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翠娥 《护理研究》2015,(10):1205-120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高生存质量的生活状态。[方法]以11例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Giorg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结果]处于高生存质量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的生活状态主要为重拾女性自信心、找回自尊,建立人生新态度和改变社会适应力等,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对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结论]护士应深入了解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内心深处的感受,使她们得到身心社灵四位一体的全人照护。  相似文献   

2.
从生活质量定义、测量工具及研究现状等方面对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病人的生活质量现状进行综述。指出即刻乳房重建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国内外研究存在争议较多,医护人员可全面了解即刻乳房重建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状况,为病人提供有效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的体像困扰现状、术后生活质量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复查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体像困扰现状、术后生活质量,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体像自评水平较高,乳房重建患者满意度较高。患者的体型与术后的社交活动、性活动、角色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性乐趣与性行为、未来看法与社交活动、系统疗法副作用与行为和心理均显著相关(P0.05)。本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均无并发症。结论: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体像自评水平和生活质量较理想,应密切关注其术后情况,给予积极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参与即刻乳房重建决策过程中的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10名拟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刻乳房重建患者的资料,采用Clolaizzi的7步质性资料分析方法予以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共分析出5个主题:感知到乳房缺如后果;自我意识的觉醒;信息获得不均衡;家庭成员的支持;决策时间仓促。结论本研究结果探索了乳腺癌患者在做出乳房重建决定过程中的体验,有助于专业人员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咨询,以促进其满意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随访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意向的影响,为乳腺癌个案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方法抽取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个性化随访指导,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身体意象、生存质量和性调节的评分。结果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和身体意象、性调节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测定(t=-23.422,P0.013)、身体意象评分(t=-88.365,P0.01)、性调节评分(t=-10.79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随访提高了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意像和性调节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肿瘤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中施行的意义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乳腺肿瘤中心收治的246例乳腺癌乳房重建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肿瘤个案管理中建立乳腺癌重建患者爱汝交流沙龙,开展一系列乳房重建宣教活动,逐步形成独特的"爱汝文化"人文关怀体系,为患者提供全程个案管理模式。调查分析乳腺癌乳房重建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身体意像、性调节、创伤后成长评分情况。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和创伤后成长、性调节和身体意像评分比较,随个案管理时间延长逐渐趋于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个案管理模式能满足乳腺癌乳房重建患者的身心灵觉和文化需求,提高了乳腺癌乳房重建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整体康复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国内乳腺癌乳房重建病人在决策、治疗、康复、回归社会等不同关键环节的真实体验。[方法]通过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的方法,以访谈提纲为指导,对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收集、分析资料。[结果]决策感知(寻求和接收信息):对医护人员建议的纠结;决策缺乏控制力时的无奈;到处寻求信息时的茫然。治疗过程(处理重建的结果):外科审美学的结局;对两性关系的影响;不可预期的现实。走向康复(延续照护中的陪伴):医护人员的角色;家庭成员的帮助;朋友或病友的支持。回归社会(术后新生活的需求):与他人"共融";对新生活的期待。[结论]乳腺癌病人乳房重建在决策、治疗及康复等过程中存在不同的体验,因此,有针对性地提高乳房重建手术的护理教育质量和护理咨询服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保留皮肤法在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重建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重建患者50例,所有患者采取保留皮肤法进行乳房重建。分析术前术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和重建乳房美容效果、局部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50例患者中,重建乳房美容效果达到98%,其中优34例,良15例,差1例,P<0.05。50例患者有2例出现局部皮肤坏死、3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保留皮肤法在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重建中的疗效确切,乳房美容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可有效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娜  鲍咏咏  李德宇 《全科护理》2021,19(22):3025-3028
目的:探讨智谋在乳腺癌术后病人心理韧性与生存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为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1月—2021年4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智谋量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癌症病人生存质量核心量表,对郑州市某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进行治疗的452例乳腺癌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术后病人智谋、心理韧性与生存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心理韧性对乳腺癌术后病人生存质量既有直接效应(0.41)又有间接效应(0.11),总效应为0.52,智谋对乳腺癌术后病人生存质量只有直接效应(0.28).结论:智谋是乳腺癌术后病人心理韧性与生存质量的中介变量,提示医护人员可重点关注病人的智谋水平,通过提高其智谋水平,从而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性功能状况以及性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5年6月—2015年12月接受改良根治术或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后(手术时间≥10个月)的73例乳腺癌病人,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调查,对乳腺癌病人术后性功能状况以及性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乳腺癌病人术后女性性功能指数总分为16.1分±8.52分;乳腺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较差;社会关系与性功能具有相关性(P0.05);病人的认知功能与性功能状况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术后性功能状况以及性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具有相关性,护理人员应加强性生活指导,帮助乳腺癌病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总结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心理体验,全面了解其内心需求,为更好地开展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护理及相关健康领域文献积累索引数据库、美国心理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有关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18年11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研究,提炼出29个完好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研究结果归纳形成7个新类别,得出3个整合结果。乳房重建的决策经历:信息不足与彷徨;乳房重建后的痛苦经历:手术过程的艰难和对重建结果的沮丧;乳房重建后的调适:心理和生活方式的调适。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乳房重建患者的心理变化和信息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患者适应乳房重建后的生活,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龚健  徐志凤  吴慧瑜 《全科护理》2021,19(6):736-741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病人在重建乳房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掌握病人的内心,从而为后续提升临床医疗工作效率与水平夯实基础。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Scopus、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心理学数据库等,全面、系统检索乳腺癌病人乳房重建身心体验的质性研究文献。文献发表时间在2017年—2019年。选取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利用汇集性整合法对结果进行有效整合。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有10篇,对10篇文献进行有效分析,共提炼29个有效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得出7个全新类别、3个整合结果。乳房重建决策时会出现信息不充分、彷徨等经历;重建乳房后会出现手术过程艰难、结果不满等经历;重建乳房后需经历生活与心理等方面的调适。结论:医护人员要时刻注意病人的信息需求、心理变化,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帮助病人尽早适应后续生活,提升乳腺癌病人乳房重建后的生命和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放疗三区的10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机构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 C30)进行问卷调查,以入院治疗2周的病人为干预前组,治疗后出院前的病人为干预后组,分别在病人护理干预前后进行全面测量与评估,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干预后组各功能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组(P<0.01)。[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生存质量,对延长生存期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乳腺癌保乳治疗病人对生存质量的主观评价,从生存质量的各维度分析保乳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提高保乳手术病人生存质量提供例证和启示.[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对12例保乳病人进行深度访谈,对获得的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提炼主题,从生理、情感、社会/家庭3个维度分析保乳手术病人生存质量状况.[结果]乳腺癌保乳手术病人对生存质量的主观评价:内涵多样化,健康体现最佳生存质量,保乳手术提高生存质量;生存质量3个层面6个主题被提炼,生理层面:患肢功能受限,化疗反应;情感层面:焦虑,悲观;社会/家庭层面:家庭支持,自我效能改变.[结论]生理功能下降、负性情感和自我效能降低影响保乳手术病人的生存质量,家庭支持提高生存质量.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的适应,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患者对生存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乳腺癌外科治疗的目标从最初的根除肿瘤、解除病痛发展为修复局部缺损、还原乳房外形,并进一步发展至目前美学与功能学并重的乳房重建。作为功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乳房感觉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乳房重建术后乳房感觉的恢复已成为乳腺癌外科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就乳腺癌患者不同乳房重建术后乳房感觉恢复情况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视角下的匹配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对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的40例患者实施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视角下的匹配护理模式干预,并将其作为干预组,而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的40例患者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干预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引流时间、自理能力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希望水平、心理弹性评分、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视角下的匹配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康复中可显著改善其术后效果评价指标,提高希望水平、心理弹性及对康复锻炼、生活困境的积极面对能力,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乳癌术后乳房重建方式实施现状研究的深入探讨。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乳房重建能改善因癌症所致的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精神压力, 延长生命,临床医护人员有责任及义务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供其选择, 同时做好术前宣传教育和说服解释工作, 根据适应证积极开展保乳手术和根治术后乳房再造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夏丽  韩宝三  顾林  赵岳 《护理研究》2010,(2):408-411
[目的]了解乳腺癌保乳治疗病人对生存质量的主观评价,从生存质量的各维度分析保乳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提高保乳手术病人生存质量提供例证和启示。[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对12例保乳病人进行深度访谈,对获得的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提炼主题,从生理、情感、社会/家庭3个维度分析保乳手术病人生存质量状况。[结果]乳腺癌保乳手术病人对生存质量的主观评价:内涵多样化,健康体现最佳生存质量,保乳手术提高生存质量;生存质量3个层面6个主题被提炼,生理层面:患肢功能受限,化疗反应;情感层面:焦虑,悲观;社会/家庭层面:家庭支持,自我效能改变。[结论]生理功能下降、负性情感和自我效能降低影响保乳手术病人的生存质量,家庭支持提高生存质量。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的适应,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者夫妻疾病沟通的内心真实体验,为乳房重建者夫妻疾病沟通干预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8月临沂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者为访谈对象,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4个主题:夫妻疾病沟通的方式(沉默式沟通、回避式沟通、情绪发泄式沟通);夫妻疾病沟通的阻碍因素(角色行为冲突、癌症复发恐惧、负性自我表露);夫妻疾病沟通的积极因素(夫妻沟通欲望增加、夫妻沟通一致感);对夫妻疾病沟通的期望(渴望专业医疗指导、期望获取专业沟通技巧培训)。结论:医护人员需针对乳腺癌病人夫妻疾病沟通的问题,为其提供有效的疾病沟通渠道,进一步提升其对疾病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并整合乳腺癌患者经历即刻或延期乳房重建术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了解患者在经历乳房重建术整个过程中的感受,为合理开展乳房重建术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CINAHL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2月28日。采用2017版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法,整合与分析乳腺癌患者经历乳房重建真实感受的主题。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中文2篇,英文8篇。将研究结果归纳汇总后,得出84个结果,分析整合后合并为15个新类别,再综合成4个整合结果:医疗知识缺乏和决策迷茫、围术期身心俱疲、术后满意度较高、术后生活质量有待提高。结论在乳房切除的同时或延期行乳房重建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关注患者在经历乳房重建术整个过程中的感受,了解患者的真实体验和需求,并及时、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帮助,提升乳房重建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