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肝动脉栓塞微球的动物体内行为和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肝动脉栓塞微球是用于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新剂型。通过动脉插管即可将微球栓塞至肝癌邻近的末梢动脉血管,起阻断血流和在局部缓释药物的双重作用。本文结合几年来对MTX明胶微球和顺铂-乙基纤维素微球的基础研究工作,综述微球栓塞后在动物体内的行为和药效学,并介绍了初期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2.
肝动脉栓塞微球的动物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动脉栓塞微球是用于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新剂型。采用超选导管将微球注入肝动脉末梢,起阻断肝癌血供和在局部缓释药物的双重功能。本文重点介绍作者实验室研究的羟基喜树碱,甲氨蝶呤,明胶微球和顺铂乙基纤维素微球的大鼠栓塞药效学试验。结果证明该剂型对移植性肝癌治疗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肝动脉栓塞微球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新的药物剂型。它通过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将微球输送至靶部位,栓塞肿瘤供血动脉,  相似文献   

4.
观察100~300μm微球栓塞治疗肝癌是否可靠安全,评价其疗效。对70例经股动脉插管,选择肝动脉和肠系膜动脉造影,再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采用表柔比星和碘油混悬液联合微球栓塞肿瘤,观察其手术效果、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恢复情况和初步短期疗效评价。在肝癌化疗栓塞治疗手术中,应用100~300μm微球栓塞治疗肝癌是安全的、可靠的,近期疗效满意,长期疗效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用乳化—冻凝技术制备甲氨蝶吟—明胶微球的方法。实验结果证实,包裹在微球内的MTX对~(60)钻幅射、温度和光照射是稳定的。微球的体外溶出试验、明胶微球在介质中不同时间的溶胀度试验也在文中介绍。微球肝动脉栓塞实验治疗用大鼠移植性肝癌进行,结果表明MTX微球治疗组的大鼠在肿瘤抑制率、促使肿瘤坏死程度以及延长荷瘤动物存活期方面比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MTX溶液和明胶微球为佳.由于MTX微球具有阻断肿瘤血供和在其局部缓释化疗药物等双重功用,故治疗肝癌的效果明显优于动脉化疗或单纯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用乳化—冻凝技术制备甲氨蝶吟—明胶微球的方法。实验结果证实,包裹在微球内的MTX对60钻幅射、温度和光照射是稳定的。微球的体外溶出试验、明胶微球在介质中不同时间的溶胀度试验也在文中介绍。微球肝动脉栓塞实验治疗用大鼠移植性肝癌进行,结果表明MTX微球治疗组的大鼠在肿瘤抑制率、促使肿瘤坏死程度以及延长荷瘤动物存活期方面比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MTX溶液和明胶微球为佳.由于MTX微球具有阻断肿瘤血供和在其局部缓释化疗药物等双重功用,故治疗肝癌的效果明显优于动脉化疗或单纯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丝裂霉素葡聚糖微球的制备与性质,也研究了丝裂霉素葡聚糖微球(简称(MMC-DMS)在狗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和栓塞效果。微球的平均粒径为75±19μm,MMC含量为5%。在体外实验中,药物释放速度证明微球有缓释的性质。丝裂霉素葡聚糖微球与常规丝裂霉素通过导管分别输入狗的肝动脉内进行栓塞。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表明常规丝裂霉素峰浓度比MMC-DMS大1.6倍。血管造影显示肝的外周血管显著减少。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微球嵌入肝动脉内并在栓塞部分显示结节性坏死。MMC-DMS 在临床上试用于100例患肝癌的病人,肝动脉栓塞后病人瘤块缩小,症状改善,存活期延长。这些结果提示丝裂霉素葡聚糖微球是治疗肝癌很有用的栓塞剂,将有利于增强癌症化疗效果减少全身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交链的甲氨蝶呤明胶微球(MTX-ms),经动物肝动脉栓塞后的体内药动学过程和微球在体内的生物降解期限等。 肝动脉灌注MTX-ms后,外周血液中MTX血药浓度上升与下降缓慢,而灌注MTX溶液立即出现峰值并迅速下降;微球药物消除半衰期为MTX溶液的2.14倍,在16h的体内检测中,肝静脉局部的MTX-ms血药浓度始终高于MTX溶液组。 经肝动脉造影随访证实,微球属血管末梢栓塞剂,明胶微球在体内降解时间约一月。微球栓塞后对肿瘤血供的切断以及药物在局部缓释作用对肝癌治疗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华蟾素微球合并多柔比星和顺铂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肝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华蟾素微球合并多柔比星、顺铂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方法超选至肿瘤血管 ,注入化疗药物和华蟾素微球 10 0~ 50 0mg ,治疗肝癌 4 3例。结果 :4 1例病人肿瘤部分缓解 14% ,轻微缓解 54% ,甲胎蛋白 (AFP)水平明显降低。 0 .5,1和 2a生存率分别为 95% ,51%和 2 9%。结论 :华蟾素微球合并多柔比星、顺铂是一种治疗肝癌较好的肝动脉化学栓塞剂  相似文献   

10.
阿霉素白蛋白微球冻干制剂是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新制剂.它由缓释和速释两部分组成.与白蛋白微球相结合的阿霉素为缓释部分,未与白蛋白微球结合的游离阿霉素为速释部分.当用于肝动脉栓塞时,速释部分迅速释放到肝组织发挥作用,缓释部分逐步释放药物,保持其组织的药物浓度.同时,白蛋白微球本身有阻断肝动脉供血使肿瘤组织坏死的治疗作用.本文着重介绍该制剂的体外释放及稳定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顺铂壳聚糖微球犬肝动脉栓塞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顺铂壳聚糖微球经犬肝动脉栓塞后体内药动学过程、靶向特征及栓塞效果,并初步应用于临床。经肝动脉给药材24h,栓塞组肝组织顺铂浓度为顺铂溶液组的2.92倍,而其血浓峰值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均低于溶液组。血管造影显示,微球栓塞后肝脏外周血管明显减少,病理切片可见栓塞部位组织坏死。微球栓塞后GPT,GOT及ALP有一过性升高,3周后基本恢复正常;微球临床初步应用效果较好。结果表明,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的微球是一种良好的癌症化疗栓塞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多柔比星海藻酸钠微球(DOX-AM)进行体内肝动脉栓塞后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华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动脉造影后超选择至肝动脉分支,实验组行DOX-AM肝动脉化疗栓塞,两个对照组分别行碘油多柔比星(DOX-lipiodol)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单纯多柔比星(DOX)肝动脉灌注;定时取实验动物的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LPC)测定其血药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关统计处理。栓塞前后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DOX-AM与单纯DOX溶液灌注和DOX-lipiodol栓塞相比,在血浆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最大血药浓度和平均滞留时间等方面均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肝组织学检查证实DOX-AM栓塞后阻塞在血管内并停留一定时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显示栓塞效果可靠,组织学检查显示对肝脏的副作用按碘油多柔比星栓塞、多柔比星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及单纯DOX肝动脉灌注的顺序下降。结论DOX-AM在肝脏行动脉栓塞后,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可以显著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对肝脏的副作用小于碘油多柔比星肝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13.
肝动脉灌注莪术油明胶微球对荷瘤大鼠的抗癌活性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建立了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 ,对肝动脉栓塞用莪术油明胶微球的抗癌活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莪术油明胶微球经肝动脉灌注对大鼠移植性肝癌有较好的疗效 ,大鼠平均肿瘤生长抑制率为 94 5 % ,平均生命延长率为 117 9% ,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性抑制肿瘤生长 (P <0 0 1)和延长大鼠生存时间 (P <0 0 1)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寄生供血及其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本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寄生性血管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40例患者共见44支肝外寄生性血管,其中,肠系膜上动脉15支,膈动脉10支,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胃网膜动脉9支,胃左动脉5支,右肋间动脉2支,右肾上腺动脉2支,右内乳动脉1支。7支肝寄生动脉因未能成功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其余37支寄生性血管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寄生供血较为常见和多变,特别是经过多次栓塞治疗后的肝癌患者。对寄生性血管的栓塞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及探讨原发性肝癌致肝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肝癌破裂出血患者16例,分析出血原因及诊治方法。结果:手术治疗组13例,其中单纯缝扎2例,1例术后1周发生再出血死亡,1例生存4个月;肝切除术9例,最短生存5个月,最长生存38个月;局部填塞1例生存6个月;缝扎加肝动脉结扎1例存活9个月。术后因再出血性休克并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经腹动脉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止血3例。生存期分别为6、9、10个月。结论:诊断性腹穿阳性率为100%,对肝癌导致肝破裂出血的诊断意义重大。手术和介入治疗可创造抢救成功机会,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是提高远期疗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从新疆民族药蒺藜科植物骆驼蓬种子中提取的抗肿瘤活性生物碱成分———盐酸去氢骆驼蓬碱(HM),制成可供肝动脉栓塞的微球新剂型,对其处方设计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无毒、价廉的明胶为载体,采用乳化分散法制备盐酸去氢骆驼蓬碱明胶微球,以外观、粒径、载药量、包封率等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确定了盐酸去氢骆驼蓬碱微球的制备工艺。结果含药微球为淡黄色粉末,光镜及电镜观察微球球形圆整,表面附有少量药物结晶。平均产率为86.63%,载药量为(34.45±0.35)%(g/g);包封率为63.00%(g/g)。平均算术径为63.0μm,平均体积径为69.6μm,粒径分布基本属正态,跨度Span为0.769。HM-GMS体外释药规律可用R itger-peppas方程表示,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结论所研制微球符合肝动脉栓塞微球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ncer is a disease with a poor prognosis for which there is little consensus on treatment and a paucity of comparative trials. The coexistence of cancer with cirrhosis complicates treatment, and also confers a high ris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rther tumours. Surgery, either by hepatic resection o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only a feasible option in a minority of patients. This article surveys the non-surgical approaches to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ncers-local ablation techniques, arterial embolization with and without chemotherapy,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and hormonal modulation, and targeted and external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