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方坤  耿静亚 《水泥》2020,(5):52-53
水泥企业现有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多数为密封罩包裹窑头,密封罩末端通过鱼鳞片或其他密封结构与窑筒体贴合密封,窑头的冷风套和吹风机被密封罩包裹起来。窑头的密封结构虽然一直在改进,但是密封效果依然不理想,飞扬出的砂石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被包裹起来的冷风套中的冷风很难排出,在冷风的影响下,增加了回转窑煤耗的同时降低了燃烧效率,浪费资源,增加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段梦佳  王耿 《水泥工程》2022,35(4):41-43
我公司两条熟料水泥生产线均配套Φ4.8 m×740m回转窑,投产时间分别为2009年和2016年,两台回转窑窑头密封最初配置均为单向鱼鳞片密封,该密封结构需每年更换一副鱼鳞片,且随着使用年限增长,窑头冷风套逐渐变形,系统漏风、飞砂漏料严重。  相似文献   

3.
<正>我公司5 000t/d生产线窑头采用鱼鳞片密封、冷风套冷却,在生产中有时会从窑头密封处漏灰及飞砂,为此,我们在窑头又增加了一道密封装置,收集漏灰和飞砂。1窑头漏灰分析窑头密封原结构见图1。由于生产中窑头罩内避免不了短时的正压,此时窑头罩内的风带着飞砂及灰尘从鱼鳞片及冷风套内向外漏出,污染环境。窑头罩内短时间出现正压是造成窑头密封漏灰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刘昕  张波 《水泥》2023,(1):74-75
Φ4.8 m×74 m回转窑窑头密封装置原为传统鱼鳞片密封,窑头密封漏风系数较高,密封容易磨损而出现飞砂料外漏。利用错峰停窑时机对密封进行改造,在原鱼鳞片密封基础上增加内迷宫空气密封,技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张宝东 《水泥工程》2016,29(5):59-59
正1存在的问题回转窑密封装置一般由耐高温、抗磨损的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结构,其中包括耐热钢鱼鳞片、碳硅铝复合板、普通钢板鱼鳞片及其组合而成的柔性密封结构,其整体可以随回转窑的运动而变形,从而适应回转窑在高温使用状态下产生的窑体变形、筒体偏摆及偏心。传统的回转窑窑尾密封回料勺与摩  相似文献   

6.
李青山  武浩 《水泥工程》2020,33(2):41-41
正1存在的问题中材株洲水泥有限责任公司5 000 t/d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备Φ4.8 m×74 m回转窑,窑头密封为双层鱼鳞片式密封。鱼鳞片较短,容易磨损,鱼鳞片磨损后一旦窑内通风不畅,窑头负压波动,密封鱼鳞片处飞砂料大量逸出,飞砂料的逸出造成窑头平台、一挡平台及地面扬尘积料,环境污染严重。同时,飞砂料  相似文献   

7.
0前言我公司两台Φ3.5×145m湿法回转窑原设计采用24块冷风套和摩擦密封圈的密封结构,由于密封效果差,致使维护检修工作量大,窑口衬料使用周期较短,窑口筒体受热变形严重。公司于1999年12月结合年底大修对两台窑口密封结构进行了改造,将原有摩擦密封圈改为石墨密封,增加了冷却风机。改造后经过近四年的使用,窑口筒体和窑口护铁再没有发生变形的现象,窑口密封效果也明显加强,大大节省了窑口衬料,其使用周期显著提高。现将窑口改造的情况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窑口密封装置失效的原因分析原设计采用24块冷风套和摩擦密封圈的密封结构,于1995…  相似文献   

8.
1 窑头密封装置的改进 我公司现有3条600t/d预热器窑生产线,所采 用的回转窑规格均为 3.2m×52m,其中较早两台窑 的窑头密封装置为迷宫式加径向石墨块摩擦式的组 合型密封,其结构如图1所示。 相对于单独的迷宫型密封而言,其密封效果显然 有所改善.这是因为该组合型迷宫密封相当于设置了 两道阻挡防线,其一是内部靠近窑口的密封,由迷宫 槽和挡灰环组成,迷宫槽的内壁固定有便于更换的耐 磨材板,挡灰环通过导向键的作用随冷风套转动,同 时它还能够顺导向键在冷风套上作轴向移动,以…  相似文献   

9.
回转窑窑尾回料改进曹丁红北京水泥机械设计研究所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多数厂家采用弹簧,压紧端面密封结构。该结构中一般在下料烟室和筒体端部用托瓦和回料圈的设计形式来实现辅助密封。托瓦与回料圈合理布置是保证密封的前提,我所结合东北某水泥厂3×45m回转窑...  相似文献   

10.
正1存在的问题我公司4 000 t/d生产线回转窑规格为Φ4.80m×720m,窑口外部密封形式采用的是鱼鳞片加钢丝绳束紧式密封,内部采用单迷宫密封方式。该密封形式虽有一定效果,但经过运转一段时间,熟料颗粒便从鱼鳞片处和冷风套内部飞出,溢出的熟料颗粒对一道托轮损伤也很大。该密封不光漏料而且由于密封不严,系统漏风也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了窑系统的热工制度和增大了电耗和煤耗。  相似文献   

11.
在Moldflow分析软件的基础上,对显示器后壳进行仿真研究,以翘曲变形量为质量指标,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单因素变动实验,保持注射工艺参数不变,研究显示器后壳底座连接口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对数据进行图表分析,结果表明显示器后壳尺寸定位68.58 cm(27英寸)时,底座连接口选用圆形,连接口位置距离底边26 mm,尺寸为直径21 mm的时候模具翘曲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In spinning basalt fibres, the drafting force is in the same range as in spinning of glass fibres. The effect of the drafting force can not be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 for the strength and rigidity of the bottom of the spinneret.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Khimicheskie Volokna, No. 5, pp. 47–50, September–October, 2007.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