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认知状况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艾滋病防治的关键环节.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自编的流动人口“防艾”健康教育活动评价问卷对重庆市九龙坡区和沙坪坝区的流动人口进行调查.结果 502名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9.96%,其中男性知晓率显著高于女性(65.26% vs.50.00%,P<0.05);年龄0~<20岁组艾滋病知晓率最低(P<0.05);在婚组艾滋病知晓率显著高于未婚和离异丧偶组(P<0.05);不同职业比较发现,工人和农民的艾滋病知晓率最低(P<0.05).流动人口对传播途径的把握程度优于非传播途径(P<0.05);仅21.51%调查对象表示“愿意自己的小孩与艾滋病患者的小孩同班”;仅27.61%人能采取安全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基本与单因素分析结果一致,男性、觉得艾滋患者应该被隔离且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者,艾滋病相关知晓率高;而年龄小于20岁者知晓率低.流动人口主要的知识来源广,主要为电视(79.08%)、报纸(51.79%)、网络(49.81%)和杂志(39.64%)等.仅12.55%调查对象了解国家诊疗政策.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总体知晓率偏低,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相关行为和态度,为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对某医学院1-4年级1451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451名大学生,他们对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的知晓率都在95%以上,对于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除了经蚊虫叮咬传播外,其余的知晓率都在85%以上;约78%的学生知晓每次性交使用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56.0%的学生回答愿意关心帮助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刊杂志和课堂教学;76人有过性行为史,占5.2%,安全套使用率低。不用安全套的原因是不愿意使用和认为没有必要。结论医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较高,只是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知晓率低,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因此应加强学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并将艾滋病知识的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有效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周娓  赵建佳  李萍萍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119-1119,1122
目的了解宁波市男性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为艾滋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长途卡车停车场抽取最近3个月内有因运输外出超过1d(24h)的男性长途卡车司机作为被调查对象,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男性长途卡车司机对艾滋病通过性接触传播知晓率达88.9%,经血液传播知晓率达93.7%,但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知晓率仅29.8%;有17.2%的司机与暗娼发生性关系时从未使用安全套,与临时性伴发生关系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更高,达50.9%。结论男性长途卡车司机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掌握不全面,有较高的危险性行为,因此极易成为艾滋病性病感染者、传播者,提示要针对该人群的行业特性开展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加强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惠州市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为今后对青年学生开展宣教活动,完善宣教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采用调查对象不记名自填问卷方式。调查的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性行为经历、是否有吸毒及注射吸毒行为、接受有关预防艾滋病服务情况等。结果对外表健康的人可以是感染者的知晓率为89.8%,每次性行为都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艾滋病的传播危险的知晓率为75.4%,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可感染艾滋病的知晓率为97.0%,共用注射器可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为93.9%,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知晓率为40.3%,感染的母亲可传给胎儿的知晓率为91.1%。有性行为经历的占6.8%。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途径较单一,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及报刊杂志。结论惠州市青年学生对感染艾滋病的各种危险因素的知晓不全面,部分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也较低。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仍十分必要,学校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力度以提高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男男性行为(MSM)中艾滋病疾病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分类方式收集男男性行为者作为本研究分析对象,用问卷方式调查其行为学、人口学信息,采集静脉血液8ml进行梅毒血清学、艾滋病检测。结果: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总共调查480名男性,480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晓率94.2%,回答最低的为蚊虫叮咬是否会进一步传播艾滋病,占比为77.08%。单因素回归分析,男男性行为者在文化程度、性角色、安全套使用状况、梅毒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感染艾滋病危险因素为梅毒阳性,OR=4.17,不使用安全套,OR=3.67。结论:男男性行为内,感染梅毒、HIV病毒较高,同时广泛性存在对艾滋病感染造成影响的因素,需及时积极给予有效防治措施,进一步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和扩散。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宁波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计算值及值的95%。结果1000份有效问卷的总知晓率为84.2%,传播途径知晓率(95.2%)要高于非传播途径知晓率(78.6%)。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对象的年龄(OR=0.614,,95%CI:0.478~0.788)、掌握防艾知识需求性(OR=2.621,95%CI:1.052~6.529)、是否得到过宣传资料(OR=3.858,95%CI:2.351~6.333)与艾滋病知识知晓存在显著联系。结论调查对象年龄、掌握防艾知识需求性、是否得到过宣传资料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农村地区40岁以上单身男性艾滋病知识知晓和行为现状、HIV感染情况,探讨适合农村地区单身男性有效防治艾滋病的措施,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2018年随机抽取南宁市邕宁区5个乡镇20个村40岁以上单身男性411人进行基线和干预后调查,并将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调查411人,基线调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42.34%(174/411),干预后调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7.10%(385/411)。其中干预前和干预后对于"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知晓率最高,分别为59.37%、92.21%,"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知晓率最低,分别为44.04%、82.97%。经卡方分析显示,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HIV感染9人,干预后HIV感染新增1人。结论农村地区40岁以上单身男性感染HIV的影响因素为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和不安全性行为。可通过采取艾滋病宣传教育、知信行干预、推广使用安全套等措施,提高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改变高危行为、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HIV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广西百色男性矿工包皮环切接受意愿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男性矿工对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分析影响其接受意愿的关键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百色市煤矿中男性矿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69名男性矿工中有包皮环切意愿的占25.13%(143/5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愿意接受包皮环切手术组和不愿意接受手术组矿工中的婚姻、文化程度、对包茎或包皮过长的危害及实施包皮环切手术的原因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矿工中患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比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OR=0.498,95%CI=0.272~0.913)、有包皮疾患(OR=8.181,95%CI=4.252~15.741)和知道包皮过长可形成包皮垢(OR=1.713,95%CI=1.090~2.693)更愿意手术.结论 男性矿工包皮环切接受意愿较低,提高艾滋病和包皮环切术基本知识可能有助于在该人群中推广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9.
男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成都建筑工地男性流动人口有关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得分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次调查为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对1 924名成都建筑工地男性流动人口进行调查.本次调查生殖健康知识问题共14个,其中6个问题是关于怀孕避孕和人工流产方面的问题,8个问题是关于艾滋病和生殖道感染方面的问题.将每个知识问题进行得分量化,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不知道得0分,满分为14分.结果 生殖健康知识得分:P_(75)为9分,中位数为6分,P_(25)为3分.不及格人数为1 396人,占72.6%.单因素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年龄分组(以29岁为界,χ2=11.297,P=0.001)、教育程度(以高中为界,χ~2=10.575,P=0.002)、到本厂的工作时间(以10个月为界,χ~2=9.598,P=0.003)、到本市打工的年龄(以24岁为界,χ~2=9.209,P=0.003)、是否有女朋友(χ~2=13.699,P=0.001)、是否与性伴住在一起(χ~2=18.056,P=0.000)和近6个月以来是否获得生殖健康知识(χ~2=34.945,P=0.00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到本厂工作时间(OR=2.113)是生殖健康知识得分的危险性因素;年龄分组(OR=0.724)、到本市打工的年龄(OR=0.699)、是否与性伴住在一起(OR=0.616)、近6个月内是否接受生殖健康知识(OR=0.556)是知识得分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成都建筑工地上的男性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偏低,对于生殖健康知识不了解.因此,对于建筑工地男性流动人口需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改变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某区3个建筑工地的1 031名男性农民工实施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农民工对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较教育前显著上升(P<0.001),其中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也有显著上升,提高程度最高的是对"窗口期无法检测到抗体""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关系""避免婚前性行为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经健康教育后,对婚前性行为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显著改变,49.4%的被调查者选择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会避而远之,64.5%的被调查者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应该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行为调查发现,健康教育后肯定使用安全套的概率上升至54.9%;上述态度和行为改变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民工有关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知识、改变其相关态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