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分散剂选用摩尔比为9:1的SD-815与NP-10复配表面活性剂,总添加量为3%。抗沉降剂选用黄原胶与硅酸镁铝,添加量分别为0.5%与0.25%。防冻剂选用乙二醇,添加量为4%。试验结果标明:热贮14 d后,该产品在在标准硬水和3倍硬水中悬浮率均大于90%,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