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海洋刺参多糖(SJAMP)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周期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不用SJAMP)及1.6、3.26、.4 g/L不同剂量SJAMP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SJAMP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抑制蛋白Mdm2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SJAMP对HeLa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1.6、3.2和6.4 g/L SJAMP组均能抑制PCNA和Mdm2的表达(F=209.02~951.11,q=18.97~74.55,P〈0.05),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关系。经SJAMP处理的HeLa细胞发生G1期阻滞,对照组及1.6、3.2、6.4 g/L SJAMP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25%、4.32%、11.36%和30.04%,差异有显著性(F=26.95~259.21,q=3.34~36.36,P〈0.05)。结论 SJAMP对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SJAMP降低PCNA和Mdm2蛋白的异常表达,使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从而起到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肌醇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探讨肌醇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肌醇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发生率。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肌醇剂量的增加,肌醇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高(F=682.048,q=8.293~44.146,P<0.05);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肌醇干预组对PCNA的表达有显著抑制的作用(F=149.973,q=4.450~20.826,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肌醇剂量的增加,HT-29细胞停留在G0/G1期比例增加,S期、G2/M期的比例减少(F=31.109~59.178,q=2.660~12.783,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肌醇干预组HT-29细胞凋亡率均有明显升高(F=1 214.826,q=16.587~56.885,P<0.05),并且随着肌醇剂量的增大,各肌醇干预组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结论 肌醇通过阻滞HT-29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沉  金岩  宋扬 《齐鲁医学杂志》2013,(4):283-285,288
目的观察刺参酸性黏多糖(SJAMP)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情况,探讨SJAMP对HepG2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膜电位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用不同浓度的SJAMP(0.25、1.00、4.00mg/L)对其进行干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Fura-2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钙离子浓度改变。在相同条件下干预人正常肝细胞(张氏细胞)以观察其对正常细胞的影响。结果随着SJAMP剂量的增加,HepG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线粒体膜电位均降低,各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83.36、264.24,q=3.26~35.67,P<0.05);而张氏细胞各干预组钙离子浓度及线粒体膜电位(除0.25mg/L SJAMP作用组线粒体膜电位高于其他组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JAMP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线粒体通透性的改变,启动细胞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肌醇六磷酸(IP6)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IP6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IP6对HepG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表达的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IP6作用后的HepG2细胞凋亡率升高且与药物剂量呈依赖关系(F=342.15,q=2.98~28.53,P<0.05);与0 mmol/L IP6组相比,1.0、2.0、3.0 mmol/L IP6组均有效抑制Bcl-2的表达(F=110.21,q=5.88~16.92,P<0.05),上调Bax的表达(F=26.00,q=2.97~8.19,P<0.05)。结论 IP6可能通过调控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而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庞玉艳  冯震博  李佳  危丹明 《广西医学》2012,34(6):667-669,688
目的通过上调人肝癌HepG2细胞株中miRNA-101表达,探讨miRNA-101抑制靶基因EZH2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miRNA-101模拟体并转染至HepG2肝癌细胞株中,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ZH2 mRNA表达。结果 miRNA-101模拟体转染组HepG2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miRNA-101模拟体组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为(74.71±4.6)%,S期细胞减少,为(14.57±1.1)%(P均<0.05);miRNA-101模拟体组EZH2 mRNA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表达下降(P<0.05)。结论上调miRNA-101可抑制EZH2基因表达,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具有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107对HepG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对CDK6蛋白表达的调控。方法将50 nmol/L的miR-107 mimics 或阴性对照序列由 Lipofectamine 2000转染入人肝癌细胞株 HepG2中;qRT-PCR 法检测转染后HepG2细胞内miR-107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后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DK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转染后24 h,miR-107 mimics转染组细胞内miR-107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iR-107 mimics转染组HepG2细胞增殖受抑制( P<0.05),处于G0/G1期的细胞增多( P <0.05), CDK6蛋白表达下调( P <0.05)。结论 miR-107能够抑制 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HepG2细胞G0/G1期阻滞,这可能与其抑制 CDK6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靶向survivin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和氟尿嘧啶(5-FU)联用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5-FU处理组、siRNA转染组及5-FU+siRNA转染组。转染采用脂质体法。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HepG2细胞survivin mRNA转录水平;MTT法分别检测靶向survivin的siRNA和5-FU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iRNA转染组、5-FU+siRNA转染组survivin 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5-FU处理组明显下降(F=326.78,q=5.78~7.12,P<0.05)。5-FU+siRNA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1.58%±1.35%,与其他各组相比明显增高(F=1 293.24,q=15.31~82.26,P<0.01)。5-FU+siRNA转染组与其他各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F=13 568.68,q=110.47~327.16,P<0.01)。结论将靶向survivin的siRNA和5-FU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并协同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共同发挥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飞蓟宾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孟军  左国庆  何松 《重庆医学》2005,34(3):369-371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Silibinin,Slybin)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水飞蓟宾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Ki-67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水飞蓟宾可明显抑制HepG2的增殖,经水飞蓟宾作用后PCNA及Ki-67的表达显著减弱(P<0.01);水飞蓟宾可使实验组细胞阻滞于G2/M期,并产生明显凋亡(P<0.05);光镜发现细胞体积缩小,变圆,胞浆浓缩,核固缩深染,电镜可见凋亡及凋亡小体.结论水飞蓟宾可通过下调HepG2中PCNA及Ki-67蛋白的表达,改变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来发挥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9.
ERK/AP-1途径在蛋白酶激活受体2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蛋白酶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激动剂SLIGKV-NH_2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免疫荧光及逆转录(RT)-PCR法检测HepG2细胞PAR-2蛋白及mRNA的表达;用SLIGKV-NH_2、胰蛋白酶、反PAR-2激动肽VKGILS-NH_2及PD98059干预细胞生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情况;噻唑蓝(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RT-PCR法检测PAR-2、c-fos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c-fos和PCNA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肝癌HepG2细胞存在PAR-2蛋白和mRNA的表达.50μmol/LSLIGKV-NH_2、25 nmol/L胰蛋白酶处理细胞后,PAR-2 mRNA表达量(PAR-2/β-肌动蛋白)分别为0.70±0.04,0.99±0.05,高于对照组(0.35±0.05,F=135.534,P<0.01).胰蛋白酶、SLIGKV-NH_2组G_0/G_1期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6.11±0.85)%、(57.85±0.46)%比(79.12±0.67)%,均P<0.01],S期、G_2/M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PI)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胰蛋白酶、SLIGKV-NH_2可以诱导肝癌HepG2细胞增殖(F=319.287,P<0.01),上调c-fos、PCN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1),且这些作用可被ERK激活性蛋白激酶(MEK)抑制剂PD98059抑制(均P<0.01);反PAR-2激动肽VKGILS-NH_2对HepG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肝癌HepG2细胞表达PAR-2.胰蛋白酶、SLIGKV-NH_2可以通过激活PAR-2诱导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且该过程部分由ERK/AP-1信号通路所介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因子TNF-α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1,25(OH)2D3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1,25(OH)2D3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经1,25(OH)2D3处理72 h后细胞周期出现向G0/G1期移行的动力学改变(F=9.81,P<0.05)。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5)。结论 1,25(OH)2D3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且与其抑制TNF-α的表达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茶多酚(TP)、紫杉醇(Paclitaxel)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Eca-109细胞,分为TP组、Paclitaxel组、两药联合组,分别加入100μL含不同浓度TP(125、250、500、1 000mg/L)、Paclitaxel(0.2、1.0、5.0、25.0mg/L)及TP+Paclitaxe(500mg/L TP+1mg/L Paclitaxel)的培养液,并设立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置于培养箱中避光培养12、24、48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调节基因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TP组、Paclitaxe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有显著性(F=134.46~423.75,P<0.05)。两药联合组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TP组、Paclitaxel组(q=8.63~26.96,P<0.05)。TP组、Paclitaxel组及两药联合组诱导24h的Eca-109细胞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F=54.52,q=5.39~17.53,P<0.05);与TP组、Paclitaxel组比较,两药联合组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率增高(F=446.82,q=16.27、31.64,P<0.05)。培养12h后,两药联合组Eca-109细胞Caspase-3mRNA表达较TP组、Pa-clitaxel组分别增高17.22%、11.63%(F=108.33,q=30.37、20.52,P<0.05)。结论 TP、Paclitaxel能抑制Eca-109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的比例增高;两药联合其作用更明显,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mRNA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ZD6474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乙肝相关肝癌细胞株HepG2.2.15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WST方法检测ZD6474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ZD6474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ZD6474可以显著抑制HepG2和HepG2.2.15细胞增殖,6.4 μmol/L的ZD6474可以抑制(46.86±10.32)%的HepG2和(41.24±7.35)%的HepG2.2.15细胞增殖,其抑制增殖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P<0.05).ZD6474诱导细胞产生G0/G1期阻滞,6μmol/L的ZD6474可诱导71.90%的HepG2和69.90%的HepG2.2.15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ZD6474可以抑制HepG2和HepG2.2.15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低剂量顺铂节律化疗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剂量顺铂节律化疗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低剂量顺铂节律化疗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观察其对HUVECs、HepG2生长的影响;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其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结果 低剂量顺铂(7.5~750.0 μg/L)持续作用24、48、72 h,对HUVECs具有抑制增殖作用,且在7.5 ~750.0 μg/L 范围内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低剂量顺铂组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F=14.57~285.44,q=3.50~7.63,P<0.05),且当顺铂浓度达到750.0 μg/L时对内皮细胞HUVECs增殖抑制作用达到饱和.相同条件下,低剂量顺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则未显示出抑制作用,实验组的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F=0.71~1.18,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低剂量顺铂组处理HUVECs 细胞48 h 后与对照组比较,随顺铂浓度增大,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其差异有显著性(F=6.44~12.30,q=3.26~8.47,P<0.05);低剂量顺铂组处理HepG2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各期细胞比例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意义(F=0.03~0.10,P>0.05).低剂量顺铂持续作用对鸡胚尿囊膜的血管发生具有显著影响,低剂量顺铂组抑制百分率为(30.0±5.0)%~(50.0±5.0)%,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59.04,q=7.76~38.80,P<0.05).结论 低剂量顺铂节律化疗体外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体内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山奈酚对鼻咽癌CNE-2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周期素B1(CyclinB1)、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1(Cdk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20、40、60、80和100μmol/L的山奈酚处理CNE-2细胞。处理24、48和72h后,应用MTT法测定CNE-2细胞活力;处理24和48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处理24h后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CyclinB1及Cdk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随山奈酚作用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CNE-2细胞活力逐渐降低(F浓度=385.194,F时间=237.324,F浓度×时间=13.757,P<0.001),细胞被阻滞于G2/M期(P<0.05);CNE-2细胞中CyclinB1和Cdk1mRNA的表达量随山奈酚作用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F=95.682、154.871,P<0.001)。结论:山奈酚可能通过下调CNE-2细胞CyclinB1和Cdk1mRNA的表达水平,诱导G2/M期阻滞,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作用于EC9706细胞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sPLA2-Ⅱa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15μmol/L的粉防己碱作用于EC9706细胞1、3和5d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sPLA2-Ⅱ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未经粉防己碱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粉防己碱作用1、3和5d后,EC970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逐渐增高(F=48.740,P<0.001),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高(F=21.140,P<0.001),而S、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减低(F=13.740,9.370,P<0.05),但sPLA2-Ⅱa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F=1.416,P=0.265)。结论:粉防己碱能够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但对sPLA2-Ⅱa蛋白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恩度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PC-3细胞随机分为恩度组、多西他赛组、恩度与多西他赛联合组、无药物干预对照组,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及MMP-9、MRP、Bcl-2、Bax mRNA和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多西他赛与恩度对PC-3细胞增殖有呈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两药联合的抑制率高于单独用药(F=8.38~16.39,P<0.05),G2/M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增加(F=210.60,q=4.08,P<0.05)。与恩度组、多西他赛组比较,恩度与多西他赛联合组的MMP-9、MRP、Bcl-2mRNA表达明显降低(F=48.32~201.27,q=8.47~16.87,P<0.05),Bax mRNA表达明显升高(F=101.60,q=4.46~11.29,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F=121.80,q=2.95~26.92,P<0.05),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F=342.80,q=3.23~5.26,P<0.05)。结论多西他赛与恩度对PC-3细胞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其机制与降低MMP-9、MRP、Bcl-2表达、增高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胃癌SGC-7901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因子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1,25(OH)2D3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
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1,25(OH)2D3对胃癌
SGC-790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经1,25(OH)2D3处理72 h后细胞周期出现向G0/G1期移行的动
力学改变(F=9.81,P<0.05)。TNF-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5)。结论1,25(OH)2D3可抑制胃癌
细胞增殖,且与其抑制TNF-α的表达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NA干扰survivin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人肝癌HepG2细胞survivin基因靶序列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pshRNA-survivin-387。设置空白对照组(不加载体)、阴性对照组(加入pshRNA-survivin-NC)及siRNA转染组(加入pshRNA-survivin-387),用脂质体2000转染HepG2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survivin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RNA转染组、X线照射组、siRNA转染+X线照射组,收集各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分数。结果 siRNA转染组survivin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218.93,q=17.73、18.66,P<0.05)。siRNA转染+X线照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F=1 421.83,q=13.81~57.48,P<0.05);siRNA转染组及X线照射组与空白组、阴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也明显提高(q=17.55~39.10,P<0.05)。siRNA转染+X线照射组细胞存活分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F=2870.58,q=15.32~72.51,P<0.05);siRNA转染组及单纯X线照射组细胞存活分数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也明显降低(q=11.14~73.90,P<0.05)。结论 pshRNA-survivin-387转染能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增强肝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塞来昔布与吉西他滨合用对胰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Xu G  Wu K  Wang XP  Zhao 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4):986-991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和吉西他滨抑制胰腺癌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观察塞来昔布与吉西他滨联合作用对裸鼠SW1990胰腺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与两者单独应用作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变化;四唑蓝法、克隆形成试验观察塞来昔布和吉西他滨体外对SW199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A和B1表达的变化。结果药物作用于裸鼠移植瘤32d后,对照组、吉西他滨组、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肿瘤体积分别为(2.31±0.41)cm3、(0.41±0.12)cm3、(1.56±0.17)cm3、(0.05±0.04)cm3,塞来昔布和吉西他滨联合可明显抑制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对照组PCNA、细胞周期蛋白D1呈强阳性表达,吉西他滨组PCNA、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塞来昔布组PCNA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略有减少,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细胞数则无明显减少,而联合组中PCNA、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细胞数较前3组明显减少。塞来昔布和吉西他滨剂量依赖性抑制SW1990细胞增殖,两药联合应用,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有增强作用。药物作用24h或72h后,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及吉西他滨组明显增加(P<0.05)。药物作用24h后,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G2/M期细胞明显减少,吉西他滨组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而S期和G2/M期细胞明显增加,药物作用72h后,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G0/G1期细胞进一步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G2/M期细胞进一步减少,而联合组在作用24h和72h,G2/M期细胞比例均为0。细胞周期素的表达与细胞周期的分布相一致。结论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可增强吉西他滨对胰腺癌增殖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素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胰腺癌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IP_6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其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肌醇六磷酸(IP6)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IP6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IP6对HepG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表达的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IP6作用后的HepG2细胞凋亡率升高且与药物剂量呈依赖关系(F=342.15,q=2.98~28.53,P〈0.05);与0 mmol/L IP6组相比,1.0、2.0、3.0 mmol/L IP6组均有效抑制Bcl-2的表达(F=110.21,q=5.88~16.92,P〈0.05),上调Bax的表达(F=26.00,q=2.97~8.19,P〈0.05)。结论 IP6可能通过调控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而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