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糖醇改善小鼠肠道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月龄雄性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木糖醇调节胃肠道菌群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连续给予木糖醇14d后,小鼠胃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显著增加,提示木糖醇可有效改善胃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有效剂量为2.5g/d/kg.bw.以一月龄雌性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以复方地芬诺酯建立的便秘模型为参比对照,研究木糖醇的润畅通便功能,结果表明,在连续给予14d后,木糖醇可显著提高便秘小鼠的小肠推进率,明显缩短首便、首黑便时间,增加5、8、11h的排便重量,提示木糖醇有较好的润畅通便功能,有效剂量为2.5g/d/kg.bw.  相似文献   

2.
低聚异麦芽糖改善小鼠胃肠道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二月龄雄性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IMO-50与IMO-90调节胃肠道菌群的功能,结果表明:连续给予IMO-50或IMO-9014天后,小鼠胃肠疲乏内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增加。以二月龄雄性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以复方地芬诺酯建立的便秘模型为参比对照,研究IMO-50IMO-90的润畅通便功能,结果表明:在连续给予受试物14天后,便秘小鼠的肠推进率显著提高,首便、首黑便时间明显缩短,8小时排便重量显著增加。提示IMO-50和IMO-90均可改善小鼠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体外检测低聚异麦芽糖对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及低聚异麦芽糖对BALB/c小鼠肠道菌群影响以及对便秘小鼠润肠通便的作用。采用不同浓度低聚异麦芽糖与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碳源,与碳源为葡萄糖比较,检测不同浓度低聚异麦芽糖条件下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生长情况。体内实验以BALB/c雌性小鼠为实验对象,连续给予小鼠高剂量(1.0 g/(kg·bw))、低剂量(0.5 g/(kg·bw))的低聚异麦芽糖14 d后,测定小鼠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的含量;连续给予小鼠高、低剂量的低聚异麦芽糖21 d后,以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测定给予低聚异麦芽糖后便秘小鼠的排首黑便时间、6 h内黑便重量及小肠推进率。得到在体外实验中,与碳源为葡萄糖相比,碳源为不同浓度低聚异麦芽糖与葡萄糖时,长双歧杆菌与嗜酸乳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体内实验中,实验组小鼠灌胃低聚异麦芽糖14 d后,与正常组相比,粪便中乳杆菌与双歧杆菌都极显著增加,B/E值也明显提高,且低剂量组中肠杆菌显著减少;灌胃前后自身相比,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也显著增加。灌胃便秘小鼠低聚异麦芽糖后,其首粒排黑便时间明显缩短,排黑便总量明显增加,小肠推进率明显提高。体外培养条件下,低聚异麦芽糖可以增加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数量;低聚异麦芽糖具有改善小鼠胃肠道菌群及润肠通便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将雄性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HCS03-001菌粉低(1 g/(kg bw·d))、中(2 g/(kg bw·d))、高(4 g/(kg bw·d))剂量组,连续灌胃14 d后建立功能性便秘模型,考察植物乳杆菌HCS03-001对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的影响。此外,将小鼠分为溶剂对照组及植物乳杆菌HCS03-001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14 d,分别采集小鼠灌胃0 d和14 d的新鲜粪便进行培养和菌落计数,考察小鼠肠道内菌群的变化情况,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HCS03-001改善小鼠功能性便秘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HCS03-001中、高剂量可显著提高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植物乳杆菌HCS03-001高剂量可降低产气荚膜梭菌(P<0.05)、肠球菌(P<0.05)、肠杆菌(P>0.05)的活菌数,同时促进乳杆菌数的增殖(P<0.05)。说明植物乳杆菌HCS03-001具有改善小鼠便秘、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发酵竹笋膳食纤维改善小鼠胃肠道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昆明纯种小白鼠为实验对象,研究发酵竹笋膳食纤维调节胃肠道菌群的作用和润肠通便功能,结果表明,针对大黄所至肠道菌群失调,在连续给予5.0g/d/kg·BW的发酵竹笋膳食纤维1周后,小鼠胃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得到恢复;对复方地芬诺酯便秘小鼠,在给予中、高剂量14d后,首便、首黑便时间、小肠推进率、8和11h的排便重量均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低聚木糖和木糖醇按照25:75、50:50和75:25的比例替代传统果丹皮中的蔗糖制备无蔗糖山楂果丹皮,并评价其感官特性和对盐酸地芬诺酯诱导的便秘昆明小鼠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当低聚木糖占总糖的25%或50%时,该果丹皮在质构、色差及感官评价方面与传统蔗糖果丹皮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低聚木糖/木糖醇(50:50)复合无蔗糖山楂果丹皮中、高剂量组相比低聚木糖果丹皮组及木糖醇果丹皮组,预防便秘效果更加显著(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3 g/kg·bw/d)、中(6 g/kg·bw/d)和高剂量(9 g/kg·bw/d)低聚木糖/木糖醇(50:50)复合果丹皮可显著提高便秘小鼠的小肠推进率(76.0%、108.9%和83.8%)和6 h黑便湿重(65.4%、82.7%和93.3%);胃动素(MTL)含量分别增加24.0%、26.6%和25.1%;乳酸、乙酸和丙酸三种有机酸总含量分别增加68.7%、72.8%和121.6%。总之,低聚木糖/木糖醇(50:50)复合无蔗糖山楂果丹皮低、中、高剂量均能预防小鼠便秘,且中、高剂量组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唐田  沈真如  石璐  刘振权 《食品科学》2023,44(9):123-130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P9对小鼠功能性便秘的润肠通便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0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植物乳杆菌P9低剂量组(给予0.42 mg/(kg mb·d)菌粉(活菌数2.0×1011 CFU/g,下同))、中剂量组(给予0.84 mg/(kg mb·d)菌粉)、高剂量组(给予2.5 mg/(kg mb·d)菌粉),每组20只小鼠。将相应剂量的菌粉用无菌去离子水配制成菌悬液,按照10 mL/(kg mb·d)剂量灌胃15 d,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量无菌去离子水。实验第16天,模型组、植物乳杆菌P9干预组以洛哌丁胺4 mg/(kg mb·d)灌胃诱导小鼠功能性便秘,随机选取10只进行排便实验,检测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6 h排黑便量;剩余10只进行小肠运动实验,测定墨汁推进率,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小鼠盲肠内容物菌群组成。排便实验结束后模型组、植物乳杆菌P9干预组剩余小鼠持续灌胃洛哌丁胺4 mg/(kg mb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复合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LrGG-100、长双岐杆菌BL-11、嗜酸乳杆菌LA-99和干酪乳杆菌LC-88)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的缓解作用。使用盐酸洛哌丁胺作为便秘小鼠造模药物。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健康组、便秘组、阳性组、复合乳杆菌低、高剂量组;灌胃相应内容物21 d后,处死小鼠取样,测定小鼠小肠推进率等胃肠道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胃肠调节肽含量以及AQP3和c-kit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便秘组相比,复合乳杆菌低、高剂量组的小肠推进率显著提高61.45%(p<0.05)、1.22倍(p<0.05),排便时间缩短21.42%(p<0.05)、29.14%(p<0.05),排便数量增加1.50倍(p<0.05)、1.52倍(p<0.05),排便质量增加1.13倍(p<0.05)、1.25倍(p<0.05);高剂量组的AQP3和c-kit基因转录水平分别是便秘组的1.82倍(p<0.05)和2.00倍(p<0.05);灌胃复合乳杆菌能够增加血清中P物质和胃动素含量,降低血清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和内皮素-1含量。复合乳杆菌能有效缓解便秘症状,其作用可能与胃肠调节肽水平以及AQP3和c-kit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食用菌茶树菇发酵刺梨果渣,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探究制备所得刺梨果渣SDF的润肠通便功能,为综合开发利用刺梨果渣膳食纤维提供依据。方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以提高SDF得率;将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SDF低(ig.0.25 g/kg·bw)、中(ig.0.50 g/kg·bw)、高剂量组(ig.1 g/kg·bw),以复方地芬诺酯建立便秘模型,连续灌胃14 d后通过测定小肠墨汁推进率、首粒黑便排出时间、6 h内排黑便粒数及重量,分析其对小鼠润肠通便功能的影响。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氯化钙添加量1%、氯化钾添加量0.60%、糖添加量4%、液料比7:1;在此条件下刺梨果渣SDF得率为5.86%,较比未发酵原果渣SDF提高了68.78%。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在便秘模型构建成功的基础上,SDF各剂量组均有改善小鼠便秘情况的作用,其中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最明显。结论:采用食用菌茶树菇发酵刺梨果渣SDF的制备工艺合理、经济简便,所得产品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参考保健食品检验与技术评价规范(2003版)中关于调节肠道菌群及通便功能动物实验评价方法评价副干酪乳杆菌调节肠道菌群及润肠通便功能。方法:分别以0.000867、0.00867、0.0867、0.867、8.67 mg/kg灌胃给予副干酪乳杆菌K56菌株(实验室检测菌株规格为1.5×1011 CFU/g),检测小鼠干预14 d前后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并测定干预30 d后小肠墨汁推进率、首粒黑便时间、排黑便粒数及重量,评价副干酪乳杆菌对小鼠肠道菌群及排便的影响。结果:干预14 d前后比较,各组小鼠粪便双歧杆菌、乳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均显著增加(P<0.05),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以0.00867、0.0867、0.867 mg/kg剂量的K56干预后,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0.000867、0.00867、0.867 mg/kg剂量的K56干预后产气荚膜梭菌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0.00867、0.867、8.67 mg/kg剂量组干预小鼠墨汁推进率显著增高(P<0.05),0.0867、0.867 mg/kg剂量组小鼠排黑便粒数与重量显著增加(P<0.05),但各剂量组对小鼠首粒黑便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副干酪乳杆菌K56菌株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和润肠通便的作用,调节肠道菌群最佳剂量为0.0867 mg/kg(对应人体剂量1.0×108 CFU/d),润肠通便最低有效剂量为0.867 mg/kg(对应人体剂量为1.0×109 CFU/d)。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淫羊藿提取物、西洋参提取物和蒺藜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淫羊藿西洋参复合物对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将SPF级ICR种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低[0.25 g/(kg·bw)]、中[0.50 g/(kg·bw)]、高[1.50 g/(kg·bw)]剂量组,设置蒸馏水为阴性对照组。连续灌胃给予淫羊藿西洋参复合物30 d后,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运动后血清尿素、肝糖原及血乳清的含量。结果表明,连续灌胃给予淫羊藿西洋参复合物30 d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1.50 g/(kg·bw)的高剂量可显著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降低小鼠血乳酸曲线下面积,增加小鼠肝糖原储存量(P<0.05)。淫羊藿西洋参复合物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长双歧杆菌活菌BBMN68 活菌液对便秘模型小鼠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将Balb/c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3 个剂量的给药组。给药组分别经口给予低、中、高剂量(1 × 107、1 × 108、1 × 109CFU/mL)的长双歧杆菌BBMB68 活菌液0.1mL/(kg·d)(以体质量计);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0.1mL/(kg·d)的质量分数10% 的脱脂奶溶液;阳性对照组给予1 × 108CFU/mL 动物双歧杆菌菌悬液0.1mL/(kg·d)。用复方地芬诺酯制造小鼠便秘模型,建模后各组分别给药,观察各组小鼠的首次排黑便时间、5h 内排便粒数和质量,测定粪便含水量和小肠墨汁推进率。结果:长双歧杆菌BBMN68 给药7d,可明显改善便秘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增加排黑便粒数和质量;长双歧杆菌BBMN68 给药15d 可显著提高便秘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表明长双歧杆菌BBMN68 具有润肠通便功能。  相似文献   

13.
该文依据相关标准检测蓝莓发酵原浆的功效成分.将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蓝莓发酵原浆冻干粉低、中、高剂量组(0.75、1.50 g/kg bw和2.25 g/kg bw),连续灌胃30 d,进行免疫器官脏器指数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血清溶血素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腹腔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旨在探索黑菊芋多糖对便秘小鼠肠道功能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将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黑菊芋多糖低(2.5 g/kg·bw)、中(5.0 g/kg·bw)、高(10.0 g/kg·bw)剂量组。连续14 d利用复方地芬诺酯诱导便秘小鼠模型,并从第8 d起开始多糖干预。计算小鼠6 h内排便粒数和肠墨汁推进率,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肠道菌群16S rDNA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黑菊芋多糖能够增加小鼠黑便粒数(分别增加48.21%、98.21%和78.57%)和小肠墨汁推进率(分别增加67.34%、107.05%和87.08%),其中以中剂量效果最佳。中剂量组干预后,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以及厚壁菌门/拟杆菌比例和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增加(p<0.05),并促进肠道有益菌乳酸菌属和栖粪杆菌属增殖(p<0.05)。因此,适量食用黑菊芋多糖有助于逆转便秘造成的肠道菌群紊乱,改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一种蛹虫草配伍的新工艺酒对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雄性Balb/c小鼠200只随机均分为5组:水对照组、基酒对照组和新工艺酒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灌胃20 mL/kg·bw,连续30 d对各组分别灌胃灭菌水、15%vol基酒、8.33 m L/kg·bw、16.67 mL/kg·bw、33.33 mL/kg·bw新工艺酒,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进行免疫功能评价。结果表明,在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检测中,新工艺酒中、高剂量组与水对照组和基酒对照组相比,其抗体积数有显著增加(P0.05)。在小鼠NK细胞活性率测定实验中,低、中剂量组与水对照组和基酒对照组小鼠相比,其NK细胞活性率显著增加(P0.05)。该新工艺酒具有改善小鼠免疫力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研究针叶樱桃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0.06g/kg·bw/d、0.12g/kg·bw/d、0.35g/kg·bw/d3个剂量经口给予小鼠30d,进行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测定。0.35g/kg·bw/d组加ConA孔与不加ConA孔吸光度的差值及耳壳增重高于0 g/kg·bw/d组;0.35 g/kg·bw/d组溶血空斑数及半数溶血值高于0 g/kg·bw/d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叶樱桃提取物可以增强BI/F1代健康雌性小鼠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具有较好粘附上皮细胞能力和耐受胃肠液的动物双歧杆菌CCFM625对便秘模型小鼠血清中胃肠调节肽(胃动素、胃泌素、乙酰胆碱酯酶、P物质、内皮素、生长抑素以及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酚酞和植物乳杆菌ST-Ⅲ)、2个剂量的阴性对照(不具备粘附特性的动物双歧杆菌CCFM624)和2个剂量的给药组。给药组分别经灌胃连续给予小鼠14 d低、高剂量(4×10~8、4×10~(10)CFU/mL)的双歧杆菌CCFM625菌悬液0.25 mL;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0.25 mL的无菌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7 mg/mL酚酞溶液0.25 mL,阳性对照组给予低、高剂量(4×10~8,4×10~(10)CFU/mL)的植物乳杆菌ST-Ⅲ菌悬液0.25 mL,阴性对照组低、高剂量(4×10~8,4×10~(10) CFU/mL)的动物双歧杆菌CCFM624菌悬液0.25 mL。第15~17天用盐酸洛哌丁胺灌胃小鼠造便秘模型,建模后于第18天上午处死小鼠,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便秘相关肠肽类递质的表达情况。结果:具有较强粘附能力的动物双歧杆菌CCFM625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促进性递质(胃动素、胃泌素、乙酰胆碱酯酶和P物质)的分泌,同时降低抑制性递质(内皮素、生长抑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水平。表明动物双歧杆菌CCFM625通过粘附于肠上皮细胞达到调节肠道内便秘相关的胃肠调节肽的分泌来缓解便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以玛咖、管花肉苁蓉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对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方法将SPF级ICR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天摄入成品推荐摄入量的5、10、30倍作为低、中、高剂量,即0.25、0.50、1.50 g/(kg·bw),设蒸馏水为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受试物连续30d后,测定小鼠尾根部负重的游泳时间,于不同实验组分别检测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含量、肝糖原、运动前后的血乳酸含量。结果连续灌胃玛咖片30d后,高剂量组1.50g/(kg·bw)能明显延长小鼠尾部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降低小鼠游泳后血清尿素含量,以及小鼠游泳后血乳酸含量,并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玛咖片作为保健食品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花生肽是否对小鼠具有耐缺氧作用.方法:将150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1个空白对照组、1个乳清蛋白组(500 mg/kg BW)和3个花生肽剂量组(250、500、1000 mg/kg BW).连续灌胃30 d后,测定各组小鼠在常压缺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及耗氧量,在亚硝酸钠中毒导致的缺氧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菠萝蜜低聚肽(jackfruit oligopeptides,JOPs)免疫调节功能。方法:采用SPF级雌性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8项免疫实验测定,系统评价不同干预剂量(0.20、0.40、0.80 g/kg·bw)JOPs对小鼠免疫器官相对重量、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细胞)活性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JOPs 0.40、0.80 g/kg·bw剂量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且JOPs 0.40 g/kg·bw剂量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乳清蛋白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乳清蛋白组相比,JOPs 0.40、0.80 g/kg·bw剂量组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足跖增厚度、溶血空斑数、碳廓清吞噬指数a、巨噬细胞吞噬率与吞噬指数及NK细胞活性显著提高(P<0.05),JOPs 0.80 g/kg·bw剂量组血清溶血素含量、CD3+T细胞数量、CD4+T细胞百分比及CD4+CD25+/CD4+、CD4+/CD8+比值显著提高(P<0.05);各JOPs剂量组对小鼠体重增长、胸腺指数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JOPs可提高机体适应性免疫及固有免疫功能,起到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