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明确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舒林酸干预治疗大鼠结直肠癌前病变——异型隐窝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中的作用。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64只,观察药物为舒林酸,结直肠肿瘤诱导剂为二甲肼(1,2-dimethylhydrazine,DMH),PPAR-γ激动剂选用吡格列酮,PPAR-γ拮抗剂为GW9662,进行ACF模型诱导。实验共分7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DMH组、舒林酸组、舒林酸+GW9662组、吡格列酮组、吡格列酮+GW9662组和GW9662组,其中DMH组10只,余每组9只。阴性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用药,其他各组均用DMH进行ACF诱导,观察12周。结果:(1)舒林酸与PPAR-γ激动剂均可显著抑制DMH诱导的大鼠ACF,从(137.8±59.4)个降低到(73.9±32.1)个和(96.4±32.6)个,分别减少了45.7%和30.0%,P<0.01和P<0.05;PPAR-γ拮抗剂可拮抗舒林酸的这一作用,ACF由(73.9±32.1)个上升至(106.3±33.9)个,P>0.05;(2)在DMH诱导肿瘤的过程中,结直肠黏膜PPAR-γ表达量较正常显著升高,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304±0.288)和(2.292±1.380),P<0.01;而舒林酸和吡格列酮则可显著降低PPAR-γ的表达,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023±1.115)和(0.352±0.187),与DMH组相比,P<0.01,应用PPAR-γ拮抗剂GW9662后PPAR-γ表达量又有所升高,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279±0.303)和(0.998±0.29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PPAR-γ在DMH诱导的大鼠结直肠ACF中出现异常高表达;舒林酸和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可抑制ACF的形成,同时PPAR-γ的表达量也随之下降, PPAR-γ拮抗剂可拮抗舒林酸的这一作用。由此推测PPAR-γ在舒林酸干预治疗大鼠ACF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激活PPAR-γ可抑制DMH诱导的大鼠癌前病变ACF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在二次打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中的表达。方法采用Wiggers’法造成兔失血性休克并给予液体复苏,6h后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引起MODS,24h后取肝脏组织,RT—PCR法半定量分析肝脏组织中PPAR-1的表达。结果兔肝脏中PPAR-γmRNA的表达,在创伤失血空白组及二次打击空白组中,其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创伤失血组及二次打击组中,罗格列酮能上调PPAR-γ的表达(P〈0.05),GW9662能抑制PPAR-γ的表达(P〈0.05)。结论PPAR-γ在二次打击MODS模型中的表达是下降的,罗格列酮能上调其表达,GW9662能够阻断罗格列酮对PPAR-γ的上调。  相似文献   

3.
我们以前的研究证实氟吡洛芬酯(FA),COX抑制剂,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有较广的治疗时间窗,然而其机制是否通过激活或者部分激活PPAR-γ还未被证实。48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六组(每组8只),缺血再灌注组(I/R)仅进行120分钟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I/R+FA组大脑中动脉阻塞120分钟后经尾静脉给予FA10mg.kg-1;I/R +FA+GW9662组在MCAO前30分钟经腹腔给予GW9662(a PPAR-γ 抑制剂) 4mg.kg-1,MCAO120分钟后经尾静脉给予FA10mg.kg-1; I/R +GW9662组在MCAO前30分钟经腹腔给予GW9662 4mg.kg-1,而后进行120分钟MCAO; I/R +DMSO组在MCAO前30分钟经腹腔给予3% DMSO (GW9662的溶媒)1ml.kg-1; 假手术组(Sham)仅进行除大脑中动脉栓塞的MCAO操作。再灌注72小时神经缺陷评分(NDS)后深麻醉下处死大鼠取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与I/R组相比,I/R+FA组[12.0(10-15)], I/R+FA+GW9662组[10.0(8-12)]以及I/R+FA+DMSO组[12.0(9-14)]72小时NDS明显提高;I/R+FA组[12.0(10-15)]与I/R+FA+GW9662组[10.0(8-12)]相比,NDS有明显差异.与I/R +FA 组(23.52±9.90)%, I/R+FA+GW9662组(33.17±7.15)%相比,I/R组(45.82±8.83)% 脑梗死容积百分比(MBIVP)明显增大; I/R +FA组(23.52±9.90)% MBIVP也明显小于I/R +FA+GW9662组(33.17±7.15)%. 氟吡洛芬酯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且PPAR-γ拮抗剂GW9662可减弱此保护作用,这些数据表明氟吡洛芬酯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是通过激活至少是部分激活PAR-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大鼠肾皮质过氧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AGEs组 (给予AGEs同时尾静脉注射AGE-修饰大鼠血清蛋白),AGEs+AG组[给予AGEs同时腹腔注射氨基胍(AG)],天然血清组(注射天然大鼠血清蛋白)和空白对照组(不施加处理的正常大鼠)。各组大鼠每日注射1次,连续注射6周,RT-PCR 检测PPAR-γ mRNA 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肾皮质均有PPAR-γ表达;与天然血清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AGEs组大鼠肾皮质PPAR-γ mRNA表达明显降低 (P<0.01), 而同时注射AG的大鼠PPAR-γ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结论:大鼠肾皮质表达PPAR-γ;AGEs能降低大鼠肾皮质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提示AGEs可能通过对肾脏保护性因子PPAR-γ的影响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源性H2S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MMP-14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 proteinase-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5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3只):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大鼠组(STZ组)、硫化氢干预糖尿病大鼠组(STZ+H2S组)、硫化氢干预正常大鼠组(H2S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4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STZ组与H2S组每天腹腔注射硫氢化钠(H2S供体)溶液(100 μmol/kg)。HE和VG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Western blot检测Ⅲ型胶原蛋白以及MMP-13、MMP-14和TIMP-1的表达。结果:排除死亡后每组成功建模量分别为12、9、9、10只;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TZ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间胶原纤维堆积明显增加,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而MMP-13、MMP-14和TIMP-1蛋白表达也增加(P<0.01);与STZ组相比,STZ+H2S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有所改善,细胞间胶原纤维堆积减少,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下调(P<0.01),MMP-13、 MMP-14和TIMP-1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H2S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13、MMP-14和TIMP-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内皮素-1(ET-1)诱导心肌肥大的作用,并探讨PPAR-γ激活后抑制心肌肥厚的机制。方法:采用[3H]亮氨酸掺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观察罗格列酮对ET-1诱导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罗格列酮对ET-1诱导的心肌细胞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的影响。结果:罗格列酮可显著抑制ET-1所致心肌细胞蛋白合成增加、肥大基因表达、Calcineurin酶活性增高、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1),该作用可被PPAR-γ受体拮抗剂GW9662逆转(P<0.01)。结论:ET-1可通过激活calcineurin信号通路诱导心肌肥厚,罗格列酮以PPAR-γ依赖的方式抑制calcineurin信号通路,防止心肌肥大发生。  相似文献   

7.
唐锟  刘畅  陈林  高静  张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36(10):1322-132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低氧诱导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PA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 PASMCs,随机分组4组:正常组(N组),常氧+乌司他丁组(NU组),低氧组(H组),低氧+乌司他丁组(HU组),各组培养24 h后 采用免疫荧光检测SM-α-actin和Calponin表达水平,应用CCK-8法、3H-TdR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PASMCs增殖和迁移。 并分别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PPAR-γ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采用PPAR-γ抑制剂GW9662进行预处理 干预乌司他丁对低氧诱导的PA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分析干预后PASMCs增殖和迁移改变。结果低氧条件下,乌司他丁能 促进PASMCs 中SM-α-actin 和Calponin 的表达(P<0.05),抑制PASMCs 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同时乌司他丁上调 PPAR-γ的表达(P<0.05)。采用GW9662预处理后,乌司他丁对低氧诱导的PASMCs表型转换的抑制作用显著下降(P<0.05)。 结论乌司他丁通过上调PPAR-γ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s表型转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体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一氧化氮合酶(NOS)生成的影响。方法 ITP模型小鼠分成罗格列酮试验组、GW9662对照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罗格列酮试验组用相同浓度(20umol/L)的PPAR-γ激活剂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s,TZD)类药物罗格列酮进行灌肠,同时设立的GW9662对照组使用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的终浓度为10μmol/L,PBS对照组使用相同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进行灌肠,用药6、12、18、24和30h后,检测小鼠血清中NOS活性和血液淋巴细胞PPAR-γmRNA表达情况。结果血清中NOS在第6,12,18,24和30h的活性,罗格列酮试验组高于GW9662对照组及PBS对照组(P均〈0.05)。在罗格列酮试验组中,NOS活性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各测量时间点NOS活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PAR-γmRNA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PPAR-γ的表达与NOS活性呈正相关(r=0.82,P〈0.05)。结论在ITP小鼠模型内,PPAR-γ活化剂能够以时间依赖的形式增加NOS的活性,PPAR-γ可能通过NOS途径来发挥相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预处理的心肌缺血/再灌注(I/R)动物模型中PPAR-γ表达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分为4组(n=8):罗格列酮+I/R组(ROS组),GW9662+I/R组(GW组),I/R组(I/R组),假手术组(Sham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2h.动态肢体Ⅱ导联心电图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PPAR-γ mRNA和Western blot检测PPAR-γ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 分别在术前、缺血30 min、再灌注1h、再灌注2h4个时间点检测心电图QRS波宽度增加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ROS组、I/R组、GW组、Sham组;ROS组较其他组大鼠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明显较高(P<0.05),GW组则相对减少.荧光定量PCR检测ROS组PPAR-γ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GW较I/R组和ROS组表达下调(P<0.05).PPAR-γ蛋白质表达结果与PPAR-γ mRNA相似.结论 心肌PPAR-γ表达上调可能增加心肌I/R动物模型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刘龙斌  孟立平  季政  许富康  池菊芳  郭航远 《浙江医学》2016,38(12):911-914,935
目的探讨黄酒多酚(YWPC)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和活性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方法SD大鼠主动脉VSMCs原代细胞培养鉴定,取4~7代细胞用于实验。YWPC组VSMCs分别用1、10、100mg/L的YWPC干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VSMCs中MMP-2、MMP-9、AKT、pAKT的表达情况;明胶酶谱检测VSMCs中MMP-2和MMP-9的活性。用IGF-1(3ng/ml)干预VSMCs8h激活PI3K/AKT通路后,用YWPC干预VSMCs,检测MMP-2、MMP-9的表达和活性。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Hcy组比较,YWPC组VSMCs中MMP-2/9的表达减少,pAKT表达减少(均P<0.01);明胶酶谱结果显示,与Hcy组比较,YWPC组VSMCs中MMP-2/9的活性降低。在加入IGF-1后,与对照组比较,IGF-1组VSMCs中pAKT、MMP-2/9的表达和活性增加(P<0.01);与YWPC组比较,YWPC+IGF-1组VSMCs中pAKT、MMP-2/9的表达和活性增加(P<0.01)。结论YWPC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Hcy诱导的VSMCs中MMP-2/9的表达和活性。  相似文献   

11.
单跃  徐利丽  周其富 《浙江医学》2022,44(16):1694-1698
目的探索右美托咪定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激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心脏成纤维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细胞培养基内不加任何干预药物,高糖组加入30mmol/L葡萄糖,Dex组加入30mmol/L葡萄糖+50μmol/L右美托咪定。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和胸腺嘧啶核苷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和划痕试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平滑肌细胞抗体(SMα)、人转录因子21(Tcf21)和性别决定区Y框4(SOX4)蛋白的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SOX4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外形变大变圆,失去纤维细胞典型的“梭状”形态,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加,细胞中Tcf21、SMα和SOX4蛋白的表达均增加(均P<0.05)。与高糖组比较,Dex组细胞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降低,细胞中SMα、Tcf21和SOX4蛋白的表达均减少(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激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中SOX4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溶剂对照组、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GW9662组。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观察大鼠脑缺血后24h时PPARγ、色素上皮源性生长因子(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干湿法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量,采用TTG染色法测定患侧脑梗死体积,采用改良Longna分级法评价神经功能。结果 MCAO后24h,溶剂对照组PPARγ、PEDF表达明显减少,而MMP-9显著增加;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激活PPARγ能够上调PEDF、下调MMP-9,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减轻脑水肿,减小梗死体积,保护缺血脑组织;替米沙坦+GW9662组合并应用PPARγ特异性阻断剂GW9662显著逆转上述保护作用。结论 PPARγ是调控脑缺血后炎症反应的关键性因子,激活PPARγ途径可能成为治疗脑缺血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周晓霞  王智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11):1693-1696,1701
目的探讨PPARγ激动剂曲格列酮对于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ICAM-1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曲格列酮和/
或GW9662(PPARγ拮抗剂)对HeLa细胞进行干预。在不同时间点(0、24、48和72 h)使用MTT法对HeLa细胞活性进行测定。
在干预48 h后,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对HeLa细胞ICAM-1、MMP-9 和PPARγ mRNA和蛋白进行测定。并使用EMSA对
HeLa细胞PPARγ DNA结合能力(核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GW9662组、曲格列酮+GW9662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各时
间点细胞活性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曲格列酮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细胞活性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
学意义(P均<0.05)。干预48 h 后,曲格列酮组ICAM-1 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但
GW9662组和曲格列酮+GW9662组ICAM-1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
0.05)。曲格列酮干预后HeLa细胞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和PPARγ核转位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本实验表明曲格列酮可以通过促进PPARγ表达和PPARγ的核转录水平下调HeLa细胞ICAM-1和MMP-9的合
成,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 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2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4 组,每组13 只:糖尿病模型组(STZ组),硫化氢干预模型组(STZ+H2S 组),硫化氢干预正常组(H2S 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 组)。予以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处理STZ 组和STZ+H2S,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复制成功后,每天予以硫氢化钠NaHS 溶液(100μmol/kg)处理STZ+H2S 组与H2S 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对Control 组行腹腔注射,8 周后将大鼠处死。VG 染色观察4 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 检测IV 型胶原蛋白、MMP-7、Cx43蛋白的表达。结果 STZ 组与Control 组相比,STZ 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明显,细胞间胶原沉积增加,心室肌组织中Ⅳ型胶原蛋白及MMP-7 蛋白表达增加(P <0.05),而Cx43 蛋白表达降低(P <0.05);STZ+H2S 组与STZ 组相比,STZ+H2S 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有所改善,细胞间胶原沉积减少,心室肌组织中Ⅳ型胶原蛋白及MMP-7 蛋白表达也减少(P <0.05),Cx43 蛋白表达上调(P <0.05)。结论 H2S 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MMP-7 上调Cx43 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振河  姜德谦  许丹焰 《重庆医学》2021,50(18):3095-3101
目的 研究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EH)抑制剂t-AUCB干预的内皮祖细胞(EPCs)对小鼠梗死心肌边缘区Ⅷ因子生成的促进作用.方法 冲洗小鼠四肢长骨骨髓,离心,分离,培养获取EPCs;不同浓度t-AUCB及t-AUCB+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阻断剂GW9662干预EPCs;开胸,分离心包,结扎小鼠左前降支近端,心电图检查明确心肌梗死;1 h后尾静脉注射200μL预先干预的EPCs,注射后1、3、7、14、28 d测定梗死心肌边缘区Ⅷ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注射后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及t-AUCB干预浓度增加,梗死心肌边缘区Ⅷ因子表达逐渐增多,给予PPAR-γ抑制剂GW9662后,Ⅷ因子表达明显减少,但仍多于未干预组(P<0.05).结论 sEH抑制剂可明显激活EPCs促进梗死心肌边缘区Ⅷ因子生成作用,PPAR-γ通路被激活与上述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GW9662干预后,尼美舒利(N)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探讨PPARγ途径在N抗癌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SW480细胞,设立不加药对照组、单用PPARγ抑制剂GW9662组(GW9662组,药物浓度0.1、0.5、1.0、5.0μmol/L)、单用N组、GW9662+N组共4组。MTT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各组中PPARγ、p21Waf1、p27Kip1、Bcl‐2、Bax、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检测结果:GW9662组较对照组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呈时间依赖性抑制SW480细胞增殖(P<0.01);在GW9662+N组中GW9662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减弱N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FCM检测结果:细胞凋亡率在GW9662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与对照组比较,SW480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GW9662+N组细胞凋亡率较N组明显降低(P<0.01),细胞在G0/G1期的比例降低,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升高。Westernblot检测结果:N组与对照组比较SW480细胞的PPARγ、p21Waf1、p27Kip1、Bax蛋白表达率显著增加(P<0.05或P<0.01),Bcl‐2、VEGF的表达率则明显下调(P<0.01);GW9662+N组与N组比较,SW480细胞的PPARγ、p21Waf1、p27Kip1、Bax蛋白显著表达下调(P<0.05或P<0.01),而Bcl‐2、VEGF的表达则上调(P<0.05)。结论N在体外能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促进其凋亡。PPARγ通路在N影响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5-氨基水杨酸是否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途径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中发挥抗炎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设立空白对照组,另4组利用TNBS/乙醇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后,设模型组、GW9662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GW9662 SASP组。造模后第2天起每日灌胃、腹腔注射给药,连续2周。结肠炎症的评价包括炎症活动指数、结肠大体及组织学评分,血中白细胞介素(IL)2、IL-10水平,结肠PPARγ、NF-κBp65表达。结果与结肠炎模型组比,SASP组能明显降低DAI评分,改善结肠大体、组织病理学损伤,血IL-2降低,IL-10升高,结肠内PPARγ表达增加,NF-κBp65表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PPARγ表达与NF-κBp65表达呈负相关;而GW9662 SASP组大鼠DAI、结肠大体、组织病理学损伤,较模型组及SASP组无改善,PPARγ表达增加(P<0.05),但NF-κBp65无明显变化。结论5-氨基水杨酸可能通过PPARγ途径,负性调节NF-κB的表达,从而减少促炎介质(IL-2)、增加抑炎介质(IL-10)的释放,在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中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 阿霉素(DOX)是一种常见的强效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肿瘤尤其是实体性肿瘤的治疗中。然而,DOX有较强的心脏毒性,临床表现为不可逆性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黄酒多酚(YWPC)是从绍兴黄酒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生理活性,对DOX所致心肌损伤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不明晰。 目的 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YWPC减轻DOX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 动物实验:使用SD大鼠建立DOX心肌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YWPC组、DOX组与DOX+YWPC组;取心脏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血清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用动物组织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水平〔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沉默调节蛋白3(SIRT3)表达水平变化。体外实验:通过1 μmol/L DOX干预H9C2细胞24 h建立DOX诱导H9C2细胞损伤模型,先将一批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DOX组、DOX+YWPC(1 mg/L)组、DOX+YWPC(10 mg/L)与DOX+YWPC(100 mg/L)5组,采用CCK-8法检测H9C2细胞活力,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水平及SIRT3表达水平变化;之后将另一批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DOX组、DOX+YWPC组、DOX+SIRT3抑制剂(3-TYP)组及DOX+YWPC+3-TYP组,通过3-TYP抑制SIRT3蛋白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水平及SIRT3表达水平变化,进一步明确SIRT3在YWPC减轻DOX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结果 动物实验中,大鼠心肌切片通过MASSON染色后可见:DOX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大量蓝色胶原纤维贯穿心肌纤维;DOX+YWPC组大鼠心肌切片纹理部分恢复,蓝色胶原纤维减少。DOX组胶原纤维占比、血清LDH水平高于对照组、DOX+YWPC组(P<0.05)。DOX组Bcl-2/Bax比值、SIRT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DOX+YWPC组(P<0.05);DOX组大鼠心肌切片中代表凋亡的绿色亮点明显增多,呈片状分布,而经YWPC治疗后凋亡亮点减少。体外实验中,DOX组吸光度值、Bcl-2/Bax比值、SIRT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DOX+YWPC(1 mg/L)组、DOX+YWPC(10 mg/L)组、DOX+YWPC(100 mg/L)组(P<0.05),DOX组、DOX+3-TYP组Bcl-2/Bax比值、SIRT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OX+YWPC+3-TYP组Bcl-2/Bax比值低于DOX+YWPC组(P<0.05),DOX+YWPC组与DOX+YWPC+3-TYP组SIRT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YWPC可以通过调节SIRT3表达水平减轻DOX心肌损伤,抑制SIRT3会降低YWP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MAPK1/3和MMP-8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大鼠组(STZ组)、硫化氢干预糖尿病大鼠组(STZ+H2S组)和硫化氢干预正常大鼠组(H2S
组)。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STZ+H2S组与H2S组每天
腹腔注射硫氢化钠(H2S供体)溶液(100 μmol/kg),8周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心肌纤维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
Collagen I、MAPK1/3和MMP-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心肌组织胶原含量明显升高,心肌间质纤维
化,Collagen I、MAPK1/3和MMP-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大鼠经硫化氢干预后大部分心肌纤维呈平行排列,
结构清晰,间质有少量疏松结缔组织,Collagen I、MAPK1/3和MMP-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而非糖尿病硫化氢干预
组心肌纤维化程度及心肌组织Collagen I、MAPK1/3和MMP-8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2S可改
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1/3/MMP-8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单纯脑梗死组(CI)和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DM+CI)。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MMP-9、VEGF表达。结果MMP-9和VEGF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梗死灶周围半暗带胶质细胞、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处;CI组和DM+CI组大鼠脑组织中MMP-9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DM+CI组较CI组明显增加(P<0.05);DM+CI组MMP-9于再灌注3h开始升高,24h达到高峰,7d后逐渐下降;DM+CI组和CI组大鼠脑组织中VEGF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DM+CI组较CI组明显减少(P<0.01);DM+CI组VEGF于再灌注1h开始升高,6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DM+CI组和CI组大鼠脑组织中MMP-9与VEGF的表达呈直线相关,其中DM+CI组于再灌注6~24h时段MMP-9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 结论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MMP-9的表达增加与VEGF的下调相关,参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