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阿司匹林D—吡喃葡萄糖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2,3,4,6-四-O-乙酰-α-D-D-吡喃葡萄糖溴化物(A)和芳香酸合成1-O-芳酰-β-D-吡喃葡萄糖2,3,4,6-四乙酸酯(1~7)。产物的构型由 IR 和~1HNMR 测定。2,3,4,6-四-O-苄基-α-D-吡喃葡萄糖(B)和芳香酰氯缩合反应的产物为1-O-芳酰-2,3,4,6-四-O-苄基-D-吡喃葡萄糖α-体和β-体的混合物,其中α组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强效安定剂氟哌啶的合成过程中,有两步反应较为重要,一为氢化切苄反应,需完全切除苄基而不致氢化双键,故必须严格控制用氢量和反应温度;二为最后一步脱氯化氢反应,按专利方法,反应时闻长,副产物多,经改进后,采用薄层层析法随时检查反应液中杂质生成的情况,使反应时间大为缩短,并可减少副产物的生成。本品熔点147.5~149.5℃。经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证实产物结构确凿;红外及紫外光谱也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芦荟属植物中的某些酚类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聚酰胺、硅胶柱色谱,结合溶剂分配及重结晶技术,从芦荟叶汁的浓缩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酚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化学方法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别鉴定为芦荟大黄素(Ⅰ)、大黄素甲醚(Ⅱ)、大黄酚(Ⅲ)、大黄素(Ⅳ)、2—丙烯酸3—(4—羟基苯)—甲酯(Ⅴ)、4—甲基—6,8—二羟基—7氢—苯并[de]—蒽—7—酮(Ⅵ)。结论 化合物Ⅴ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万山淫羊藿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万山淫羊藿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化学与光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是sagitatosideB,anhydroicaritin-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ide,sagitatosideA,ikarisosideB和desmethylanhydroicaritin-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ide。  相似文献   
5.
芦荟酚类化合物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红梅  陈巍  施伟  刘扬  吕木坚  潘景岐 《中草药》2003,34(6):499-501
目的 研究芦荟属植物中的某些酚类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聚酰胺、硅胶柱色谱,结合溶剂分配及重结晶技术,从芦荟叶汁的浓缩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酚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化学方法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别鉴定为芦荟大黄素(Ⅰ)、大黄素甲醚(Ⅱ)、大黄酚(Ⅲ)、大黄素(Ⅳ)、2—丙烯酸3—(4—羟基苯)—甲酯(Ⅴ)、4—甲基—6,8—二羟基—7氢—苯并[de]—蒽—7—酮(Ⅵ)。结论 化合物Ⅴ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