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40Cr钢晶粒超细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0Cr钢采用多种循环淬火工艺进行晶粒超细化处理,结果表明,其最佳超细化工艺为840℃×18min+油淬,循环4次,可使晶粒细化至13 ̄14级。  相似文献   

2.
自从 R.A.Grange 提出“快速加热循环淬火法”以来,被公认为是钢晶粒超细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二十多年来、此方法已在轴承生产超塑性研究中得到应用。作者依据其原理试验了一种新的模具强化工艺,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1.模具强化工艺的原理钢的快速加热循环淬火超细化方法是将钢快速加热至临界点 Ac3或 Ac1以上淬火。一般通过3~4次这样的反复循环,便可使钢的奥氏体晶粒细化到13~14级以上。对于过共析工具钢,还可使碳化物得到一定的细化。由于过共析钢中的碳化物是钢中产生裂纹的主要发源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CrWMn钢采用快速加热循环淬火法实现了奥氏体晶粒的超细化。该钢的原始组织经830~840℃加热淬火循环2~3次可使晶粒细化到15级以上。经超细化处理后再进行正常的最终热处理与其直接进行最终热处理相比,抗弯强度显著提高,弯曲挠度与冲击韧性也有所提高,从而证明了,快速加热循环淬火法是该钢强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淬火介质对45钢超细化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分析了洋人介质对45钢超细化处理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5钢在易裂尺寸范围内进行循环淬火时,淬火介质直接影响其热处理质量,当循环淬火次数达3~4次时.如选用肥皂水溶液淬火,45用超细化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T12A钢为对象,对碳素工具钢碳化物超细化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原始组织及最终淬火工艺对碳化物细化效果的影响,给出了该钢的最佳碳化物超细化工艺,即固溶淬火+中温回火→低温、短时、快速加热淬火+低温回火。结果表明,最佳碳化物超细化工艺可使碳化物细化至0.38-0.74μm,且呈细、圆、匀、密分布;原始组织对碳化物细化效果影响不大,但网状碳化物会增加钢的淬火开裂倾向。  相似文献   

6.
此文主要研究了易裂尺寸范围内的45钢工件的超细化热处理,结果表明:45钢工件在易裂尺寸内进行循环淬火时,淬火介质直接影响45工件的超细化热处理质量,易裂尺寸范围内的45钢工件,采用肥皂水在830℃循环淬火四次加680℃反复回事,其超细化热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对40Cr/T10A钢试样及试样待焊表面分别用盐浴加热循环淬火、高频淬火及激光淬火的组织超细化预处理,探讨了钢待焊表面组织对40Cr/T10A异材恒温超塑焊(ISSW)工艺、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待焊表面组织越细,ISSW所需焊接温度向低温区移动、初始应变速率向高应变速率区域移动、ISSW所需时间越短;即使待焊双方一方实施组织超细化,也可实现接头拉伸强度达40Cr母材强度的ISSW,但所需压接时间稍长。ISSW接头中存在着明显的“界面超细晶区”、“过渡区”等组织特征区域。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GCr15钢采用快速加热循环淬火法实现了奥氏体晶粒的超细化。超细化工艺为830℃加热油淬,循环2~3次,晶粒度达15级以上,超细化处理后的力学性能与常规热处理相比,强度提高、冲击韧性和多冲寿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分别利用含Nb钢和Nb-V-Ti钢研究了循环加热-淬火工艺下原始组织分别为温轧铁素体/珠光体、温轧回火马氏体以及常规铁素体/贝氏体的热模拟试样在不同循环次数条件下所获得的超细晶奥氏体晶粒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复合微合金化更有利于该工艺下奥氏体晶粒的超细化,且相比之下以温轧铁素体/珠光体为原始组织更有利于获得超细晶奥氏体,利用这一原始组织在3~4次循环加热-淬火处理后得到奥氏体晶粒尺寸在1~2μm;同样原始组织条件下,单纯添加Nb使得实现最大程度奥氏体晶粒超细化效果所需要的循环加热-淬火次数减少;根据Nb-V-Ti复合微合金钢中析出相粒子的透射及能谱分析发现,V的大量固溶以及Nb的部分溶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微合金元素添加对奥氏体晶粒超细化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在获得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奥氏体晶界侵蚀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电致加热循环淬火方法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进行组织超细化处理,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加热速率、循环次数和保温时间对钢的组织和原奥氏体晶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100℃/s的加热速度加热到910~920℃淬火,循环3次,前两次淬火不保温,最后一次保温30 s,可得到平均晶粒度为3.2μm,超高周疲劳性能优异的超细化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  相似文献   

11.
对30CrMnSi钢进行了淬火+低温回火的超高强度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淬火温度越高,其强度越高;常规淬火温度淬火的韧性不足,亚温淬火的硬度偏低,均不能满足产品使用性能要求,低于常规淬火温度、高于亚温淬火温度的近亚温淬火复合热处理工艺可以使30CrMnSi钢的抗拉强度达到1520 MPa以上,并且具有较好的韧性,能满足产品耐高速冲击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锻造斗齿成品及斗齿用30CrMnSi钢亚温淬火工艺为研究对象,对斗齿成品不同部位的洛氏硬度及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对30CrMnSi钢经不同模拟锻造余热淬火工艺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斗齿成品表面硬度略低于次表层2~3 HRC,齿尖硬度高于齿根硬度5~10 HRC。通过模拟锻造余热分段淬火工艺,30CrMnSi钢在870 ℃水淬时,其冲击韧性最高,为74 J;当淬火温度低于870 ℃时,由于奥氏体化不均匀或较多铁素体的出现会导致冲击韧性降低;当淬火温度高于870 ℃时,由于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粗大,淬火后所得马氏体也粗大,冲击韧性降低。建议生产中采用斗齿齿尖、齿根同时入水的整体淬火工艺,以使斗齿整体获得较高的硬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13.
真空电子束焊接35CrMnSi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35CrMnS i钢电子束焊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束焊接接头成形良好,无焊接缺陷产生.焊缝完全奥氏体化,在随后的快速冷却后形成以板条马氏体为主,并有少量残余奥氏体的组织.热影响区分为过热区、正火区和不完全淬火区,过热区为粗大马氏体组织,正火区为马氏体和贝氏体混合组织,而不完全淬火区为马氏体和铁素体混合组织.接头...  相似文献   

14.
张绪平  任强  蔡钢 《热处理》2011,(5):45-48
研究了第一次890~970℃油淬、第二次810~890℃水淬两次淬火及回火工艺对35CrMnSi钢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淬火工艺可细化钢的组织,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对于尺寸为12 mm×40 mm×200 mm的35CrMnSi钢试样,优化的热处理工艺为930℃×19 min油淬,890℃×20 min水淬,然后170℃回火120 min,抗拉强度达1958 MPa。  相似文献   

15.
利用模具加压通水冷却降低35CrMnSi碟片淬火时产生的翘曲畸变,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和加载压力下的显微组织、畸变量和硬度。结果表明:当淬火温度为850 ℃和910 ℃、加载压力为8 MPa时,叠片的显微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少量针状马氏体,未观察到大块状的未溶铁素体、魏氏组织、网状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为淬火温度890 ℃、加载压力10 MPa,此时碟片的畸变量为11 μm,硬度为55 HRC。由于碟片在模具中冷却时变形量受到了良好的控制,畸变量符合技术要求,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了98%,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18Ni(2450MPa级)马氏体时效钢细化晶粒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1 8Ni( 2 45 0 MPa级 )马氏体时效钢逆转变奥氏体再结晶规律及细化晶粒工艺。将原始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线状马氏体的逆转变奥氏体在一定温度下保温 ,观察其再结晶规律。将原始组织为“线状”马氏体的 1 8Ni马氏体时效钢进行α′ γ循环相变以细化晶粒 ,通过金相观察确定最佳细化晶粒工艺  相似文献   

17.
戚正风  任瑞铭 《金属学报》1987,23(2):158-161
<正> 过热淬火组织以中速加热时,将得到等轴奥氏体晶粒.尽管此时观察到的奥氏体晶粒已经细化,但仍可能出现断口遗传,得到粗晶断口.这种断口遗传的机理到目前为止,还未完全弄清. 引起这种断口遗传的原因之一,是在第一次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型铸锻件粗晶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本质原因。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给出了应对的热处理工艺。分析表明,产生粗晶的实质原因是过热组织。契尔诺夫b点随着加热速率和钢种的变化而变化。消除粗晶有两种方法,一是加热到契尔诺夫b点以上温度,二是通过两次正火或退火产生的内因加工硬化破坏粗晶组织的遗传。为了提高生产率,一般使用加热到契尔诺夫b点以上温度来消除粗晶,而对于锻件或铸件重量很大的工件,一般采用两次正火或退火来消除粗晶。  相似文献   

19.
介绍K418高温合金晶粒细化的方法.对几种形核催化剂的细化效果进行试验,优选出铝酸钴作为细化剂;介绍铝酸钴的制备、面层涂料的配制以及合金的浇注工艺.试验表明:使用铝酸钴细化剂后晶粒度等级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热处理对硬钎焊焊缝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YG8合金与35CrMnSi钢硬钎焊焊缝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的研究,分析了淬火工艺对焊缝剪切强度和抗弯强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温度越高焊缝性能越差,低温回火可使焊缝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