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寻求油茶籽浆液提取鲜榨油茶籽油的最佳条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条件。选择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提油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拟合性好,鲜榨油茶籽油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料液比40∶1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50 min。在最佳条件下,鲜榨油茶籽提油率为95.9%,且鲜榨油茶籽油提取工艺对鲜榨油茶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酶法同时提取油茶籽油及蛋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与油脂》2015,(9):58-61
采用水酶法从油茶籽仁中同时提取油与蛋白。经筛选,使用碱性蛋白酶水解油茶籽仁水液,并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和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蛋白酶用量1.5%、酶解p H 8,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4 h。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实验验证,油茶籽油得率为74.61%,油茶籽蛋白得率为82.28%。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油茶籽油水剂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茶籽为材料,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油茶籽油水剂法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得到油茶籽油的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经150℃烘烤后自然pH值条件下,提取温度80.2℃、水料比3.8:1(mL/g)、提取时间3.4h,在此条件下提油率可达69.1%。油茶籽油的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压榨二级油茶籽油国家标准,表明水剂法提取油茶籽油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不同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油茶果为原料,采取鲜榨法、浸提法、新水法、冷榨法和热榨法5种制油工艺分别制取油茶籽油,研究对比了5种制油工艺的提油率,所制取的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生物活性成分(生育酚、角鲨烯及多酚)含量及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5种制油工艺的提油率均在73%以上,其中浸提法((96.45±3.02)%)最高,冷榨法((73.72±2.76)%)最低,鲜榨法((82.36±2.24)%)、新水法((81.91±3.21)%)和热榨法((80.34±2.09)%)没有显著差异;5种工艺所制取的油茶籽油具有相似的脂肪酸组成;在α-生育酚和总生育酚含量方面,新水法制取的油茶籽油含量最高(α-生育酚含量(263.77±1.58)mg/kg,总生育酚含量(280.55±1.64)mg/kg),鲜榨法、冷榨法和热榨法制取的油茶籽油中总生育酚含量接近,在233~244 mg/kg之间,浸提法制取的油茶籽油中总生育酚含量只有(17.10±0.76)mg/kg;在角鲨烯和多酚含量方面,鲜榨法制取的油茶籽油明显高于其他工艺的,分别为(350.56±7.60)mg/kg和(45.04±4.50)mg/kg,新水法制取的油茶籽油角鲨烯含量最低,为(249.99±3.73)mg/kg,浸提法制取的油茶籽油多酚含量最低,为(7.06±0.03)mg/kg;在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方面,鲜榨法制取的油茶籽油的清除能力最强,浸提法的最弱。  相似文献   

5.
刘芳 《中国油脂》2022,47(4):52-57
为了了解不同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油茶果为原料,采取鲜榨法、浸提法、新水法、冷榨法和热榨法5种制油工艺分别制取油茶籽油,研究对比了5种制油工艺的提油率,所制取的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生物活性成分(生育酚、角鲨烯及多酚)含量及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5种制油工艺的提油率均在73%以上,其中浸提法((96.45±3.02)%)最高,冷榨法((73.72±2.76)%)最低,鲜榨法((82.36±224)%)、新水法((81.91±3.21)%)和热榨法((80.34±2.09)%)没有显著差异;5种工艺所制取的油茶籽油具有相似的脂肪酸组成;在α-生育酚和总生育酚含量方面,新水法制取的油茶籽油含量最高(α-生育酚含量(263.77±1.58)mg/kg,总生育酚含量(280.55±1.64)mg/kg),鲜榨法、冷榨法和热榨法制取的油茶籽油中总生育酚含量接近,在233~244 mg/kg之间,浸提法制取的油茶籽油中总生育酚含量只有(17.10±0.76)mg/kg;在角鲨烯和多酚含量方面,鲜榨法制取的油茶籽油明显高于其他工艺的,分别为(350.56±7.60)mg/kg和(45.04±4.50)mg/kg,新水法制取的油茶籽油角鲨烯含量最低,为(249.99±3.73)mg/kg,浸提法制取的油茶籽油多酚含量最低,为(706±003)mg/kg ;在清除DPPH 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方面,鲜榨法制取的油茶籽油的清除能力最强,浸提法的最弱。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油茶果的制油效率,对传统油茶果制油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先整果压破果壳再鼓风加热进行干燥达到蒲、壳与仁分离,得到的油茶籽仁经破碎烘干后进行压榨制油,经冷冻过滤得到成品油。对油茶籽仁烘干工艺条件和压榨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常温过滤为对照,对成品油的品质进行测定并考察了其在45 ℃储存18个月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油茶果干燥采用先压破果壳再鼓风加热可节约爆蒲(果壳炸开)时间0.5 h;油茶籽仁最佳烘干条件为烘干温度140 ℃,油茶籽仁颗粒直径6~8 mm,采用鼓风干燥;油茶籽仁含水率和油茶籽壳添加量对出油率有明显的影响,在添加30%油茶籽壳条件下,当含水率为3%时,出油率最高;油茶籽原油采用冷冻过滤得到的成品油的酸值(KOH)、过氧化值和苯并芘含量分别为0.6 mg/g、0.2 g/100 g和3 μg/kg,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且储存稳定性优于常温过滤。该工艺节约了油茶果制油时间,提高了出油率和成品油的储存稳定性,可实现油茶籽油的快速制备。  相似文献   

7.
谢斌  杨瑞金  顾姣 《食品与机械》2016,32(3):174-177
研究油茶籽破碎程度对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得率及提油过程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利用刀片式粉碎机将油茶籽平均粒径减小至37.92μm时,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总油得率、清油得率分别达到96.85%和91.83%。当对油茶籽粉继续粉碎时,茶籽粉的平均粒径基本保持不变,但水酶法提油过程中乳状液稳定性增加且乳化现象加重,导致总油得率降低,使后续破乳工艺难度加大。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对油茶籽水酶法提取所得的毛油品质无明显区别,基本理化指标符合油茶籽油国家标准,重金属含量均在0.005mg/kg的检出限水平以下,表明刀片式粉碎方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油茶籽粉碎方式。  相似文献   

8.
秦荣秀 《中国油脂》2020,45(12):6-11
以香花油茶籽为原料,开展油茶籽压榨工艺的改进研究,考察了不同含壳率、香花油茶籽含水率、炒仁温度、炒仁时间、蒸粉时间和包饼厚度对香花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确定改进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含壳率10%,香花油茶籽含水率10.3%,炒仁温度150 ℃,炒仁时间45 min,蒸粉温度100 ℃,蒸粉时间15 min,包饼厚度6 cm。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香花油茶籽油的水分及挥发物的含量0.06%,不溶性杂质含量0.04%,酸价(KOH)0.85 mg/g,过氧化值0.17 g/100 g,维生素E、角鲨烯、总黄酮和茶多酚的含量分别为20.92、21.08、2.12、71.27 mg/100 g,均优于传统压榨香花油茶籽油的理化指标,符合GB/T 11765—2018一级油茶籽油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提油率,将油茶籽经过脱壳、粉碎、过筛、加水过胶体磨、离心分离得到乳状液,经冻融破乳后离心分离得油茶籽油。以提油率为指标,探究了加热冻融、乙醇冻融、调pH冻融、加盐冻融等冻融破乳方法对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影响,并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破乳前后乳状液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乙醇冻融和加盐冻融使油茶籽的提油率降低;调pH可提高提油率,在pH为8时提油率为92.17%;加热冻融法是最佳的冻融破乳方法,在加热温度60℃、加热时间20 min条件下,提油率最高,达到92.57%;加热冻融处理后油滴聚集,粒径明显增大。采用加热冻融法对乳状液进行破乳可有效提高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提油率。  相似文献   

10.
以油茶籽为原料,先粉碎,再酶解,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油茶籽油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4种酶制剂的比较中,果胶酶的作用效果最显著,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次之,β-葡聚糖酶最弱;影响果胶酶酶解油茶籽提油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果胶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果胶酶提取油茶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果胶酶用量2%、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40℃、料液比1∶6、p H 4.5,在此条件下油茶籽的提油率为85.78%。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将茶叶籽油生物发酵生产工艺引入到油茶籽油生产中的可能性,通过观察不同打浆轮次及处于不同发酵时间段的油茶籽水浆状态,深入研究了油茶籽水浆发酵分层现象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油茶籽水浆发酵开始时上下是浑然一体的,呈乳白色,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分层逐渐由模糊变为清晰,发酵进行到4 h左右,发酵液明显分为3层:乳白色上层、淡黄色中层及灰褐色下层;此后,各层逐渐变得坚实,到发酵16 h左右,发酵液各层厚度已经稳定,上层、中层及下层的相对厚度分别为16%、75%、9%。不同打浆轮次油茶籽水浆发酵液上层形成时间随着打浆轮次的增加逐渐推迟,发酵液上层相对厚度随着打浆轮次的增加而降低;前3轮水浆发酵液上层相对厚度之和占所有打浆轮次上层相对厚度总和的95.9%。油茶籽水浆发酵分层现象发生过程与结果与茶叶籽水浆基本相同,因此茶叶籽油生物发酵生产工艺完全可以用于油茶籽油生产。利用茶叶籽油生物发酵工艺生产油茶籽油时,只需打浆3轮就可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质油茶籽压榨制油工艺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双螺旋压榨、单螺旋压榨和液压压榨3种压榨工艺对不同品质油茶籽进行压榨制油,并对压榨油的常规指标及微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优质油茶籽经液压压榨制得的压榨油品质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压榨工艺;普通品质油茶籽经液压压榨制得的压榨油质量稍优;品质较差油茶籽分别采用3种压榨工艺制得的压榨油品质相当;3种压榨工艺中,压榨饼残油最低的是双螺旋压榨,其次是单螺旋压榨,最高的是液压压榨。  相似文献   

13.
霉变油茶籽对压榨油茶籽油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霉变油茶籽对压榨油茶籽油的影响,选择在新鲜油茶籽中,按不同比例添加严重霉变的油茶籽,分别混合粉碎后,120℃干燥至水分含量为4%~7%,然后冷却到50℃,分别投入榨油机进行压榨,称取所得油茶籽油,计算出油率,并将油茶籽油过滤,检测其透明度、气味、滋味、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等指标。结果表明:霉变油茶籽对油茶籽出油率和油茶籽油气滋味、酸价影响较大,但没有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为了确保油脂品质,消除潜在风险,在榨油前应进行霉变油茶籽的筛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立地对油茶籽出油率及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以9个立地的低温压榨油茶籽油为样品,测定油茶籽出油率及油茶籽油的理化性质、感官品质、脂肪酸组成、功能性成分含量及氧化诱导时间,分析坡向、坡位因子对油茶籽出油率及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立地对油茶籽出油率及油茶籽油的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感官品质、功能性成分含量及氧化诱导时间均具有明显影响,对油茶籽油的酸价、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影响。说明立地是影响油茶籽出油率及油茶籽油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油茶籽为原料,研究微波和红外处理对压榨油茶籽油V_E中4种生育酚异构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籽毛油中α-生育酚含量较高(0.24~0.41 mg/g),β-、γ-、δ-生育酚含量低于检测限;油茶籽仁和油茶籽压榨毛油中α-生育酚初始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最佳处理条件为微波功率560 W,红外温度130℃;两种处理方式均加速了油茶籽中V_E的溶出和转化;微波处理比红外处理对α-生育酚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孟桂元 《中国油脂》2021,46(7):104-108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油茶生产现状,进一步促进油茶籽油产业持续发展,对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情况和湖南省油茶产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我国油茶籽油消费量快速增长,种植面积与单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油茶籽产量的大幅提高。湖南省油茶籽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各产区首位,湖南省油茶籽的稳产高产对于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油茶籽油市场需求旺盛,消费量将呈不断增长态势,此外,油茶籽在其他领域也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可通过发展基地综合生产模式,加强油茶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加强油茶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促进油茶综合利用开发等措施促进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山茶油中分离出茶皂素,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提取的茶皂素性能进行分析,并与粕中茶皂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茶皂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液料比11∶1,提取时间1.25 h,提取温度60℃。在最优条件下,茶皂素的提取率为(82.50±0.03)%。经红外光谱分析,油中茶皂素结构与粕中茶皂素结构存在一些差异,且油中茶皂素的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均强于粕中茶皂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微波功率和时间辐射油茶籽,测定油茶粕中茶皂素、蛋白质、粗多糖、总酚、糠氨酸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研究榨前微波处理对油茶粕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微波加热时间延长,低功率(245、420 W)微波处理油茶籽后,油茶粕中茶皂素含量稍有上升,随后下降;较高功率(560、700 W)微波处理后,茶皂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微波处理对油茶粕中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微波处理后油茶粕中粗多糖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420、560、700 W处理20、5、10 min后含量分别比初始升高66.9%、79.6%和116.0%;微波处理后油茶粕中总酚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微波功率越高,总酚含量越高;微波功率较低(245 W)时,糠氨酸含量先降低后略有升高,微波功率较高(420、560、700 W)时,糠氨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245 W和700 W微波功率处理时油茶粕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先升高后降低,560 W时呈整体上升趋势,420 W呈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9.
以山茶油为原料,采用拟三元相图法优化微乳液配方并研究其稳定性。探讨助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Km值)和制备温度对形成微乳液的影响,通过计算并比较拟三元相图微乳区面积确定各因素的最佳值,然后采用电导率法区分山茶油微乳液类型,最后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具有最大加水量的山茶油微乳液的最佳条件为:固定山茶油与肉豆蔻酸异丙酯(IPM)(质量比1∶2)作油相占比34%,加水量15%,Tween80与Span80质量比4∶1作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Km值4∶1,混合表面活性剂与油相质量比6∶4,制备温度25℃。在最佳条件下,微乳液的类型为W/O型,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储藏稳定性、耐盐性和耐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