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顺铂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的建立及耐药机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采用递增顺铂(DDP)浓度的方法,体外连续培养建成一株耐DDP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DDP,耐DDP为亲代A(549)的24.4倍。在无DDP的培养基中培养5月余,其耐药性仍稳定。A(549)DDP细胞内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高于亲代细胞(P<0.01)。BSO耗竭细胞内GSH后,A(549)DDP细胞对DDP敏感性增加5倍,BSO对亲代A(549)细胞无增敏作用,A(549)DDP细胞GST酶同功酶GST—π含量较A(549)高1.6倍,却无GST基因扩增,表明GSH/GST解毒系统参与A(549)DDP耐药性的产生。实验结果亦示A(549)DDP与卡铂及氨甲喋呤间存在交叉耐药,而与易产生MDR或atMDR之ADM、VCR、VP-16、VM-26无交叉耐药,A(549)细胞无P-糖蛋白(P-gp)表达,Southernblot研究A(549)DDP无mdrlTopoⅡ基因扩增,提示A(459)DDP细胞系与MDR及at-MDR无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接受化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43例年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65岁)作为对照组,老年患者(≥65岁)37例,接受5-Fu为基础的方案化疗。化疗过程中记录毒副反应。[结果]老年组腹泻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8.9%(7/37)和48.6%(18/37),而对照组为7.0%(3,43)和51.2%(22/4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白细胞、血小板及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7.8%(14/37)、13.5%(5/37)和13.5%(5/37),而对照组依次为34.9%(15,43)、9.3%(4/43)和11.6%(5/4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末梢神经炎的发生率为18.9%(7/37),较对照组11.6%(5/43)高,但统计学分析提示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两组中肝肾损害及发热的发生率均较低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出现Ⅲ级毒副反应的例数极少,差异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Ⅳ级毒副反应出现。[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如果身体状况良好,对化疗具有与年轻患者相似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两种食管胃(肠)吻合新方法。方法61例应用食管胃(肠)插入吻合法,将食管插入胃(肠)1.0~2.0cm;108例应用食管胃(肠)层层吻合法,将食管胃(肠)粘膜层对粘膜层缝合,肌层对浆肌层缝合。结果全组无吻合瘘,术后近期无中、重度吻合口狭窄,插入吻合组无返流,169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插入吻合法和层层吻合法在预防食管胃(肠)吻合口瘘或狭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X射线调强放疗对乳腺癌保乳术后远期生存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54例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147)和对照组(n=147),两组术后均采取全乳腺照射50 Gy/25次。在瘤体补量上,对照组采用电子线放疗,观察组采用X射线调强放疗,处方剂量均为10~16 Gy/5~8次。比较两组靶区及心脏、患侧肺剂量学参数,毒副反应,5年无瘤生存率,5年生存率及放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两组靶区V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105%为(11.26±2.59)%、V110%为(3.15±0.84)%、心脏照射剂量为(3.72±1.16)Gy、患侧肺照射剂量为(7.51±2.06)Gy,对照组分别为(43.15±3.59)%、(11.36±1.16)%、(8.54±1.92)Gy、(11.62±3.78)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皮肤反应、晚期皮肤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无瘤生存率为98.55%,高于对照组的9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95.65%,对照组为94.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X射线调强放疗可获得更佳的无瘤生存,对免疫功能影响小,可能与瘤床靶区剂量分布均匀、减少心脏和患侧肺照射剂量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气管,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支气管无残端成形术治疗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报告70例气管、支气管恶性肿瘤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手术治疗。A:气管、支气管成形术25例:术式包括:1)气管袖式切除成形术。2)支气管袖式切除成形术。3)支气管、肺动脉双成形术。B:肺叶切除支气管无残端成形术40例:本式包括:1)中叶式舌段支气管无残端成形术。2)中下叶切除上叶支气管无残端成形术。C:全肺切除气管、支气管无残端成形术5例。术后随访1、3、5年生存率,A:83.3%(20/24),57.9%(11/19),40%(2/5)。B:80%(32/40),65.4%(17/26),43.8%(7/16)。C:80%(4/5),50%(2/4),33%(1/3)。本类术式的开展既可完全切除肿瘤,又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又可避免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提高了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HEP方案和B-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毒性。(方法)1990年6月至1998年4月应用CHE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足叶乙甙、强的松)或B-CHOP方案(平阳毒素、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治疗NHL30例,随机分组,每组15例。疗效和毒性用卡方检验。(结果)CHEP组有效率86.6%(13/15),其中初治6例中,完全缓解(CR)5例;B-CHOP组有效率73.3%(11/15),初治10例中,CR5例(5/10)。随访至1998年4月底,CHEP组存活10例,B-CHOP组存活9例,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和19个月。初治CR者,一年无病生存(DFS)率两组分别为83.3%和Zo%,差异有显著性(P<0.05),2~5年DFS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毒性均可耐受。(结论)CHEP治疗NHL,初治一年DFS率显著优于BCHOP组(P<0.05),且CHEP组无发热反应,无末梢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甲孕酮与化疗并用的方法,探讨晚期胃癌化疗中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甲孕酮与EDF化疗方案联合应用,并以单纯EDF方案化疗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通过观察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生活质量差异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化疗甲孕酮组的化疗后的进食量增加77.1%(37/48),无变化占22.9%(11/48),无一例食欲减退;而单纯化疗组化疗后食欲减退为58.3%(28/48),无变化41.7%(20/48),无食欲增加病例。化疗加甲孕酮组化疗后体重增加、无变化、减少分别为35.4%(17/48),54.2%(26/48)和10.4%(5/48);单纯化疗组则分别为4.2%(9.2/48)、35.4%(17/48)和60.4%(29/48)。上述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孕酮与化疗并用,能够显著改善晚期胃癌病人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对树立病人的信心,提高病人对化疗的承受能力和提高化疗效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中上段食管癌的三切口手术治疗。方法 采用左颈、右胸后外侧及上腹正中三切口,行食管胸中上段癌切除,胃经右胸提至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治疗14例胸中上段食管癌。其中胸上段食管癌3例(21.4 %),胸中上段癌8例(57.1 %)。胸中段食管癌3例(21.4 %)。病变长度:3.1~6.0 cm 10例(71.4 %),>6.0 cm以上4例(28.6 %)。病理类型均为鳞癌。按pTNM分期Ⅱb期8例(57.1 %),Ⅲ期5例(35.7 %),Ⅳa期1例(7.1 %)。结果 主要并发症为拔管后右侧胸腔积液(2例),心率失常(3例),呼吸道感染(1例),咽炎(5例),经保守治疗,均治愈,无重大并发症及死亡。术后1个月预防性放疗,随访至今,无吻合口狭窄,无吞咽困难、无声嘶。结论 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是对中上段食管癌科学、合理、效果良好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颈癌淋巴结活检与地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颈部淋巴结活检与穿刺对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 120例N1-N3鼻咽癌行放射治疗,其中12例放疗前行颈部淋巴结活检,36例放疗前行颈部淋巴结穿刺。结果 未行颈癌淋巴结活检、穿刺(A组)与行颈部淋巴结穿刺(B组)、活检(C组)的5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0.2%、60.6%、45.8%,差异有显著性(P=0.0082);颈部淋巴结活检、穿刺与治疗间隔≤2周(D组)、>2周(E组)与未行此两项检查(A组)比较,D组无远处转移率无明显下降(P=0.9477),E组有显著性下降(P=0.0016)。结论 鼻咽癌远处转移率不但与N分期有关,还与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穿刺有关,而且与此检查至放疗的间隔时间长短有关,间隔长,远处转移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序贯放化疗(Sequential radiochemotherapy,SCRT)与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根治术后pN2期患者辅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行肺癌根治术后pN2期NSCLC患者92例,据放化疗方式不同分为SCRT组(n=54)和CCRT组(n=38),比较两组副反应,无局部复发生存期(loc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istant metastasis free survival,DMFS)、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及1年、2年、3年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病理类型、病理T分期、淋巴结状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RT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较SCRT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RT组的中位DMFS、DFS优于CCRT组,两组的中位LRFS及CCRT组的中位OS暂未达到,但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根治术后pN2期NSCLC,SCRT与CCRT均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但SCRT的安全性更佳,且SCRT的DMFS、DFS有优于CCRT的趋势,SCRT及CCRT的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洛铂与顺铂新辅助序贯同步放化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顺铂新辅助序贯同步放化疗,观察组采用洛铂新辅助序贯同步放化疗,两组均治疗6个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控制率、治疗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比较两组生存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控制率(9524%)与对照组(9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EA、SC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EA、SCC水平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8+及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8+及NK细胞水平治疗前后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年的无进展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铂与顺铂新辅助序贯同步放化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相当,安全可靠,两种方法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洛铂新辅助序贯同步放化疗可减少对免疫反应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sFLT1)和CD105水平变化对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科收治的97例EC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发生EC转移者42例(EC转移组),无转移者55例(EC无转移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5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VEGF、sFLT1和CD105水平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三者水平变化对预测EC转移的价值。结果:EC转移组、EC无转移组患者血清VEGF、VEGF/sFLT1、CD10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C转移组VEGF、VEGF/sFLT1水平高于EC无转移组(P<0.05),EC转移组、EC无转移组患者血清sFL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EC转移组血清sFLT1水平低于EC无转移组(P<0.05)。EC转移患者血清VEGF、sFLT1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分级、浸润肌层深度无关(P>0.05),EC转移患者血清CD105水平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浸润肌层深度均无关(P>0.05)。ROC曲线显示,VEGF的AUC为0.901,当临界值>503.26 pg/ml时,诊断敏感性为78.57%,特异性为94.00%;sFLT1的AUC为0.876,当临界值≤62.35 pg/ml时,诊断敏感性为73.81%,特异性为86.00%;CD105的AUC为0.692,当临界值>89.67 U/L时,诊断敏感性为64.30%,特异性为86.00%。VEGF是影响EC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FLT1是影响EC转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EC转移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sFLT1水平降低,VEGF/sFLT1比值升高,血清VEGF、sFLT1对EC转移患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EC转移的影响因素,可作为EC转移的潜在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5-氟脲嘧啶(5-Fu)、醛氢叶酸(CF)、顺铂(PDD)联合方案治疗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HCPT-5-Fu-CF-PDD方案治疗22例(治疗组),与5-Fu-CF-PDD方案治疗30例(对照组)相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54.5%,对照组有效率4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主要毒性反应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HCFT在与5-Fu、CF、PDD的联合治疗中,在小剂量连续给药的情况下,疗效无显著提高,其用法及疗程、剂量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用来自亚高温盆腔区域热疗后原位大鼠膀胱肿瘤的热休克蛋白70-肽复合物(HSP70-PC)对原位大鼠膀胱肿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经尿道膀胱灌注MNU制备出大鼠膀胱肿瘤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A(肿瘤对照)组、B(HSP70-PC治疗)组、C(肿瘤细胞裂解液治疗)组,每组5只。皮下注射治疗1个月后检测膀胱及肿瘤湿重,肿瘤分期分级,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PCNA LI)、肿瘤组织中S-100蛋白阳性细胞率及CD8阳性细胞率、膀胱引流区域髂动脉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中S-100蛋白阳性细胞率、脾脏S-100蛋白阳性细胞率及CD8阳性细胞率,ELISA法检测血清Rat IFN-γ含量。结果 膀胱及肿瘤湿重B组低于A、C组(P<0.01)。A、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610)。B组肿瘤分期低于A、C组(P<0.01);A、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1.00)。肿瘤分级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1.00)。B组肿瘤细胞AI、膀胱肿瘤组织中CD8阳性细胞率、血清Rat IFN-γ含量均高于A、C组(P<0.01);A、C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870,0.597,0.979)。脾脏S-100蛋白阳性细胞率及CD8阳性细胞率由高到低依次为B、C、A组(P<0.01)。肿瘤细胞PCNA LI、膀胱肿瘤组织中S-100蛋白阳性细胞率、淋巴结中S-100蛋白阳性细胞率三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808,0.718,0.847)。结论 皮下注射HSP70-PC可以上调原位的膀胱肿瘤大鼠的细胞免疫状态,促进肿瘤凋亡,但对肿瘤细胞增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XO1)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2例初诊DLBCL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LBCL组织中FOXO1、磷酸化FOXO1(p-FOXO1)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FOXO1表达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DLBCL组织中,FOXO1阳性率42.9%(18/42),p-FOXO1阳性率28.6%(12/42)。性别、年龄、Ann Arbor分期、免疫分型、美国东部肿瘤协助组评分、乳酸脱氢酶、国际预后指数、β 2微球蛋白(β 2-MG)、原发部位分层患者间FOXO1和p-FOXO1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无B症状患者FOXO1阳性率高于有B症状患者[53.6%(15/28)比21.4%(3/14),χ 2=3.938, P=0.047],有无B症状患者间p-FOXO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FOXO1阳性组2年总生存(OS)率高于阴性组(90.9%比66.7%),p-FOXO1阳性组2年OS率低于阴性组(50.0%比8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无B症状患者中,FOXO1阳性组2年OS率高于FOXO1阴性组(100.0%比50.0%,χ 2=5.486, P=0.019)。原发结内、β 2-MG升高、无B症状患者中p-FOXO1阴性组2年OS率均高于p-FOXO1阳性组(100.0%比50.0%,100.0%比25.0%,91.7%比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FOXO1可能参与DLBCL的发生、发展,FOXO1阳性表达可能提示DLBCL患者预后良好,p-FOXO1阳性表达可能与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性评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对移植后长期复发及生存的影响。方法:检索Ovid、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9年12月MDS患者行allo-HSCT前接受不同方案治疗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按治疗方法,将纳入文献中的病例分为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或阿扎胞苷)治疗组(去甲基化治疗组)和传统方案治疗组(包括化疗和支持治疗)(传统治疗组)。采用RevMan 5.3软件对各组总生存(OS)、复发、无复发死亡率(NRM)、无复发生存(RFS)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传统治疗组中,化疗组与支持治疗组间3年OS率[44.6%(146/327)比35.5%(138/389); OR=0.93,95% CI 0.38~2.27, P=0.87]、复发率[32.4%(106/327)比37.3%(145/389); OR=1.00,95% CI 0.49~2.05, P=0.99]、NRM[26.3%(86/327)比27.0%(105/389); OR=1.05,95% CI 0.75~1.49, P=0.77]、RFS率[9.2%(30/327)比12.6%(49/389); OR=0.74,95% CI 0.26~2.10, P=0.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去甲基化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间3年OS率[40.7%(165/405)比45.9%(290/632); OR=0.98,95% CI 0.71~1.36, P=0.28]、复发率[32.6%(132/405)比38.3%(242/632); OR=1.05,95% CI 0.79~2.05, P=0.25]、NRM[27.2%(110/405)比24.8%(157/632); OR=0.81,95% CI 0.59~1.11, P=0.68]、RFS率[46.7%(189/405)比42.2%(267/632); OR=0.84,95% CI 0.63~1.12, P=0.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论去甲基化治疗组与化疗组间、还是去甲基化治疗组与支持治疗组间,3年OS率、复发率、NRM、R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MDS患者allo-HSCT前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对于移植后生存和复发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遗传标志物血型与上消化道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山西省肿瘤医院住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患者为病例组;健康对照组是以病例组为指示对象,选择同居住地、同性别、同职业,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健康人群,作1对1配比。另以山西健康人群血型分布作第二对照组,进行上消化道癌与血型的关联性分析,获得相对风险率(RR)、病因分数(EF)和预防分数(PF)。结果 上消化道癌患者血型分布与山西健康人群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患者血型分布与山西健康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山西健康人群比较,上消化道癌发病与A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P<0.01),与B型及O型血呈负相关(RR<1,P<0.05)。但在病例对照相关分析中发现,与A型及AB型血虽相关(RR>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型血相关(RR<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山西健康人群为对照,其中食管癌发病与A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且与A型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型血及O型血呈负相关(RR<1),且与O型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癌发病与A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且与A型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型血及O型血呈负相关(RR<1),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发病与A型、B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型血呈负相关(RR<1),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健康对照组为对照,食管癌发病与A型、B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型血呈负相关(RR<1),且与O型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癌发病与A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且与A型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型血及O型血呈负相关(RR<1),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发病与A型、B型及AB型血呈正相关(RR>1),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型血呈负相关(RR<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归结为EF及PF可见,上消化道癌及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发病与A型血呈正相关,是病因因素,占2 %~6 %;B型及AB型血是否为病因因素有待扩大样本进一步证实。上消化道癌及食管癌、贲门癌、胃癌与O型血呈负相关,是预防因素,占2 %~18 %。结论 上消化道癌及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发病与A型血呈正相关,是发病因素,与O型血呈负相关,是预防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异长春花碱(NVB)、异环磷酰胺(IFO)和顺铂(DDP)联合化疗(即NI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NIP组和MVP组。结果:NIP 有效率54.5%,WVP组有效率38.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903)。NIP组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而MVP组为7个组,两组无差异(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脱发,但无疔耐受。结论:异长春花碱、异环磷酰胺和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身伽玛刀治疗纵隔转移瘤的近期疗效与放射反应。方法应用全身伽玛刀治疗纵隔转移瘤65例,肿瘤组织照射剂量单次3-4Gy,总量60—65Gy,13—16次完成。治疗结束后2个月采用CT复查纵隔转移瘤情况。结果病灶完全缓解(CR)51例,部分缓解(PR)10例,无变化(NC)4例,无进展病例。急性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Ⅰ级24.6%(16/65),无Ⅱ-Ⅳ级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Ⅰ级13.8%(9/65),无Ⅱ-Ⅳ级发生。结论全身伽玛刀治疗纵隔转移瘤近期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远期反应有待随访观查。  相似文献   

20.
色素原位杂交在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中HER2基因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色素原位杂交(CISH)在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中HER2基因状态的临床应用,比较CISH与免疫组化(IHC)检测组织HER2状态的差异性。[方法]采用SPOT—Light HER2 CISH^TM试剂盒,以CISH方法对40例IHC EnVision法染色分别为(+++)、(++)、(+)和阴性(-)的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进行HER2基因状态的检测。[结果]HER2表达IHC(+++)的8例标本中,7例为HER2基因扩增CISH检测,1例无扩增;(++)的13例标本中,5例为HER2基因扩增.8例无扩增;(+)的10例标本中,2例为HER2基因扩增,7例无扩增;(-)的9例标本均无扩增。两种方法对乳腺癌组织HER-2/neu状态的检测有一定的差异性(kappa=0.458,P=0.003)。[结论]IHC是HER表达初步筛查的首选方法,由于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建议IHCC(+++~+)患者进一步作CISH检测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