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飞机发动机润滑油光谱分析界限值的制定方法和存在的模糊性,对于影响MOA光谱仪检测结果的不同的润滑油基础油种类、油品积分时间和金属存在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MOA测定不同油品金属含量的相关关系,以及测定进口润滑油的工作曲线及其表达式,为动态调整光谱分析界限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进现有的成品油管道油品检测方法,从油品介质的本质出发,寻找能够体现油品本质的特征来检测和识别成品油。通过分析光的变化磁场的电磁感应对介质的作用以及光在介质分子间能量传递过程建立的电子云导体模型,运用能量守恒原理对光在介质中的传播以及折射现象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成品油及其混油的折射率进行测量及相关计算,得到了计算成品油折射率和识别混油的方法。通过光学传感器接收探头与油品接触面的菲涅尔反射信号,分析光与介质的相互作用,从而完成对油品的识别以及对不同混油的区分, 相对误差<0.02%。实验结果为油品的识别和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分析成品油管道运输中混油的成分、推断其混油状态、扩散过程等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法的检测方法建立了我公司油品标准谱图,通过检测工艺凝液、循环冷却水中微量泄漏油的谱图,并与油品标准谱图进行比对,可快速、准确地确定油品品种,减少因油品泄漏对工艺凝液、循环冷却水所造成的危害。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建立了我公司油品标准谱图,并通过模拟水样的检测,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通过验证确定该方法适用于循环冷却水、工艺凝液中泄漏油的鉴定和泄漏部位的快速查找。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石油产品密度检测现状,提出一种在管道流动过程中利用超声波波速测量油品密度的方法,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归纳出轻质油品密度、声速和温度的关系。由此可以通过超声波速度和温度的测量,直接得到管道内流动油品的密度。实现了不同种类油品或同种类不同生产厂家不同批次油品密度的宽量程测量,解决了目前运用超声波技术只能进行单一厂家单一油品密度固定测量的问题,可以满足油料在线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胡雪莹  吕涯 《润滑与密封》2019,44(11):144-148
采用NB/SH/T 0811方法对4种低黏度油品进行氧化安定性评定,并运用SH/T-0725方法对油品碳型组成进行分析,探究碳型组成对油品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品中正构烷烃含量高有利于提高其氧化安定性;油品中异构烷烃或环烷烃含量越高,越易氧化生成酸性物质;油品中芳烃含量越高,越易氧化产生沉淀物;且油品中芳烃、环烷烃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油泥的溶解性能。为提高氧化实验效率,改进NB/SH/T-0811方法的氧化时间和催化剂等氧化条件,探究氧化条件改变对氧化安定性评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氧化条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油品的氧化安定性评定结果,但不同的催化剂可能对某一评定指标产生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质谱技术对多个I类油(溶剂精制基础油)和II类油(加氢基础油)组成进行分析,通过四球机、SRV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基础油组成与油品抗磨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经过大量试验后,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归纳,建立了基础油组成与油品抗磨性能的线性模型.结果表明:随基础油中链烷烃与少环环烷烃含量增加,油品抗磨性能有变差的趋势;随芳烃含量及基础油100 ℃黏度的增加,油品抗磨性能有变好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运行中的MOA进行在线红外诊断是电力设备故障带电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现对一起220kV MOA异常发热缺陷进行了红外检测与试验分析,认为MOA故障的成因主要为劣化和受潮,热像特征主要表现为局部温升。实践证明,通过红外诊断技术对运行中的MOA进行红外测温和故障分析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设备油品检测技术和开展设备油品检测工作的基本方法及油品状态监测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9.
软包装热封缺陷的超声无损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软包装封口处的热封性能对产品的保质起决定性作用.将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软包装热封性能检测中,采用背散射回波包络积分成像技术,对塑料软包装封口处直径为50~150 μm的6种通道型缺陷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中心频率为22.66 MHz的液浸式点聚焦探头,对试样上2.98 mm×1.5 mm的矩形区进行扫描并进行超声成像.同时,理论分析了扫描步长小于探头横向分辨率时,探头横向分辨率对超声检测结果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尺寸范围内的缺陷尺寸与超声检测结果两者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可应用于检测包装封口缺陷, 且由于受探头横向分辨率的影响,超声检测值大于缺陷实际尺寸,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介绍油品含水率检测原理、电容/电压转换方法以及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油品的含水率.从而避免了润滑失效所带来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如何应用MEM快速成型技术(属于RP技术的一种)进行产品开发,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实验方案,对支撑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实际加工,利用现有的MEM-300-1快速成型机设备,针对常用零件的通用特征,得到了在加工工艺过程中不加支撑或尽量减少支撑的条件:开放式悬臂长度L≤6mm、倾斜形特征倾斜角度θ≥30°、圆孔半径R≤4 mm、平顶长度M≤8 mm.  相似文献   

12.
主轴系统结构设计参数对其动力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以某车床主轴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和实验建立轴和支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轴承等效径向(轴向)风度与阻尼参数、轴承预紧力、跨距,附加集中质量和阻尼等设计参数对主轴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为主轴系统的动态优化设计进行了有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应用ANSYS二次开发的塔架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风速变化和变桨引起的风力机塔架上方各部件重心变化的基础上,利用ANSYS二次开发技术,建立适合多种功率的风力发电机塔架模型结构,研究塔架在不同风速模型、不同重心位置和在暴风速工况下,塔架结构底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塔架结构的最大应力点位置变化较小,塔架上方各部件重心的变化对塔架最大应力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基于Pro/E的截割头截齿安装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悬臂式掘进机截割头上的截齿空间位置状态及确定其空间位置所需要确定的参数,并提出了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在Prol/E中建立了一些参考平面,提出了在Pro/e中确定截齿空间位置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局域环境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所处各局域环境为背景,从其对人类自身、生物资源、非生物资源3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LCA评估决策体系。在此体系中以产品所处的局域环境为基础,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阶段性划分,从而使得整套体系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并使所得到的各项指标具有更强的实际意义。评估体系可被应用于各类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估。  相似文献   

16.
合理的选用润滑剂以提高蜗杆传动的效率,减少磨损发热已成为研究蜗杆传动热点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标准试验机和蜗杆试验台上所进行的一系列筛选试验研究及其主要成果,从而为合理地选用润滑剂(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径向滑动轴承不同配合间隙,分析了血液润滑膜组分变化机制及组分变化对血液润滑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保证血液稳定润滑的最小膜厚。结果表明:在低剪变率范围,红细胞压积(hemotocrit,HCT)愈大,血液的非牛顿特性愈明显,当剪变率较大时,各种HCT的血液均呈现牛顿流体特性,HCT愈大,高剪切条件下血液的表观粘度愈大,血液从非牛顿特性转变为牛顿特性所需的剪变率愈大;在同一剪变率下,随着血液HCT增加,血液的表观粘度呈加速增加;当润滑血膜的最小膜厚大于12μm时,才能从机械上和生理上保证血液的有效润滑。  相似文献   

18.
刀具刃口钝化通过消除刃口上的微观缺口,改变切削刃的微观形貌,实现增加刀具的寿命,提升刀具的切削性能,使已加工零件获得更好地表面质量的目的。基于立式旋转钝化特点,获得了刀具刃口的运行轨迹。对硬质合金刀具采取立式旋转钝化的方式进行钝化,通过刀具钝化实验,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钝化后的刀具刃口钝圆半径进行测量,研究刀具转速和钝化时间对刀具刃口钝圆半径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刀具钝化工艺参数和提高刀具刃口钝化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首先建立某微型车有限元模型,根据FMVSS 216a《乘用车顶抗压强度》法规标准,进行顶部抗压强度试验仿真模拟分析。通过能量变化曲线,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汽车车身关键部件(A柱、B柱的上下端、顶盖横梁)进行大量仿真试验,研究其厚度对车顶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关键部位的影响大小为B柱上端A柱下端前挡风横梁顶盖横梁A柱上端B柱下端;其中起主要关键作用的是B柱的上端部位。对汽车车身关键支撑结构(A柱、B柱、顶盖横梁)进行优化设计,得出最佳优化方案,提高车顶抗压强度与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20.
将制动盘主要几何尺寸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制动盘主要尺寸影响频率的灵敏度值。在ANSYS-PDS模块中,将制动盘的几何尺寸作为可靠性分析的随机输入参数,频率作为随机输出参数,用蒙特卡罗法进行概率分析,得出各几何参数对频率影响的灵敏度图,在灵敏度图中可以直观看出各设计参数对频率的影响程度。该分析结果为制动盘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