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0例患者共28个病灶。单发病灶14例,多发病灶6例。病灶多位于脑深部白质、基底核、胼胝体及丘脑等近中线部位,以及额叶、顶叶等脑实质表面。CT检查5例,共10个病灶,9个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影,1个为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9个病灶明显强化,1个病灶轻度强化。MRI检查15例,共18个病灶,其中平扫11个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3个T1WI、T2WI均呈等信号,4个T1WI、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14个病灶明显强化,3个呈不均匀强化,1个呈环形强化。4例累及脑膜,引起脑膜增厚,见"脑膜尾征"。2例室管膜呈线样强化。28个病灶中可见"缺口征"2个、"尖角征"3个、"握拳征"2个。5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示4例为缓升型,1例为平台型。2例行MRS检查,见明显的脂质峰。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和MRS检查,能提高诊断准确率,确诊仍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MRI表现与病理学特征。资料与方法对10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患者的MRI表现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0例中,单发7例,多发3例,共39个实性结节样病灶。其中,位于额叶4个,颞叶10个,脑室13个,脑干2个,小脑1个,累及胼胝体9个。非实性结节样病灶若干。单发者病灶多呈实性,致密,部分内可见坏死(5个)、出血(3个),与灰质信号相比,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多发者病灶多松散,部分不成形,表现为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常规增强扫描后,所有病灶中除1例轻度强化外,余实质部分均呈团块状、结节状均匀明显强化,中心囊变坏死区无强化;弥漫性浸润病变呈点、片状强化。病理上所有PCNSL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病理学基础决定PCNSL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1)单发病灶多位于脑白质深部,多发病灶常呈区域性分布。(2)肿块在T2WI上多呈等或稍高信号。(3)单发病灶多呈团块状均匀强化,多发病灶呈点、片状强化。(4)肿...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影像诊断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免疫力正常患者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术前影像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23例PCNSL中,单发16例(69.6%),多发7例(30.4%),共41个病灶,幕上39个病灶,幕下2个病灶。78.0%(32/41)病灶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T2WI等、稍低信号,较大的病灶中均未见血管流空;增强后70.7%(29/41)病灶呈均匀实质团块状或结节状明显强化,典型的出现"缺口征"、"尖角征",并靠近蛛网膜下腔;9.8%(4/41)病灶出现囊变,可见"硬环征"。病理证实均为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除1例为Burkitt淋巴瘤,其余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镜下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少,核大,染色质颗粒粗,15例(65.2%)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所有病例均未见出血、坏死,钙化。结论:PCNSL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典型的病例,常规MRI多可作出正确的诊断,确诊有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CT、MRI多模态成像特点,以期进一步提高PCNSL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PCNSL 35例,术前均行CT及MRI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MRI及功能成像的变化及特点。结果:35例共检出39个病灶,3例多发。CT平扫:38个病灶呈等或高密度,32个呈均匀密度。MRI平扫:38个病灶T1WI、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27个病灶DWI呈均匀高信号,ADC值降低。多数病灶呈轻至中度水肿和占位效应。CT和MRI增强扫描多为均匀强化,"缺口征"、"尖突征"的出现具有特异性,少数病灶呈环形强化。PWI表现为低灌注,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降低,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延长。常出现胆碱(Cho)峰升高、肌酸(Cr)峰降低、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明显降低或缺失及高耸的脂质(Lip)峰,肿瘤实质区Cho/NAA、Cho/Cr、NAA/Cr比值均明显高于瘤周水肿区和正常组织(均P0.05)。CT、MRI多模态成像对PCNSL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纯应用CT或常规MRI。结论:PCNSL临床表现多变,病理确诊前诊断困难。CT、MRI多模态成像能有效提高PCNS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李锋  刘克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9):1274-1277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常规MRI及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方法:对15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和1H-MRS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共检出24个病灶,其MRI及1H-MRS表现如下:①PCNSL的MRI表现:病灶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缺口征"、"尖角征"的出现具有特异性;②PCNSL的1H-MRS表现:肿瘤实质区及瘤周近侧水肿区Cho峰升高及NAA、Cr峰降低,肿瘤实质区可见升高的Lip峰。4例病灶在正常组织区可见异常谱线。结论:传统MRI结合1H-MRS表现能够显著提高PCNS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1H-MRS对于肿瘤浸润及多发病灶的显示优于传统MR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MRI特点,提高对PCNSL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PCNSL的MR表现,并结合文献研究MRI特征.结果 单发7例,多发7例,弥漫性生长7例,共33个肿瘤,其中额叶12个,脑室旁8个,颞叶、顶叶、透明隔、小脑蚓部各2个,枕叶、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小脑各1个; 4例肿瘤累及胼胝体.肿瘤实质MR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信号较均匀;18例肿瘤实质强化明显,信号均匀,可呈现"尖角征"和"脐凹征"及具有特征性的"蝴蝶征",3例出现环形强化.结论 PCNSL MR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MRI检查对PCNSL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I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表现特征的显示.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的影像资料.结果 (1)17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中男16例,女1例,50岁以上者13例.9例病灶单发,8例多发,共32个病灶,病灶中心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者18个(56.25%),形态呈类圆形28个(87.5%),分叶4个(12.5%),边缘清楚31个(96.88%),边缘模糊1个.(2)和肌肉相比,病灶在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显示为等、稍高、高信号的数目分别占5/32个(15.625%),25/32个(78.125%),2/32个(6.25%);FSE T2WI及T2 WI脂肪抑制序列呈中等高信号,数目分别为17/32个,15/32个;2/32个,30/32个;FSE T1WI信号均匀31/32个,FSET2WI及L WI脂肪抑制序列信号不均匀者32/32个,小囊变区18/32个(56.25%),32个病灶均显示低信号包膜;(3)增强轻度强化比率31.25%,中度强化31.25%,明显强化37.5%;(4) 17例中,误诊为混合瘤4例,2例笼统诊断为良性肿瘤,余11例均正确诊断为腺淋巴瘤.结论 中年以上的男性,MRI发现腮腺浅叶的后下象限具有良性肿瘤病灶特征,平扫各序列显示有低信号包膜,在FSE T1WI,FSE T2WI及FSE T2WI脂肪抑制序列信号特征多为稍高/中等高/高信号.采用FSE T2WI脂肪抑制序列观察到内部有小囊变区,强化多为中等或明显强化,且病灶多发时,诊断时应首先考虑腺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表现特征的显示。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的影像资料。结果 (1)17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中男16例,女1例,50岁以上者13例。9例病灶单发,8例多发,共32个病灶,病灶中心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者18个(56.25%),形态呈类圆形28个(87.5%),分叶4个(12.5%),边缘清楚31个(96.88%),边缘模糊1个。(2)和肌肉相比,病灶在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显示为等、稍高、高信号的数目分别占5/32个(15.625%),25/32个(78.125%),2/32个(6.25%);FSE T2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中等高信号,数目分别为17/32个,15/32个;2/32个,30/32个;FSE T1WI信号均匀31/32个,FSET2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信号不均匀者32/32个,小囊变区18/32个(56.25%),32个病灶均显示低信号包膜;(3)增强轻度强化比率31.25%,中度强化31.25%,明显强化37.5%;(4)17例中,误诊为混合瘤4例,2例笼统诊断为良性肿瘤,余11例均正确诊断为腺淋巴瘤。结论中年以上的男性,MRI发现腮腺浅叶的后下象限具有良性肿瘤病灶特征,平扫各序列显示有低信号包膜,在FSE T1WI,FSE T2WI及FSE T2WI脂肪抑制序列信号特征多为稍高/中等高/高信号。采用FSE T2WI脂肪抑制序列观察到内部有小囊变区,强化多为中等或明显强化,且病灶多发时,诊断时应首先考虑腺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影像诊断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28例,对其MRI检查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PCNSL中,单发19例(67.86%),多发9例(32.14%),数目2~4个,共有病灶47个,T1WI呈稍低信号18个(64.29%)、等信号5个(17.86%)、稍高信号3个(10.71%)、高信号2个(7.14%);T2WI呈稍低信号7个(25.00%)、等信号4个(14.29%)、稍高信号15个(53.57%),其中1个病灶中心出现囊变及1个弥漫性浸润病灶呈高信号,信号特点与脑膜瘤类似。结论PCNSL大多数都是发于大脑半球、脑室周围或者是胼胝体附近,MRI表现具有多重性,但是确诊需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及1H-MRS特点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常规MRI及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资料与方法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和1H-MRS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共检出33个病灶,其MRI及1H-MRS表现具有如下特点:(1)病灶T1WI多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单发或多发,境界清晰.(2)轻中度瘤周水肿,并可见"火焰样"特征性水肿.(3)增强后病灶多明显均匀强化;"缺口征"、"尖角征"的出现具有特异性.(4)1 H-MRS常表现为胆碱(Cho)峰升高,肌酸(Cr)降低,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缺失,并出现高耸的脂质(Lip)峰.在实性肿瘤中出现明显升高的Lip峰对诊断PCNSL具有高度特异性.结论传统MRI在PCNSL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1H-MRS表现,可以提高MRI对PCNSL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表现。结果病理检查均为B细胞来源的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15例PCNSL19个病灶,单发13例(87%),多发2例(13%)共6个病灶。病灶常位于脑表浅部位和近中线部位,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等或稍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增强后病灶大多呈均匀实质团块状或结节状强化,典型的可出现“尖角征”、“握拳征”,3例可见小囊变,呈“硬环征”。结论PCNS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MRI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结合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术前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常规MRI平扫和增强的特点,以及在DWI、PWI、1H-MRS上的表现。结果 25例患者共检出42个病灶,单发15例,多发10例,主要分布于深部近中线脑白质处。MRI平扫病灶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瘤周水肿多表现为轻中度。增强扫描后病灶实质部分呈结节状、团块状强化,囊变坏死少见。13个病灶出现"脐凹征",8个病灶出现"尖角征",4个病灶累及胼胝体,出现"蝶翼征"。DWI显示42个病灶实质部分呈高或稍高信号,ADC信号明显低于正常脑实质。14例患者共25个病灶进行PWI扫描,17个病灶呈低灌注,8个病灶呈等灌注。4例患者共5个病灶行1H-MRS检查,均表现为肌酸(creatine,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 aspartate,NAA)峰降低,胆碱(choline,Cho)峰升高,并可见高耸的脂质(Lipid,Lip)峰。结论多模态MR成像技术能够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PCNSL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 收集本院病理证实为AA患者8例(男1例,女7例),分别应用多排螺旋CT(平扫2例,平扫+增强4例)或磁共振(平扫+增强6例)检查及后处理.观察病灶大小、位置、质地、形态、强化方式等表现并记录分析.结果 病灶直径>10 cm者4例;CT平扫为不均匀等/低密度影,边界清或大部分清楚6例;含囊变成分2例,有附壁结节2例;增强表现片状不均匀逐渐强化并范围扩大4例,多平面重建(MPR)显示分层漩涡征2例,病灶内成熟小血管影3例.MRI T2 WI呈高/略高信号5例,其中分层漩涡征3例,含囊变成分2例;增强呈分层漩涡征逐渐强化并范围扩大3例,3例时间-信号曲线(TIC)均为缓升型.结论 AA女性多见,CT/MRI表现病灶多较大,质地不均,逐渐强化并范围扩大,分层漩涡征具有特征性,CT可显示灶内小血管影,MRI表现缓升型曲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了1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结果 病灶T1WI多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匀强化,极少数呈环形强化,肿瘤坏死囊变少见,未见出血、钙化;瘤周水肿相对较轻,占位效应轻.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和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颅内PCNSL的MRI表现,包括病灶数目、位置、大小、信号和强化特征。结果 45例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54.1岁。27例为单发,18例多发,共71个病灶。49.3%的病灶位于大脑半球,38.0%位于大脑深部、中线处及脑室系统,12.7%位于脑干及后颅窝,93.3%的病例和91.5%的病灶靠近脑脊液。12.7%的病灶可见坏死,8.5%的有病灶内出血。与脑灰质相比,81.7%的病灶在T1WI、73.3%的病灶在T_2WI呈等信号,90.1%的病灶可见弥散受限。增强扫描84.5%的病灶强化明显,78.9%的呈结节状或团块状强化。结论绝大多数颅内PCNSL病灶具有靠近脑脊液分布、信号强度与脑灰质接近、强化明显和弥散受限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PCNSL影像学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颅内原发淋巴瘤的MRI征像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正确率,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3年~2017年期间收治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MRI资料,并对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病变发生部位、大小、信号等MRI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共检出病灶60个,病灶单发20例,多发12例,以单发为主。病灶分布具有幕上为主,幕下相对少见的特征,其中额顶叶18例,颞叶11例,枕叶2例,小脑半球1例,基底节区4例,丘脑1例,胼胝体5例。多发病灶具有"卫星样"分布的特征。肿瘤周围水肿形态可呈斑片状,指套状。MRI平扫瘤体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及FLAIR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多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多呈握拳样、团块状或开环样强化,"脐凹征""尖角征"及"蝶翼征"也是颅内淋巴瘤较为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颅内原发淋巴瘤的MRS表现为胆碱(Cho)峰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降低,脂质(Lip)峰高耸。结论颅内原发淋巴瘤具有特定的MRI征像,对这些征像的综合细致观察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MRI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确诊为ADEM成人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病灶主要累及白质内(7例)、基底节区(3例)、丘脑(3例)、皮质(2例)、脑干(1例)、小脑(1例)、脊髓(1例)。病灶主要表现为白质内大片状、斑片状、类圆形、卵圆形异常信号,大小不一,边界不清,分布多不对称,少数也可对称,T_1WI呈低/稍低信号,T_2WI及Flair呈高信号,有4例见垂直脱髓鞘征,3例弥散轻度受限,增强扫描后1例小片状强化。结论 ADEM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72,自引:1,他引:72  
目的 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对 2 2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患者CT、MRI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研究 ,另对 15例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 (MVD)检测 ,并以 12例胶质瘤作为对照。结果  2 2例中单发者 17例 ,占 77%。多发者 4例 ,共有病变 10个 ,1例呈弥漫浸润型。分布于脑室旁深部白质的有 15个 ,占 5 6% ,位于脑表面及灰白质交界区的有 8个 ,位于胼胝体的有 4个。肿瘤影像学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 ,瘤周水肿多为轻至中度水肿。 16例 2 0个病变CT平扫呈等或高密度影 ,无出血或钙化 ,呈团块状、结节状均匀强化 ;2个病变中心呈低密度 ,增强扫描呈环状强化。MR平扫 11例T1WI均呈等或较低信号 (与灰质信号相比 ) ;T2 WI10例呈等信号或较低信号 ,1例中心囊变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实质呈团块状、结节状均匀明显强化。 2例PCNSL行MR动态增强扫描 ,早期强化均不明显 ,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呈缓慢上升型。病理上肿瘤细胞弥漫分布 ,瘤细胞大小较一致 ,胞质少 ,核大 ,染色质颗粒粗 ,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 ,均未见明显的出血及片状坏死 ,亦未见钙化。淋巴瘤MVD值 (2 1 8± 11 2 )与恶性胶质瘤组 (44 4± 16 8)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  相似文献   

19.
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颅内PCNSL的MRI表现。抽取恶性胶质瘤30例、颅内转移瘤30例,共60例归为非PCNSL组作为对照。观察肿瘤部位、分布、信号、形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内PCNSL好发于深部脑组织,如胼胝体、丘脑及基底节区,多发病灶多呈区域性分布;肿瘤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甚至低信号,扩散加权像(DWI)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多呈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周围可见“尖突征”。与非PCNSL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内PCNSL影像表现多样,但具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并发脑干脑炎的MRI表现特征,探讨MRI对于早期诊断该并发症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确诊为HFMD并发脑干脑炎的患儿的颅脑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影像表现为单发或多灶性的、部分呈对称性分布的脑损害病灶,18例患儿共有病灶25个,其中脑桥-延髓交界处背侧8个,延髓背侧7个,脑桥背侧5个,中脑2个,丘脑1个,脑室旁白质区1个,小脑齿状核1个。MRI信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晰,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正常或呈低信号,无强化;(2)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界模糊,FLAIR、DWI正常或呈高信号,部分病灶轻度强化;(3)平扫正常,增强扫描可见斑片状轻度强化。结论脑干脑炎为儿童HFM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颅脑MRI对其诊断有较高敏感性和一定特异性,能明确病灶的部位和范围,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