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孔吸附树脂对白藜芦醇苷静态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苷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的静态吸附。方法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液pH值、洗脱液浓度对静态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与结纶吸附温度增加,吸附液pH提高,都可以导致降低白藜芦醇苷在树脂上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苷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的静态吸附。方法 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液pH值、洗脱液浓度对静态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与结纶 吸附温度增加,吸附液pH提高,都可以导致降低白藜芦醇苷在树脂上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3.
白藜芦醇甙在大孔吸附树脂上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藜芦醇甙增加心搏出量和脉压差,促进毛细血管血流的恢复和毛细血管的开放,同时还具有影响ADP和前列腺受体功能,抑制Ca^2 内流,阻断血小板α2受体作用,大孔吸附树脂广泛应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刚。本文研究了吸附温度、吸附液pH值和洗脱液浓度对白藜芦醇甙在大孔吸附树脂上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大孔树脂吸附虎杖白藜芦醇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对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具有最佳吸附和解吸作用的树脂。方法 用不同的树脂对白藜芦醇苷作静态吸附,以吸附量和解吸量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佳的树脂。结果SP850树脂饱和吸附量可达16.12mg/g,吸附率为93.29%;以75%的乙醇为洗脱液,解吸量为10.53mg/g,解吸率为74.44%,明显优于其他树脂。结论 SP850树脂对虎杖中白藜芦醇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几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荷叶中黄酮苷的性能,为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荷叶中黄酮苷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荷叶中黄酮苷的醇提液为样本,分别在D-101、D-4020、AB-8、NKA-9型4种树脂上进行平行吸附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比较其吸附与解吸附性能,来选择最佳方案,确定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树脂型号和乙醇浓度对提纯效果都有重要影响,其中乙醇浓度影响最大,采用梯度洗脱能提高荷叶中黄酮苷的纯化产率.结论 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荷叶中黄酮苷可行.  相似文献   

6.
研究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万古霉素的静态吸附与解吸性能,从中选出最适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上样液浓度、pH值、上样体积流量对树脂动态吸附量的影响及洗脱过程。结果:选择XAD-16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实验。适合的上样液浓度、上样液pH值、上样液体积流量分别为2.09mg/ml,9.0和2.5ml/min。以10%乙醇/0.1%盐酸/水为洗脱剂,以1.5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即可基本将万古霉素从树脂上解吸下来。结论:万古霉素发酵液经XAD-16树脂吸附洗脱后,洗脱液中万古霉素高效液相色谱峰面积百分比可达85.61%。  相似文献   

7.
大孔吸附树脂对绿原酸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纯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优选绿原酸的吸附树脂及工艺参数。方法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含量;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大孔树脂的吸附、解吸性能,吸附动力学及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结果HPD 100树脂综合性能最佳;HPD 450解吸率虽然最高,但吸附量和吸附率均低;提取液酸性条件下吸附量佳。结论以HPD 100树脂在pH 3条件下吸附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两色金鸡菊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采用静态吸附解吸法优选适宜的大孔树脂,以树脂吸附量、总黄酮解吸率为考察指标,对筛选出的树脂进行工艺优化。结果 D-101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及解吸附性能,其最佳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3.4 mg/mL,树脂的上样量为15 mL/g,上样液pH值为5.0,上样流速1.0 mL/min,6 BV去离子水洗脱除杂后,用pH 5.0的70%乙醇以1.5 mL/min洗脱5 BV;所得两色金鸡菊总黄酮质量分数为73.5%,得率为8.8%。结论 D-101树脂综合性能好,适合于两色金鸡菊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4种不同极性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芎(艹穷)汤乙醇提取液的吸附、解吸附性能.方法 以阿魏酸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4种不同极性类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芎(艹穷)汤乙醇提取液的静态吸附、静态解吸附、动态解吸附性能.结果 D101型、DM301型、DS401型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效果较好,DM301型、DA201型树脂的静态解吸附率较高,D101型树脂的动态解吸附效果最好.结论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是纯化芎(艹穷)汤乙醇提取液的理想树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仙茅中苯甲酸酯类酚苷的纯化工艺。方法:以仙茅苷乙和仙茅苷的吸附量和解吸附率为指标,考察了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仙茅中苯甲酸酯类酚苷的静态和动态吸附及解吸附性能。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仙茅中苯甲酸酯类酚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吸附时间为8h,药液pH值为6,洗脱溶剂pH值为8,上样吸附和洗脱均在室温下进行,药液中苯甲酸酯类酚苷浓度为0.22mg/ml为最佳上样浓度,吸附流速为2.5Bv/h,洗脱溶剂为3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12Bv,二次纯化样品中苯甲酸酯类酚苷浓度为0.17mg/ml。结论:本纯化工艺简单、稳定,能将仙茅中仙茅苷和仙茅苷乙的总含量从0.022%的平均含量提高到1.60%,经二次纯化含量能达到5.08%。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总结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的药物经济学相关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2009—2016年托伐普坦药物经济学评价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并依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评价框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结果:纳入的6篇药物经济学文献中,其中5篇为随机双盲研究,4篇为前瞻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使用托伐普坦治疗与住院时间、节约潜在成本的关系,以及相比安慰剂的临床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结论: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的心衰患者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相较于传统治疗,其临床疗效好并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优势,且对于严重低钠血症患者,该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15.
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骨关节炎 (O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炎 ,目前尚无根治疗法 ,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措施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尚不能延缓或阻断病情进展。新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硫酸氨基葡萄糖对OA不仅具有肯定的症状改善作用 ,而且能延缓OA的关节结构改变 ,可望成为第一个治疗OA的病情改善药。其总体安全性较好 ,主要是胃肠道及皮肤的不良反应 ,对血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通络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成方制剂中石斛、金银花、牛膝,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毛兰素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LC法可明显鉴别石斛、金银花、牛膝.毛兰素在4.4~66.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3.89%,RSD为2.37%;绿原酸在36.0~540.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4.17%,RSD为1.9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射精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不射精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不射精症85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对85例不射精症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分别选择心理疏导,药物和物理治疗,治愈42例(49.5%),好转28例(32.9%),总有效率82.4%。结论对不射精症应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特别是功能性不射精症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8.
徐云根  张宁  何义 《药学实践杂志》2013,31(3):210-211,214
目的 观察可乐定治疗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加服可乐定片(75 μg/次,1次/8 h,1周后未达标,改为150 μg/次,1次/8 h),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诊室坐位血压、心率,检测治疗前后动态血压(ABPM)、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尿常规.结果 治疗后4周,诊室血压、ABPM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诊室坐位血压,总有效率89.4%;根据ABPM,总有效率为80.8%.治疗后可出现心率下降、口干、乏力、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但无需停药.结论 可乐定对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确切,副反应可接受.同时不影响代谢,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顾丽萍 《中国药房》2007,18(19):1446-1448
目的:推动药品委托生产的良性发展。方法:应用供应链委托生产理论,分析目前药品委托生产中存在的种种误区,思考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药品委托生产需要前提条件,那就是委托方(制药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并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可以委托生产,其他任何非生产企业如科研机构、商业企业都不能委托生产。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氨茶碱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新生儿血中茶碱浓度,氨茶碱剂量按5mg/kg恒速静脉滴注。经时采样,测得数据,经分析药时曲线拟合呈一室模型,平均清除速度常数0.037±0.008h ̄(-1),平均消除半衰期19±4h,平均表观分布容积0.82±0.14L/kg,平均清除率30±5ml/(h·kg)。消除半衰期最大相差2.1倍,显示明显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