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结合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在高原性心脑损伤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军事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班,40人)和试验组(B班,40人),A班(5组,8人/组)接受传统方式的授课,B班(5组,8人/组)接受翻转课堂结合CBL联合模式的授课。课程结束后,以试卷考试,统计分析考试分数,同时用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评价以百分比来表示。结果试验组的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翻转课堂结合CBL联合模式教学法的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传统的授课方式,翻转课堂结合CBL联合模式教学法在高原性心脑损伤教学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结论翻转课堂结合CBL联合模式教学法在高原性心脑损伤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各种技能,而且可推广应用到其他军事卫生课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课程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在低温影响心肺功能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60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班(5组,6人/组)为传统教学班,试验班(5组,6人/组)为微课结合CBL联合教学模式班。课程结束后,通过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百分比表示。 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0.01)。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微课结合CBL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传统的授课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结论 微课结合CBL模式教学法在低温影响心肺功能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 CBL)结合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在军事劳动卫生学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24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12)和试验组(n=112)。在军事体力劳动影响心血管功能相关内容授课时,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LBL模式,试验组采用CBL结合LBL教学模式。课堂授课结束后,采用随堂测试成绩对比分析和学生问卷调查形式评价授课效果。 结果 CBL结合LBL组的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对CBL模式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高于传统的LBL模式,对“提高学习兴趣”等10项授课效果指标表现出更高的认可率(9项 P<0.01,1项P<0.05)。 结论 在军事体力劳动影响心血管功能相关内容教学中采用CBL结合LBL模式,可以提高授课效果和学生考试成绩,是军事劳动卫生学教学模式研究中值得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袁铭  吴宾 《心脏杂志》2021,33(5):563-566
目的 评价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血压病CBL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186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94人)和对照组(92人),试验组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课堂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 结果 试验组的测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课堂满意度较高。 结论 在高血压病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CBL教学模式可显著改善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PBL、CBL教学法联合模拟训练平台的教学模式在航空航天心血管生理相关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22年航空航天医学课程授课对象(八年制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学员5人和航空军医任职培训学员64人,共69人)为研究对象,其中航空军医任职培训学员随机分为2组,32人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为对照组,八年制学员5人及航空军医任职培训学员32人采用PBL、CBL联合模拟训练平台教学法为试验组。在教学结束后结合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和部队调研结果,比较不同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采用PBL、CBL教学法联合模拟训练平台的教学模式组的学员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及学员满意度明显高于采用PBL+CBL教学法组(P<0.05),同时部队调研结果显示,采用PBL、CBL教学法联合模拟训练平台的教学模式教学后,相比于对照组学员,试验组学员掌握抗荷动作的效果及指导飞行员进行加速度训练的比例大幅提升。结论 将PBL、CBL联合模拟训练平台教学法应用于航空航天心血管生理相关教学中,可以有效帮助学员掌握复杂性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并积极应用于工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基于案例学习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多学科联合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教学法在老年心血管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见习本科生42人,并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法组(21人)和CBL联合MDT教学法组(21人)。在教学结束时,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分数,并以问卷调查形式评估两组学生对其所接受的教学法的满意度。结果 较传统教学法组,CBL联合MDT教学法组理论考试分数显著提高(P<0.05)。接受CBL联合MDT教学法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传统教学法组也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CBL联合MDT教学法能显著提高老年心血管病学的临床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杨勇俊  吴宾  王磊  张亮  王欢  袁铭 《心脏杂志》2023,35(2):240-244
目的 评价“大数据平台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8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实验组进行“大数据平台结合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在课程结束后,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学习投入时间及理论知识考核等方法对比评价“大数据平台结合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为(88±4)分,对照组为(80±2)分,实验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与自主学习投入时间为(71±15)min、(74±17)min与(89±9)min,显著高于对照组(33±9)min、(62±18)min与(35±11)min(均P<0.05),实验组学习投入时间长于对照组,并且学习意愿更强。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提升理论知识掌握、培养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对教学模式的认可5个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教学中采用“大数据平台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显著提升本科生对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8.
袁铭  吴宾  邓龙祥  张亮 《心脏杂志》2019,30(1):115-117
目的 评价微课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心力衰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70名随机分为两个班(每班35人):传统教学班和试验教学班。其中传统教学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试验教学班采用微课结合PBL教学法进行授课。采用随堂测试和调查问卷的方法评价微课结合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结果 与传统教学班相比,试验教学班考试成绩有显著提高(P<0.05);试验教学班绝大多数同学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表示认可。 结论 在心力衰竭教学中采用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可显著改善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富洋  陈希瑶 《心脏杂志》2020,32(5):560-563
目的 分析微信平台结合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在老年心血管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见习的医学本科生32人,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法组(16人)和微信平台结合CBL教学法组(16人)。在教学结束时,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分数和临床实践能力考试分数,并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学生对所接受教学法的满意度。 结果 较传统教学法组,微信平台联合CBL教学法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分数和临床实践能力考试分数均显著提高(均P<0.05)。与传统教学法组相比,微信平台联合CBL教学法组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均P<0.05)。 结论 微信平台联合C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老年心血管病学的临床教学效果并增加学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联合以临床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BL)在心血管影像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校12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开展心血管影像诊断的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联合CBL的模式。教学结束时,以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3% 的学生认为在心血管系统的影像学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联合CBL的模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加快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临床思维,并希望以后继续开展这种模式的课程。 结论 采用“思维导图”联合CBL的模式可显著提高心血管影像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式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6级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学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不同的教学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和试验组(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模式),利用考核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翻转课堂结合案例式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在实验操作时间和成功率方面试验组学生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在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习记忆效果、临床和科研思维能力、团队协同合作能力、教学模式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学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或P<0.01)。实验相关知识考核显示,试验组学生的实验知识考核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1)。 结论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模式更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临床和科研思维,值得在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联合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FC)教学方法在心血管疾病个体化用药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将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PBL + FC教学法)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方式评价两种教学方法联合在心血管疾病个体化用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试验组的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P < 0.05)。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 + FC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结论 PBL + FC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3.
马恒  余璐  裴建明  殷玥  邵琳  冯娜 《心脏杂志》2016,28(4):496-500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72名临床医学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人)利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在开课前以在线形式明确实验原理,整体技术路线并形成问题。对照组(36人)采用课题讲授和演示教学。通过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百分比表示,定量数据行t检验。结果 实验组综合测评平均成绩为(83.2±10.1)分;对照组综合测评平均成绩为(72.0±15.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显示,实验组85%以上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结合T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及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结论 翻转课堂与TBL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虚拟实验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6级60名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随机分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和联合教学模式组。联合教学模式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虚拟实验教学模式,每组30人(n=30)。通过实验标本制备时间、实验成功率、测试成绩以及调查问卷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的标本制备时间〔(15±4)min〕和实验成功率(80%)相比较,联合教学模式组实验标本制备时间〔(12±5)min〕、实验成功率(97%)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综合测试成绩〔(81±10)分〕相比较,联合教学模式组的综合测试成绩〔(89±10)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3%联合教学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实验学习积极性、实验原理的掌握和实验操作整体把控能力等方面有帮助。 结论 联合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生理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进  张惟元  张卫东 《心脏杂志》2021,33(2):227-231
目的 探讨T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8级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96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采用T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2组学生前期所学课程相同,入学时间、入学成绩、年龄、性别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先天性心脏病影像诊断教学结束之后,比较2组先心病影像诊断章节的理论测试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课程兴趣度、满意度以及自我评价。 结果 试验组的先心病理论测验成绩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案例分析题型的差异更显著(P<0.01)。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试验组对课堂的兴趣度和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或P<0.01)。此外,在主动学习能力、团体合作能力、表达总结能力、知识理解能力等方面,试验组学生获得提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 T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病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翻转课堂在航空航天心血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方法 以“失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章节为例,选取2018级航空航天专业学员49名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照组),选取2019级航空航天医学专业44名学员,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实验组)。通过考试成绩、调查问卷结果对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评估与分析。 结果 实验组学员失重相关章节试题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结论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航空航天心血管医学课程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提高相关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团队导向式教学(TBL)联合翻转课堂在心跳起源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第四军医大学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学员共60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传统讲授教学法(LBL)及TBL、翻转课堂联合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理论及实践能力考核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的LBL相比,TBL、翻转课堂联合教学组学员的综合个人成绩为[(84.3±10.4)分vs.(73.2±1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TBL、翻转课堂联合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员的综合学习能力,总体满意度达93.3%。结论 TBL、翻转课堂联合教学模式可以提高生理学心跳起源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The popularity of flipped classroom (FC) is growing in medical education.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FC in pathology teaching has not been well explored.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fficacy of FC combined with case-based learning (CBL) in undergraduate pathology education via comparison with a traditional lecture-based classroom (LBC).A total of 117 third-year students were enrolled and assigned to the FC group (n = 59) or LBC group (n = 58) with demographic matches. Two sections in the pathology textbook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were chosen for the teaching content. Students in the FC group were required to study the preprovided course materials pre-class, followed by clinical case-based interactive group discussion in-class. Students in the LBC group were encouraged to preview and attended a didactic lecture in class. Post-class quizzes and Likert questionnaire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possible advantages of CBL-based FC over LBC.The scores of the 2 groups in the mid-term examination of pathology before interventions were comparable. However, students in the FC group gain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in the post-quizzes than those in the LBC group, especially the scores regarding the questions of clinical case analysis. In the questionnaires, more students considered CBL-based FC to be beneficial to learning motivation, knowledge comprehension, critical thinking, patient management and teamwork than LBC. In addition, more students agreed that the FC model increased pre-class burden than LBC, rather than in-class pressure.CBL-based FC modality has promising effects on undergraduate pathology education and may be a better choice than traditional LBC. Further optimizations are needed to implement this novel approach in pathology and other medicine curricu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