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白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为人类提供营养的同时也对人体生理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过去人们认为动物(肉、奶、蛋)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动物蛋白质的供应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植物基仿肉制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基本的感官和营养需求,缓解肉类消费增加带来的环保压力,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动物福利、性价比和素食的需求,受到市场的持续关注。植物基仿肉制品的感官属性是其重要的品质之一,其原料组成和加工工艺会对产品质地、外观、风味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从植物基仿肉产品的加工工艺、原料、配方等角度出发,对植物基仿肉制品原料蛋白、油脂和水分对纤维化蛋白和产品品质的作用进行阐述,并以市场上的典型产品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和金字火腿为例,分析了植物牛肉饼所用着色剂、粘结剂和风味物质的来源、分类和功能。最后对植物基仿肉制品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总结,以期为植物基仿肉制品的进一步研究与产品品质提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植物基肉制品产业发展对于有效缓解因人口增加而带来的动物肉短缺,改善居民营养健康,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成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新先锋。健康是消费者选择植物基肉制品的最主要原因,植物基肉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30%以上(猪肉的3倍),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健康食品。然而,目前植物基肉制品与动物肉相比还存在一些营养方面的差距,如B族维生素、硒元素、锰元素等微量营养素含量低,锌元素、铁元素及其它维生素仍需进一步均衡、强化,消化吸收特性尚不明确。本文概述植物基肉制品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植物基肉制品营养品质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良对策,为其营养品质评价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植物蛋白经挤压结构重组可形成具有类似动物肉品质特征的植物基肉制品,作为动物肉的有益补充,对实现蛋白质高值化利用和保障高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植物基肉制品还存在产品弹性不足、结构松散、多汁性较差等突出问题,多以碎肉形式用于肉丸、肉饼、饺子等肉制品添加物,尚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消费者的需求。酶法改性技术具有安全、高效、绿色等特点,可对蛋白质结构进行修饰改性,改善产品质构和风味等品质,已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在植物基肉制品中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动植物蛋白之间化学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差异,分析酶法改性对蛋白质结构修饰改性的机理并列举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综述酶法改性结合挤压技术工艺在植物基肉制品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我国新型植物基肉制品的研发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植物蛋白肉的加工及品质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动物蛋白需求增加导致的环境压力增大、供给压力增大以及人体健康等问题,近年来植物蛋白肉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成为食品行业的新风口。植物蛋白肉是以植物原料或其制品为蛋白质、脂肪的主要来源加工制成的具有与动物蛋白的质构、风味、形态等品质特征类似的替代肉制品。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加工方式来制备生产植物蛋白肉,但植物蛋白肉的品质与动物蛋白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探究植物蛋白肉品质特性以及提升方法刻不容缓。本文总结了植物蛋白肉生产原料、加工技术及加工中的化学变化;阐述了植物蛋白肉的结构特性、质构及感官特性、营养特性等品质特性及分析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改善植物蛋白肉品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植物蛋白肉产品品质提档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未来食品对食品的营养健康属性和环境友好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以“植物肉”为代表的植物基食品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作为“植物肉”生产的主要原料,植物基替代蛋白的开发和利用对食品产业链上下游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植物基替代蛋白在“植物肉”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植物基替代蛋白新资源挖掘的必要性;然后总结了植物基替代蛋白的来源、制备手段和加工技术,重点分析了利用高水分挤压技术重构植物蛋白纤维化结构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和3D打印技术在蛋白质成型加工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植物基替代蛋白高效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未来植物基食品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植物奶因其来源于植物、不含胆固醇且富含蛋白质和优质脂肪等特性,成为消费者追求健康的一种选择.然而,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日前专门发布消费提示,植物奶不能完全代替动物奶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8.
肉类中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比例接近满足人体组织生长和健康维持的需要。肉类营养价值主要通过蛋白质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模式进行评估,而肉类蛋白消化性的相关研究却被较少关注。蛋白质的消化性受蛋白质来源、肌肉纤维类型、蛋白氧化程度及加工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提高肉类蛋白质的消化性对于人体生长和健康维持至关重要,同时还能预防部分疾病。本文主要从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方面对影响肉类蛋白质消化性的因素进行系统性总结和归类,概述目前影响肉类蛋白质消化性因素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肉类蛋白的加工利用提供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9.
大豆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是人体三大营养要素的主要一种。人类摄取蛋白质的资源有两类,一类是动物蛋白质,一类是植物蛋白质。动物蛋白质资源主要是肉、蛋、奶、水产品,这些蛋白质的来源又大部分是通过植物蛋白转化来的。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很低,浪费很大。如何选择与动物蛋白质相媲美的植物蛋白,直接做为蛋白质的资源,这是人们一直在探讨的课题。 大豆蛋白质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植物蛋白质。我国人民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食用历  相似文献   

10.
人口增长、温室效应和环境恶化可能导致以畜禽水产等养殖为主体的动物蛋白质食品的供给短缺,使得人类对人造肉予以了特别关注,在此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21世纪食品行业的新兴技术之一,人造肉的研发在植物基蛋白肉和单细胞菌体蛋白肉上已取得较大进展,产业化步伐迅速推进,而细胞培养肉在商业化的关键技术突破上尚需时日。该文就人造肉的种类和特点、研究现状、关键技术,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概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植物蛋白相对于动物源性蛋白更加健康,并且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由此获得大量的市场需求。然而,植物蛋白较低的溶解性等加工特性,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因具有更好功能特性的蛋白质的需求不断增加,故需应用不同热处理和非热处理的物理加工技术来修饰植物蛋白质。新型物理加工技术在植物蛋白质改性中可以替代低能效、高强度热处理的加工方法。本文综述新型物理改性方法用于植物蛋白质功能修饰的机理以及对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旨在为后续工业加工中提升植物蛋白附加值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植物肉的出现为动物肉类食品供应短缺和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带来希望。食品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弥补了植物基肉制品外观和口感的不足, 但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也应引起重视。本文综述了以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所制肉类替代品的营养价值, 包括植物肉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相对含量和营养性质。分析了植物肉在生产及食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在内的安全问题, 并探讨目前植物肉发展所存在的局限性与挑战, 以期为我国植物蛋白肉制品的研发与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食物最初是用来满足人类对营养、能量或者愉悦感的需求,但如今食品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食品不再只是单纯的为了解除饥饿和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还用来预防营养相关疾病、提升机体和精神状态等.诸多的研究表明人体健康与宿主肠道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关系.因此以合适的方式控制和维护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就变得格外重要.食品可以通过强化、添加或者提高某一特定成分生物活性的方式进行功能化.在功能性食品配料中,益生菌、益生元、可溶性膳食纤维、omega3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植物抗氧化物质、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磷脂等都是经常被使用的功能性成分.目前针对肠道健康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功能性食品配料为益生菌和益生元,具有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食品胶体在植物蛋白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环境压力持续加重,动物蛋白供给紧张。细胞培养肉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不易工业化生产。植物基仿生肉是未来食品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干法拉丝蛋白制备的第1代植物肉,存在组织化程度低,质地与口感差,含盐量高,缺乏绿色标签等问题。通过高湿挤压技术制备的高水分组织化植物蛋白具有类似动物肌肉的纤维状结构和口感,是动物蛋白理想的替代品。本文聚焦高湿挤压植物蛋白基仿生肉制品,重点综述蛋白质、多糖等食品胶体在植物蛋白肉中的应用研究,并阐述脂肪模拟物的开发及其在植物肉中的应用情况。此外,本文总结植物肉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肉类营养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肉类食品仍然是非常必要的食物,它是人们所需的动物蛋白质的一个主要来源。肉类食品能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多种多样、富有营养、美味可口、健康和时尚的食物。本文叙述了肉类营养与饮食方法和健康人类的关系,以及肉类食品的今后发展趋势:健康、营养、安全和方便。  相似文献   

16.
肉类和其他动物来源蛋白质一直被视为运动员和健身人群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植物蛋白因其对环境和健康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欢迎。但相较于动物蛋白,我国对植物蛋白应用仍处于初步阶段,植物蛋白的补充对人体运动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也相对较少。该文简述了植物蛋白的营养特点,探讨了阻力、耐力训练中补充植物蛋白质对肌肉力量及质量、瘦体重、运动表现以及肌肉损伤和恢复等方面的作用,指出了植物蛋白改善运动能力的有效剂量和其他影响因素,以期为植物蛋白在运动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加红 《烹调知识》2005,(10):29-30
营养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关键,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经过消化吸收,转化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和人体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以满足各种生命活动之需要,维护人体的健康,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而营养大部分来自平时烹饪的美食。因此,要求厨师根据不同就餐对象的特点,综合运用营养学、烹饪学、原料学、食品化学、食品卫生学、中医滋补养生理论等知识,通过合理的营养计算、食谱设计、烹饪原料搭配及烹调方法的改进,向人们提供美味可口、营养平衡的餐食,使人们吃得更健康。古今中外的人都知道通过合理的营养来维…  相似文献   

18.
该文旨在以枸杞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制备植物基酸奶,探讨全蔗糖发酵、蔗糖和乳糖混合发酵对植物基酸奶外观、色度、发酵终点pH值、乳清析出率、持水性、微观结构、粒度、凝胶强度、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同时以枸杞和脱脂牛奶、全脂牛奶所制备的动物基酸奶为对照,以期为植物基酸奶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添加枸杞的大豆蛋白植物基和动物基酸奶均能形成稳定的凝胶结构;枸杞大豆蛋白植物基酸奶的白度显著低于动物基酸奶;枸杞大豆蛋白植物基酸奶的持水性、凝胶强度、黏性、黏弹性均低于全脂动物基酸奶,但高于脱脂动物基酸奶。此外,采用蔗糖和乳糖混合发酵可以降低植物基酸奶发酵终点的pH值和乳清析出率,提高凝胶的黏弹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食品学报》2022,22(10):450-457
目的:明确我国植物基食品发展特色和方向,洞察植物基食品产业发展需求,凝练产业科技、政策等行业共识,指导和规范产业发展。方法:组织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相关专家,通过现场质询、文献检索、专题研讨等调研,经广泛讨论形成共识。结果:植物基食品是具有类似动物性食品品质特征和满足消费者营养需求的新品类。发展植物基食品,有助于优化居民膳食结构和提升营养健康水平,实现食物资源高效利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植物基食品的加工要实现蛋白优质、营养丰富、质构拟真、风味优良、色泽相似等方面。应加强对植物基食品行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助推我国植物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结论:植物基食品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要在科技和法规方面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基于营养健康需求差异化、个性化及简约化消费模式特点,分析植物基蛋白模拟肉发展趋势。从研究角度以植物蛋白功能特性为切入点,分析蛋白组织纤维化加工技术研发进展及其对模拟肉制品质构、口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外源风味与模拟肉制品的协同关系,以提升消费者对模拟肉的认知及对其风味口感的接受度。文章着重总结了模拟肉制品的口感形成原理以及风味改善的方法,为模拟肉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