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球旁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比较与全身用药的优势,特别是在减轻不良反应方面。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球旁注射组74例,全身用药组58例。对照组选择神经内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或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59例。球旁注射组2.5mg地塞米松患眼球旁注射7d;全身用药组10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5~7d减量;对照组不用地塞米松。三组患者均全身应用扩张血管药物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4~7d检查视力、视野、体质量变化,了解不良反应。结果:地塞米松球旁注射组和全身用药组患者视力、视野均有显著提高。对照组视力视野略有提高。全身用药组食欲亢进、乏力、失眠、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明显。结论:地塞米松球旁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以双通道技术为基础的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评价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视觉质量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 年10 月至2017 年6 月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的TAO患者31例(62眼)作为TAO组,其中活动期TAO 28眼,非活动期TAO 34眼;选择就诊于同一医院的眼科健康体检者或门诊眼科检查正常的受检者共31 例(62 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对TAO患者进行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和眼部病变严重度NO SPECS分级。检查内容包括视力、眼压、睑裂高度、眼睑闭合不全程度、眼睑退缩量和眼球突出度并进行眼表Schirmer Ⅰ试验和泪液破裂时间(BUT)测量。采用OQAS测量在100%、20%、9%对比度下的OQAS值(即OV100%、OV20%、OV9%),并检测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及反映泪膜的OSI平均值(Mean OSI)。2 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AO组OSI、Mean OSI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OV100%、OV20%、OV9%、MTFcutoff、SR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活动期和活动期TAO患者睑裂高度、眼睑闭合不全程度、眼睑退缩程度、BUT时间、眼球突出程度、眼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视觉质量参数和Schirmer 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AO患者OSI与睑裂高度呈负相关(r=-0.296,P=0.020),与NO SPECS分级、年龄、Mean OSI呈正相关(r=0.469,P<0.001;r=0.429,P=0.001;r=0.836,P<0.001);Mean OSI与睑裂高度呈负相关(r=-0.252,P=0.048),与NO SPECS分级、年龄、眼压呈正相关(r=0.404,P=0.001;r=0.347,P=0.006;r=0.311,P=0.014)。OSI、Mean OSI与眼睑闭合不全程度、眼睑退缩、眼球突出度、CAS评分、BUT、Schirmer Ⅰ均无相关性。结论:TAO患者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的视觉质量均较正常人下降,干眼程度更重,且视觉质量与年龄、睑裂高度、NO SPECS分级、Mean OSI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99Tcm-生长抑素类似物眼眶显像在球周注射奥曲肽或曲氨萘德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临床活动度评分(CAS)标准和99Tcm-生长抑素类似物眼眶显像确定TAO临床活动性.将处于炎症活动期(CAS≥3分且99Tcm-生长抑素类似物眼眶显像呈阳性)TAO患者(71例)分为两组:奥曲肽治疗组21例,曲氨萘德治疗组50例;并选取正常志愿者(12名)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行99Tcm-生长抑素类似物眼眶显像和CAS评分,计算其眼眶生长抑素类似物摄取比值(UR);对试验组受试对象的眼球突出度、TAO相关眼征(von-Graeve征、Dalrymple征和Eniroth征)、眼压及其它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U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F=22.517,P<0.001),奥曲肽组与曲氨奈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UR值均显著降低(t奥=5.31,P奥<0.01;t曲=4.34,P曲<0.01),接近正常水平(P>0.05);与之相似,治疗组患者CAS值也显著低于治疗前(t奥=4.21,P奥<0.0l;t曲=3.89,P曲<0.01).治疗组患者眼球突出症状明显缓解(眼球突出度后退值:奥曲肽组3.48mm,曲氨奈德组2.61mm).治疗前后,奥曲肽组患者von-Graeve征和Dalrymple征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niroth征阳性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曲氨奈德组患者治疗后von-Graeve 征、Dalrymple征和Eniroth征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χ2von-Graeve=32.19,P<0.01;χ2Dalrymple=41.36,P<0.01;χ2Eniroth=26.27,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值无显著改变(P>0.05),但曲氨奈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奥曲肽组(χ2=5.396,P<0.05).结论 99Tcm-生长抑素类似物眼眶显像对确定TAO临床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显像阳性的患者活动性高,应用奥曲肽或曲氨萘德局部治疗效果好,患者突眼症状均显著缓解.其中,曲氨萘德的眼征转阴率优于奥曲肽,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于奥曲肽.两药对眼压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朝晖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9):1643-1645
目的:探讨IL-17、IL-21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活动期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中的临床意义及与其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TAO患者67例134眼,按临床活动度评分标准(clinical activity score, CAS)分为活动期组和非典型活动期组,同时以30例60眼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活动期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进行CAS评分,测量突眼度和眼裂宽度,同时比较各组患者IL-17、IL-2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L-17、IL-21与CAS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O患者IL-17和IL-21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TAO患者IL-17和IL-2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非典型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活动期TAO患者IL-17和IL-2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活动期TAO患者IL-17的表达与CA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治疗前:r =0.8847,P=0.0462,治疗后:r=0.8886,P=0.0439),活动期TAO患者IL-21的表达与CA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治疗前:r=0.8893,P=0.0435;治疗后:r=0.8876,P=0.045). 结论:IL-17和IL-21与TAO病情活动密切相关,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可通过降低活动期TAO患者IL-17和IL-21表达发挥作用,IL-17和IL-21可作为反映TAO患者病情和预测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奥曲肽三种药物治疗Graves眼病(GO)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6/2019-10我院收治的GO患者102例152眼,按治疗方式分为糖皮质激素组(33例51眼)、环磷酰胺组(38例59眼)与奥曲肽组(31例42眼),总疗程12wk。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眼球突出度、复视、眼内压、视力变化情况,并进行甲状腺相关眼部活动度评分(CAS);经眼部超声检查眼轴、球横径、球尖距、球后软组织周长、面积及体积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体积的变化;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糖皮质激素组、环磷酰胺组患者疗效均优于奥曲肽组(P<0.05),但糖皮质激素组与环磷酰胺组疗效无差异(P>0.05)。治疗12wk,三组患者眼球突出度、CAS评分均降低(P<0.05),视力及自觉复视情况均改善,球尖距、球后软组织周长、面积及体积、TRAb、TPOAb、甲状腺体积均降低(P<0.05),且糖皮质激素组、环磷酰胺组患者眼球突出度、CAS评分、球尖距、球后软组织周长、面积及体积、TRAb、TPOAb、甲状腺体积均低于奥曲肽组(P<0.05),但糖皮质激素组、环磷酰胺组组间以上参数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期间,糖皮质激素组体质量增加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环磷酰胺组与奥曲肽组(P<0.0167),但环磷酰胺组、奥曲肽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167)。结论: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GO整体疗效优于奥曲肽,对眼征及甲状腺相关病变改善优于奥曲肽,但环磷酰胺治疗不良反应较糖皮质激素低,安全性更高,可作为GO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曲安奈德球后注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80眼)TAO患者,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对比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自觉症状、眼部体征、无复视面积及眼肌大小。结果治疗后患者平均眼球突出度下降(3.9±0.2)mm,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复视面积增幅(119.6±20.1)mm^2,肌肉厚度减幅(0.4±0.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畏光、流泪、异物感等刺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61眼,有效率76.25%;眼睑肿胀消失42眼,由中度转为轻度33眼,有效率97.40%;结膜充血消失70眼,8眼无改变,有效率89.74%。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可使眼球突出度明显下降,有效减轻患者的复视及眼外肌大小。(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9:105—106)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及Spot筛查仪在屈光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 对北京市海淀区5 866例3~6岁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及自然状态下Spot屈光筛查。对视力状况进行似 然比卡方检验。对视力正常儿童的屈光度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比较,再 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用M(Q1,Q3)描述各屈光度及屈光参差的分布特征,以 百分位数法得到屈光筛查的界值点。结果:按2种视力判定方法得到3~6岁儿童视力低常率分别为 4.25%和17.29%。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正常儿童的球镜度、柱镜度 和双眼球镜度参差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远视度降低,散 光度降低。等效球镜度(SE)、双眼柱镜度参差和SE参差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球镜度和SE的P2.5、P97.5分别为0 D、+1.50 D和-0.25 D、+1.00 D。柱镜度的P5为-1.25 D。球镜度 参差和柱镜度参差的P95均为0.75 D。结论:Spot筛查仪屈光筛查数值获取率高,在大规模人群筛查 工作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可参考各界值点结合视力等情况给予转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便于操作的方法分析CT图像眼外肌增粗情况,评估其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活动性的相关性,以提供客观的评价指标。设计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116例TAO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眼眶CT影像学资料。方法 利用autoCAD软件计算球后2 mm处各条眼外肌横截面积、眼眶面积以及眼球突出度,分析其与临床活动性评分(CAS)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明确其对于疾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主要指标 眼外肌总横截面积/眼眶面积(OM/TOA)、眼球突出度、CAS评分。结果 TAO组患者球后2 mm处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横截面积以及OM/TOA比值分别为(56.39±22.77)mm2、(43.72±16.63)mm2、(43.51±13.70)mm2、(34.15±7.05)mm2和0.21±0.043,均大于正常对照组的(28.47±2.30)mm2、(22.53±2.5)mm2、(28.21±1.66)mm2、(28.21±1.66)mm2和0.15±0.017(P均<0.001)。OM/TOA比值与CAS评分成正相关(r=0.593,P<0.001),眼球突出度与CAS评分无相关性(r=0.086,P=0.361)。依据ROC曲线下面积,得出上述比值≥0.18时判断TAO处于活动期的诊断效果最优,其敏感度为89.0%,特异度为53.5%(曲线下面积=0.761,P<0.001)。结论 CT图像上球后2 mm处OM/TOA比值作为一种客观的定量指标,可以对TAO的活动性进行判别,且操作相对简单,联合CAS评分,可较准确地评估病情。(眼科,2018, 27: 333-337)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有效率为64.7%,2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视力提高43眼,对照组视力提高22眼,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全身及局部结膜下注射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愈率高、副作用少,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血清IgG4和IgG的水平,探究IgG4与TAO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和比较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眼科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TAO患者和37例对照组的血清IgG4和IgG检测结果,研究IgG4和TAO临床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结果TAO活动期组的IgG4水平显著高于TAO静止期组(P=0.046)以及对照组(P=0.021);TAO静止期组和对照组的IgG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3)。TAO活动期组血清IgG4升高(IgG4≥135mg/dL)的比例显著高于静止期组(P=0.003)和对照组(P=0.007);TAO静止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6)。TAO活动期组IgG4/IgG增加(IgG4/IgG8.0%)的比例显著高于静止期组(P=0.023)以及对照组(P=0.017),但TAO静止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6)。CAS为血清IgG4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21)。IgG4与性别、年龄、TAO病程、突眼度、CAS和严重程度之间均无线性相关性(P值分别为0.767、0.469、0.335、0.385、0.281和0.527)。结论部分TAO活动期患者血清IgG4水平、IgG4/IgG显著升高,并与CAS有关,提示TAO发病机制的异质性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严劼  胡竹林 《眼科新进展》2019,(11):1067-1070
目的 评价改良结膜入路眼眶内下壁减压术治疗轻中度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行改良结膜入路眼眶内下壁减压术治疗的10例(11眼)轻中度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均给予眼眶水平位、冠状位和矢状位CT检查,测量视力、眼球突出度、复视情况,检查眼外观进行眼前段照相等。将手术前、后眼球突出度,视力以及复视的改善情况作为效果评价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组11眼术前眼球突出度为(18.94±1.40)mm,术后(15.22±1.46)mm;术后与术前比较,眼球突出度降低(3.72±0.6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79,P<0.001)。术前视力为 0.53±0.29,术后为0.62±0.32;术后与术前比较,视力提高0.0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3,P=0.021)。术前复视2例;术后新发生复视2例,均为轻度复视。术前已存在复视的患者,术后复视程度无加重。结论 改良结膜入路眼眶内下壁减压术能有效改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眼球突出度与视力,术后复视发生概率低,手术切口隐蔽美观,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眶减压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和正常人眼眶脂肪组织中脂肪特异性磷脂酶A2(adipose-specific phospholipase A2,AdPLA) 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16例静止期Ⅲ级TAO患者(TAO组)在深圳市眼科医院接受眼眶减压术,同期29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行眼部整形手术.术中取患者和正常对照一眼的眼眶脂肪;记录每位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量取脂肪一侧眼的眼球突出度和眼眶脂肪体积;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定量检测眼眶脂肪组织中AdPL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TAO组与正常对照组年龄、性别和BM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AO组的眼球突出度(20.406±1.369)mm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14.207±1.146) mm,TAO组的眼眶内脂肪量(32.162 ±1.923) mL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24.279±1.070) mL.TAO组眼眶脂肪中AdPLA mRNA的表达量为0.039 42±0.009 85,正常对照组眼眶脂肪中AdPLA mRNA的表达量为0.004 42±0.001 3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止期Ⅲ级TAO患者的眼球突出度和眼眶内脂肪量明显多于正常人,眼眶脂肪组织中AdPLA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AdPLA的高表达可能使TAO眼眶脂肪水解减少,造成眼眶脂肪堆积,加重了眼球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方位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手术疗效以及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在白内障手术前后视觉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共64例64眼,根据术中透明角膜切口的位置分为A组(透明角膜切口位于双眼颞侧)和B组(采用正上方透明角膜切口).所有入选病例均行标准对数视力评估,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检测.比较两组视力、MTF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trehl ratio,SR)、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值及对比度为100%、20%、9%时的OQAS值(OQAS value,OV100%、OV20%和OV9%).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1d、1周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逐渐上升,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视力逐渐趋于稳定;其中A组术后1d、1周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同时间点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及1周两组患者OSI值均较术前逐渐下降,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其中A组术后1 d(2.81±0.89)及1周(1.98 ±0.73) OSI值明显低于B组术后1 d(3.46±1.17)及1周(2.61±1.20)(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OSI值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OV9%值均较术前逐渐上升,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A组术后1 d(0.29±0.09)、1周(0.33±0.12)、1个月(0.37±0.14)及3个月(0.42±0.17)均明显高于B组术后1 d(0.24 ±0.10)、1周(0.27 ±0.09)、1个月(0.31±0.09)及3个月(0.34±0.14)(均为P<0.05);所有患者术后各时间点MTF值、SR值、OV100%值、OV20%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白内障术中采用颞侧角膜切口,术后眼内散射小,视力恢复快,视觉质量高,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能进一步量化视觉质量参数,在视觉质量评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扭动模式和爆破模式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的对比效果。方法Ⅳ级硬核(Emery分级)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51例(65眼),随机分为扭动模式组和爆破模式组。记录两组术中累积释放能量(CDE)、平均超声时间(UST)、术后1d、7d角膜水肿程度、术后1d、7d、30d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情况。结果扭动模式组较爆破模式组术中CDE少(P〈0.05),但两组间U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扭动模式组角膜水肿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20,P〈0.05),但术后7d两组角膜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55,P〉0.05)。术后1d扭动模式组BCVA优于爆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75,P〈0.05),但术后7及30天两组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丢失数,扭动模式组较爆破模式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7,P〈0.05)。结论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扭动模式较爆破模式对眼内组织损伤更小,更高效和安全,有助于更快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黄斑区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非缺血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BRVO继发非缺血性黄斑水肿患者50例(50眼),依据手术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康柏西普组26例(26眼)患者接受按需治疗的玻璃体内注射,光凝组24例(24眼)患者接受标准的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2组分别于术后l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复查,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变化.对比分析2组患眼治疗前后BCVA、CMT的变化,并观察眼部和全身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组和光凝组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康柏西普组与光凝组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组间比较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康柏西普组18眼(69.23%)视力提高2行以上;光凝组8眼(33.33%)视力提高2行以上.治疗前2组患者的CM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组和光凝组治疗后l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CMT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康柏西普组与光凝组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2组间CMT比较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康柏西普组首次注药后随访3个月,11眼行重复注射.其中1个月后CMT> 250 μm重复注射2眼,2个月后重复注射7眼,3个月后重复注射2眼.随访期间50眼均未发生与药物、玻璃体内注射相关的全身不良反应.注射后出现局部球结膜下出血7眼.结论 康柏西普治疗BRVO继发的非缺血性黄斑水肿术后视力提高的程度和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减轻的程度均优于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各层微结构解剖修复过程与视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手术治疗的IMH患者40例40眼,根据患眼术后1周~1个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微结构连续变化的愈合特征分为3组,其中,A组:裂孔缺损组织及黄斑中心凹曲线完全或部分修复,且已修复部分为椭圆体带先愈合者;B组:裂孔缺损组织及黄斑中心凹曲线完全或部分修复,且已修复部分为除椭圆体带外的其他视网膜层先愈合者;C组:裂孔缺损组织及黄斑中心凹曲线未修复者。对比并观察3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微视野光敏度(MS)及OCT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结果。结果 40例(40眼)患者中术后黄斑裂孔愈合的34例(34眼)裂孔愈合时间为术后1~10(5.42±3.16)d,椭圆体带完全对接时间为术后2~12(5.57±3.69)d。术后1周,A组较B组有更高的全层愈合率(P=0.038)。3组患眼术后1周BCVA均较术前提高(均为P<0.05)。术后1周,A组BCVA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A组、B组BCVA均较C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A组与B组BCVA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A组、B组MS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A组MS优于B组、B组优于C组(均为P<0.05);术后3个月、6个月,A组、B组MS均较C组提高(均为P<0.05),但A组与B组MS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A组、B组黄斑中心1环、2环N1、P1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为P<0.05),C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B组黄斑中心1环、2环N1、P1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A组与B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IMH患眼术后初期椭圆体带先愈合者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具有更高的全层愈合率,且视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酸钠凝胶辅助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大孔径(最小直径>400 μm)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68例,其中40例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治疗(传统术式组),28例联合玻璃酸钠凝胶辅助内界膜翻转填塞治疗(改良术式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及裂孔闭合率。结果 传统术式组术后6个月视力(0.842±0.340)logMAR较术前(1.160±0.310)logMAR明显改善(P<0.05),改良术式组术后6个月视力(0.825±0.288)logMAR较术前(1.204±0.334)logMAR也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术式组术后裂孔闭合率(100.00%)高于传统术式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裂孔直径的增大,传统术式组术后裂孔闭合率逐渐降低。超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裂孔直径>700 μm)分组中,传统术式组和改良术式组患者术后裂孔闭合率分别为61.53%、100.0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酸钠凝胶辅助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改善大孔径黄斑裂孔患者术后视力,还可大幅提高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闭合率,尤其是超大孔径黄斑裂孔的闭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北京市海淀区2~3岁儿童远视力、屈光参考范围及异常转诊标准。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通过整群抽样,对随机抽取到的24所海淀区幼儿园托班和小班的3 804名2~3岁儿童进行远视力和屈光度检查。远视力检查使用图形视力表,屈光度检查使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描述远视力、球镜度和柱镜度的分布特征。分别将球镜度以每1.00 D、柱镜度以每0.50 D为一个区间各分为7组,观察各组视力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度数球镜度组或柱镜度组视力分布是否存在差异。以视力低于0.4为视力异常,比较不同屈光度组视力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根据视力不同分为视力正常组(≥0.6)、视力低常组(=0.5)、视力异常组(≤0.4)3组,比较不同视力组屈光异常的发生率。不同屈光度组视力分布的比较使用秩和检验,视力和屈光异常的发生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结果3 378例儿童(6 756眼)获得完整视力和屈光度资料。2岁儿童视力为0.6(0.6,0.6),3岁儿童为0.6(0.6,0.8),3岁儿童视力明显优于2岁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0.10,P<0.01)。2岁和3岁儿童视力参考值下限P5值为0.5。2岁儿童与3岁儿童比较无论球镜度还是柱镜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2.48、-2.10,P>0.05)。不同球镜度组间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89.22,P<0.01);-0.25~+0.75 D组视力优于总体样本(Z=1.66,P<0.05);+1.00~+2.75 D组视力与总体样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4,P>0.05);而+3.00D~组的视力低于总体样本(Z=3.53,P<0.01)。不同柱镜度组间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373.73,P<0.01);0.00~-1.50 D组视力分布与总体样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2,P>0.05);当柱镜度等于或超过-1.75D时视力低于总体水平, 并且视力水平随散光度增高而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31、4.73、4.97,P<0.01)。远视球镜度等于或高于3.00 D,柱镜度值大于等于1.75 D时视力异常率明显增高(χ²=142.20,P<0.01)。视力异常组屈光异常率亦显著增高(χ²=240.82,P<0.01)。结论对2~3岁儿童的进行屈光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弱视。远视球镜度等于或高于3.00 D,柱镜度值大于等于1.75 D为屈光异常转诊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双眼植入ReSTOR+3D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术后的近、中、远视力和立体视觉质量.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46例(92眼),年龄45~67岁.按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不同分为两组:ReSTOR+3D(AcrySof ReSTOR SN6AD1)MIOL组23例(46眼),AcrySof IQ(AcrySof IQ SN60WF)SIOL组23例(46眼),均非同期手术.患者分别于第二只眼术后3个月时检查裸眼及配戴最佳远距离矫正眼镜时的近、中、远视力和立体视锐度,并对术后患者主观立体视觉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样本率之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术后3个月,裸眼近、中视力及最佳矫正近、中距离视力比较,MIOL组明显优于S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6.2、23.7、29.3、25.0,P均<0.05) 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眼及最佳矫正下的立体视锐度比较:MIOL组的近立体视锐度明显优于S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6.3和23.5,P均<0.05) MIOL组的中距离立体视锐度亦优于S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5.2和12.6,P均<0.05) 而两组的远立体视锐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OL组对近、中距离立体视觉质量的满意度为4.05±0.25和4.25±0.25,均高于S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4和5.1,P均<0.05) 而两组对远距离立体视觉质量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STOR+3D MIOL的近、中距离视力和立体视锐度明显优于SIOL,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立体视觉质量,患者术后对近、中距离立体视觉质量的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IVR)辅助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S)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临床确诊为严重PDR的60例患者70只眼纳入研究。依据手术前是否行IVR治疗将患者分为IVR组和对照组。IVR组31例35只眼,对照组29例35只眼。IVR组于手术前3~4 d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ranibizumab 0.05 ml(含ranibizumab 0.5 mg),然后行23G微创VRS。对照组直接行23G微创VRS。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5±1.8)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和视网膜复位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IVR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注射及药物相关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手术后1周,1、3个月,IVR组玻璃体积血(VH)发生率分别为8.6%、0.0%、0.0%,对照组VH发生率分别为28.6%、17.1%、8.6%。两组手术后各时间点VH发生率比较,手术后1周及1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56,P<0.05),手术后3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IVR组、对照组手术后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81±0.40、1.05±0.42,均较手术前提高。IVR组、对照组手术前后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4.39,P<0.05)。IVR组手术后平均logMAR BCVA较对照组提高,两组手术后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5)。IVR组、对照组手术后平均CRT分别为(297.6±79.8)、(347.6±85.0) μm,两组平均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IVR组、对照组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7.1%、94.3%,两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IVR组、对照组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4.3%、34.3%,两组间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0.05)。IVR组、对照组视网膜前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97、0.51,P>0.05)。结论 IVR辅助23G微创VRS治疗严重PDR能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手术后VH发生率,减小C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