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晓钢  郭威  黄静  颜文静  郭佩远 《控制与决策》2021,36(11):2683-2689
由于传统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路径规划算法固有的盲目探索的问题,机器人到达目标点时除起始点扩展到目标点的路径之外还会生成其他与结果无关的分支路径与节点,为使这些分支路径得到利用并且减少探索的盲目性,提出基于信息增益与RRT思想相结合的机器人环境探索策略.该方法对未知环境中的节点进行信息估计,选取具有最大信息增益的节点作为采样节点,且每次都会生成最大信息增益的新节点进行扩展.该策略使机器人能完成对未知环境的探索,还可以降低传统RRT算法固有的盲目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快速地帮助机器人探索未知环境,实现环境探索.  相似文献   

2.
针对六轴工业机器人装配避障路径运动问题,研究了机器人整体避障运动路径规划方法,提出一种RRT*改进算法;算法以RRT*算法为基础,在障碍物建模中引入包围盒算法,加入对机器人各轴与障碍物的碰撞检测;在路径规划中加入对随机点生成方向与树枝生长方向的先验引导机制,优化了算法路径长度与路径搜寻效率;通过Matlab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标准RRT*算法相比,先验引导RRT*算法缩短路径长度14%左右,且满足机器人末端路径与手臂各轴的避障需求。  相似文献   

3.
宁宇铭  李团结  姚聪  邵继升 《机器人》2022,44(6):708-719
传统多机协同探索算法存在鲁棒性较差、探索效率较低、环境障碍感知不完全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快速扩展随机树-贪婪边界搜索( RRT-GFE)的多机器人协同空间探索方法。首先,采用 Thiessen 多边形对环境进行建模与划分,利用 RRT 边界探索算法依次对所有 Thiessen 多边形进行探索;其次,在 RRT 边界探索算法的基础上,引入 GFE 算法进行细化搜索,并提取连续边界域的形心作为探索目标点;再次,利用划分所形成的多边形区域以及所提取出的边界点,采用基于改进市场机制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方法对探索目标点进行动态分配,并在探索过程中采用地图融合算法进行局部地图的实时融合;最后,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 ROS)搭建仿真/样机测试平台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在仿真还是样机实验中,基于 RRT-GFE 的多机器人协同探索算法均能取得更加省时高效的探索效果。  相似文献   

4.
许万  杨晔  余磊涛  朱力 《控制与决策》2022,37(4):829-838
针对传统RRT*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在多障碍物复杂环境中搜索效率低、占用内存过大、搜索路径不平滑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简化地图的区域采样RRT*算法(simplified map-based regional sampling RRT*,SMRS-RRT*).首先简化处理全局栅格地图,在此基础上寻找从起点到目标点的最优路径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地解决机器人在空旷的厅堂环境下的探索难题以及RRT(快速扩展随机树)难以在含有狭窄入口的环境下快速扩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R RT与前沿法协同实施的复合式候选目标点检测策略;此外,提出一种有效的代价值计算方法,以代价值作为最优候选目标点的评价准则;并且设计了改进的TEB(时间弹性带)算法以实现机器人的局部路径规划,确保机器人顺利到达目标点.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在实际环境下所提方法的探索时间、行驶距离、探索次数3个参数分别为1187.465 s、97.551 m、41,在仿真环境下分别为275.119 s、130.051 m、32,较GTM(栅格-拓扑地图)、RRT的探索性能均有所提升.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机器人在空旷的厅堂环境下的探索难题以及RRT难以在含有狭窄入口的环境下快速扩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付久鹏  曾国辉  黄勃  方志军 《计算机应用》2019,39(10):2865-2869
针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过程中基于快速探索随机树(RRT)算法难以对窄道进行采样的问题,提出一种专门用于狭窄通道路径规划的改进桥梁检测算法。首先对环境地图预处理并提取出障碍物边缘节点集合作为桥梁检测算法的采样空间,从而避免了大量无效采样点,并使窄道样本点分布更加合理化;其次改进了桥梁端点的构建过程,提高了桥梁检测算法的运算效率;最后使用一种轻微变异Connect算法快速扩展窄道样本点。对于实验中的窄道环境地图,与原始RRT-Connect算法相比较,所提改进算法的路径探索成功率由68%提高到92%。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完成窄道样本点采样并有效地提高路径规划效率。  相似文献   

7.
快速搜索随机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 Star,RRT*)算法在移动机器人实际应用中规划路径在转向部分存在较多的冗余转折点,导致移动机器人在移动转向过程中出现多次停顿与转向,为剔除规划路径中的冗余路径点,提高机器人移动流畅性,提出一种改进的 RRT*算法。算法将局部逆序试连法引入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在确保RRT*算法概率完备性和渐进最优性的前提下,剔除规划路径中的冗余路径节点,使最终路径更加接近最短路径。通过MATLAB仿真实验证明,规划路径平均长度缩短4%,算法耗时缩短35%,改进后的RRT*算法能缩短规划路径且转向部分路径更加平滑。最后,使用改进后的RRT*算法在室内环境下进行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规划路径上无冗余路径点,且移动机器人沿路径移动流畅。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RRT(快速扩展随机树)寻路算法由于扩展点的随机选取而存在搜索平均、采样效率低、偏离最优解的缺陷,提出一种偏向目标型的改进RRT算法。该算法采用目标偏向策略和气味扩散法来改善扩展节点的选取,使得随机树的生长趋向于目标点,并提出一种基于3次B样条曲线的路径平滑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搜索效率和路径质量。在仿真环境下对算法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将算法应用到真实环境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RRT算法相比,改进算法的路径长度缩短约22.1%,且路径更为平滑,在复杂环境中避障能力强。将改进RRT算法应用到Turtlebot2中,在真实环境下开展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阮晓钢  周静  张晶晶  朱晓庆 《控制与决策》2020,35(10):2543-2548
为解决移动机器人未知环境下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基于子目标搜索的机器人目标导向RRT(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s)路径规划算法.一方面,针对传统RRT算法固有的盲目搜索问题,引入目标导向函数,形成目标导向RRT路径规划算法,这一改进可减少冗余搜索,提高路径规划效率;另一方面,为了使机器人在首次探索未知环境时也能顺利抵达目标点,提出3种不同情况下的子目标搜索策略,包括无障碍环境下的直达策略、扫到边界点时的最短距离策略和扫不到边界点时的后退策略,这3种策略使机器人能够完成对未知环境的探索,而且可以克服易出现的局部极小点问题,使机器人具有逃离局部极小环境的能力.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符秀辉  刘然 《测控技术》2022,41(5):12-15
目前,机器人路径规划常用算法有避障(Bug)算法、概率路线图(PRM)算法、快速搜索随机树(RRT)算法、蚁群算法、人工势场法等,其中RRT算法在路径规划中应用最广。针对RRT算法存在随机性强、偏差大、路径不一定最优、收敛速度慢等缺点,对RRT算法进行改进,引导随机树向目标点生长,借助人工势场的引力思想,并加入自适应策略,通过机器人与目标点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不断变化来改变步长大小,使机器人快速到达目标点。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自适应RRT算法可以提高算法收敛性,缩短了算法时间,可以有效应用在移动机器人系统上,提高移动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大多数动态RRT路径规划算法不能使规划的路径远离障碍物,这有可能导致机器人没有足够的避障时间。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势场引导快速扩展随机树向目标区域生长并远离障碍物的改进RRT算法APFG-RRT(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guided RRT)。为了进一步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加速算法跳出局部极小值,引入了一种按自适应概率选择目标点作为采样点的策略;针对动态环境采用全局规划结合局部重新规划的方法以提高算法的实时性。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初始RRT和Goal-bias RRT,APFG-RRT的计算效率更高,内存需求更小,并且搜索到的路径能够有效地远离障碍物,提高了动态路径规划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人车传统RRT路径规划算法节点搜索盲目性、随机性以及路径曲折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变采样区域RRT路径规划算法(dynamic variable sampling area RRT, DVSA-RRT).首先,初始化地图信息,根据动态变采样区域公式划分采样空间,进而选择采样区域;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安全距离的碰撞检测、概率目标偏置策略和多级步长扩展完成初始路径规划;最后,利用考虑最大转角约束的逆向寻优和3次B样条曲线对初始路径进行拟合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于原始RRT算法在不同地图环境下的搜索时间和采样次数均降低50%以上,大大降低了节点搜索的盲目性和随机性,相较于其他算法搜索时间也减少30%以上,且优化后的路径平滑满足车辆运动动力学约束.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于多路口环境下RRT的搜索时间长,搜索范围广和路径不平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路标引导和增长采样区域的混合策略来引导RRT算法向目标搜索。将对地图做预处理,处理掉较小的障碍物,尽可能保存大障碍物,得到预处理地图;在新地图上路口区域设置路标点,路标点的可视区域的组合要覆盖整个地图,根据其在新地图上的连通区域,通过寻找出一组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标点组合,以相邻两路标之间构建移动增长采样区域来引导RRT算法快速向目标搜索;用树枝修剪和二次贝塞尔曲线拟合生成光滑路径。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人车在复杂环境中进行全局路径规划时存在的盲目搜索、节点冗余、路径不光滑及不安全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扩展随机树(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的综合改进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引入目标动态概率采样策略和人工势场引导随机树扩展机制;其次根据汽车运动学模型,对规划的路径进行转角约束和碰撞检测,保证路径的安全性;然后引入Reeds-Sheep曲线用于直接与目标位姿进行连接,避免多余的位姿调整;最后对路径进行剪枝和平滑处理,得到一条更短更光滑的路径;在实验部分,针对不同仿真环境,以规划时间、路径长度和节点数目作为评价指标,对比了RRT算法、RRT*算法和文章算法的路径规划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文章算法相比于RRT算法和RRT*算法,节点数目分别减少了58.94%和85.22%,规划时间分别缩短了61.20%和79.23%,且路径长度相比于RRT算法缩短了17.26%,并和RRT*算法规划的最优路径长度相近。  相似文献   

15.
针对筒子纱搬运过程中存在纱线架、放置平台、其他筒子纱等多障碍物的环境下,传统的目标偏置RRT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算法。通过几何包络法建立碰撞检测模型,并添加距离系数g,使机械臂末端与障碍物保持安全距离;提出随机动作选择策略,使树每一次扩展前对扩展动作进行选择;提出弱化目标偏置策略,根据Xgoal相对于Xnear和Xrand连线的位置,对扩展方向进行偏置;根据垂距限值法和三次样条插值对初始路径处理,得到一条平滑路径。通过与RRT算法、M-RRT算法、添加引力系数的RRT算法和改进的RRT*算法仿真对比,路径长度方面最大下降了23.3%,时间方面最大下降了82.5%,并始终与障碍物保持50 mm以上的距离。结果表明该算法提升了机械臂搬运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未知环境中无人机可视图有限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凸优化的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进行路径点选取。在迭代寻优过程中以凸优化求解出的轨迹、避障以及到达终点距离等为元素设计粒子群的适应度函数,在获得最优路径点后再将路径点之间的轨迹显示出来。将所得轨迹作为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的一部分来建立更加可信的环境地图。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智能算法以及基于采样的路径规划算法相比,基于凸优化的粒子群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路径规划的效率以及减少规划路径的长度。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D*lite算法在进行路径规划时搜索效率低,易受运动物体影响及路径贴近障碍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改进D*lite算法和时间弹性带法的融合算法。首先,将改进的跳点搜索引入到D*lite算法中,让算法只对跳点进行访问,实现了规划时间和路径长度的双优化。之后,融合改进的时间弹性带法进行局部路径规划,提高算法动态规划能力的同时保证了规划路径的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D*lite算法比原始D*lite算法在路径长度、规划时长及路径节点数上分别平均优化了6.40%、49.13%和73.70%。在实际表现中,融合算法在动态情况下比原始D*lite算法可减少11.04%的路径长度、67.10%的规划时长及11.99%的运动时间,并且保证了机器人和障碍物间的最小距离。  相似文献   

18.
摘要: 为了提高移动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获得现场环境地图的效率,提出了利用BIM技术建立导航地图的方式,获取IFC信息映射到二维栅格,从而快速构建地图。对于室内移动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能更快更好的到达目标点的问题,首先对传统A*算法做改进,将原有的8邻域搜索扩展为48邻域搜索,增加了搜索方向,优化了搜索角度。同时考虑了机器人的安全性,对规划路径进行了改进,使得规划的路径与障碍物保持了一定距离。其次,为了避开场地出现的动态障碍物,采用将改进的A*算法与动态窗口法融合,在保证全局路径最优的基础上,实现避障效果。通过实验仿真,表明了改进的A*算法比传统A*的算法在运行时间上快了2倍以上,路径转折点的角度差比原来减少了28%以上,路径长度上更短且不再紧贴障碍物。而融合算法比改进的A*算法在路径平滑性上有所提高,能及时避开随机障碍物,更加适用于环境变化的室内场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室内多机器人SLAM算法存在探索任务分配灵活低,重叠度高,导致地图融合和建图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一个基于PSO算法的多机器人协同建图与路径规划系统。首先,采用SLAM系统中的Gmapping算法作为基础算法,加入PSO算法将地图融合问题转化为最优求解问题,即找到两个地图重叠度最高的转换矩阵,实现地图融合和多机器人协同建图。结果表明,相同室内环境下,单机器人的平均探索时间为216 s,探索覆盖率为73..38%;而双机器人的平均探索时间仅为47 s,比单机器人的探索时间低了169 s;且双机器人的探索覆盖率为99.69%,比单机器人高出了26.31%。由此说明,双机器人的探索效率和探索覆盖率更高。对比于现有的EKF-CSLAM算法和基于因子图地图融合算法,本算法的建图精度高达99.75%。地图融合和建图精度明显更佳,进一步说明提出的融合算法可提升多机器人室内环境协同建图的效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陆国庆  孙昊 《计算机应用》2021,41(7):2121-2127
机器人在未知环境自主探索时,需要快速准确地获取环境地图信息。针对高效探索和未知环境的地图构建问题,将随机行走算法应用于群机器人的探索中,机器人模拟布朗运动,对搜索区域建图。然后,改进了布朗运动算法,通过设置机器人随机行走时的最大旋转角度,来避免机器人重复性地搜索一个区域,使机器人在相同时间内探索更多的区域,提高机器人的搜索效率。最后,通过搭载激光雷达的多个移动机器人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分析了最大转角增量、机器人数量以及机器人运动步数对搜索区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