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郎格罕细胞对大鼠H—Y不相容性皮肤移植物存活起着重要作用。发现大鼠H—Y不相容性皮肤移植物的存活与郎格罕细胞密度相关;并且还通过以同种异基因雌性细胞更换其郎格罕细胞的办法,得以延长H—Y不相容性躯干部皮肤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2.
(一)细胞膜 H-Y 抗原、睾丸决定基因与性别在遗传基因相同的同系动物,雌性个体对来自雄性个体的组织移植物,仍有排斥反应。这是由于在雄性个体的细胞上有一种雌性个体所没有的,而为雄性个体所特有糖蛋白。这种糖蛋白称作组织相容性 Y 抗原,或简称为 H-Y 抗原。在一般情况下,性染色体为 XY 的体细胞的细胞膜上有 H-Y 抗原。性染色体为 XX 的体细胞的细胞膜无 H-Y 抗原。个别性染色体为 XX 男性体细胞膜上也有 H-Y 抗原。在哺乳动物,只要它是雄性,是有睾丸的,不论性染色体型是什么样的;它体细胞膜上都有 H-Y 抗原。细胞膜 H-Y抗原蛋白质是雄性的标志。目前认为支配产生 H-Y 抗原的那一段 DNA 是睾丸决定基  相似文献   

3.
杨雁灵  李开宗等 《医学争鸣》2001,22(12):1113-1113
目的:研究宫内注射胎肝细胞对大鼠移植免疫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将LOU/CN大鼠的胎肝细胞注射于宫内CHN胎鼠的腹腔。以分娩7-9wk龄时的CHN雌性大鼠作为受体,LOU/CN雌性大鼠作为供体,进行皮片移植。观察大鼠皮片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并以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查移植排斥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宫内注射组大鼠皮片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显示,移植排斥反应被明显抑制(P>0.01)。结论:胎肝细胞宫内注射于胎鼠可延长大鼠皮片移植物的存活期,对移植排斥反应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用~(60)Co照射Blab/c小鼠,照射后1天与3天取背部皮肤。(1)经ATP酶染色方法,显示表皮Langerhans细胞(LC),观察其ATP酶含量的变化、形态变化及其在表皮的密度改变;(2)免疫组分染色方法,观察Ia阳性LC的密度改变及形态变化;(3)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4)同时进行异体皮肤移植,观察皮片存活期的变化。结果:经~(60)Co照射后,小鼠表皮LC形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密度减少,表达Ia抗原功能下降。认为这是异体植皮后移植物存活期延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Ia抗体对移植皮片存活期的影响。方法 用A .TL鼠 (H 2 k)皮肤及淋巴细胞免疫A .TH鼠(H 2 S) ,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 (P3U1 )融合后 ,经HAT培养基选择性培养 ,得到杂交瘤细胞 ,用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检测上清中的抗体与人B细胞反应的活性 ,阳性孔细胞以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 ,得到抗Ia单克隆抗体 ,预先将抗Ia抗体注入异基因皮肤移植的受体小鼠腹腔后 ,观察移植皮片存活期。结果 实验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 (P <0 .0 1 )。结论 抗Ia单克隆抗体能延长异基因移植皮片存活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外用CsA抑制表皮郎格罕细胞抗原递呈功能而延长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存活的机制。方法 以BN鼠为供体、Lewis鼠为受体进行吻合血管的异体耳廓移植 ,术后于移植耳皮肤表面连续外涂CsA1周 ,观察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及存活时间 ,ATPase染色检测表皮LC形态及数量变化。结果 CsA治疗组移植耳廓表皮LC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胞体缩小变形 ,边界不清 ,树突变短消失 ;移植物排斥反应减轻 ,平均存活时间为 18 2± 2 1d ,对照组平均存活 7 8± 1 7d。结论 外用CsA影响表皮LC抗原递呈功能 ,有效抑制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排斥反应并在诱导耐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负载同种异基因MHC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GM-CSF IL-4定向诱导BALB/c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DC,观察在负载MHC抗原时加入NAC对DCI-Ad和CD86mRNA的表达和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延长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的效果。结果在NAC作用下,负载MHC抗原的DCI-Ad和CD86mRNA表达水平降低;经NAC处理后,负载MHC抗原的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降低;小鼠皮肤移植术前用经NAC处理的负载供者MHC抗原的DC注射到受者体内,可延长移植皮片存活时间。结论NAC可抑制同种异基因MHC抗原对DC的促成熟作用,有利于诱导小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半相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诱导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eGVHD)动物模型,为allo-HSCT(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中cGVHD研究提供理想的技术平台.方法 以雄性BALB/c(H-2d)为供鼠,雌性CB6F1(BALB/c×C57BL/6 F1,H-2d/b)为受鼠,输注不同剂量的供鼠脾细胞诱导不同程度的小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根据存活期、临床和病理积分标准判断cGVHD程度.结果 输注不同量的脾细胞后,各组受鼠均不同程度的诱导出cGVHD,以6×107和8×107组观察到典型的cGVHD临床和病理改变.其发生时间多集中在供鼠脾细胞输注后25 ~ 50天,临床表现以皮肤改变、体重减轻、弓背为主,病理损害以肝脏尤为明显.临床积分和病理积分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6 ×10 7和8 × 10 7组各时间点临床积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以6×10 7和8×10 7供鼠脾细胞输注,可以成功诱导出动物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提供技术平台和奠定实验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同种肾移植术后,宿主T细胞对移植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抗原的识别并对移植物排斥,为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的关键环节。抑制宿主T细胞免疫活性或抑制移植物MHC表达,将减轻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本研究以Wistar大白鼠间肾脏低温保存后移植为模型,选用细胞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对供体和受体进行治疗,观察对移植肾MHC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质过氧化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移植肾MHC的基因表达,同时对移植肾脏的功能起保护作用,这种对MHC表达的抑制以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与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对肾脏低温保存期及移植术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所致器官组织的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医学争鸣》2001,22(12):1113
[杨雁灵,李开宗,窦科峰,张新海,廖琪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1;17(4):335-337] 目的研究宫内注射胎肝细胞对大鼠移植免疫反应状态的影响. 方法将LOU/CN大鼠的胎肝细胞注射于宫内CHN胎鼠的腹腔. 以分娩7~9 wk龄时的CHN雌性大鼠作为受体,LOU/CN雌性大鼠作为供体,进行皮片移植. 观察大鼠皮片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并以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查移植排斥反应.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宫内注射组大鼠皮片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显示,移植排斥反应被明显抑制(P>0.01). 结论胎肝细胞宫内注射于胎鼠可延长大鼠皮片移植物的存活期,对移植排斥反应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何扬举)  相似文献   

11.
玫瑰糠疹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光镜、电镜研究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在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P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链霉素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分化群1a(CD1a)在31例PR患者皮损中的表达,观察LC的数量、形态及分布,并和17名正常人躯干部皮肤作对照.用透射电镜观察8例PR患者皮损中LC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和4名正常人躯干部皮肤作比较.结果与正常皮肤比较,PR皮损中LC的数量明显增多,树突数量增多并变长,而且在LC中Birbeck颗粒显著增多,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数目减少、线粒体水肿,嵴消失.结论LC在PR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它作为皮肤组织中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参与介导了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和皮损的形成.在此过程中LC自身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行家兔异体皮肤移植的研究中,遇到一例颇似移植物对受体适应(Graft Adapta-tion)的现象。报告如下:3号兔,雄性,灰色,体重3.6公斤,与12号兔,雌性,白色,体重2.7公斤,互为供、受体。于1973年8月10日行异体皮肤移植(Allograft)。各移植2cm~2的方形皮片一块,0.5cm~2的方形皮片六块,加压包紥。术后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诱导移植耐受的效果,探讨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非照射耐受诱导方法。方法:分别以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完全不同的雄性BALB/c和雌性C57BL/6小鼠作为皮肤移植的供体和受体,移植前对受体小鼠单独或联合应用5Gy全身照射、0.1ml抗淋巴细胞血清注射、3×107供体骨髓细胞静脉输注、每千克体重150m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结果:各实验组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也表现为供体特异性降低。移植前应用抗淋巴细胞血清、骨髓输注和皮肤移植后注射环磷酰胺可以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平均存活23.6d,取得与全身照射后输入供体骨髓相似的耐受诱导效果(平均20.4d)。结论:采用比较温和的非照射的预处理方法,在不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也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达到延长移植物存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CBDSC)对MHC半相合移植小鼠(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参照本室的方法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hUCBDSC。建立小鼠MHC半相合骨髓移植GVHD模型,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hUCBDSC,观察小鼠的临床表现并进行GVHD评分,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移植后14 d对小鼠皮肤、肝脏和小肠进行病理分析,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Tregs的比例。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GVHD临床表现明显减轻。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实验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移植后14d的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病理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脾脏CD4+Tregs阳性率为10.5±0.7%,显著高于对照组6.6±0.5%。结论 hUCBDSC可能通过CD4+Tregs减轻MHC半相合移植小鼠GVHD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提高小鼠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 of FasL expression on pancreatic islet allografts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究睾丸细胞FasL表达能否对共移植的胰岛移植物提供免疫豁免作用以及胰岛细胞FasL基因转染对同种胰岛移植的影响。方法 将同种大鼠胰岛及睾丸细胞同时移植于糖尿病受体 ,重组腺病毒AdV FasL感染胰岛细胞后移植 ,观察移植物存活情况、胰岛功能 ,并检测移植物内浸润淋巴细胞以及基因转染胰岛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单纯移植胰岛组平均存活期为 (6 3± 0 6 )d。与胰岛细胞同时移植的睾丸细胞数增加至 1× 10 7时 ,存活期大于 6 0d(P <0 0 5 )。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在移植物内诱导浸润淋巴细胞凋亡。FasL基因转染组出现排斥加速 ,存活期缩短至 (3 4± 0 2 )d。FasL转染的胰岛细胞在移植后 2 4h见FasL表达 ,4 8h表达增强 ,移植后FasL转染胰岛细胞凋亡。结论 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与胰岛同时移植可诱导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 ,使胰岛移植物获得免疫豁免、存活期延长 ,但通过FasL基因转染使胰岛细胞直接表达FasL引起胰岛细胞凋亡和粒细胞浸润 ,导致排斥加速。  相似文献   

16.
Fas配体表达对同种胰岛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睾丸细胞FasL表达能否对共移植的胰岛移植物提供免疫豁免作用以及胰岛细胞FasL基因转染对同种胰岛移植的影响。方法 将同种大鼠胰岛及睾丸细胞同时移植于糖尿病受体,重组腺病毒AdV-FasL感染胰岛细胞后移植,观察移植物存活情况、胰岛功能,并检测移植物内浸润淋巴细胞以及基因转染胰岛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单纯移植胰岛组平均存活期为(6.3±0.6)d。与胰岛细胞同时移植的睾丸细胞数增加至1×107时,存活期大于50d(P<0.05)。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在移植物内诱导浸润淋巴细胞凋亡。FasL基因转染组出现排斥加速,存活期缩短至(3.4±0.2)d。FasL转染的胰岛细胞在移植后24h见FasL表达,48h表达增强,移植后FasL转染胰岛细胞凋亡。结论 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与胰岛同时移植可诱导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使胰岛移植物获得免疫豁免、存活期延长,但通过FasL基因转染使胰岛细胞直接表达FasL引起胰岛细胞凋亡和粒细胞浸润,导致排斥加速。  相似文献   

17.
关于皮肤和脏器的移植,目前认为除自体或同质移植外,同种移植尚不能长期存活。一定时期后,就出现排斥反应。排斥反应的原因,现在一致同意是细胞免疫起主导作用。因此,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对移植物存活期的延长有重要意义。早在1951年,Woodruff等发现大鼠在注射了抗淋巴细胞血清(简称ALS)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视网膜锥体细胞退行性变(retinal cone degeneration,RCD)大鼠的主要脏器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检测。方法随机选择BN(Brown Norway)-RCDF2代大鼠,视网膜电图鉴定,取静脉血检测生化指标,并对重要脏器进行准确称量。结果此大鼠脏器质量在雌雄之间除体重、大脑和肾差异有显著性外(P〈0.05),其余均无差异;脏器系数脑干和小脑雌性显著大于雄性(P〈0.01);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葡萄糖、白蛋白、尿素氮、总蛋白雌性高于雄性,总胆固醇、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甘油三酯雌性低于雄性,其中雌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雄性;雌性离子钙浓度显著高于雄性。结论BN-RCD大鼠基础生理值和生化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一些参数在性别之间有差异,但与正常SD大鼠相比,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肌酐、钾离子差异显著,葡萄糖、甘油三酯、离子钙有差异。RCD大鼠为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突变模式动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大鼠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Sry基因的表达,探讨骨髓细胞在移植物动脉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雄性Wistar大鼠的骨髓细胞,将其移植到经γ射线照射预处理的雌性Wistar大鼠体内,制备嵌合体大鼠;4周后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分为4组雌性同系移植组、雌性异系移植组、雄性异系移植组、嵌合体异系移植组.术后8周,制备移植动脉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移植动脉硬化情况;用抗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A)单抗进行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动脉新生内膜细胞α-SMA的表达情况;采用显微切割技术收集移植动脉冰冻切片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用PCR检测其Sry基因的表达,分析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是否来源于骨髓细胞.结果 异系移植组移植动脉新生内膜中α-SMA表达阳性平滑肌细胞大量增生,致动脉内膜显著增厚,血管管腔明显狭窄;动脉壁新生内膜面积及新生内膜/中膜面积比均显著高于同系移植组(P<0.01),而异系移植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CR扩增显示,嵌合体异系移植组和雄性异系移植组一致,在相对分子量为225 bp处均有一条特异性扩增条带,而雌性异系移植组则无相应的核酸扩增条带;结果提示移植物动脉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来源于骨髓细胞.结论 在动脉移植慢性排斥反应中,骨髓细胞分化为血管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参与移植物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表皮Langerhans细胞与异体皮肤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皮质激素类药物、4℃贮存和紫外线照射分别于体外处理小鼠跖部皮肤然后,1.经ATP_(ase)方法显示Langerhans细胞,观察其形态变化和测定细胞内ATP_(ase)含量。2.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3.异体皮肤移植观察其存活期的变化。结果,异体皮肤在体外受到理化因素怍用后,其表皮Langerhans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异体移植后,存活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