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蓄电池》2017,(3)
对采用连铸连轧拉网工艺的电池制作过程进行介绍,从工艺流程、结构设计、参数设计、板栅和极板制作、电池装配、化成和性能测试等方面进行解析。结果表明,连铸连轧拉网板栅电池的生产成本低于采用常规浇铸板栅工艺的,而且极板一致性稳定,电池循环寿命长,浮充性能好。  相似文献   

2.
陈理  代中菊  黄伟国  杨滔  唐胜群  李佩文 《蓄电池》2023,(5):201-207+216
分析铅酸蓄电池用重力浇铸板栅和连轧连冲板栅的腐蚀失重率、金相结构和循环伏安曲线。研究发现,连轧连冲板栅的平均腐蚀失重率是重力浇铸板栅的2倍,其中连轧连冲板栅的腐蚀速率在腐蚀5d后趋于稳定,而重力浇铸板栅的腐蚀速率在腐蚀3d后趋于稳定。连轧连冲板栅的PbO2/Pb氧化腐蚀电位比重力浇铸板栅的负68mV。连轧连冲板栅的析氧电位比重力浇铸板栅的负30 mV。  相似文献   

3.
介绍美国Southwire铜连铸连轧生产线、意大利Continuus-Properzi铝及铝合金连铸连轧生产线以及德国Contirod连铸连轧生产线连铸机系统液位自动控制的先进技术,为连铸连轧生产线的连铸机系统液面自动控制国产化提供参考,亦对国内连铸连轧生产线的铸坯浇铸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铅酸蓄电池板栅设计与制造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敏  王梦阳  田李燕  王淑君 《蓄电池》2007,44(3):138-141
对重力浇铸式与拉网式,连铸辊压式与拉网式的板栅设计与生产方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并对连铸辊压式的生产方式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SCR1300连铸连轧生产线的浇铸机及其工艺条件对铜杆质量的影响云南冶炼厂郭建立主题词;铜和铜合金连铸连轧机组,浇铸机,工艺过程,钢杆,质量,影响我厂从美国南方线材公司引进的SOR1300连铸连轧生产线,由电炉、浇铸机、$L机、绕杆机等生要设备组成,...  相似文献   

6.
铅酸蓄电池板栅浇铸过程中出现的缺陷通常分为宏观缺陷和微观缺陷两大类。本文通过宏观和微观分析的方法,结合板栅的实际情况,对Pb-Ca-Sn-Al四元合金板栅浇铸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扩展式和连铸式板栅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川 《蓄电池》2000,(2):29-32
分析了连铸式板栅和扩展式板栅系统的主要技术环节,尤其对扩展式板栅的最终产品蓄电池的试验结果给予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前,动力型深放电循环用阀控电池普遍采用的是Pb-Ca系列合金板栅。但是,如果合金的元素配比不合理,板栅的浇铸工艺参数设定不当,板栅筋条的金相结构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严重影响板栅的性能,并最终对电池的性能产生影响。利用温度采集仪、金相显微镜,从合金液的结晶温度测试入手,对此类合金板栅的重力浇铸工艺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一些相关弊端。  相似文献   

9.
《蓄电池》1964,(Z2)
用废极板冶炼后得到的还原铅所配制的铅锑合金中,我厂一般含有0.1—1.0%的锡。实践证明,在浇铸蓄电池板栅用的铅锑合金中,控制一定范围的合锡量,对改善板栅的浇铸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有一定的意  相似文献   

10.
《蓄电池》1964,(Z1)
前言 铅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主要关键在于正极板的质量,而正极板的好坏,与板栅的耐腐蚀与否有莫大的关系。 板栅耐腐蚀的因素很多,如合金质量,板栅结构,模具厚薄,浇铸工艺,铅膏配方等都足以影响板栅是否能耐腐蚀。 本文就我厂现有的板栅和生产工艺宋探讨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王在勋 《电线电缆》2004,(5):13-15,18
简要论述与介绍了铝合金杆的制造工艺特点,设备配套要求及注意事项,尤其是对五轮式连铸机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改进方法。青岛汉缆集团建成了国内一流的铝合金杆连铸连轧生产线,形成了年产万吨铝合金导线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宁  黎德育  翟淑芳  董保光 《电池》2001,31(5):209-211
为了提高铅合金的耐蚀性 ,研究了不同合金成分、不同浇铸方法对铅合金的显微组织及电化学耐蚀性的影响 ,发现In与Ag的加入能大幅度提高合金的耐蚀性。而在相同组成的情况下 ,真空浇铸的铅合金耐蚀性要远远好于大气条件下浇铸的铅合金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Pb—Ca—Sb—Zn合金在耐腐、析气率及铸造等方面的特性优于六元低锑及铅钙合金,可用作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新型板栅材料  相似文献   

14.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采用节约材料及能耗的生产工艺和方法,是实现节能的重要途经.从生产设备成本,生产产品投资成本,原材料节约等方面对传统的浇铸蓄电池板栅生产方式与连续板栅生产技术实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采用拉网等连续板栅生产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是较为理想的节能减排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用于生产金属或合金线材的上引连铸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上引连铸的关键因素,以期对实际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铜导体产能迅猛无序扩张,目前的过剩水平已达需要量的2.7倍。近5年引进高产能连铸连轧生产线9条,共计产能224万吨/年,且尚在继续引进,高端铜线仅需约100万吨,又造成高质铜杆过剩。废杂铜直接再生铜杆的质量问题,引发全国性的电缆质量严重下降。约150条国产连铸连轧生产线几乎都用于再生铜杆生产,但工艺、设备落后亟待技术升级换代。优质再生铜杆可"名正言顺"地进入电缆市场。促进再生铜质量提高和扩大应用,建立我国的质量评估体系,均极为重要。在电缆工业中建立高强高导、细和超细铜合金导体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势在必行。新一代上引法无氧铜生产线将向单机大产能、节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剩磁法是一种雷灾鉴定中判定是否发生雷击事故的方法,但标准中只给出判定的参考剩磁数据,其数据通用性有待斟酌。为了探究铁件剩磁量的规律,通过模拟雷电流的发生,选取一定的试样进行冲击测试后测量剩磁,得出了影响剩磁的主要因素有铁件材质、尺寸、所在位置、测量位置、雷电流大小、冲击条件、次数等,并得出0.5~1.5 mT区间的数据同样可以作为判定依据。而当冲击次数为5次以后,由于铁件的剩磁累积效应,铁件的剩磁量逐步达到饱和。得到的结论为雷灾鉴定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片铸工艺制备了低稀土含量的钕铁硼合金铸片。对铸片显微特征进行表征,对比分析了不同厚度铸片的微观组织。发现厚度小于0.35mm时,铸片具有细小均匀的片状晶组织,无α-Fe产生;当厚度超过0.35mm,铸片的近自由端存在α-Fe树枝晶。调节辊轮线速度为2.5m/s时,获得了集中在0.2~0.35mm的厚度分布。通过添加低熔点晶界合金粉末,制得了具有较优显微结构和磁性能的低成本烧结稀土磁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