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萝卜叶中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pH值分别为8.5和6.0的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依次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种类蛋白质、多糖、干样品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萝卜叶中的含硒组分主要有蛋白硒和多糖硒,分别占样品含硒量的54.48%和17.31%,在硒蛋白组分中又以水溶性蛋白结合硒含量最高,占样品含硒量的26.78%。  相似文献   
2.
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是从褐藻或海藻中提取出来的聚阴离子电解质;壳聚糖(chitosan,CS)是通过甲壳素脱乙酰化获得的聚阳离子电解质。这两种物质都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抗菌性和伤口愈合活性。介绍了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的生物特性,制备方法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DMY为基底物、Na2SeO3为硒化剂制备硒化DMY。采用UV、FTIR、NMR、XRD、TG、原子荧光光度计表征其结构和性能,CCK-8法检测对HSC-3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研究对HSC-3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化DMY中仍存在黄酮基本母核、并新形成C-Se键,其中硒含量为6.54%±0.22%;DMY和硒化DMY均对HSC-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且DMY和硒化DMY对HSC-3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5.27 μg/mL、21.27 μg/mL,DMY的硒化有效提高了对HSC-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荸荠中硒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湖北恩施所购买的荸荠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荸荠中的蛋白质,水提取荸荠中的多糖,并测定它们的含量,用微波消化法消化,原子吸收分光法测各组分中的含硒量。结果表明,蛋白硒是荸荠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其占总硒含量的50.45%;蛋白质组分中,以醇溶性蛋白质结合的硒量最多,占总硒含量的38.66%;也有部分硒和多糖结合。  相似文献   
5.
富硒野菜鸡屎藤的挥发性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恩施富硒地区野菜鸡屎藤的总含硒量(102.987μg/g)及挥发性成分中的含硒量(31.546μg/g);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鸡屎藤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鸡屎藤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33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1.76%,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谜类、醇(烯醇)类、酮类及酯类化合物等各四种,含N化合物八种,含S化合物两种,其它为酸酐、醛、萜、烷烃、烯烃等物质。含量较高的β-丙内酯、二甲基砜、乙偶姻、安乃近、2,3-二甲基-2,4,6-环庚三烯-1-酮、3-丁烯-2-酮、4-丁二醇-丙烯酸酯、反-1,2:4,5-二环氧萜烷、N-甲磺酸咪唑。  相似文献   
6.
中国板党中硒多糖提取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驰  刘信平  周大寨  陈云高 《食品科学》2006,27(10):314-318
本研究以富含硒元素的恩施药材--中国板党为原料,对党参含硒多糖的分离提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采用水浸提、乙醇醇析提取、Sevage脱蛋白、干燥等方法研究中国板党含硒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用蒽酮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对多糖含量、硒含量分别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板党水溶性含硒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2次、加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为95℃。水溶性多糖含量为5.50%,多糖硒的含量为0.259μg/g。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油茶汤制作过程中的油温、茶叶被炸程度、煮茶时间、茶水比例及原料配方等因素对茶汤质量感官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以及感官评定等方法,结果表明:油温165C茶叶炸至焦黄,第一次加水茶水比1∶25,浸煮4min,茶叶∶油∶水∶盐为1∶3∶130∶1.7配比的条件下,制得具有最佳口感和风味的油茶汤。  相似文献   
8.
刘信平 《食品科学》2009,30(18):252-254
采用GC-MS 法对遏蓝菜的挥发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分离并鉴定出18 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2.47%,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发现其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酸,其次是 3- 甲基戊酸、5- 溴-2- 甲酰胺噻吩、3,5- 二氨基-1,2,4- 三氮唑、甲酸甲酯、甲酰肼等,且18 种化合物中除含酸、醛、醇、酮、烷、酯类物质外,还发现了大量含N、P、S、卤素等元素物质;原子荧光法研究了遏蓝菜中的硒,发现主要以有机硒形式赋存,其中蛋白硒赋存状态占主要,其次在非蛋白、多糖、挥发油、核酸等类物质中硒也有一定分布。  相似文献   
9.
香椿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椿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香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53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2.34%,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α-荜茄醇(4.89%)、桉叶烯(5.67%)、杜松烯(5.49%)、8-异丙烯基-1,5-二甲基-1,5-环癸二烯(5.37%)、1-异丙基-4,7-二甲基-1,2,3,5,8a-六氢化萘(5.88%)、2,4,4-三甲基-3-甲醇-5-(3-甲基-2-丁烯-1-基)环己烯(5.65%)、橙花叔醇(4.97%)、1-异丙基-4-甲基-7-亚甲基-1,2,3,4,4a,5,6,7-八氢化萘(5.87%)、叶绿醇(4.86%)、2,5,6-三甲基-1,3,6-庚三烯(4.31%)、5,7-二乙基-5,6-癸二烯-3-炔(3.14%)、2-甲基-3-乙基-1-戊烯(2.86%)、4-戊烯-2-醇(2.09%)、2-甲基-2-丁烯(2.83%)、2-甲基-5-己烯-3-醇(2.99%)、β-丙内酯(2.63%)、3-己烯-1-醇(2.41%)、3,4-二甲基-1-戊醇(2.34%)。  相似文献   
10.
莼菜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莼菜为主要原料,研究了莼菜饮料的加工工艺及其最佳配方。最佳工艺条件为:莼菜99-120℃烫漂杀青1.5min后捣碎打浆,用0.03%Vc护色后,116u/100m木瓜蛋白酶作用莼菜浆液4.0h,以9倍水进行沸水浴热提取1.0h,调配装罐后进行90℃,10.0min杀菌处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出莼菜饮料的最佳配方:10%蔗糖、0.15%柠檬酸、4%银杏叶汁液和稳定剂(明胶0.15% CMC—Na0.15%),以莼菜汁液定容至2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