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政治法律   8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很早便推行社会性的普及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自先秦至明清,法律宣传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代有特色,体现了古圣先贤以法治世、以法育民的智慧。有些经验对于当前的普法教育也有值得借鉴的历史意义,如立法贵在简明,便于官吏习法执法、百姓知法守法;首重官吏,次及百姓;法律宣传逐渐制度化、法律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心,也是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总结。为了巩固国本,历代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重民、爱民、富民、养民、教民的政策和措施。尽管世易时移,其中仍有超越时空的合理因素,对于今天的国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法统”一词是民国初期流行的政治术语,其义是指权力的法律来源或权力的法律依据,用以判别政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辛亥革命后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中华民国的权力获得了法律的依据。由此而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法统”,维护法统的意识也在随即展开的法统斗争中而不断加强。民初发生的法统之争,其实质就在于争夺统治权的合法地位。但国民党南京政府颁布的《训政时期约法》却改变了《临时约法》确立的民国法统,成为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法统,最终被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法统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根据详实的满文原档资料,从定罪量刑的依据、罪名和刑种等各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清初的刑法制度,揭示了清初刑法发展的轨迹和趋向,展现了它的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2.专制主义的强烈影响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大清帝国,专制主义的统治经历了两千多年。而西方至5世纪才建立了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在著名的查理大帝统治下,也只维持了半个世纪的统一。在他死后帝国便一分为三,陷入了长期的分裂与混乱,直到829年才将对峙并立的七个王国结成一体。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法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其中一些关于法治的思想和主张,值得我们汲取和借鉴。1.以法治吏。法家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的思想。以法治吏是封建法治的重要表现形式。以法治吏首先是以法明职、明权,使官吏的职权法定。其次是以法课吏。战国秦汉考课官吏有上计之法,唐有四善二十七最,明清有八法考吏、六法考吏。再次是以法制裁官吏的违法失职。在封建的刑法体系中,渎职罪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从某种意义说来就是对于加强治吏需要的回应。2.以法约束权力的行使。管仲提出,"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之谓大治。"这是封建法治的最高要求,也是奉法之吏限制君权任意毁法的精神武器。对于百官说来,凡较自觉的使自己的权力行使不超越法定的界限者就是清官,而追逐法定权力以外的利益就是污吏。每当法律约束了权力的滥用就出现了盛世,一旦法律对权力的滥用失去控制,衰世也就来临。  相似文献   
7.
论清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清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代经济上以自然经济为基础,政治上是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在社会生活中宗法等级制和家族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具有独特的风格与体系。就民事诉讼制度而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呈马鞍形,即西周和明清相对发达,而秦汉、隋唐时期则较为粗疏、停滞。中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过程之所以呈现出如上特点,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成熟形态,政治上  相似文献   
8.
论礼──中国法文化的核心张晋藩(本校法制史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礼是古老中国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法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礼起源于无阶级社会的原始习俗与宗教,是祭神致福的一种仪式,所谓“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①礼的形成是社会...  相似文献   
9.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是“机构改革、精兵简政”,以使现行的政府机关达到精简、统一和效能的要求。为了给当前的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提供历史借鉴,本文从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立法经验的角度,提出以下涓滴之见: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优秀的法治传统资源是'中国特色'的渊源,是'法治话语权'的底蕴。当我们谈及西方法学文明传入中国,推动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时候,不要忘记中国古代法制文明也有许多跨越时空的普世价值因素,值得我们认真地挖掘整理,并使它在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史鉴的作用。中国古代法律不仅从正面规定了断罪皆须引律,而且还从反面规定了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