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常规MR检查技术(动态MRI及斜矢状MRI)在颈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门诊就诊并能耐受动态MR检查的32例颈椎病患者及颈部无不适症状的志愿者15例行常规MRI及动态T2WI(过屈-过伸位)、全部志愿者及18例颈椎病患者行斜矢状T2WI;分析对照组与颈椎病组颈椎活动度间差异性;确定中立位与过屈-过伸位MRI中Ⅲ级椎管狭窄的显示率;主观评价斜矢状MRI显示椎间孔形态的满意程度及判断椎间孔狭窄的能力.结果 对照组颈椎活动度大于颈椎病组,其中C4/5和C6/7水平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颈椎病组过屈、中立及过伸位显示Ⅲ级椎管狭窄的节段数分别为9、17个和40个,分别占全部节段数的(32×5)的5.63%、10.63%、25.00%,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伸位检查的临床意义更大.斜矢状MR图像直观显示椎间孔形态,影像医师与临床医生的椎间孔狭窄判定能力的观察者间相关性佳(k=0.943).结论 非常规MR检查技术能显示早期颈椎失稳、直观判定椎间功能单位退变形成的动态性椎管狭窄,有效定位病变责任节段,反映脊髓嵌压的程度及直观显示椎间孔的立体形态并判断椎间孔受压(狭窄)的程度,该非常规颈椎MR检查技术作为颈椎常规MR检查的补充手段,显示了有价值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WAN序列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及合并脑室内积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发性SAH患者32例,均行CT平扫及MRI T1WI、T2WI、FLAIR、SWAN、DWI检查,分析CT平扫与MRI各序列对各期SAH和IVH的检出率。结果:1急性期:CT平扫、FLAIR序列、SWAN对SAH的诊断敏感度均较高,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MRI其他序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2亚急性期:T1WI、FLAIR、SWAN对SAH的诊断敏感度优于CT和MR其他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期:MRI各序列对于SAH的诊断敏感度均明显优于CT,尤其是SWAN序列(P=0.008)。4对SAH合并IVH的检出,急性期CT与SWAN、DWI(b=0 s/mm~2)的检出能力相当,较MRI其他序列强;且亚急性期和慢性期SWAN、DWI(b=0 s/mm~2)的检出能力明显优于CT。结论:SWAN序列对各期SAH的诊断敏感度较CT及MRI其它序列有优势,SWAN、DWI(b=0 s/mm~2)对于SAH合并IVH的检出也有优势,SWAN是目前检出少量SAH及IVH最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30例脑梗死患者行MR的T1WI、T2WI、DWI与SWI扫描,分析T1WI、T2WI、DWI和SWI对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的差异和SWI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SWI检出出血性脑梗死45例,T1WI检出20例,T2WI检出28例,DWI检出31例。结论 SWI较MR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可检出更多的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可早期发现脑梗死中的出血灶,明显优于MR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出血性脑梗死检查的一线方法或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L4及L5神经根斜冠状位T1W MR成像在脊神经根显示方面的价值。方法:41例正常成人在常规腰骶部MR扫描基础上,沿轴位图像右侧或左侧、L3~L4或L4~L5椎间孔方向、分别行双侧相应神经根斜冠状位T1W MR成像。统计根管内段神经根清晰、不清晰及变异神经根个数。结果:40例共160个脊神经根T1W斜冠状位图像均能清晰、连续显示其根管内段走行,其中1例可见右侧L4和L5神经根共干;1例志愿者斜冠状位图像神经根显示欠清晰。结论:L4及L5神经根斜冠状位T1W MR成像,对神经根在根管内段走行显示清晰,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低场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诊断颅内柔脑膜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柔脑膜转移瘤的FLAIR序列平扫与T1WI常规剂量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T1WI增强扫描检出柔脑膜转移瘤128个,而FLAIR检出117个,T1WI增强扫描检出病灶较FLAIR序列敏感(P<0.05);T1WI增强扫描明确所有病灶边界,而FLAIR序列对所有病灶的边界显示不清.结论:对于颅内柔脑膜转移瘤的低场MR诊断,T1WI增强扫描优于FLAIR序列.  相似文献   

6.
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诊断颈椎退行性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并多平面重建 (MPR)对颈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45例颈椎病患者利用常规颈椎CT扫描和螺旋CT扫描并行MPR重建 ,对比分析扫描结果。结果 :螺旋CT扫描并MPR重建除显示 42例表现为一个以上椎间盘突出并压迫神经根及硬脊膜囊外 ,还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3 0例 ,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2 1例 ,2 3例共 2 7个椎间孔狭窄 ,12例共 15个横突孔狭窄 ,9个狭窄横突孔边缘骨质硬化增白 ,并可整体直观的观察韧带骨化、肥厚及椎管狭窄情况。结论 :螺旋CT扫描并MPR重建在显示颈椎退行性变各种病理改变方面比常规CT扫描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2*WI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序列(包括T1WI、T2WI、T2-FLAIR、DWI)和T2*WI检查.根据梗死横断位最大层面面积>3.0 cm2、1.5~3.0 cm2之间、<1.5 cm2分为大梗死组、小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对常规MR序列与T2*WI在各组患者HT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大梗死组32例,小梗死组28例,腔隙性梗死组22例.T2*WI共检出HT 22例,其中大梗死组中18例,小梗死组中4例,腔隙性梗死组中未检出.对大梗死组与小梗死组HT的发病率进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P<0.05);22例HT中T2*WI共检出52个出血灶,而常规序列检出其中11例共29个出血灶.其中大梗死组中T2*WI 检出40个病灶,常规序列检出其中10例27个病灶;小梗死组中T2*WI检出 12个病灶,常规序列检出其中1例2个病灶.将以上2种方法对HT病灶的检测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精确概率法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WI诊断急性脑梗死HT比常规序列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一站式重建诊断颈椎病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00例临床拟诊为颈椎病的患者进行颈椎容积扫描后在EBW4.0工作站进行模拟常规椎间盘扫描重建及一站式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MPR)],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种扫描模式对颈椎曲度、颈椎序列、颈椎椎体骨质增生、椎小关节异常、钩椎关节增生、骨性椎管狭窄、横突孔异常、椎间隙变窄、侧隐窝狭窄、椎体许氏结节、椎间盘异常、椎旁软组织异常、神经根受压、前后纵韧带骨化、项韧带骨化等颈椎病相关的15项征象的显示能力。结果两种重建模式下,椎旁软组织异常(P=0.500)、颈椎序列异常(P=0.499)、横突孔异常(P=0.685)、侧隐窝狭窄(P=0.447)、项韧带骨化(P=0.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颈椎一站式重建能够准确地显示更多的颈椎病相关征象,为临床准确诊断提供更多有效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常规序列(T1WI、T2WI、T2FLAI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及磁敏感序列(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在脑外伤微出血及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脑外伤患者,应用3.0T MR行常规MRI、DWI及SWI序列成像,比较各序列微出血灶及DAI病灶的检出率差异,并分析病灶在这些序列上的位置分布特点、信号特征。结果联合多种序列共检出547个剪切灶及微出血灶。T1WI检出205个病灶,T2WI检出358个病灶,T2FLAIR检出432个病灶,DWI检出396个病灶,SWI检出471个病灶,SWI病灶检出率高于常规T1WI(χ^2=273.94)、T2WI(χ^2=63.59)、T2FLAIR(χ^2=9.648)、DWI序列(χ^2=31.27),其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WI检出的大部分(80%)非出血性剪切灶表现为扩散受限、ADC值减低。SWI图像上微出血灶表现为条状、点状及类圆形低信号,病灶主要分布在皮髓质交界区及深部脑白质区域,位于皮髓交界区病灶排列呈甩鞭样或串珠状,具有特征性。结论 SWI序列对脑外伤微出血的敏感性高,多种序列联合应用对脑外伤微出血和DAI各期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多层面重建(MPR)在腰椎间盘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层面重建 (MPR)对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常规扫描和螺旋扫描MPR重建腰椎间盘病变患者共 41例 ,对L3~ 4 、L4~ 5和L5~S1扫描所得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41例经常规扫描患者中有 35例表现为椎间盘膨出或/和突出 ,经螺旋CT扫描MPR重建示有 36例表现为神经根受压、硬膜囊受压或椎间孔骨性狭窄 ,其中常规扫描无异常发现的 6例患者 ,经MPR示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或椎间孔骨性狭窄致神经根受压。结论 MPR重建在诊断腰椎间盘病变、显示腰椎疾病的原因以及腰椎疾病的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拟通过动物实验,对比分析CT和MR常规序列对急性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敏感度,以期发现更为敏感的检查方法.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B组)、对照组(C组)采用枕大池穿刺一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分别于术后2 h、48 h行CT和MR扫描,记录CT和MR常规序列对SAH的显示.结果 ①实验组A组、B组MR FLAIR序列诊断兔急性少量SAH的敏感度较MR T1WI、T2WI及CT均高;MR FLAIR序列与CT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C组未见SAH.结论 ①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枕大池一次注血法"兔SAH模型,为后续的影像学研究奠定了基础.②MR FLAIR序列对急性少量SAH的诊断较CT更为敏感,可常规用于急性少量SAH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神经根型颈椎病MR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使用常规自旋回波(SE)的矢状位T1WI、快速自旋回波矢状位(FSE)T2WI和横轴位T2WI,观察椎体侧后方增生的钩椎关节、突出的椎间盘、肥厚的后纵韧带对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压迫情况,并回顾性分析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MRI影像资料。根据神经根受压的组织来源不同将其分为钩椎关节增生型、椎间盘突出型、后纵韧带肥厚型和混合型4种类型。结果: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中,钩椎关节增生型48例,30例为单侧神经根受压,18例为双侧神经根受压;椎间盘突出型7例,均为单侧神经根受压;后纵韧带肥厚型2例,单侧、双侧神经根受压各1例;混合型1例,为双侧神经根受压。以C4、C5、C6三节段发生率较多,C5、C6最多。结论:MRI能准确反映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受压的组织类型和受压方向的影像学特点,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R快速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最优序列组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10天内由于围产期窒息行MRI,根据日龄分为出生4天以内(Ⅰ组或早期组)和出生4~10天(Ⅱ组或晚期组)两个亚组.两名评估者共同回顾性评估T1 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矢状位T1WI及不同序列组合对HIE的分度,并计算与参考标准一致性(Kappa值),确定MRI对HIE快速评价的最优序列组合.结果 与参考标准比较,对新生儿HIE的分度评价,DWI在早期组评价的K值为最高(K=0.783),T1WI在晚期组评价的K值为最高(K=0.704).横轴位T1WI、T2 WI和DWI联合序列评价与参考标准具有高度一致性(K=0.865),依次增加FLAIR和矢状位T1WI序列到T1WI、T2WI和DWI联合其K值不变.结论 MRI横轴位T1WI、T2W和DWI联合是快速评估新生儿HIE的最佳序列组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维平衡全稳态快速场梯度回波(3D B FFE)序列在脑积水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双梯度超导型磁共振设备对50例脑室系统积水的患者进行3D B FFE序列脑室系统成像扫描.比较该方法与常规T1WI、T2WI显示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形态的效果. 结果 50例患者3D B FFE序列图像均清晰显示脑室系统,对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的扩张、狭窄、梗阻的程度和形态与常规SE序列T1WI、T2WI显示效果相比较,3D B FFE序列有明显优越性. 结论 3D B FFE序列脑室成像扫描能清晰显示脑室积水情况,为临床确诊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作为一种MR脑室积水成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CT为参考标准,检测MR磁敏感加权成像(s MRI)和常规序列评估椎体骨折的诊断性能。方法这项前瞻性研究共纳入39例病人行MRI T1/T2/快速反转恢复(TIRM)和s MRI扫描,共发现88个椎体骨折(45个已愈合,43个未愈合)。所有骨折均以CT作为参考标准。评估所有序列中椎体后部皮质移位程度和高度,有无骨折线及皮质断裂。计算MRI和CT之间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结果相比T_1/T_2/TIRM序列,sMRI显示椎体后部皮质受累(敏感度98%,特异度100%)、骨折线(86%/99%)和皮质断裂(93%/100%)的诊断准确度最高。对椎体后部皮质移位和高度的评价,sMRI与CT结果的一致性最接近(R~2=0.96;95%CI:-0.92~0.89/R~2=0.97;95%CI:-1.67~1.23),观察者间一致性也最接近(R~2=0.97;95%CI:-0.71~1.01)。结论 sMRI能够可靠地评估椎体骨折时椎体后部皮质移位和高度改变、皮质断裂以及骨折线,较常规MRI准确性更高,尤其是对未愈合的骨折椎体。  相似文献   

16.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内微出血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微出血(CMBs)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32例拟诊脑血管病患者行常规MR头颅平扫T2WI、T2FLAIR、T1WI、DWI序列及SWI序列,对常规序列显示的CMBs数目、敏感性与SWI序列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8例有脑内微出血,SWI序列共检出CMBs 186个,T2WI序列共检出CMBs 38个,CMBs病灶检出敏感性为20.4%;T1WI序列共检出CMBs 21个,CMBs病灶检出敏感性为11.3%。T2FLAIR共检出CMBs 41个,CMBs病灶检出敏感性为22%,DWI序列共检出CMBs 24个,CMBs病灶检出敏感性为12.9%,多序列CMBs检出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序列与T1WI、T2WI、T2FLAIR、DWI序列CMBs检出敏感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中,22例有高血压病史,同时合并出血性卒中患者1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8例,混合性卒中患者6例。结论:SWI序列对CMBs的检出敏感性高于常规序列,CMBs病灶的检出可以反映脑内微血管病变程度,对脑卒中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摘要目的假设非增强的放射状采集逐点编码缩短时间(PETRA)的MR序列能代替平扫CT检查评估囊性纤维化肺结构改变,并与常规T_1WI和T_2WI进行一致性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不同序列对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的检出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对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52例患者采用MR不同序列(T1WI、T2WI、DWI)进行检查,记录患者是否检出淋巴结及其大小,按照短径大于1cm的标准判定为发生淋巴结转移,计算各序列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在MR T1WI序列检出的18组淋巴结中有12组存在转移,T2WI序列检出的32组淋巴结中有16组存在转移,DWI序列检出的34组淋巴结中有16组存在转移,;经统计学分析发现T2WI序列和DWI序列对转移淋巴结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1WI序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WI序列、DWI序列所检出的淋巴结短径均值明显低于T1WI序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2WI序列和DWI序列的淋巴结短径均值比较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MR不同序列诊断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分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在颅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诊断中的价值及SWI上病灶数目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21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DAI患者,分别在外伤后15 d内行3.0T MR常规序列(T1WI 、T2WI 和FLAIR)及高分辨SWI序列扫描,并观察患者病灶形态、分布、数目等,对比分析SWI和常规MR序列对DAI病灶显示的敏感性及信号特征,并与哥拉斯哥昏迷计分表(GCS)评分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1例DAI患者中,MRI常规扫描共发现183个病灶,其中T1WI检出32个,T2WI检出65个,FLAIR检出86个;SWI序列共检出467个病灶.DAI出血灶的分布形态在SWI上表现多样,皮髓质交界区的病灶多呈斑点状或串珠状;脑白质和小脑病灶多呈团状或点片状;基底节、脑干病灶多呈斑片或点状.SWI序列发现病灶数量明显多于常规MR(t = -2.210,P< 0.05).SWI显示DAI的病灶数目与患者GCS评分呈负相关(r = -0.849,P<0.05).结论 SWI对脑内微出血灶的检出明显优于常规MRI,并且病灶的数量与患者GCS评分密切相关,对DAI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的CT研究: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了62例颈椎病(神经根型34例、椎动脉型22例及椎间盘突出25例),探讨了颈椎病发病机理和CT 表现.CT 表现:(1)钩突骨质增生;(2)椎间孔狭窄;(3)颈椎失稳;(4)椎间盘突出;(5)其它:椎体周缘骨赘和韧带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