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是该盆地勘探程度相对较高、资源潜力大的区块,也是其下一步开展精细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然而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制约这一地区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问题也日趋明显。通过对跃进地区油气成藏机理、有利沉积相带展布的重新认识和对新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认为在该区尕斯东南斜坡应寻找E13的岩性油气藏,即沿着斜坡背景的鼻状隆起继续下坡找油;跃西地区坡折带相对发育,下一步则应查明E23的藻灰岩分布范围,实施钻探,另外,该带基岩潜山也是值得探索的领域;跃进二号地区跃深11井以南斜坡背景上发育有鼻状隆起,与已获得油流的跃进四号具有相似的构造背景和成藏背景,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阿拉尔断裂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一条区域性的大断裂,该断裂对区域内构造的形成演化及油气的分布有极大的影响,目前已发现的尕斯油田、跃进二号油田、砂西油田、跃西油田、跃东构造均沿阿拉尔断裂分布,因此,对阿拉尔断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该区下步的油气勘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质、物探、钻井、录井、测井、测试、地化分析及生产数据等资料,对塔河油田跃参1号区块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跃参1号区块奥陶系油气富集程度受T74不整合面、断裂、储层、构造等因素综合影响;T74不整合面是古岩溶发育的前提,也是油气横向调整和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断裂控储、控藏特征明显,主干断带是油气纵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控制原油密度分布,油气富集程度高;远离主干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油气富集较差,连通主干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油气富集较好;T74古构造高部位的断裂带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油气富集程度高,是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4.
跃进二号油田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了的穹窿背斜.本文对跃进二号油田储层伤害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认为造成跃进二号地区油层伤害的主要因素可能有水敏伤害、附加毛管阻力伤害和速敏伤害.并以油田储层敏感性评价为基础,针对油田钻井、射孔、井下作业中存在地层伤害现象提出较为可行的油层保护的要求与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塔中12构造复式油气运聚与成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塔中12构造位于塔中低凸起塔中10号构造带中段,是一长期继承性古隆起。该构造志留系、奥陶系多个层段均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并获得了工业油流。根据对油气显示的分析,认为石炭系东河砂岩的油迹、荧光显示是断层垂向渗漏所致。通过断层封闭性、含氮化合物、油源生标对比等分析,并结合其他学者对包裹体成分、均一温度的测定资料,分析了塔中12构造志留系及上奥陶统的油气成藏过程。另外,通过分析塔中12构造下奥陶统的油气成藏条件,认为该层系有望获得工业气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冷湖三号地区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及综合分析,结合钻探等综合资料,对冷湖三号地区的基底特征,区域构造特征,断裂展布特征,构造发育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新发现一些有利圈闭。提出了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研究断裂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在断裂输导油气机制及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的综合评价参数,建立了一套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南堡凹陷南堡1号构造的f1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的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南堡1号构造f1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参数值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由下至上逐渐增强,有利于油气在浅部聚集成藏,是南堡1号构造油气主要在东一段聚集成藏的重要原因;f1断裂西南部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参数值明显高于其东北部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参数值,西南部较东北部输导油气能力更强,更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与南堡1号构造东一段已发现的油气在西南部明显多于东北部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的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2000年3月,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的重点探井莫北9井喷出高产油流,日产油63m3,天然气1.5×104m3,莫北10井也获得了日产16.6m3的工业油流。至此,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含油气构造。准噶尔盆地东部勘探成果继续扩大。位于沙南油田以南的沙南112井获得日产9.49m3的工业油流,使沙南油田的储量预计增加了600万t。同时,盆地西北老区又有新发现,克302井获得日产原油34.9m3,天然气9756m3的工业油流,进一步扩大了克79井区乌尔禾组油藏的含油面积。准噶尔盆地腹部发现新含油气构造…  相似文献   

9.
杨万萍 《青海石油》2003,21(1):38-43
跃进二号油田是一个含油井段长、储量丰度高的同沉积复杂断块油田。该油田是青海油田的“九五”期间产能接替油田之一。油田地质情况有很多不同于整装大油田的特点。跃进二号构造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了的弯窿背斜。主要含油层系为下油砂山组(N2^1)、上干柴沟组(N1)、下干柴沟组上部(E3^1),油水分布主要受构造和断层控制。本文利用各种动静态资料对该油田的开发效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分析,针对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较为可行的控水稳油综合治理对策,确保油田长期稳产。  相似文献   

10.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油气增储上产,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及成藏综合评价方法,深入分析了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的油气成藏规律。珠三坳陷主要发育文昌组和恩平组中、深湖-浅湖相烃源岩;恩平组发育湖相储盖组合、珠海组-珠江组发育海陆过渡相-海相储盖组合。珠三坳陷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烃源和运移的控制,差异伸展-走滑作用控制了油气成藏,烃源岩的差异发育控制了油气差异分布,近凹断裂带和两条大型构造脊控制了油气富集。构建了4种成藏模式:①中、深湖相源岩供烃、构造控藏、有利储盖控富集;②浅湖相源岩供烃、断裂高效运移、甜点储层控富集;③浅湖相源岩供烃、构造脊-盖层控运、复合圈闭控藏;④多洼供烃、长距离侧向运移、晚期断层垂向调整。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珠三南断裂西段、六号断裂带和南断裂东段、神狐隆起北缘和琼海凸起及周缘隐蔽圈闭领域是下步滚动勘探、实现油气增储上产的重点领域。钻探证实南断裂西段X构造、南断裂东段Y构造以及六号断裂带Z构造3个商业性发现。  相似文献   

11.
青海放歌     
<正>2014年10月13日,青海油田牛105井试油喜获工业油流,4毫米油嘴试油,日产原油5.15立方米。牛105井为牛1井区首口在E32试油获得工业油流的井,为下一步部署勘探明确了目标。时间往前推4天的10月9日,青海油田沟8井再获工业油流。该井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坳陷亚区红沟子构造,是为了探索红沟子地区油气含量部署的一口预探井。之所以叫"再获工业油流",是因为此前,该井已经在前三个层组试获工业油气流。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断裂构造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油气藏常与断裂构造相伴生。柴西地区南部沿断裂带分布有砂西-尕斯-油砂山油气聚集带、跃进2号-跃东油气聚集带、乌南-绿草滩油气聚集带;西部阿尔金山前带沿柴西等断裂分布有断鼻构造控制的构造-地层-岩性复合型油气藏;北部沿着英北断裂、南翼山断裂、尖顶山断裂分布有油泉子、开特米立特、南翼山、尖顶山等构造-裂缝型油气藏。柴西地区断裂的形成与阿尔金山和昆仑山在中新生代的剧烈挤压和走滑活动有关。断裂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还有少量的同沉积正断层、滑脱断层、反转断层等。断裂主要发育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平面上呈平行状,斜列状、斜交状、正交状,反"S"形,透镜状、发散状等组合类型,剖面组合型式主要有叠瓦状、冲断式、花式3 种主要类型。其中,以冲断型及正交状、斜交状断层组合形成的构造油气藏最为发育。断裂不仅控制了生烃凹陷的展布及构造圈闭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河流三角洲、扇三角洲有利储集相带的展布。断裂活动形成的大量裂缝,改善了储层的物性条件。柴西南区普遍存在以断裂为油气运移通道形成的侧接式上生下储式油藏。  相似文献   

13.
乌南钻探始于1978年的南参1井,钻进过程中见到较好的油气显示,1979年钻探的南参2井在N2^1获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乌南油田。油藏主要受断裂、断块控制,每一独立的断块均有可能单独形成油气藏。平面上,高部位油气富集程度高。构造主体部位已发现乌4、乌5井断块油藏,并见气层;低部位的乌14并断块高部位含油、低部位见水。纵向上,油气集中分布在N2^1上部。近年来通过滚动勘探,在乌5断块所部署的乌19、乌1—02、乌北1-4和乌北3-3等井在试油、试采过程中获得了高产油流,而且至今生产状况一直较好。依照乌南油田1998年储量报告,上述井均在含油面积之外,属于滚动扩边井。为了更深入的认识乌南油田地质和油藏特征,进一步落实该区的断裂构造特征,需要对该区进行精确的地震资料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定位断裂附近油气藏的空间位置,从油源断裂优势运移通道和被断裂破坏后盖层垂向封闭能力2方面入手对南堡1号构造中浅层横向、纵向油气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源断裂有效断面脊作为优势运移通道控制了油气横向富集部位,南堡1号构造中浅层主要油气储量均分布于有效断面脊附近;②火山岩类(脆性)盖层被断裂破坏后垂向封闭能力可用盖层残余有效厚度(H′)来评价,南堡1号构造馆三段火山岩盖层残余有效厚度垂向封闭油气阈值(Ho)约为79~93m,当H′>Ho时,油气主要在盖层下部富集,而当H′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烃源岩物质基础、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剖析,应用成熟度参数和含氮化合物参数揭示了研究区2个不同构造区的两种不同石油运移方式。提出跃进一号构造区尕斯库勒油田原油主要来源于北部的茫崖坳陷和红狮坳陷,石油自北向南运移,并具有多源注入-混合聚集成藏的特征;跃进二号构造中的原油则主要由南向北运移成藏,其中扎哈泉凹陷对该地区油藏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塔东2号背斜构造在晚志留世开始形成雏形,晚三叠世基本定型。通过对塔东2号背斜构造二维地震资料、塔东2井区三维地震资料和塔东地区二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构建了塔东2号构造的断裂系统。断裂系统主要分两期:分别是古生代断裂系统,中生代断裂系统,这两期断裂系统均受控于包括车尔臣一级断裂在内的塔东南地区逆冲断裂系。背斜构造地区主要发育寒武系碳酸盐岩烃源岩,发育寒武系、震旦系两大套储盖组合及前震旦系变质岩潜在储盖组合,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断裂系统对塔东2号构造的储层改善和油气的疏导运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能导致了油藏后期破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6月 11日,位于准噶尔盆地小陆梁地区三个泉1号背斜的陆9井,在2226~2230m侏罗系西山窑组喜获工业油流,用3.5mm油嘴试产,日产原油24.18m3,标志着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勘探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小陆梁地区是准噶尔盆地最早进行钻探的远景区之一,但由于该地区断裂复杂,不易组合,勘探难度很大,自50年代以来一直未钻获工业油流。1998年10月,新疆油田专门设立了“三个泉凸起西段勘探现状研究及勘探目标评价”研究项目,同时实施了413.38km2的大面积三维地震。今年初地震资料出站后,经细致解释…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5年地层压力监测工作量统计,通过目前地层压力与原始地层压力对比和分层系地层压力与单井产液量变化趋势分析,明确指出:跃进二号油田地层压力资料偏少,地层压力偏低,今后应增加地层压力监测工作量,同时加强注水工作。尽快补充地层能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跃进二号油田防砂现状的分析,结合目前防砂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调研了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防砂工艺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跃进二号油田改善防砂试验效果的技术思路与对策,并根据制定的技术路线,首选对目前的防砂工艺以及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其次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进行了防砂施工材料评价、新型低温防砂材料SDS-1和CS-1的优选、涂料砂的改性及清洁携砂液研制等实验研究;最后进行了改善防砂效果新工艺现场试验,试验效果表明,取得了较好的防砂增产效果,试验井的防砂有效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冀东油田南堡2号构造古潜山成藏条件及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堡南1井在奥陶系古潜山喜获高产油流,掀起南堡凹陷古潜山油气勘探的高潮。在对南堡2号构造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潜山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建立了成藏模式。结果表明,南堡2号构造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十分有利,良好的油气供给、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层和储集空间的发育是潜山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具有多样性:潜山顶部风化壳油气藏以新生古储新盖和多向供烃为特点;潜山内幕油气藏具有新生古储古盖和单向供烃的特点;与烃源岩隔断层侧向相邻的潜山底部风化壳具有新生古储古盖和单向供烃的成藏模式。断层和不整合在潜山油气藏形成过程中起重要控制作用。古潜山风化壳型和内幕型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是今后南堡2号构造潜山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