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富硒粮油是安康重要的优势产业,与其他粮油产品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就是硒含量较高。文中,以安康市高新区、汉阴县和石泉县的菜籽油、大米、黑玉米面和黑花生等6种具有代表性的粮油产品为代表,对这些粮油产品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希望可以为安康富硒粮油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文山州新鲜三七花、茎、叶和根中硒含量的分布情况。方法随机采集文山州所出产的新鲜三七花、茎、叶和根等各40份样品,按照GB 5009.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中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样品进行测定,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 160份样品中检出硒141件,检出率为88.1%,硒含量范围为ND~2.97μg/100 g,其中检出硒含量最高为麻栗坡县三七花,为2.97μg/100 g。结论三七花、叶和根中硒含量水平高于三七茎中硒含量,文山州部分区域的三七植株中硒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为文山州三七不同部位中硒含量评价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富硒肉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硒强化剂的方法提升动物产品中硒含量。目前,针对动物组织中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硒源和不同外源硒水平对动物组织中硒含量、分布的影响上。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体积排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色谱联用方法研究富硒肉中含硒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分布规律,可以了解硒在生物体中的代谢途径和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小麦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与分布,以南阳灰麦、硬质紫麦、普通紫麦、蓝麦为样品,以周麦16、偃展4110为对照,用微波快速消解,用分子荧光法分别测定了麦皮、麦仁和全麦粉中的微量硒。结果表明:硒的检出限为3.6×10~(-2)ng/mL,回收率为96.88%~104.23%。小麦全粉中硒含量为0.064 3~0.136 mg/kg,麦皮硒含量为0.100~0.155 mg/kg,麦仁硒含量为0.055 3~0.116 mg/kg。彩色小麦麦皮中硒含量大于两种普通小麦,普通紫麦硒含量最高,可作为人体日常补硒的膳食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富硒西兰花、富硒大豆、富硒玉米、富硒大麦苗不同溶解性蛋白组分中硒代氨基酸形态及分布情况。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测定4种富硒禾谷类和十字花科农产品中硒代蛋氨酸(SeMet)、硒代胱氨酸(SeCys2)、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和硒代乙硫氨酸(SeEt)含量,并分析各硒代氨基酸在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等不同溶解性蛋白组分中的分布特点。结果:4种富硒植物的硒代氨基酸在不同蛋白组分中的含量及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富硒大豆、富硒玉米、富硒大麦苗的有机硒以SeMet形式存在,在4类蛋白组分中分布较一致且相对含量均高于66%,不存在SeEt;富硒西兰花的有机硒主要以SeCys2和SeMet为主、MeSeCys次之,前二者在清蛋白和谷蛋白组分中的分布较一致且约占有机硒含量的36%,但在球蛋白和醇溶蛋白组分中均以SeMet存在,相对含量最高达60%,其次为SeCys2约占有机硒含量的34%。富硒西兰花中存在极少量的SeEt约占有机硒含量的5%。结论:3种禾谷类农产品(富硒大豆、富硒玉米、富硒大麦苗)的不同溶解性蛋白中均以SeMet为主;而富硒西兰花的不同溶解性蛋白则以SeMet和SeCys2为主,并且其清蛋白和谷蛋白还富含较多的MeSeCys。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陕西省汉阴县茶园土壤硒含量及茶叶硒富集能力. 分别采集了陕西省汉阴县典型茶园茶叶及对应土壤样品,并分别采集了茶树不同部位茶叶样品,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含量,研究茶叶硒富集能力及硒主要分布部位. 结果表明,陕西省汉阴龙井长叶茶硒含量高于龙井43号茶,春茶略高于秋茶;茶叶硒富集能力强于其他农作物;硒在茶树的分布部位由高到低为毛尖、第一叶、老叶、第二叶、茎.  相似文献   

7.
使用水、氯化钠、乙醇和氢氧化钠等不同提取液分别提取堇叶碎米荠中的蛋白质、多糖、核酸等有机硒大分子及无机硒,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测定其硒含量,研究硒在堇叶碎米荠中的赋存形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堇叶碎米荠不同部位硒含量分布规律为茎叶根;叶片中有机硒的含量不仅高于无机硒,且有机硒转化率达到60%以上,硒多糖是堇叶碎米荠有机硒赋存形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样品总硒的28.74%,其次为硒蛋白,硒蛋白组分中水溶性蛋白结合硒含量最高,占总蛋白含硒量的24.04%。  相似文献   

8.
通过土壤与烟叶对应取样研究了恩施烟区土壤总硒的分布特征和烟叶硒与土壤硒的关系。结果表明,恩施烟区土壤硒有98%以上的区域处于"足"和"富"以上的水平,平均含量达到了(0.63±0.56)mg/kg。烟叶硒含量上部叶最高(0.18±0.13)mg/kg,中部叶和下部叶基本相当(0.17±0.11)mg/kg。不同部位烟叶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表现出明显差异,上中部叶与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86**、0.480**,r0.01为0.302,n=70),下部叶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r=0.123,n=70)。土壤"富"硒区烟叶硒含量(上、中、下部分别为0.24、0.19和0.20 mg/kg)明显高于"少"硒区和"足"硒区(上、中、下部分别为0.17、0.14和0.14 mg/kg),"富"硒区中上部烟叶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在"少"硒区和"足"硒区烟叶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富硒油料蛋白产品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硒菜籽和大豆为原料,分别提取富硒脱脂粉、富硒浓缩蛋白和富硒分离蛋白,并研究硒在原料、油、脱脂粉、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中的分布,以及硒含量与产品中蛋白含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南瓜中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依次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南瓜中的含硒组分主要有蛋白硒和多糖硒,分别占样品含硒量的45.76%和27.47%,在硒蛋白组分中又以碱溶性蛋白结合硒含量最高,占样品含硒量的46.3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云南省不同地区种植辣木中总硒和硒形态进行研究, 分析辣木各器官中总硒和硒形态以及与其他硒含量较高的农产品的差别。方法 采用Tris-HCl缓冲溶液加热超声提取辣木不同器官的固体粉末样品, 上清液经湿法消解处理,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测定得到无机硒和总硒含量, 差减法计算有机硒含量。结果 辣木各器官中总硒和硒形态含量均较高, 高于绝大多数农产品, 而农产品中除少数几种农产品(巴西菇、竹荪、白寇)中总硒和硒形态含量较高外, 其他含量均较低; 辣木不同器官中总硒和硒形态含量不同, 含量高低顺序为叶>根>枝、干、果荚壳>皮。结论 辣木等农产品对硒及其形态的吸收能力不同, 硒不同形态在辣木等农产品不同器官中的积累能力不同, 尤其是辣木叶、辣木根对硒的富积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为测定我国黄渤海海域刺参群体硒含量并探索其分布规律,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树为总硒和无机硒含量最高的组织,平均值分别为(14.171±3.412) mg/kg和(6.194±3.829) mg/kg,不同组织内的总硒、无机硒含量变化呈现一致的规律,硒含量由高到低为:呼吸树>消化道>肌肉>内壁>外壁,同时刺参体壁和肌肉(食用部分)中有机硒比例在75.6%~89.4%之间(除东营地区刺参群体肌肉组织的有机硒比例最低为53.6%);5 个地区刺参群体同一组织内的总硒及无机硒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东营地区呼吸树、消化道和肌肉中无机硒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用2,3一二氨基萘(DAN)与食品中微量硒作用产生4,5-苯并苤硒脑的荧光测定法,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本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6.0ng,硒含量为0.01 ppm;0.1~1ppm时变异系数分别为9~13.3%、2.4~5.2%,回收率为90~105%。本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均高。  相似文献   

14.
张驰 《食品科学》2009,30(23):193-195
研究恩施人工栽培的富硒虫草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虫草中的多糖和不同种类蛋白质,双道原子荧光检测原料和各组分中的含硒量。结果表明,蛋白结合硒是虫草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占总硒含量的51.44%;在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组分中,以碱溶性蛋白质结合的硒量最多,占总可溶性蛋白硒含量的31.18%;也有部分硒和多糖结合,占总硒含量的12.01%。  相似文献   

15.
大豆中的植物蛋白是硒元素存在的主要场所,因此豆制品是重要的有机硒食物来源。目前已经有不少关于富硒大豆蛋白、大豆芽及豆腐等大豆制品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制品中硒含量的分布,而对于生产过程中硒含量的变化却鲜有提及。研究主要分析了制备富硒大豆芽、富硒豆浆和富硒豆腐3种大豆制品过程中硒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硒含量较高的大豆样品发芽情况较好,发芽过程中硒含量呈现先增加后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大豆芽经热烫处理后,3种大豆样品的硒含量均大量减少。磨浆时,水豆比的不同影响了硒在豆浆和豆渣中的分布,豆浆中的硒所占的比重随着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以不同凝固剂制作的3种豆腐中,硒含量顺序为:内酯豆腐石膏豆腐盐卤豆腐,即内酯豆腐保存硒的能力最强。实际生产中,应选择合理的加工方式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硒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富硒大米中不同溶解性的硒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Osborne分级分离法从富硒大米中制备水溶性硒蛋白(WSP)、盐溶性硒蛋白(SSP)、醇溶性硒蛋白(ESP)和碱溶性硒蛋白(ASP),对比其蛋白含量、总硒含量和硒蛋白的亚基分子量分布,通过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其特征官能团,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硒代氨基酸组成等理化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类大米硒蛋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4种不同溶解性的大米硒蛋白中,ASP具有最高的蛋白含量和硒含量(P<0.05),且以小分子蛋白为主。ASP中存在3种硒代氨基酸,包括硒代半胱氨酸(300.22 ± 6.88 μg/kg)、甲基硒代半胱氨酸(170.19 ± 2.87 μg/kg)及少量硒代甲硫氨酸。大米硒蛋白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样品浓度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在相同浓度下,不同大米硒蛋白的T-AO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强弱顺序均为ASP>WSP>SSP。通过抗氧化活性与硒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结论:ASP是进一步纯化和研究较为理想的富硒大米提取物。  相似文献   

17.
采集浙江省41个品牌炒制香榧样品,测定钾、镁、钙、铁、锰、锌、铜、硒和钠9种矿物元素含量,分析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频率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香榧中9种矿物元素分别为钾12 639 mg/kg、镁5 047 mg/kg、钠2 532 mg/kg、钙2 119 mg/kg、锌117 mg/kg、铜67.0 mg/kg、铁61.9 mg/kg、锰35.6 mg/kg、硒0.224 mg/kg。浙江省炒制香榧钾含量高于一般干果,宁波地区硒含量显著高于绍兴、金华地区,部分香榧达到富硒产品标准。浙江省香榧中锌含量变异系数为179%,达极显著变异水平,诸暨市和磐安县香榧中锌含量远高于其他县,绍兴地区香榧中钾、锌、钙、镁显著高于金华等地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向栽培料中添加硒酸精氨酸培育富硒平菇,研究硒酸精氨酸对平菇子实体富硒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挥发性物质组成、蛋白含量和蛋白分布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菇子实体中的硒含量与栽培料中的硒浓度线性正相关(R=0.9967),同一栽培料中子实体硒分布为:菌盖菌柄;硒在多糖中的含量较低,在蛋白质中大量积累,但富硒平菇子实体的蛋白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气相色谱结合质谱(GC-MS)分析表明,富硒平菇子实体与普通平菇子实体的挥发性物质组成简单,都以醇类为主,但是富硒平菇子实体中1-辛烯-3-醇相对含量较高,蘑菇风味更加浓郁;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明,平菇子实体中蛋白质分布广泛,但硒对蛋白质的合成代谢途径没有影响,不改变平菇子实体蛋白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硒化卡拉胶预混料的研制及强化小麦粉制品中硒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GB 14880-94中规定的谷物食品强化硒化卡拉胶(硒酸酯多糖)标准下限值的1.1倍(154 μg/kg或0.154 mg/kg)为基准,研究了两种用于小麦粉中强化硒的"硒化卡拉胶预混料",开展了硒强化小麦粉的中试试验、制作了面条及面包,并对各产品的硒含量和混合均匀度进行了测定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以"硒化卡拉胶预混料"为强化原料,采用配粉技术和随动投加系统生产硒强化小麦粉是可行的;产品中硒元素的变异系数(CV)≤10%,混合均匀度符合要求;与普通小麦粉比较,中试生产的硒强化小麦粉在外观、气味和色泽等方面无不良变化,强化硒化卡拉胶,可显著增加小麦粉及其面制品(面条、面包)中硒的含量,提高了小麦粉及面制品的营养价值;而且,面制品的常规加工工序如和面、压片、干燥、烘焙对硒化卡拉胶的影响很小,硒在终产品中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不同地区畜禽水产品硒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中国不同地区普通和富硒猪肉、鸡肉、鱼肉中总硒含量,为评估居民硒摄入量以及指导富硒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7—9月采集中国10个地区代表城市普通和富硒样品共516份,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硒含量。结果:普通和富硒产品中,鱼肉总硒含量最高,其次猪肉,鸡肉与猪肉接近;西安三种产品总硒水平最高,克山和安康总硒水平最低。富硒产品与普通相比,猪肉和鸡肉总硒水平显著提高,富硒鱼肉略高于普通鱼肉。结论:鱼肉是很好的居民膳食硒来源,但富硒作用不显著;富硒猪肉和鸡肉产业发展不平衡,亟需制定相应的科学技术与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