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用户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拓宽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研究范围,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并对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用户粘性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期望确认理论、沉浸理论以及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理论模型,重点关注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沉浸体验以及用户社交媒体使用满意度是否会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用户转移行为。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数据,利用SPSS和AMO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假设的验证。[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可知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沉浸体验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而用户满意度负向影响转移行为。  相似文献   

2.
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错失焦虑症(FoMO)量表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意义] 鉴于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错失焦虑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更好地测度用户在使用移动社交媒体过程中的FoMO程度,本研究尝试在中文情境下开发FoMO的有效度量工具。[方法/过程] 以现有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结合用户访谈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FoMO初步测度问卷,综合采用专家咨询、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方法进行量表开发。[结果/结论] 最终构建一个包含心理动机、认知动机、行为表现和情感依赖四个维度的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FoMO测量量表,具体涉及16个相应指标。数据分析表明,该量表信度和效度较好,可为后期针对移动社交媒体采纳和持续参与的影响因素探索提供工具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用户对于移动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和使用频率激增,错失焦虑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已经从原先的个体现象演化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症候群。对这一新兴群体现象进行系统梳理及分析,以更好地理解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及其背后的认知模式和心理因素。[方法/过程]以国外现有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结合沉浸体验、网络/手机上瘾等相关研究成果,从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FoMO的概念阐述、测量量表以及影响因素3方面进行研究回顾,最后从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的角度对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FoMO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结论]以往的FoMO研究对于概念辨析、情境界定以及多方法的融合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且针对我国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社交媒体开展的FoMO理论和实证研究几乎为空白。因此,这一命题对于我国信息管理研究者,尤其是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向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下,政务服务逐渐由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为更好地提升电子政务知识服务质量,需要了解影响政务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质量的因素。[方法/过程]主要对提炼的知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利用SPSS工具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探析,构建政务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根据旋转成分结果得出结论:政务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分为服务过程与系统运行、知识质量和公众特质与感观心理体验3个层面,包括服务类型全面性和服务安全隐私性等21个影响因素指标,为政务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通过融合不同来源数据的方式探索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为用户健康合理地可持续使用社交媒体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平台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过程]对访谈数据进行三级编码,结合爬虫获取的包含部分受访者数据的用户行为轨迹数据分析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原因,构建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通过多源数据融合能够解决单一来源数据有效性不足问题。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因素(任务情境、信息过载、社交过载、不良言论)和平台因素(系统功能、品牌形象、付费服务)通过内部个人因素(信息需求、认知差异、负面情绪、使用成本、使用习惯、隐私关注)影响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产生潜水、屏蔽、间歇使用、转移、退出和抵制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作为弱势对象在技术环境下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针对移动社交媒体的典型工具微信的信息共享行为进行研究,以帮助企业或相关组织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开展相关的业务及公共服务。[方法/过程] 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微信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信息有用性、自我效能、信息技术创新性、信息环境交互性四个变量对微信用户信息共享态度产生正向影响,微信用户的信息共享态度对共享行为也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基于使用与满足这一视角,对国外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相关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以期对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方法,遵循Webster和Watson的两阶段综述方法,共获取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相关的实证类文献54篇;逐一阅读与分析这些文献,主要关注与分析每篇文献所应用的研究主题、理论基础、因变量、自变量与实证结果。[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已有研究通常整合多种理论来构建实证模型;认知需求、个人整合需求以及社会整合需求相关的影响因素被学者关注得最多;与此同时,情感需求与压力释放需求相关的影响因素也逐渐受到关注。后续研究需要关注不同层面的需求满足对社交网络用户行为产生的不同影响、不同代际的用户群体使用社交网络的行为以及社交网络沉迷行为这些日益浮现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8.
因果要素关联视域下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倦怠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标签,分析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扩展用户信息行为的理论研究范畴,为企业深入了解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发展态势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提取"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4个信息生态因子维度的社交媒体用户画像标签;根据用户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抽取用户画像情感和行为标签,构建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结果/结论]透过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和负面情感变化的典型社会现象,对用户画像模型进行整合分析与关系凝练,证明本研究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与S-S-O理论框架具有一致性,并根据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拓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环境中容易出现虚假信息从众传播的现象,从而造成网络舆情,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文章旨在探讨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从众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并构建影响模型。这一研究可为减少社交媒体用户的盲目从众行为、确定社交媒体平台的管控方向提供帮助。[方法/过程]以从众理论为基础,从群体因素、个体因素、情境因素3个方面构建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从众传播行为影响模型,并设计具体的测量量表。基于362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23.0和AMOS26.0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群体因素对虚假信息从众传播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大,远高于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且群体凝聚力是关键核心影响因素;个体因素中,用户卷入度和相关知识经验正向显著影响个体声誉,进而正向显著影响虚假信息从众传播行为,且用户卷入度的影响作用更大;情境因素中,信息热度正向显著影响情境模糊性,进而负向影响用户从众传播行为,影响作用最小,说明社交媒体用户对待不确定信息的理性态度。根据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营造良好群体氛围、加强对认证账号的管理与引导、重点关注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信息、加大虚假信息传播的处罚力度、加强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意义]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不同移动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的影响因素与表现差异,抽取标签要素并结合FBM理论模型进行用户画像分析,为健康服务机构深度了解用户群体特征、精准把握用户类型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 /过程]基于半结构访谈收集样本资料,通过扎根理论抽取要素标签,以在校学生、公司职员与农民为调查对象,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对移动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规避用户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结论 ]研究得出,移动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规避用户可分为利用规避型、吸收规避型、暴露规避型与屏蔽规避型4种用户画像群体结构,且不同用户群体显著触发因素与规避表现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从用户感知的角度,构建基于服务接触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知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为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知识服务质量优化奠定基础。[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构建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知识服务接触质量影响因素假设模型,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知识服务接触质量影响因素模型进行讨论。[结果/结论]构建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知识服务接触质量影响因素模型,从用户感知角度全面综合分析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知识服务接触质量影响因素的构成。  相似文献   

12.
华斌  吴诺  贺欣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23):58-69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专家个体多维特征刻画的电子政务项目评审专家组推荐方法,提升专家组间项目评审的一致性水平。[方法/过程]以专家个体的长期评审意见为数据源,利用意见挖掘技术实现知识元识别与情感极性获取;构造专家的领域知识结构并动态迭代更新;利用统计分析刻画专家知识水平、评审深刻性、情感风格、领域专长特征,实现基于科学计量的专家特征刻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专家组合的推荐。[结果/结论]本文的方法注重专家组的多维特征均衡,对电子政务项目评审具有很好的问题针对性,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杜治洲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7):121-125
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低是一个普遍现象。针对此问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TAM模型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服务获取渠道的便利程度、系统的可操作性、电子政务服务的一站式水平、电子政务与公众的相关度、相关宣传等,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政务信息资源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全面开发实现其价值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研究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流,用以整体识别其价值和实现其功效。[方法/过程] 以价值链理论为指导,在对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流的流转环节及其作用机理,探索其价值流的不同功效及实现方式。[结果/结论] 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价值流的流转是政务信息资源从源头经过节点到输出等环节中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经过价值原料库、价值栈和价值输出库三部分流转产生公益性、行政性和商业性功效,全面体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凭证性价值、知晓性价值和应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电子政务准备度指数(eGRI)体系框架,在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的准备实施程度、应用现状和发展潜力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与应用相对滞后的制约因素,并着重从如何提高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交付能力、持续改善信息基础设施环境与提高公众信息素养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快速发展与应用不断深化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环境下移动学习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移动学习的特点,研究移动学习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的现状,引导移动客户端更好地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应用Amos21.0从个体移动学习态度、个体移动学习的主观规范和移动学习过程感知信息可控性3者和谐发展的角度,对提出的影响因子、移动学习信息共享意图和移动学习信息共享行为之间的假设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研究结果显示新媒体环境下个体移动学习态度、主观规范、移动学习过程感知信息可控性对移动学习信息共享意图产生正向影响,其中移动学习过程感知信息可控性对移动学习信息共享意图的影响最大;移动学习信息共享意图对信息共享行为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德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发展目标、职能管理和资金保障方面的分析,对德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情况 和建设特点进行了深入梳理,对比我国电子政务在发展规划、组织实施、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应从国家层面对政务体系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实施可操作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分步建设推进方 案、按需重组政府管理业务流程、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营造稳定政务系统运行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之一,浙江电子政府公共服务的实践对全国具有样板和借鉴作用。鉴于此,立足浙江实际,以具体数据较详细评测浙江省电子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即基本处于双向互动阶段。围绕过程集成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混合机制三方面,采取理论、实际结合论述代表性城市的电子政府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优化公共服务、加强资源整合、引入绩效评估、发展电子民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用户的错失焦虑症(FoMO)问题愈加普遍和严重,提取出移动社交媒体环境青少年用户FoMO的关键特征,为未来构建一套稳健而实用的FoMO测量量表建立基础。[方法/过程] 采用关键事件分析和深度访谈两种质性研究方法获取原始信息资料,并利用NVivo 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提取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用户FoMO的关键特征。[结果/结论] 从情境、目的、行为、结果和心理5个维度提取出由50个节点构成的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用户FoMO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