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洋水  陈冬裕 《海峡药学》2008,20(3):170-171
根据《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临床指导原则》、《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麻醉、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各环节进行规范管理,使医院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临床使用更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事》2004,18(10):629-629
为严格管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确保其在医疗中的安全使用 ,根据《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的规定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卫生部共同制定的《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 (暂行 )(以下简称《规定》)于 8月 2 3日出台。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安全监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规定》是对医疗机构麻醉、精神药品使用全过程的管理要求 ,蝇规范医疗机构麻醉、精神药品使用管理 ,保证临床合理要求 ,严防流入非法渠道的重要保证。《规定》中明确 ,医疗机构应建立并严格执行麻醉、精神药品的采购、运…  相似文献   

3.
<正>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属于国家严格监管的特殊药品,根据《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对于麻醉、精神药品的处方书写和临床应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一方面要满足临床,要用得上;另一方面要杜绝滥用,要管得住。其规范化书写和  相似文献   

4.
医疗机构麻醉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管理规定(暂行)>(以下简称规定),为了深入贯彻执行规定的有关内容,我市药品监督管理和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所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单位开展了联合专项监督检查,通过检查.从监督管理的角度看,进一步了解基层使用单位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状况,为今后规范化管理奠定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一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但这两类药物都会产生依赖性,为了维护人民健康,需对这两类药物采取特殊管理的政策。政策的实质是既要保证医疗使用的要求,又要防止非法滥用。1保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合法需求1.1麻醉...  相似文献   

6.
医院麻醉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翁爱彬  王宇军 《海峡药学》2008,20(7):160-161
探讨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法规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为麻醉精神药品的使用和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保证麻醉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寻找与基层医院条件相适应的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方式。方法采用调查某医院麻醉精神药品走向、查阅病历的形式,对某二级甲等医院麻醉、精神药品的购入和使用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结果医院对麻醉精神药品的使用依法进行流程化管理。结论依法采用流程化方法管理麻醉、精神药品具有可操作性,使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条理清晰。  相似文献   

8.
杨舜娟 《北方药学》2011,8(3):78-79
目的:了解我院病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组织人员对于各病区麻醉、精神药品管理进行全面检查。结果:病区护士缺乏药学知识,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够,造成麻醉、精神药品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结论:病区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至关重要,规范化的管理才能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医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既具有强效镇痛作用,被临床上广泛用于缓解剧烈疼痛,又具有药物依赖性潜力,若使用或管理不当易造成滥用。因此,对其管理历来是被列入医院药品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保证医疗需要的同时对其严格管理,防止流人非法渠道产生流弊。自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等法规实施以来,我院自上至下高度重视,加大了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确保临床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自《条例》施行之日,《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条例》将原属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使用环节的审批、监管职能调整到卫生行政部门。为配合《条例》的实施,卫生部相继发布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等配套法规,发布了新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以及对医务人员使用该类药品的培训和考核要求。这些法规对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采购供应、处方使用、药品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评价放心药房建设专项检查对住院药房麻醉精神药品管理的改进作用。方法:对照《麻醉精神药标准操作规程》文件要求,检查本部门执行情况,并根据《天津市医疗机构放心药房-麻醉精神药品专项检查标准》(下文简称《专项检查标准》),查找不足并及时整改。结果:按照《专项检查标准》整改后,达标率由58.33%提高到9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放心药房建设专项检查是加强医院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提高药事管理质量和服务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规范临床科室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效果,促进临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合理管理。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未实施药学干预的临床科室麻醉精神药品管理为对照组;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实施药学干预后临床科室麻醉精神药品管理为干预组,比较分析临床科室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空安瓿的回收合格率及麻醉精神药品登记手册完整性。结果:在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空安瓿回收合格率、登记手册完整性等方面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药学干预有效提高了临床科室麻醉精神类药品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PDCA循环在病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对病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PDCA循环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应用效果.结果:存放设施合格率由管理前的14.8%上升至100%;废弃量登记由0%上升到100%;麻醉处方的不合格率由15.7%下降到7.6%;芬太尼透皮贴的回收率由0%上升到76%;基数合理率由88.9%上升到100%;管理后的工作质量较管理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各科室满意度较管理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发现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管理,加强管理的规范性,提升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归属于处方药管理,但其处方的管理较之其他非特殊管理药品更为严格,精神药品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精神药品等同于麻醉药品管理,其总体品种有52种,而在我国使用有如下6种:丁丙诺非、氯胺酮、马吲哚、可可巴比妥、三唑仑及哌醋甲酯.而第二类精神药品大部分是抗焦虑药,如阿普唑仑、唑吡坦、硝基安定、艾司唑仑等,另外还有治疗多动症的匹莫林和镇痛药异戊巴比妥等;同时管理条例还规定:可在药品经营部门(指已取得特殊管理药品经营资格的经营部门)零售的特殊管理药品有二类精神药品、医用毒性药品2种,其他特殊管理药品均不得零售.  相似文献   

15.
《齐鲁药事》2004,23(2):1-2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规范特殊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第二类精神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的监管,根据《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医院使用麻醉精神药品电子处方的体会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麻醉精神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方法简述麻醉精神药品电子处方软件设计的原则,分析使用麻醉精神药品电子处方的优势、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法。结果麻醉精神药品电子处方开具方便快捷、内容整齐规范、药品领用与管理比原有手写处方模式更加高效和规范等优点。结论麻醉精神药品电子处方的应用让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确保临床合理、安全地使用麻醉精神药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院麻醉和精神药品信息化管理,提升临床科室麻精药品管理水平.方法: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端口,自动获取数据,并生成麻醉和精神药品报表.结果:麻醉和精神药品信息系统实现了麻精药品报表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麻精药品信息系统能提高临床科室麻精药品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医院麻精药品...  相似文献   

18.
谈我院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廖莲仙,张玉,孙祥秀(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药剂科武汉邮编430022)武汉协和医院是一所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医院,拥有床位1320张。门诊量大。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用量相应也大。药剂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指纹认证药品管理机在住院药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指纹认证药品管理机使用前、后各60个工作日内,观察住院药房麻醉精神药品调剂流程的变化,统计和分析药师完成"五专"等工作项目用时、运行成本和效果评价。结果:指纹认证药品管理机应用后,麻醉精神药品的调剂质量提高了6.44%-11.49%,调剂用时比传统模式缩短3.81 min-4.59 min,效率明显提高,但运行成本也有所增加。结论:继续发挥好指纹认证药品管理机的优势,改进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05,16(21):1650-1650
<正>本刊讯 目前,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 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会同公安部、卫生部公布 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国食药监安[2005]481 号),并明确了部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品种管理事宜。 复方樟脑酊、布桂嗪已调入麻醉药品目录管制。有关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