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a-SiN:H的退火行为及其作为栅介质使用时,退火对a-Si:HTFT工作特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实验事实表明,在380℃以下的退火处理使a-SiN:H介电常数的变化呈单调上升趋势,对a-Si:HTFT的工作特性和可靠性有明显的改善,温度进一步升高时,介电常数减小,a-Si:HTFT特性变坏.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自对准结构的a-Si:H TFT的制备工艺,对其中关键的底部曝光和顶胶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对制备工艺和结构参数进行了合理的优化,成功地制备出自对准结构的a-Si:H TFT。对影响自对准结构a-Si:H TFT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有源层结构的a-Si:H TFT,可以有效地改善a-Si:H TFT的开态特性,其通断电流比ION/IOFF〉10^5。  相似文献   

3.
本文发展了一种研究a-Si:H TFT电流-电压特性的新方法。基于局域态电荷密度解析统一模型,提出并深入分析了沟道区有效温度参数的概念,并由此推导出了a-Si:H TFT电流-电压特性的解析表达式。其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该模型可用于a-Si:H TFT静态特性分析及其电路优化。  相似文献   

4.
a—Si:H TFT有源矩阵制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a:Si:H TFT有源矩阵的一些关键制造工艺进行研究。研究了Ta2O5/a-SiNx双绝缘层的制备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有源层结构a-Si:H TFT来降低背光源对器件特性的影响,研制的a-Si:H TFT有源矩阵实现了彩色视频信号的动态显示。  相似文献   

5.
薄有源层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薄a-Si:H有源层结构的a-Si:H TFT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a-Si:H层的厚度小于一个临界值时,a-Si:H厚度的变化对a-Si:H TFT静态特性的影响明显增大,本文中详细分析了有源层背面空间电荷层对a-Si:H TFT特性的影响,从表面有效空间电荷层的概念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有源层厚度与阈值电压的关系,计算的临界有源层厚度为130nm,这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a-Si:H的材料特性出发,采用更为精确的a-Si:H带隙态分布模型计算了a-Si:HCCD的转移特性,得出了a-Si:H材料参数对a-Si:HCCD的动态性影响的数值分析结果,理论结果表明,a-Si:H材料带隙中局域态分布对a-Si:HCCD的转移特性有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在高频下,a-Si:H中的带尾态对a-Si:HCCD转移特性的影响比深局域态要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用自对准工艺制各自对准结构的α-Si:HTFT。从理论上分析了有源层α-Si:H的厚度对α-Si:HTFT特性的影响,据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双有源层结构的α-SiTFT。它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对准α-Si:HTFT的开态I_(ON),其通断电流比I_(ON)/I_(OFF)>10 ̄5。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a-Si:HTFT开关器件的有源层、栅绝缘层、欧接触层以及界面特性的研究工作。研制了a-Si:HTFT单管器件,其开关电流达到6个数量级,为最终研制a-Si:HTFTAMLCD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a—SiFET电流—电压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a-SiFET的电流-电压特性的理论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其不需要引入a-Si隙态密度分布的具体假设假设模型,采用合理的数学方法,推导出a-SiFET电流-电压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对a-SiFET电流-电压特性进行合理的解释。并且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很好符合,为a-SiFET的理论分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对射频溅射法沉积的a-SiC:H膜热退火形成6H-SiC相进行了研究。我们采用红外透射谱、喇曼背散射谱和X光衍射谱来研究退火形成6H-SiC的过程。在较高的射频功率下沉积的a-SiC:H膜经800℃60分钟等时退火后转变为6H-SiC相,该温度低于在低功率下制备的a-SiC:H形成6H-SiC(1000℃)。高功率可导致6H-SiC形成温度的降低与膜中硅及石墨团簇的消失,同时高能量的氩离子轰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用自对准工艺制备自对准结构的αSi:H TFT。从理论上分析了有源层α-Si:H的厚度对α-Si:H TFT特性的影响,据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双有源层结构的α-Si TFT。它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对准αSi:H TFT的开态ION,其通断电流比ION/IOFF>10^5。  相似文献   

12.
在a-Si:H和a-SiCx:H中共注稀土铒和氧。300℃和400℃热退火后,测得了来自发光中心Er3+内层4f电子跃迁的1.54μm光致发光。400℃是较好的退火温度。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发光强度逐渐减弱,这可能是由于碳的引入减弱了间隙氧退火时的迁移能力所致。  相似文献   

13.
用KrF准分子激光、XeCl准分子激光在不同条件下对Ge含量不同的四种a-SiGe:H样品进行退火,只要激光退火能量密度合适,Ge含量不同的a-SiGe:H薄膜都可以被多晶化;随着Ge含量的增加,激光晶化阈值能量密度降低,耐退火民降低;在相同的激光晶化能量密度下,Ge的含量越高的薄膜,激光晶化的效果越好,晶粒尺寸长得越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a-SiFET的电流-电压特性的理论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其不需要引入a-Si隙态密度分布的具体假设模型,采用合理的数学方法,推导出a-SiFET电流-电压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对a-SiFET电流-电压特性进行合理的解释。并且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很好符合,为a-SiFET的理论分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赵颖  熊绍珍 《光电子.激光》1999,10(2):102-106,112
本文报导当在室温下向非晶硅(a-Si)表面溅射钼(Mo)的过程中Mo与非晶硅发生互作用的现象。该互作用要求一定的临界溅射功率与钼层厚度。其作用速率在a-Si界面为反应速率限制,而在与Mo交界面则为扩建速率限制。互作用生成非晶态钼硅Mo:a-Si合金。它可阻止铝(Al)向a-Si中扩散,同时可改善a-Si TFT的接触特性。当用Al/Mo作a-Si薄膜晶体管(a-Si TFT)的源和漏电极时,可提高  相似文献   

16.
Si/Ag/Si和Si/Au/Si薄膜分形晶化的TEM和EDS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能谱(EDS)对a-Si:H/Ag/a-Si:H和a-Si:H/Au/a-Si:H薄膜的分形晶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薄膜的分形晶化强烈依赖于退火条件,分形的形成可用随机逐次触发形核和生长(RSNG)来加以解释。尽管膜内存在明显的互扩散,Si分形区厚度与均匀基体区厚度相近。但在a-Si:H/Ag/a:Si:H膜中存在部分较大的Ag晶粒凸出膜面。  相似文献   

17.
采用PECVD技术在P型硅衬底上制备了a-SiOx:H/a-SiOy:H多层薄膜,利用AES和TEM技术研究了这种薄膜微结构的退火行为,结果表明:a-SiOxL:H/a-SiOy:H多层薄膜经退火处理形成nc-Si/SiO2多层量子点复合膜,膜层具有清晰完整的结构界面,纳米硅嵌埋颗粒呈多晶结构,颗粒大小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小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样品在650℃下退火可形成尺寸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用于测量a-Si:H隙态密度的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法,并报道了采用此方法对PECVD方法制备的a—Si:H材料隙态密度的测量结果。对n+a—Si:H/a—Si1H/n+a—Si:H结构的样品,测量得到费米能级上0.16eV间的欧态密度分布为1015~1018(cm-3eV-1)。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α-Si∶H薄膜的质量和厚度对α-Si∶HTFT关键性指标的影响,深入、详细地讨论了其PECVD淀积工艺,并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淀积工艺参数,从而获得了高性能的75mm372×276像素α-Si∶HTFT有源矩阵  相似文献   

20.
离子注入和退火技术(索尼)野口隆1前言多晶硅TFT已在LCD、LSI存储器两个领域中成为重要的开关元件。对于600℃以上工艺,离子注入和退火技术就成了提高TFT性能的最重要的工艺。氢化非晶硅(a-Si:H)TFT已作为有源矩阵用于大面积显示(L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