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北医学教育》2019,(6):1028-1031
目的探讨基于病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方法在医学遗传学理论教学中,选择西安医学院2016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为实验组,对照组为本校2015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对照组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采用传统讲授法,实验组采用讲授法结合"对分"课堂病例的讨论形式。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成绩了解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卷面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学习的兴趣性、课堂参与度和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分课堂可显著提高医学遗传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MBBS留学生内分泌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见习的2014级MBBS留学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见习结束后通过专业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表方式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各单项得分及总分,Seminar教学评价均优于传统教学(P<0.05).结论 Seminar教学法在MBBS留学生内分泌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教学效果好于传统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极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及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外医学本科(MBBS)留学生临床实习导师制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2012级MBBS留学生为观察组,按照导师制教学模式带教实习;选取2011级按照传统模式实习的MBBS留学生为对照组。比较2组出科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观察组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导师制教学模式在MBBS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BBS来华留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加强中外学生互动,提高留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能力的转化,并实现中国学生专业英语和师资水平的提升,以及留学生教学效果的提升。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三病区实习的MBBS留学生、中国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各17人作为研究组,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其他病区实习的MBBS留学生及中国实习生各17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出科考核以及调查问卷形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教学效果以及留学生交流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留学生试验组出科考成绩统计值0.865,对照组出科考成绩0.872;留学生试验组调查问卷满意度得分17.62,对照组得分8.95;中国学生试验组心内科专业英语考核成绩均值为17.90,对照组考核成绩均值为1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实习中通过中外学生互动的方式,能提高来华留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MBBS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提高基础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习题对提高留学生人体解剖学学习效果的作用,对南华大学2010级和2011级留学生医学班完成的题量、期末考试通过率与卷面成绩及学习兴趣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课后习题能显著提高留学生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药类高校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药学专业学生实施该教学模式,以2017级药学专业学生为对照,进行问卷调查、期末卷面成绩和后台数据分析。结果:90%的学生认可该教学模式;2018级学生期末卷面成绩比2017级高6.24分。结论:该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疾病为中心PBL整合式"课程改革教学效果,查找薄弱环节,培养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理论实践结合能力。方法对课程改革前后2011级和2012级口腔医学本科学生包括实习成绩(4个)、理论成绩(4个)、实习技能考核成绩(6个)共14个变量在内的综合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1级、2012级共纳入153名同学为研究对象。在两个年级的比较中,大部分成绩出现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2级全部实习成绩均高于2011级;在OSCE实践考试中,除了第1站成绩2011级优于2012级外,2~4站和总成绩2012级均优于2011级(P<0.05);理论成绩在两个年级间差异不统计学意义(P>0.05),仅口修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疾病为中心PBL整合式"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的提高,但还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质量,加强临床病案题库建设工作,构建递进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三维动态多媒体课件在产科分娩机制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维动态多媒体课件在产科分娩机制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依据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设计制作三维动画完成课件制作;将授课班级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三维动态多媒体课件,对照组采用二维演示多媒体课件。应用课堂随机问答、笔试成绩分析、课后问卷调查三种方式评估课堂教学效果。结果课堂随机问答、笔试成绩优秀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式良好率与及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课后问卷调查教学效果满意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维动态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二维演示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解剖学课后作业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4、2005级高等护理、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3个专业共462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布置课后作业,对照组不布置。对2组学生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解剖学课后作业对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6个小班,随机抽取2个小班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2组理论课均为传统大班授课。对照组为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法。学期结束时进行理论笔试与实验课操作考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学期结束时2组诊断理论笔试成绩和心电图单项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电图得分与诊断理论考试成绩显著相关(P<0.05)。将近80%以上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比较易于接受,能提高诊断学的学习兴趣及增进师生交流。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可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模拟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诊断学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血液学检验》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2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为实验组,2011级、2010级医学检验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使用理实一体化为主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2012级学生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均明显高于2011级、2010级学生(P〈0.05)。结论《血液学检验》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适合在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血液学检验》课程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比较了“雨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在医学学士(Bachelor of Medicine & Bachelor of Surgery,MBBS)留学生药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选取了55名2016级MBBS留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年龄、性别、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生源地,分为“雨课堂”试验组(27人)和传统教学对照组(28人)。试验组采用“雨课堂”辅助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授课教师由本校从事多年留学生药理学课程的教师承担,两个组授课教师相同。授课内容为教材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Pharmacology(Karen Whalen著)中的“抗高血压药”章节。教学效果以考试方式进行,包括知识考核(70分)和过程性评价(30分)。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1.5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与传统教学相比,采用“雨课堂”教学后,较传统教学学生考试成绩提高[“雨课堂”组平均考试得分为(58.6±6.8)分,传统教学对照组平均考试得分为(52.3±9.4)分,P<0.05],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好。过程性评价显示,试验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高,互动高于对照组(7.4次vs. 2.8次)。两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考勤及作业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雨课堂”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上课的专注度,进而促进了知识的掌握度。结论 实践证实“雨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革预防口腔医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以2005级5年制口腔医学本科专业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部分教学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教学的部分考试内容上成绩高于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P〈0.05),81.2%的学生认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结论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的以实验技能为考查重点的考核模式的效果,为完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09级五年制口腔专业学生进行新的考核模式的试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评价试行效果。结果大多数学生对新的课程安排和考核方式总体评价较高,在实验设计能力、操作技术、撰写报告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新的课程安排及考核模式优于传统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新模式。方法建设完善系统解剖学网络教学平台,以2012级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学共117名学生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以2011级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学共123名学生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不变。以对实验组进行调查问卷和两组考核成绩对比的形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认为网络教学平台能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其较为满意。两组成绩考核对比显示,实验组学生优秀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能够使系统解剖学这一门相对难懂的学科在教学模式上有新的突破,能够锻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学习时间,在提高成绩与个人能力方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解剖学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要点,观察其教学效果.方法:以高等学校教材《口腔颌面部解剖学》为蓝本,将教材内容制成多媒体CAI课件.将本院2011级、2010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依据级别不同分成研究组(2011级,40例)与对照组(2010级,40例),研究组采用多媒体CAI课件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同一套试卷进行闭卷考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两组学生均顺利完成教学,研究组的平均考试成绩为(87.31±8.52),对照组的平均考试成绩为(72.27±8.52),研究组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解剖学多媒体CAI课件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口腔医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口腔医学实时训练及网络互评系统,特别适合于对临床实践训练的过程评价。本互评系统引进闭环式互评模式,即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反馈结果来保证实践教学过程评价的可靠性,弥补了以往开环式互评系统的不足,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口腔医学实时训练及网络互评系统实现了实践教学的过程控制,细化了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了教师教学要点。通过此系统平台,学生之间以作业为纽带共同来发现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将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全方位展现教学要点,成为探索实现口腔医学转化式教育的有效途径,以符合社会发展新需求。  相似文献   

18.
口腔微生物学是口腔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口腔微生物微生态、口腔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口腔微生物与全身健康的关系,是口腔医学本科生重要的必修课。本教学团队近年来针对《口腔微生物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室教学进行了改革,将“三全育人”引入课堂实践,通过分章节提炼核心知识点,并以核心知识点为基础,融入临床问题进行探究性教学,结合实验操作启发学生以科学研究解决临床问题的思维,提高了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评价教学效果,表明学生学习兴趣、对新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同时课程考核成绩也显著提升。说明《口腔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方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学习兴趣和成绩,得到学生的好评。本文将从三方面介绍课程改革内容与体会,深入探讨课程思政、创新教材、教学模式等对口腔医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全面提升《口腔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探讨理论课到课率对本科国际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药理期末笔试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课到课率与留学生期末笔试成绩呈正相关,到课率相对较高学生的平均成绩要大大高于到课率相对较低学生的平均成绩。因此,向留学生强调听课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预防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预防口腔医学实验课中的部分内容设计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以2005级口腔医学本科专业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培养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各项评价指标的赞成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学生的期末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