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4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谦  祁虹  王燕  冯国艺  林永增  梁青龙  雷晓鹏  王树林 《农药》2020,59(3):223-225,230
[目的]为明确植物源杀虫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对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鱼藤酮、除虫菊素等5种常用植物源杀虫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药后1 d,1.5%除虫菊素水乳剂和0.5%藜芦碱可溶液剂表现最好,防效分别达78.10%和71.09%,速效性较强;药后3 d,各药剂处理对苗蚜表现出最佳防治效果,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1.5%除虫菊素水乳剂、7.5%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剂、0.5%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但0.3%印楝素乳油防效显著低于其他4种药剂处理;药后7 d,各药剂处理对苗蚜防效略有下降,但仍对苗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除0.3%印楝素乳油外,其他4种药剂防效均高于60.00%;药后14 d,0.3%印楝素乳油防效较之前升高,其他各药剂处理防效下降,0.5%藜芦碱可溶液剂和0.5%苦参碱水剂防效分别保持在50.45%和44.24%。药后14 d,施药区与对照区的捕食性瓢虫种群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化学杀虫剂处理。[结论]印楝素对苗蚜防效较低,除虫菊素、藜芦碱、鱼藤酮、苦参碱等4种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控制了棉蚜种群数量,同时对天敌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苗期棉蚜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2.
振动磨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振动磨矿40多年来在理论与试验研究方面的发展及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古老变粒岩地区 ,岩体风化剧烈、风化深度大且各处风化深度差异极大 ,地表多呈散砂粒状 ,该文对其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遇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初步掌握了古老变粒岩区岩体风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单测线法估算随机节理迹长的数值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有时只能采用单测线法来估算随机节理的真实迹长,即随机节理迹长取样偏差的纠正。为了更准确地估算随机节理的真实迹长,建议首先采用随机节理优势组数的概率统计划分方法,将测线法获得的随机节理进行优势组数划分;获取每一条随机节理的观测迹长和每一组节理的平均观测迹长;应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求得每一组节理迹长的概率分布密度特征函数;最后,采用半迹长估算法来实现各组随机节理的迹长取样偏差,获得了较符合实际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 ,对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部分条文进行探讨 ,提出与之不同的观点 ,并给出解决办法 ,供广大电气设计工作者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6.
楔块式单向离合器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及工程机械中,其装配质量直接影响使用性能。从楔块式单向离合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清洁度及主要零部件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确认影响整体装配质量的原因,并针对工艺和关键工序提出具体措施,进而达到提高楔块式单向离合器装配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商业锌粉为原料,采用超声化学法制备ZnO纳米颗粒薄膜,主要步骤为:滚压振动研磨锌粉;超声分散制备ZnO分散液;分别以聚乙烯醇、硅溶胶为成膜助剂和粘结剂,制备纳米ZnO薄膜。对比研究了60°C和90°C下所得纳米ZnO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得氧化锌为六角纤锌矿结构,无杂质存在。60°C干燥所得ZnO薄膜表面较90°C干燥所得薄膜更为细致、均匀。60°C和90°C干燥所得薄膜的导通电压分别为1.2 V和4.0 V。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ZnO纳米颗粒膜修饰的F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ZnO纳米棒阵列。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nO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相单晶结构,沿c轴择优取向生长,平均直径约为40nm,长度约为900nm;ZnO纳米棒阵列生长致密,取向性较一致。以曙红Y敏化的ZnO纳米棒阵列膜为光阳极制作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在光照强度为100mW/cm2下,其开路电压为0.418V,短路电流为0.889mA/cm2,总的光电转换效率为0.133%。  相似文献   
9.
水解锌制备Zn/ZnO纳米结构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滚压振动磨在干法室温条件下将金属锌制备成尺度约为3~5nm的锌量子点,并使产物与水蒸气在250℃进行化学反应,得到纳米氧化锌或纳米氧化锌与锌的混合物。分别利用能量发射谱仪(EDS)、透射电镜(TEM)对样品成分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50℃反应温度下得到的产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其特征是棒状和片状结构共存,而且纳米棒具有显著的沿[011 1]晶向生长的趋势。室温下光致发光(PL)谱显示,在360nm和388nm处有双紫外发射峰,属于激子态发光,双紫外发射峰可能与掺杂能级有关;同时,在496nm处有蓝光发射峰,在515nm处有绿光发射峰,这两种发射属于表面缺陷态发光。对各种发光峰的发光机制进行了讨论。UV-Vis吸收光谱表明,产物在紫外区有很强的紫外吸收,吸收峰出现了蓝移现象,验证了Zn纳米量子点的掺杂形成掺杂能级,也与测得的可见光发射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干法室温常压状态下利用辊压振动磨制备了尺度在30~80纳米的铝纳米颗粒,并根据位错理论和点阵几何学,计算分析了铝颗粒在研磨过程中的尺度-结构演变规律,从能量的角度研究了铝颗粒在微尺度下的质能转换规律。研究表明,铝的晶体结构对于机械力的响应具有方向选择性。在研磨的初始阶段,材料的变形以应变为主,铝的晶粒细化与应变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