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安徽产葛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安徽产葛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制备HPLC等手段,从葛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与结论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5-羟基芒柄花苷(1)、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2)、葛根素(3)、大豆苷元(4)、大豆苷(5)、3'-羟基葛根素(6)、3’-甲氧基葛根素(7)。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的已知化合物,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四合木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11α,12α:13β,28-diepoxyoleanane-3β-caffeate(1),3β-hydroxy-11α,12α:13β,28-diepoxyoleanane(2),3β-(3,4-dihydroxy-cinnamoyl)-erythrodiol(3),槲皮素(4),(E)-22-(3-(4-hydroxy-3-methoxyphenyl)acryloyloxy)docosanoic acid(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3.
胡蔓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胡蔓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滨蒿内酯(1)、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2)、3β-羟基-27-(Z)-桂皮酰基-12-烯-28-羧基乌苏酸(3)、3β-羟基-27-(E)-桂皮酰基-12-烯-28-羧基乌苏酸(4)、钩藤酸E(5)。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 SCS-KFD03的发酵液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其生物活性。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各种波谱方法对分离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测定化合物乙酰胆碱酯酶和α-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 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经鉴定为phomaligol A1(1)、5-(乙酰氧基甲基)呋喃-3-酸(2)、 phomapyrone C(3)、4-羟基异苯并呋喃-1(3H)-酮(4)、penicillivinacine(5)、22(E)-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6)、lucidal(7)、dankasterone A(8)、bis-(2-methylheptyl)-phthalate(9),其中化合物4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5、6、7和9具有较弱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的活性,化合物5具有强于阳性药阿卡波糖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8和9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与阳性药相当。结论 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海洋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 sp. SCS-KFD03中分离得到,部分化合物具有乙酰胆碱酯酶和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西沙掘海绵Dysidea sp.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分离手段对西沙掘海绵Dysidea sp.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学数据等结构信息鉴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发现:从西沙掘海绵Dysidea sp.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dictyoceratin C(1)、dactyloquinone B(2)、aminoquinone(3)、dictyoceratin A(4)、dactyloquinone D(5)、dactyloquinone E(6)、(1R*,2E,4R*,7E,10S*,11S*,12R*)-10,18-diacetoxydolabella-2,7-dien-6-one(7)和?,?-unsaturated ester(8),结论 化合物1?6和8均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松针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松科植物马尾松松针亲水性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Sephadex-LH 20、ODS和硅胶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马尾松松针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7个黄酮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3',5-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7-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1),3',5-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糖(1→2)-α-鼠李糖苷(2),4',5-二羟基二氢黄酮-7-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4),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苷(5),槲皮素(6)和双氢槲皮素(7)。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花萼苔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证其结构。结果从花萼苔中共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裂鼠尾草素(1)、5-羟基-6,7,4'-三甲氧基二氢黄酮(2)、3-醛基吲哚(3)、对-羟基苯甲醛(4)以及-谷甾醇(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海绵Hymeniacidon sp.共附生真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的化学成分及T细胞调节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高压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对真菌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核磁共振,质谱)及光谱(旋光)的综合运用并结合文献对照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运用流式实验对化合物T细胞调节活性进行测试。结果 共分离获得5个甾体化合物,鉴定为(24R)-豆甾-4-烯-6β-醇-3-酮(1)、(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9α-三醇-6-酮(2)、(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二醇-6-酮(3)、麦角甾-5,24-二烯-3β-醇-7,23-二酮(4)及(22E,24R)-麦角甾-5,8,22-三烯-3β-醇-7-酮(5)。体外活性筛选实验中,化合物2~5在2.5 μmol/L时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显示抑制活性,化合物5在10 μmol/L时对CD3+T细胞的增殖显示显著抑制活性,所有受试化合物对CD4+/CD8+ T细胞分化活性均无影响。结论 化合物1~4为首次从P. lilacinum中分离获得。本文是对化合物1~5 T细胞调节活性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款冬花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款冬花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款冬花中共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款冬酮(1)、14- acetoxy -7β-(4- methylsenecioyloxyl)-1α-(2'- methylbutyryloxy)- notonipetranone(2)、6- acetyl -2,2- dimethylchroman -4- one(3)、3,4- epoxy -1,8- diangeloyloxy bisabola -7(14)-10- dien -2- one(4)以及橐吾香附酮醇(5)。结论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蒙药材蓝玉簪龙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蓝玉簪龙胆花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二羟基苯甲醇β-吡喃葡萄糖苷(1)、龙胆苦苷(2)、 2’-(O,m-Dihydroxybenzoyl)sweroside(3)、异荭草素(4)、异荭草素-3’-甲基醚(5)、异牡荆苷(6)、异荭草素-4’-O-吡喃葡萄糖苷(7)、异肥皂草苷(8)、熊果酸(9)、β-谷甾醇(10)。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苄醇糖苷类化合物,化合物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珠子参叶的皂苷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珠子参叶的皂苷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色谱、ODS C18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20(22)E,24-达玛二烯-3β,6α,12β-三醇(Ⅰ)、人参皂苷Rd(Ⅱ)、人参皂苷Rb1(Ⅲ)、人参皂苷Rb2(Ⅳ)、人参皂苷Rb3(Ⅴ)和人参皂苷Rc(Ⅵ)。结论化合物Ⅰ和Ⅳ为首次从珠子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毛冬青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毛冬青的化学成分。方法以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化合物,经IR、NMR、MS确证化合物结构。结果与结论分离得到7个已知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oleoacteoside(1)、木犀榄苷-11-甲酯(2)、橄榄苦苷(3)、(R)-β-羟基橄榄苦苷(4)、(8Z)-ligstroside(5)、(8E)-女贞子苷(6)、2'-(3',4'-二羟基苯基)乙基-(6"-O-木犀榄苷-11-甲酯)-β-D-吡喃葡萄糖苷(7)。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膜荚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膜荚黄芪正丁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膜荚黄芪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stragalosideⅣ(1)、astragalosideⅤ(2)、astragalosideⅥ(3)、cyclocanthoside E(4)、没食子酸(5)a、stragalosideⅦ(6)、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4,γ-′di-O--βD-glucopyranoside(7)。结论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日本苦苣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日本产草药苦苣菜(Sonchus olerctceus L.)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从日本产苦苣菜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对-甲氧基苯乙酸(1)、木犀草素(2)、芹菜素(3)、3-O-葡萄糖-5,7,3’,4'-四羟基黄酮(4)。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湖北羊蹄甲〔Bauhinia glauca subsp.hupehana(Craib)T.Che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向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等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3,5,7,3′,5′-五羟基二氢黄酮醇(1)、圣草酚(2)、3-O-甲基槲皮素(3)、木犀草素(4)和黄颜木素(5)。结论化合物2和4为湖北羊蹄甲植物中首次分离;化合物1、3和5是羊蹄甲属中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16.
大杯香菇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真菌大杯香菇(Lentinus giganteus Berk)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用光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杯香菇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rgosterol peroxide(1)、(3β,5α,8α,22E,24R)-5,8-epidioxyergosta-6,9(11),22-tfien-3-ol(2)、stellasterol(3)、glycerol 1-(9Z,12Z—octadecadienoate)-3-nonadecanoate(4)。结论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经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3个化合物对小鼠B16细胞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均无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王超  李军  屠鹏飞 《中国药学》2014,23(11):778-782
研究冬青属植物岗梅叶的化学成分,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11个化合物,经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及与文献对照,其结构分别为kaempferol-3-O-β-D-6′′-acetylglucopyranoside(1),kaempferol-4'-methylether(2),quercetin(3),quercetin-3-O-glucopyranoside(4),tormentoside(5),suavissimoside R1(6),3β,19α-dihydroxyolean-12-ene-24,28-dioic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7),3-O-β-sulfooxy-19-hydroxyurs-12-ene-28-oic acid(8),coniferin(9),adenoside(10),1′-O-benzyl-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1)。其中化合物1,2,5,9–11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6–8为首次从岗梅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对野菊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首先,采用95%乙醇组织破碎提取得到野菊花总提取物,然后用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80:20,v/v)、乙酸乙酯、乙酸乙酯:95%乙醇(80:20,v/v)梯度萃取,再利用硅胶、ODS、Sephadex-LH-20等色谱层析方法对石油醚:乙酸乙酯(80:20,v/v)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3个化合物单体,并通过NMR、MS、IR、UV等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5,7,4'-二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小麦黄素);5,7,4'-三羟基黄酮(2,芹菜素);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3)。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野菊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土耳其海绵Ircinia variabil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文献对照的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土耳其海绵Ircinia Variabilis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溴代生物碱类化合物:fistularin-3(1),2-oxazolidinone(2),(E)-1-acetamide-3,5-dibromo-4-ethoxy-4-methoxy-1-hydroxy-2,5-cyclohexaddienone(3),(Z)-1-acetamide-3,5-dibromo-4-ethoxy-4-methoxy-1-hydroxy-2,5-cyclohexaddienone(4),3,5-dibromotyrosine(5)。结论化合物1从该种内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4从该种属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苦瓜茎叶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苦瓜茎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种倍半萜和2种葫芦烷三萜,分别鉴定为催吐萝芙叶醇(1)、kuguacin J(2)、3,23(R)-二羟基-7-乙氧基-19-醛基-5,24-二烯醇(3)。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新化合物,命名为7-乙基苦瓜素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