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应用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43例(面肌痉挛21例,三叉神经痛20例,舌咽神经痛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0例三叉神经痛及2例舌咽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21例面肌痉挛患者中19例术后痉挛立即消失,2例术后3 d痉挛消失.未见听力下降、面瘫、眩晕、血肿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24个月,4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MVD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操作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的56例HFS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MRI(3D-TOF)检查,明确神经与血管的关系。所有患者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根据术中所见确定责任血管并减压。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血管压迫面神经,均属于动脉压迫,随访仅1例复发。结论:MVD是目前治疗HFS的首选方法,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和正确辨认责任血管是确保MVD安全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策略。方法 以9例实施MVD手术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血管病变情况;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 术前MRI显示粗大扭曲的椎动脉(VA)偏向患侧,甚至对侧VA也移位至患侧。术中见VA直接同时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3例,小脑前下动脉 (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 (PICA)上抬间接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5例,PICA和小脑上动脉(SCA)分别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1例。术后,8例患者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症状即刻消失,1例术后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1周疼痛缓解。所有患者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粗大移位的VA通常是导致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血管。MVD成功的关键是从后组颅神经开始解剖,逐渐将VA向下移位,而不是简单地在神经和血管间塞入垫片。  相似文献   

4.
赵永  李大志  林琳 《新疆医学》2013,(11):64-67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是多种原因导致面神经异位冲动发放,引起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目前认为引起痉挛的原因大部分为搏动性血管压迫面神经根出脑干区(root exit zone,REZ),造成面神经过度兴奋引起面部抽搐.发作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美观[1].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 ression,MVD)是目前外科治疗面肌痉挛首选的治疗方式,其有效率达到86%~97%[2].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自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行MVD治疗面肌痉挛21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来应用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43例(面肌痉挛21例,三叉神经痛20例,舌咽神经痛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0例三叉神经痛及2例舌咽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21例面肌痉挛患者中19例术后痉挛立即消失,2例术后3d痉挛消失。所有患者未见听力下降、面瘫、眩晕、血肿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24个月,4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MVD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MRTA对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层血管造影(megn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对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60例经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的MRTA表现及手术结果。结果60例症状侧MR-TA检查有血管压迫者为41侧,接触者为10侧,共51侧,敏感性为85%。60例症状侧行手术治疗,手术发现有血管压迫或接触者48侧,MRTA检查诊断神经血管压迫和接触的特异性分别为95.12%和80%。结论MRTA成像作为一项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能较好地显示面神经脑池段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面肌痉挛的病因诊断及临床上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前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疗效、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6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颅脑CT排除继发性面肌痉挛.术中确认责任血管后,以Teflon棉分离血管与面神经.结果:本组术中均能见到动脉压迫面神经出脑干处(REZ),其中小脑前下动脉30例(50%),小脑后下动脉24例(40%),椎动脉1例(1.7%),多根血管压迫5例(8.3%).术后42例症状立即消失,17例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仍未缓解者1例,术后1年复发者1例.常见并发症包括发热、头晕、头痛、呕吐52例,听力下降1例,脑脊液漏l例,切口感染6例.结论: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良好疗效的关键是判断责任血管并以Teflon棉与面神经分离,同时防止术后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以MVD进行治疗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12例,对患者术前采用三维时间飞跃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判断患者脑病变严重程度,并对手术过程、手术结果进行探讨。结果:术前磁共振成像图显示粗大扭曲椎动脉(VA)偏向于患侧,严重患者对侧的粗大扭曲椎动脉有向患处偏移的趋势。术中有5例患者椎动脉对面神经和三叉神经进行直接压迫,4例患者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对面神经和三叉神经间接进行压迫,3例患者小脑后下动脉对面神经进行压迫、小脑上动脉对三叉神经进行压迫。术后,8例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彻底迅速,2例患者1个月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术后7 d疼痛得到缓解,除此以外,还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随访总结。结论:导致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为血管对面神经造成压迫,其直接或间接的责任血管为粗大移位的VA。MVD效果显著的关键在于该法是从后组颅神经开始,逐渐将VA向下移位,进行解剖,从根本上解决面神经受压迫问题,而并非简单地在神经与血管之间塞进垫片。微血管减压手术可有效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且预后较好。同时本院提倡患者早诊断、找治疗,缩短病程,帮助尽早恢复。此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诊治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 3例患者MRI检查及术中均见血管对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的压迫,给予微血管减压后,症状在术后3月内完全消失.无面肌瘫痪、听力下降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MVD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前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10.
微血管减压术对特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对不同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不同区域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48例患者根据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区域的不同分成5组。A组(n=31):血管压迫桥沿沟段;B组(n=59):血管压迫脑干移行段;C组(n=47):血管压迫出脑干段;D组(n=28):血管压迫脑池段;E组(n=383):多区域联合压迫。观察手术疗效,完全缓解和绝大部分缓解视为治疗有效。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治疗有效率A组为96.8%,B组为96.6%,C组为97.8%,D组为96.4%,E组为94.5%。各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完全性面瘫、颅内血肿形成、术后听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全程有序探查责任血管及充分减压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隐匿性责任血管的辨认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立医院85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7例隐匿性责任血管的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7例术中探查时未发现直接压迫面神经出脑干端(REZ)的责任血管,但在REZ近颅底侧发现游离状微血管随脑波动压迫REZ,我们采用了Teflon棉包绕REZ减压法,阻止血管对REZ的波动性压迫.结果 7例隐匿性责任血管,均为小脑前下动脉或其分支.术后6例症状立即缓解,1例发作减少,但2个月后完全缓解,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术中找到责任血管,特别是隐匿性责任血管,合理解除REZ的压迫是手术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三维时间飞跃(3D time of flight,3D-TOF)序列显示桥小脑角区面神经与血管三维空间关系的价值,研究血管压迫面神经与面肌痉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2007年5月~2011年3月)面肌痉挛并做3D-TOF-MRA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3D-TOF-MRA检查发现其中30例有症状侧的面神经与临近血管存在压迫关系,39例面神经与临近血管存在接触关系,5例无接触关系?74例患者有症状侧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均有血管压迫或接触面神经?经统计学分析,患者存在症状与血管是否压迫或接触面神经有显著相关性(P < 0.01)?结论:3D-TOF-MRA 能清晰显示面神经与临近血管之间的关系,对血管是否压迫或接触面神经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患者术前评估与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策略。方法以9例实施MVD手术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血管病变情况;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前MRI显示粗大扭曲的椎动脉(VA)偏向患侧,甚至对侧VA也移位至患侧。术中见VA直接同时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3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上抬间接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5例,PICA和小脑上动脉(SCA)分别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1例。术后,8例患者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症状即刻消失,1例术后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1周疼痛缓解。所有患者随访未见复发。结论粗大移位的VA通常是导致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血管。MVD成功的关键是从后组颅神经开始解剖,逐渐将VA向下移位,而不是简单地在神经和血管间塞入垫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微血管减压术(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已经成为功能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手术方式.自从Janetta于1967年首创以来,MVD在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使用已变得越来越普遍.MVD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减压材料隔开血管和神经,解除神经根或神经通路上相关血管的压迫症状.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如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 TN )、舌咽神经痛(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 ,GPN)、迷走神经麻痹、耳鸣、眩晕等.据报道,MVD可确保80 %~90 %的症状控制率,尤其是在HFS和TN患者中[ 1-2 ].  相似文献   

15.
张杰  王昊  孙承龙  胡强  俞文华 《浙江医学》2019,41(18):2005-2007,2010
目的探讨经扩大的小脑绒球下入路行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对483例面肌痉挛患者采取扩大的小脑绒球下入路行面神经MVD,术中将操作间隙划分为A区(迷走神经根丝之间)、B区(迷走神经最头端根丝和舌咽神经之间)、C区(舌咽神经上方到绒球上缘)、D区(绒球上缘外侧至内听道),达到充分显露面神经出脑干处(REZ)的目的,对面神经进行全程、非选择性减压。术后随访3年,观察、评价疗效,并对病因及手术策略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存在责任血管,面神经REZ的血管压迫是引起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所有患者的面神经REZ在术中得到充分暴露和全程减压。随访期末总治愈率稳定在93.2%。结论经扩大的的小脑绒球下入路并将手术操作间隙分为A、B、C、D等4区,能有效暴露面神经,并留有充分的安全操作空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内镜在显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我科自2006年9月至2014年1月行内镜辅助显微血管减压术的26例面肌痉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术中血管压迫情况、近期疗效及随访结果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术中均发现面神经出脑干处有血管压迫(动脉血管压迫25例,静脉血管压迫1例).26例患者中,术后22例(84.6%)症状完全消失,3例(11.5%)明显缓解,1例(3.9%)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6.1%.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内镜辅助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5例面肌痉挛患者,共检测出35例远端血管压迫HFS患者,对其给予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术后35例患者中,LSR消失30例,占85.71%;未消失5例,占14.29%。面肌痉挛消失28例,占80%;未消失7例,占20%。3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听力损伤3例;颅内感染1例;面部麻木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结论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可显著影响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因为远端血管压迫同样影响面神经传导的兴奋性,故根据LSR各项监测结果给予适当的远端血管减压治疗,可有效治疗HFS,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神经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患者3D-TOFMRA表现,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面肌痉挛患者3D-TOFMRA表现与手术结果。结果:43例面肌痉挛患者共86侧面神经,3D-TOFMRA检查发现症状侧血管压迫或接触,经统计学分析,患者症状与是否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有显著性意义(P〈0.01)。43例患者症状侧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均有血管压迫或接触者,3D-TOFMRA诊断血管与手术不符者8例。结论:3D-TOFMRA能清晰显示面神经与毗邻血管之间的关系,对面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提供手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志潮  柳江  王建生  卞立松 《北京医学》2010,32(5):382-382,386
面肌痉挛是一种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用于治疗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治疗面肌痉挛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我们于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应用MVD治疗面肌痉挛8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电生理学角度研究异常肌反应(AMR)形成的机制.方法 收集15例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特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记录电刺激面神经下颌缘支引起的同侧眼轮匝肌肌电反应(即AMR);电刺激颅内面神经压迫点,分别在面神经下颌缘支以及同侧眼轮匝肌上记录刺激引起的神经传导电位和肌电.分析各波形的潜伏期以及血管减压术后各波形的变化情况.结果 刺激面神经下颌缘支时,在眼轮匝肌上记录到的AMR平均潜伏期为(10.49±0.35)ms;刺激颅内面神经压迫点时,下颌缘支诱发电位波形的平均潜伏期为(3.99±0.18)ms,眼轮匝肌肌电波形的平均潜伏期为(4.62±0.32)ms.AMR平均潜伏期大于刺激神经压迫点后在下颌缘支与眼轮匝肌上记录到的波形平均潜伏期之和(P<0.05).充分减压后,有14例(93.3%) AMR波完全消失.结论 压迫血管可能参与了面肌痉挛异常电传导通路,是导致面肌痉挛发作的一个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