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品又名MDP-Lys(L 18)、DJ-7041。化学名为N~α-(N-乙酰胞壁酰-L-丙氨酰-D-异谷氨酰胺酰)-N-硬脂酰-L-赖氨酸。本品是胞壁酰二肽(MDP)经修饰而优于MDP的化合物。合成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NOHS)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使叔丁氧羰基-L-丙氨酸(Ⅰ)和D-异谷氨酰胺苄酯(Ⅱ)缩合得被保护好的二肽(Ⅲ)。Ⅲ于甲醇中在Pd/(?)上通氢氢化生成(N-叔丁氧羰基-L-丙氨酰-D-异谷氨酰胺(Ⅳ)。用氯甲酸乙酯和三乙胺使Ⅳ与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苄酯(Ⅴ)缩合可得已被保护的三肽(Ⅵ),它用三氟乙酸(TFA)处理可得L-丙氨酰-D-异谷氨酰  相似文献   

2.
化学名 N_2-[N-[N-[N-(N-L-酪氨酰-D-丙氨酰)甘氨酰]-L-苯丙氨酰]-L-亮氨酰]-L-精氨酸合成本品是多肽化合物,用逐步增长多肽链的标准法合成,从游离精氨酸碳末端用取代氨基酸的活性酯开始,经以下中间化合物:苄氧羰基-亮氨酰基-精氨酸;苄氧羰基-苯丙氨酰基-亮氨酰基-精氨酸;苄氧羰基-甘氨酰基-苯丙氨酰基-精氨酸;苄氧羰基-D-丙氨酰基-甘氨酰基-苯丙氨酰基-亮氨酰基-精氨酸;苄氧羰基-O-苯基-酪氨酰基-D-丙氨酰基-甘氨酰基-苯丙氨酰基-亮  相似文献   

3.
N-乙酰-L-丙氨酰-D-异谷氨酰胺(胞壁酰二肽,MDP)是各种细菌胞壁免疫潜能活性的最小结构单位。它的酰化衛生物b-O-2-十四烷基-十六(烷)醇-胞壁酰(基)二肽(B30-MDP)在诱导细胞免疫反应时具有强烈的佐剂效应。作者报道用它作为佐剂诱导抗肿瘤免疫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人工合成佐剂 N-乙酰胞壁酰-L-丙氨酰-D-异谷氨酰胺简称胞壁酰二肽(MDP)。1974年 Ellouz 等采用环丝氨酸抑制细胞壁的生物合成,使核苷酸前体积聚,从而得到 N-乙酰胞壁酰三肽,证明具有佐剂活性;他们进一步证明,Merser 等合成的结构更简单的 MDP 为细菌成分中表现佐剂活性所  相似文献   

5.
MDP(N-乙酰胞壁酰-L-丙氨酰-D-异谷氨酰胺)是细菌细胞壁一种普遍存在的成份,能替代弗氏完全佐剂中的分枝杆菌以增强机体对抗原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本文对比MDP,未酰胺化的MDP类似物(MDPA),弗氏不完全佐剂(FIA)以及含丁酸分枝杆菌的弗氏完全佐剂(FCA)引起豚鼠抗卵白蛋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动力学。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业已证明,胞壁酰二肽(MDP、N-乙酰胞壁酰-L-丙氨酰-D异谷氨酰胺)能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和抗细菌及寄生虫感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本文选择16种与MDP有关的化合物,其中有些是在肽链C端带有亲脂肪性分子的MDP衍化物,有的是不含N-乙酰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将抗胞壁酰二肽(MDP)单克隆抗体(McAb)和抗原-MDP结合物同时免疫小鼠,详细研究了抗MDP McAb对MDP佐剂活性的作用.所用抗原有人体白蛋白(HA)、24型链球菌M蛋白的多肽片段(M24)及合成的具有35个氨基酸的M24亚肽片段(S-CB_7);佐剂及半抗原有,具有佐剂活性的MDP、MDP-赖氨酸(MDP-lys);无佐剂活性的MDP类似物有N-乙酰胞壁酰-D-丙氨酰-D-异谷氨酰胺[MDP_(D-D)]、MDP_(D-D)-lys及2.4-  相似文献   

8.
已知N-乙酰基-L-丙氨酰-D-异谷氨酰胺(胞壁酰二肽,MDP)是各种细菌有效免疫活性的最小应答结构单位,但MDP需要一种油包水的乳剂作为载体行使它的完全佐剂效能,特别是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能力。比母体MDP分子更亲油的衍生物如6-O-乙酰基-MDP已被合成,可降低MDP在矿物油载体中的毒性副反应。其中之一是α-分枝的较高级脂肪酸在碳-6位取代胞壁酸残基  相似文献   

9.
异名 Lupron,A(bbott)43818,DC2-269,TAP-144,Leuprolidine,[D-亮~6,脱甘-NH_2~(10),脯-乙基酰胺~9]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化学名 5-氧代-L-脯氨酰-L-组氨酰-L-色氨酰-L-丝氨酰-L-酪氨酰-D-亮氨酰-L-亮氨酰-L-精氨酰-N-乙基-L-脯氨酰胺乙酸盐药效分类抗癌药开发单位 (美)Abbott 上市厂商 (西德)TAP制药 1984年 8月  相似文献   

10.
以2-乙酰噻吩、N-甲基苄胺和多聚甲醛为原料,经Mannich反应、硼氢化钠还原、与1-氟萘经O-烷基化反应制得(±)-N-苄基-N-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1-丙胺,脱苄基后经L-二苯甲酰酒石酸拆分得到( )-(S)-N-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1-丙胺-L-二苯甲酰酒石酸盐,用氢氧化钠游离后与盐酸成盐得到盐酸度洛西汀,总收率为13.5%。  相似文献   

11.
异名 Miocamycin,Miocamicin,Mi-okamycin,Miocamen,MoM 化学名 (4R,5S,6S,7R,9R,10R,11E13E,16R)-10-乙酰氧基-6-[[3,6-二脱氧-4-O-(3-O-乙酰-2,6-二脱氧-3-C-甲基-4-O-丙酰-α-L-核型-已吡喃糖基)-3-(二甲基氨基)-β-D-吡喃葡糖基]氧]-5-甲氧基-9,16-二甲基-4-丙酰氧基-2-氧代氧杂环十六碳-11,13-二烯-7-乙醛  相似文献   

12.
马来酸依那普利(enalapril maleate,马来酸苯丁酯丙脯酸,MK-421和 Vasotec,1),化学名为(S)-N-〔N-[1-(乙氧羰基)-3-苯基丙基]-L-丙氨酰〕-L-脯氨酸马来酸盐。马来酸依那普利于1980年由 Patchett等首先合成,经美国默克公司开发作为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1984年在西德首次上市。本品是第一个无巯基的  相似文献   

13.
本品化学名为L-精氨酰-L-丝氨酰-L-丝氨酰-L-半胱氨酰-L-苯丙氨酰-甘氨酰-甘氨酰-L-精氨酰-L-甲硫氨酰-L-天冬氨酰-L-精氨酰-L-异亮氨酰-甘氨酰-L-丙氨酰-L-谷氨酰胺酰-L-丝氨酰-甘氨酰-L-亮氨酰-甘氨酰-L-半胱氨酰-L-天冬酰胺酰-L-丝氨酰-L-苯丙氨酰-L-精氨酰-L-酪氨酸环(4-20)二硫化物。 H-Arg-Ser-Ser-Cys-Phe-Gly-Gly-Arg-Met-Asp-Arg-Ile-Gly-Ala-Gln-Ser-Gly-Leu-Gly-Cys-Asn-Ser-Phe-Arg-Tyr-OH  相似文献   

14.
阿司匹林D—吡喃葡萄糖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2,3,4,6-四-O-乙酰-α-D-D-吡喃葡萄糖溴化物(A)和芳香酸合成1-O-芳酰-β-D-吡喃葡萄糖2,3,4,6-四乙酸酯(1~7)。产物的构型由 IR 和~1HNMR 测定。2,3,4,6-四-O-苄基-α-D-吡喃葡萄糖(B)和芳香酰氯缩合反应的产物为1-O-芳酰-2,3,4,6-四-O-苄基-D-吡喃葡萄糖α-体和β-体的混合物,其中α组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苯酯作柱前衍生剂,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ODS柱(4.6 m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0.1 mol/L醋酸钠(用稀醋酸调整pH 5.50)为44∶56,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025~2.5mg/mL(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为0.5%。结论此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注射液中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据报导N-乙酰胞壁酰-L-缬氨酸-D-异谷氨酰胺[MDP(V)]及其甲酯和QS-10衍生物能诱发豚鼠的DTH活性,其中仅醌基-MDP-66有诱导杀伤T细胞活性和抑瘤活性,本文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黄花败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将黄花败酱全草的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硅胶、ODS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1H、13CNMR、ESI-MS等分析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6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3-O-β-D-吡喃木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6→1)-β-D-吡喃葡萄糖-(4→1)-α-L-吡喃鼠李糖酯苷(Ⅰ)、3-O-β-D-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6→1)-β-D-吡喃葡萄糖-(4→1)-α-L-吡喃鼠李糖酯苷 (Ⅱ)、齐墩果酸-3-α-L-吡喃阿拉伯糖-(2→1)-α-L-吡喃鼠李糖-(3→1)-O-β-D-吡喃木糖苷(Ⅲ)、3-O-β-D-吡喃木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 (Ⅳ)、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2→1)-α-L-吡喃鼠李糖苷(Ⅴ)、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2→1)-α-L-吡喃鼠李糖苷 (Ⅵ).结论 化合物Ⅳ为一个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Ⅰ和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Ulimorelin     
<正>1药物概况英文名:Ulimorelin别名:TZP-101化学名:(2S)-N-{(2R)-2-[2-(3-氨丙基)苯氧基]丙基}-2-环丙基甘氨酰-N-甲基-D-丙氨酰-4-氟-,(3→1)D-苯基丙氨基酸内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新的半合成氨基糖甙抗菌素BB K8(Ⅰ)的化学合成、结构及生物学性质。Ⅰ为1-N-〔L(-)-4-氨基-2-羟基丁酰〕卡那霉素A。合成途径:卡那霉素A先与N-(苄氧碳酰氧基)-丁二酰亚胺反应生成6′-N-苄氧碳酰卡那霉素A,后者与等克分子的L(-)-4-苄氧碳酰氨基-2-羟基丁酸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缩合,经氢解除去保护基团即得Ⅰ。Ⅰ用过碘酸氧化降解生成1-N-L(-)-4-氨基2-羟基丁酰-2-脱氧链霉胺,Ⅰ与对-甲氧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的Schiff碱用NaBH_4还原降解生成3-N-对-甲氧基苄基-2-脱氧链霉胺,以上两个降解产物与从butirosin A所得的相应产物相同,证明L(-)-4-氨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N-甘氨酰-L-谷氨酰胺一水合物含量。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作柱前衍生化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得2,4-二硝基苯基-N-甘氨酰-L-谷氨酰胺,上ODS色谱柱,置日本岛津SCL-10AVP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分析。流动相为0.05mol·L~(-1)醋酸钠水溶液(用冰醋酸调pH6.4)-乙腈(80:20),检测波长为360nm,进样量20μL,流速1mL·min~(-1)。结果:N-甘氨酰-L-谷氨酰胺-水合物在16~8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4 3,回归方程Y=1.2436×10~(-4)X,重现性RSD=0.31%(n=5)。结论:本法可用于测定N-甘氨酰-L-谷氨酸胺-水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