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分析不同传爆距离对传爆管轴向输出威力的影响,运用LS-DYNA分别仿真不同传爆距离下圆柱形传爆管、聚能凹穴结构传爆管爆炸威力钢凹试验、铝凹试验和铅板试验,得到了不同传爆距离下传爆管输出威力对应的钢凹深度、铝凹深度和铅板炸孔直径大小。结果表明:随着传爆距离的增大,两种结构传爆管轴向输出威力出现较大差异,聚能凹穴结构传爆管更适合远距离传爆,并且不同试验方法的仿真结果变化也不同。为提高传爆管轴向输出威力,在装配圆柱形传爆管时要严格控制轴向装配间隙,使其与战斗部装药尽可能紧密接触,而对于聚能凹穴结构的传爆管则不需要特别控制轴向装配间隙;相比于钢凹试验法和铅板试验法,铝凹试验法更适用于评定传爆距离不同时传爆管爆炸威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飞片式无起爆药雷管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新型飞片激发装置的无起爆药雷管,通过铅板穿孔试验研究了飞片直径、厚度和中间装药条件对雷管爆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飞片厚度在0.1~0.3mm范围内时,随着厚度增加,飞片起爆能力增强;直径相同时,厚度为0.2mm、0.3 mm的飞片能够可靠起爆雷管底部装药,飞片厚度0.1 mm时,雷管发生半爆。中间装药密度过大或高度过低都会导致雷管发生半爆,合适的装药密度范围为0.86~1.41 g·cm~(-3),装药高度应不低于2mm。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飞片式无起爆药电雷管的爆轰性能,分析了雷管起爆机理以及爆轰传递过程,通过铅板穿孔试验,研究了装药密度、装药药量对雷管轴向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出装药密度越大,8#飞片式无起爆药雷管的输出威力越大,合适的输出装药药量为0.33g;第2中间装药压药密度的最佳范围为1.3~1.4g.cm-3。  相似文献   

4.
D·E共沉淀起爆药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叠氮化铅与2,4-二硝基间苯二酚铅共沉淀起爆药的理化和爆炸性能以及在8号工业纸雷管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定量评价工业雷管的输出威力,采用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某型雷管的爆压。针对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信号干扰问题,对测试系统进行了改进,获得了较清晰的测试结果曲线。此外,通过AUTODYN软件的JWL状态方程来描述雷管底部装药的爆轰过程,将得到的输出压力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偏差为3.51%,说明数值模拟方法可用于工业雷管爆轰成长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6.
纳米铝热剂向着高能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是在铝热反应过程中缺少大量的气体产物。为了弥补纳米铝热剂产气量不足的缺陷,提高纳米铝热剂的反应活性,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铝热剂Al@KIO4和Al@NaIO4。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定容燃烧实验、吸湿性实验和威力测试对两种铝热剂的形貌结构、热性能、定容燃烧性能、耐潮湿环境能力和起爆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的Al@KIO4和Al@NaIO4纳米铝热剂的形貌规则、纯度高,铝热反应的总放热量分别为1262.12 J?g-1和1414.7 J?g-1;两种铝热剂反应过程中的反应起始温度低,反应中伴随大量氧化性气态产物生成;高湿环境中两种铝热剂分别在第6天和第10天达到质量平衡,质量增重约0.64%和0.65%,耐潮湿环境能力良好;96 mg铝热剂作为起爆药装配到8#工业雷管中能使黑索今完全爆轰,可使5 mm厚的铅板穿孔,穿孔直径几乎到达叠氮化铅的水平。将96 mg的Al@KIO4、Al@NaIO4、斯蒂芬酸铅和叠氮化铅分别作为起爆药装填在8#工业雷管中使黑索今完全爆轰,根据5 mm厚的铅板穿孔直径判断起爆能力为:叠氮化铅>Al@NaIO4>Al@KIO4>斯蒂芬酸铅。  相似文献   

7.
硅基微雷管的原位装药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解瑞珍  刘兰  任小明  张方  李先林  金贞淑 《兵工学报》2014,35(12):1972-1977
微机电安全保险机构芯片化集成技术的发展,对基于微机电制造工艺的硅基微雷管提出了需求,雷管装药尺寸的减小要求含能材料感度高、起爆威力大。为解决微小尺寸敏感药剂装填的技术难题,文中采用原位生成多孔叠氮化铜的方法,对硅基微雷管进行装药研究。依据GJB/Z 377A-1994 感度试验用兰利法测试硅基微雷管的发火感度,使用电流环测试硅基微雷管发火实际利用的能量,同时对输出威力进行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发火电路用充电电容为33 μF时,硅基微雷管的平均发火电压为7.89 V,输出威力可以起爆六硝基杂异伍兹烷(CL-20)装药。  相似文献   

8.
采用圆柱形战斗部结构,试验研究了壳体材料和壁厚对云爆战斗部爆炸波威力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所取得的数据,对云爆战斗部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讨论了云爆剂装药的能量输出同壳体材料和壁厚的关系,提出了形成爆炸波的有效装药能量、有效TNT比当量和总TNT比当量等概念.  相似文献   

9.
纳米TiO2对K1K点火药点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纳米TiO2对K1K点火药进行了改性研究,分别用雷管冲量测量法和铅板炸孔法试验评估了改进效果。当点火药量降低到原雷管极限点火药量一半时,含有纳米材料的点火药仍能引爆雷管,点火药的点火能力随纳米材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约束对雷管传爆能力的影响,选用不同约束材料及约束通道尺寸,采用GJB736.3-1989火工品试验方法 轴向输出测定钢块凹痕法,对雷管或导爆管的传爆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约束材料为铜、不锈钢、铝,雷管轴向起爆下级装药能力依次降低;当传爆通道固定时,雷管输出盖片外露直径小于传爆通道直径,更有利于雷管远距离起爆下级装药;雷管起爆导爆管存在起爆距离要求,对于小尺寸雷管,应尽量将传爆距离控制在5 mm以下。  相似文献   

11.
传爆序列长通道冲击起爆的工程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传爆序列长通道不同距离的冲击波入射压力和到达时间的工程计算方法,结合试验结果及数值模拟结果讨论了使继发雷管可靠起爆的主要因素,得到了使M55针刺雷管可靠起爆的冲击波入射压力为8.0MPa.  相似文献   

12.
为配合公安机关对疑似危险物进行鉴定和评估,由国家颁布的国家标准《化学品物理危险性测试导则》和《GB/T 13226-1991工业雷管铅板试验方法》,被系统地应用于危险物的爆炸性试验鉴定与评估标准。其中,联合国隔板试验1(a)、克南试验1(b)和时间/压力试验1(c)用于鉴别危险物是否具有爆炸性;雷管敏感度试验5(a)用于确定危险物对强烈机械刺激的敏感度;铅板试验用于鉴定各种火雷管、电雷管和导爆管雷管是否具有爆炸性。利用上述试验方法,对硝酸铵(AN)和高氯酸铵(AP)样品,以及某公安机关缴获的疑似黑火药和导火索、疑似硝铵炸药、疑似电雷管和火雷管等危险物,进行了燃烧性或爆炸性的鉴定和评估。结果表明,AN不能用工业雷管起爆,AP以及与AN的混合物均具有爆炸性,能用工业雷管起爆,验证了该爆炸性试验鉴定与评估标准的有效性。疑似硝铵炸药可用联合国隔板试验1(a)鉴别出是否具有爆炸性,疑似黑火药和疑似导火索可用燃烧试验定性鉴别出是否具有燃烧性,疑似电雷管和疑似火雷管可用铅板试验鉴别出是否具有爆炸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弹药侵彻目标时火工品的抗过载冲击能力,采用在雷管底部和外壁衬垫一定厚度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方法减缓冲击应力波和惯性过载的强度。以制式桥丝式独角电雷管为加固对象。采用空气炮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这一加固方法的机理和有效性。实验与模拟结果表明,衬垫缓冲层隔离了冲击应力波和缓冲了雷管质量惯性。随着衬垫厚度增加,雷管承受的过载加速度和受到的过载损伤逐渐减小。当缓冲层厚度大于0.9 mm时,雷管无显著损伤发生。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加入对雷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起爆药不能长途运输以及特殊药量的雷管无处购买,就实验室条件下,对常用的起爆药及特殊药量雷管的自制方法及测定猛炸药爆轰感度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某火工品材料老化对其性能的影响,采用高温加速老化试验,对其电极电阻及PETN炸药粉末比表面积在老化过程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并通过该火工品单发作用时间测试,研究了电极及PETN粉末老化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加速老化过程中,该火工品电极电阻无显著性变化,其装配成的火工品单发作用时间也无明显变化,但其PETN炸药粉末比表面积随老化时间延长出现了明显下降,采用经不同时间老化后的PETN装配火工品,测得单发作用时间随比表面积减小而延长。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预测雷管-导爆管之间的隔爆特性,提出了针对轴向爆轰作用下侧面隔板装药冲击起爆的理论分析方法,通过隔爆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可用于引信隔爆安全距离(角度)等设计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雷管各个阶段的发展概况,概述了目前几种新型雷管的研制、应用以及今后雷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火工品引爆线路电流的计算和验证是运载火箭控制系统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介绍火工品引爆线路组成,其次建立火工品引爆线路电流计算等效模型,给出3种不同类型引爆线路电流的理论计算方法,之后给出小电流测试、模拟发火试验和正式发火试验3种试验验证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测试了2,5-二苦基-1,3,4-噁二唑(DPO)的基本性能,并与六硝基菧(HNS)进行了对比,研究了DPO的安全性和慢速烤燃性能,探索了DPO在冲击片雷管和钝感传爆药中的应用.结果表明:DPO是一种热安定性良好且冲击波感度相对敏感的炸药,基本理化和热性能与HNS相当.DPO能够通过传爆药安全性鉴定试验,可以作为许用传...  相似文献   

20.
郭杨  郏水根 《火工品》1997,(3):31-34
通过对针刺雷管感度试验击发能量传递过程的理论推导和感度试验结果,分析了高感度针刺雷管试验易产生设计击发能量损失而引起产品瞎火的主要原因,探索了提高高感度针刺雷管感度试验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