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琪  赵维薇  陈雪玲  吴丽  邓茹  周书来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9):198-204,239
为扩宽铁皮石斛花的使用价值,以铁皮石斛花与绿茶为原料,进行功能性复合速溶茶粉的研制。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试验的基础上,优化铁皮石斛花浸提工艺条件,随后将铁皮石斛花浸提浓缩物与绿茶提取物复配进行复合速溶茶粉的加工。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花在料液比1:25(g:mL)、乙醇浓度68%、超声温度45℃和超声时间55 min的条件下浸提,其浸提率达到了62.07%;浸提浓缩物与等质量的绿茶提取物进行喷雾干燥,可获得香气怡人、滋味协调的复合速溶茶粉,其感官评分为93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到复合速溶茶粉中氨基酸、槲皮素、花旗松素、山奈酚含量分别为70.89、9.23、1.27、6.22 mg/g。该复合速溶茶粉对DPPH·与O2-·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934、1.09 mg/mL。可见,该复合速溶茶粉具有良好的感官特性、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以绿茶、猪皮为原料开发保健型胶原蛋白速溶茶的途径。利用单因素实验,对绿茶提取茶粉的条件、速溶茶的配方进行优化,获得制备胶原蛋白速溶茶的最佳工艺和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茶粉最佳提取工艺为:用50%乙醇作提取剂,固液比1:20,浸提温度60~70℃,浓缩和干燥温度60~70℃。胶原蛋白速溶茶最佳配方为:按胶原蛋白12.9%、茶粉12.9%、植脂末9.7%、白砂糖64.5%,研制出了一种饮用方便、价格便宜、风味独特、营养保健的固体速溶茶饮品。  相似文献   

3.
八宝速溶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宝速溶茶是以红茶为原料,拼配后,经浸提、浓缩、并添加桂圆、红枣、菊花、荔枝等的提取物,经造粒、干燥而成的颗粒状速溶固体饮料。生产中茶汁的浸提得率为25%和33%。成品中水分为2.2%总灰分为1.04%。  相似文献   

4.
速溶绿茶粉浸提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绿茶速溶茶粉的浸提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16(43)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绿茶速溶茶粉的浸提工艺,研究各因素对绿茶速溶茶粉提取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速溶绿茶得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浸提温度>水茶比>浸提时间;经正交试验确定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水温80℃、水茶比(浸提用水量与茶叶质量之比)20:1、浸提时间80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绿茶速溶茶粉的得率为(25.1±0.1)%。结论:正交试验设计可以优化速溶茶浸提工艺,所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高效、可行。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荣山  许烨 《饮料工业》2004,7(3):10-16
以乌龙茶为原料,进行茶粉的研制.经过实验找出最佳的浸提条件,回收浓缩过程中散发的香味物质,兑制回浓缩液中,经过喷雾干燥得到速溶茶粉.并对茶渣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6.
灵芝速溶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灵芝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提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配以适当辅料调制,研制成热水可溶,溶液透明的灵芝速溶茶。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确定灵芝速溶茶的最佳配方为:麦芽糊精25%、CMC0.15%、麦芽糊精和p.环状糊精的比例12:1,蔗糖的含量9‰所制得的灵芝速溶茶颗粒细腻呈黄白色,溶解快速且无沉淀,具有灵芝特有的香味。  相似文献   

7.
陈忠立  杨婷婷 《丝绸》2011,48(7):21-23
以桑叶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提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研制出热水可溶、汤体透明的桑叶速溶茶.经单因素实验确定桑叶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β-环状糊精添加量为5%,每克桑叶浸提水量为15 mL,浸提温度为85℃,浸提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8.
《食品科学》1999,20(10):46-47
近年来,各种风味的液态茶饮料大量在市场上出现,并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绝大多数厂家茶饮料的生产工艺中仍采用茶浸提或直接使用速溶茶进行调配的方式。现以膜浓缩茶计为原料,研究其制备的茶饮料在风味、澄清性、过滤等方面的优缺点。1材料及方法1.1材料1.1.1茶叶:市售绿碎茶、红碎茶、乌龙茶。1.1.2浓缩汁:潮阳华城食品有限公司采用低温膜浓缩技术生产的绿茶、乌龙茶、红茶膜浓缩茶汁,浓度20%.1.1.3速溶茶粉:绿茶、乌龙茶、红茶喷干速溶茶粉。1.1.4添加剂:异维生素C钠,食用级。1.2方法1.2.1工艺流程(1)干茶制备茶饮料工艺流程绿碎、乌龙茶、红碎茶→浸提→冷却→粗滤→调配→过滤→灌装封口  相似文献   

9.
速溶茶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是速溶茶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提取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生产过程,进而影响速溶茶的最终品质。本文对速溶茶主要物质浸出机理及速溶茶的传统提取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提高速溶茶提取效率、改善茶汤品质具有积极作用的新技术,包括超声波、微波、超高压、生物酶辅助技术,文章重点阐述了原理、特点及其在速溶茶提取中的应用进展,并简单讨论了各提取技术的优缺点。此外,简要阐述了原料性状及原料加工工艺对茶叶内含物质浸出的影响。并对影响速溶茶浸提效果的提取参数,如茶叶粒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茶水比、提取次数及p H值等进行了综述。为速溶茶生产现状的改善、高新提取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其在速溶茶工业化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掌叶梁王茶叶为原料制备速溶茶粉,并研究其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性,为梁王茶的深度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热水浸提法制备速溶茶粉,通过比色法研究梁王茶叶及其速溶茶粉的化学组分及其抗氧化能力,并对梁王茶叶17种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梁王茶叶的主要化学组分为:水溶性总糖47.32 g/kg、总多酚13.76 g/kg、水溶性蛋白质9.58 g/kg、水溶性氨基酸5.91 g/kg、水溶性多糖1.89 g/kg、总黄酮0.88 g/kg。梁王茶叶含量最多的游离氨基酸是组氨酸45.74 mg/kg。梁王茶叶速溶茶粉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温度85℃,浸提60 min,浸提次数3次,此条件下速溶茶粉的提取率达到39.88%。所得梁王茶叶速溶茶粉的主要化学组分为:水溶性总糖236.05 g/kg、水溶性蛋白质99.47 g/kg、水溶性氨基酸30.83 g/kg、总多酚27.08 g/kg、水溶性多糖17.99 g/kg、总黄酮2.03 g/kg。梁王茶叶及其速溶茶粉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3.92、1.60 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2.84、1.36 mg/mL。速溶茶粉浓度为3.5 mg/mL时,其还原力为3.343;茶叶浓度为15 mg/mL时,其还原力为2.966。研究表明梁王茶叶速溶茶粉营养丰富,并含有一定量的多酚、黄酮及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一款较为健康的速溶茶饮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