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 终结与延续 1917年2月15日,沙俄帝国崩溃;1918年11月11日,奥匈帝国瓦解;1922年11月1日,奥斯曼帝国终结……帝国崩解,境内少数民族独立,20世纪以降的数十年西方与中东历史,就是一部少数民族不断脱离帝国母体的蚕茧,并最终破茧而出,振翅为蝶,成为独立民族国家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衰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西第一帝国犹如一颗流星划过长空,照亮了整个欧洲而又转瞬即逝。它迅速兴起、发展,又迅速衰落。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正式加冕称帝标志着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帝国盛极一时,政权延伸到了除巴尔干半岛外的整个欧洲大陆。法兰西帝国能够在短期内如此强盛,无疑具有一系列的原因,如启蒙思想带来的国内民众思想解放、国家实力充足、军事力量强大、各国民众对与大革命的响应以及拿破仑对国内外控制地区的有效治理等。但与其兴起的原因相比,帝国衰落的原因更为复杂。本文将从地缘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综合探索帝国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六世纪,梭伦登上了雅典的政治舞台,揭开了民主改革的序幕。梭伦之后,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继续推进民主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逐渐完善。两千多年前的雅典民主政治实践及其精神实质,仍能为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袁野  杨延超 《中国公证》2005,(11):50-52
公证和审判是人们常常比较的焦点.作为整个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公证制度和审判制度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即虽然在法律的帝国中,"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但审判总是在纠纷进入诉讼才开始介入,对纠纷的前期预防无能为力,而公证却可将各种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公证的这一优势可以说是它能走过漫长的历史,在今天依然蓬勃发展的一个本质性要素.  相似文献   

5.
德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之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 作为大陆法系重要代表的德国,其民事诉讼法典与民法典一样,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德国(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由原德意志帝国于1877年制定公布,187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历经帝国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共和国时期……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文化的检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历史常常因为一些巨大的事变而断裂、中止或者转向,但是这些恐怕都还是表面现象。如果我们细心探寻,也许不难发现,在那些断裂了的历史表象之后,有一些古老的东西,它们从极其遥远的过去,从某个鲜为人知的时代,悄悄地延续至今。人们从不曾注意到它,正好表明它暗地里支配我们的顽强、有力,表明它在多大程度上成为我们心  相似文献   

7.
"无讼"观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其产生受到了儒家文化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巨大的文化惯性,反过来它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这种影响甚至延续到了今天。本文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无讼"观,以期在其中寻找到合理的法律元素,使其对今天的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奥地利的历史悠久而曲折。维也纳先后是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的首都。奥匈帝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解体。匈牙利和波西米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隔断了与奥地利的这种历史联系。奥地利本身经过了10年被占领之后于1955年重新恢复了完全的主权。奥地利为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行使国家最高权力,议会为两院制,由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  相似文献   

9.
简非 《法人》2004,(5):110-111
民营企业家刘永好倾力投入的“金融帝国”尚待圆梦之日,与此同时,却可能错过了其它的产业机会2003年春节之后,四川新希望集团的高管层中又多了一位“海归”的身影——新希望集团副总裁尉安宁.在来到新希望之前,尉安宁是荷兰合作国际银行(Rabobank International)在中国的首席代表,更早之前他在世界银行工作. 这或许正是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所希望获得的,因为他未来的“金融帝国”需要这样一位出色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10.
俄瑞斯芯斯来到了雅典娜神庙,请求雅典娜的裁判在法庭上,俄瑞斯芯斯对自己的行为作了陈述;阿波罗为其进行辩护;复仇女神对此作出反驳……一切结束后,雅典娜将黑白两个石子分发给到场的法官,黑表有罪,白表无罪,并准备了一个盛放石子的小钵子.她对雅典公民的讲话足以使人振聋发聩、铭记终生、任何语言的修饰和提炼,都会使它变得苍白,失去原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中华帝国不论其自身演化的进程如何,作为历史事实,它毕竟因为大清朝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而“不可避免”地开启了融入全球化世界秩序的现代社会转型之航程。自此以降,一个多世纪的革命浪潮已将长达两千年的帝国政治和法制意识荡涤近尽,现代民族国家政治和法制的精神与原则随之而  相似文献   

12.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缔造了一个统一的秦帝国,但是这个帝国的寿命不足16年。法家进化的历史观与富国强兵、集中君权、重刑重罚的思想成就了秦国的帝业也造成了秦朝“无限皇权”的暴政。秦政将法家与暴政捆绑在了一起。汉及后世政治家、思想家对法家与秦政的反思经过了一个从制度到理论的过程。反思的结果是:使秦创立的皇帝制度从“无限皇权”转变为“有限皇权”,主导思想从法家独霸转变为以儒为主、杂糅各家,古代的中央集权制由此而得以延续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在雅典的早期历史上,梭伦改革无疑是一个重大事件。本文讨论的是它与雅典土地问题的关系。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与东方国家相比,古代希腊罗马的土地私有现象是较为突出的。〔1〕由于资料的限制,学者们往往把雅典当作古希腊的标本,在土地问题上也不例外。显然,雅典土地私有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应雁 《法制与社会》2010,(19):278-279
原始意义的民主起源于古希腊的城邦,以雅典为典型代表。每个在城邦中的公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愿望,于是就出现了城邦中多数人执政的方式,这种方式和它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被称为民主。民主在古希腊城邦中有特有的实现形式,这种形式对今天的中西国家的民主建设都有相当大的启示。许多现今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或多或少继承了雅典城邦的民主理念,事实证明这些发端于雅典民主的民主形式是正义的。  相似文献   

15.
一、导言 如同现代社会一样,利用他人的交通工具进行运输和旅游的经验在古罗马已经非常盛行.商业、军事、劳动以及娱乐的需求,促使罗马人通过运输和旅行,穿过海洋和陆地到达庞大帝国的另一端.在古罗马就存在着重要并且频繁使用的海运和内河运输航线,同时还有设备良好的港口,可以进行客运和货运,与此并行的还有大大小小的公路网可以到达比罗马边境更遥远的地方.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5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地中海大规模的货物和人口的流通是罗马经济的特色所在.即便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由于生产、商业和军事的需要,大量的运输活动也在君士坦丁的拜占庭帝国和随后的阿拉伯国家中保留着.  相似文献   

16.
2.专制主义的强烈影响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大清帝国,专制主义的统治经历了两千多年。而西方至5世纪才建立了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在著名的查理大帝统治下,也只维持了半个世纪的统一。在他死后帝国便一分为三,陷入了长期的分裂与混乱,直到829年才将对峙并立的七个王国结成一体。  相似文献   

17.
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绘画、诗歌、小说等思潮也很快进入到了富有哲理的法学领域.后现代法学对现代法学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提出了强劲的质疑,试图运用各种新的方法重新解释现代法及其基本原则.其中,法国福柯的"权力学说"、美国罗蒂的"实用主义法律观"和日本柄谷行人的"世界帝国与法"的理论各具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尽管后现代法学对现代法学提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质疑,但这并不意味着后现代法学已经取代了现代法学的主导地位,它的成就主要在于对现代法学理论的调整和补充.  相似文献   

18.
《刑警与科技》2004,(12):128-132
圣火缓缓熄灭,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雅典闭幕,奥运带着荣誉带着梦想奔向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城市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功不可没。据悉,雅典奥运会采用了基于数字化控制平台C4I监控系统。这套系统的一些组成己经为美国和英国的情报部门使用,它将覆盖整个雅典,包括9个港口和机场等。  相似文献   

19.
一、西方法治的形成和发展轨迹 西方的法治精神最早形成于古希腊(尤其是雅典)城邦政治逐步建立的过程中。族与平民的不断斗争与相互妥协中成长起来的。在梭伦改制以后,否定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逐渐向取代的方向发展。到伯利克里斯时期,雅典民主式的城邦政治达于极盛。所以,很多后世的史学家和法学家都将雅  相似文献   

20.
一、洪仁──中国专利制度的首次提出者与一些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专利制度起步较晚,直到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的洪仁计才首次将专利制度引入中国。它能够出现在中国,与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正是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都发生着巨大变化的时代。一方面,世界资本主义已进入自由发展的全盛时期,另一方面,古老的封建主义中国由于政治的腐败而日趋没落。184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挟着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大炮敲开了一个贫穷落后、闭关自守的满清王朝的大门。从此,延续了二千余年的古老封建帝国一步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